PacificVis 2019 – Day 2

栏目: 数据库 · 发布时间: 5年前

内容简介:今天是 PacificVis 2019 正式日程的第一天,首先进行的是大会的开幕式。本次大会的会议主席教授向各位与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参与情况。今年是第十二届 PacificVis 会议,接着,论文、短文的主席分别对各自部分的参与、评审以及接收情况进行了介绍。本次会议共接受全文24篇,短文12篇。实验室洪帆同学的论文《DNN-VolVis: Interactive Volume Visualization Supported by Deep Neural Network》被全文接收。今天

今天是 PacificVis 2019 正式日程的第一天,首先进行的是大会的开幕式。本次大会的会议主席教授向各位与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参与情况。今年是第十二届 PacificVis 会议,接着,论文、短文的主席分别对各自部分的参与、评审以及接收情况进行了介绍。本次会议共接受全文24篇,短文12篇。实验室洪帆同学的论文《DNN-VolVis: Interactive Volume Visualization Supported by Deep Neural Network》被全文接收。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 PacificVis 2019 会场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2 PacificVis 2019 论文接收情况

今天的会议日程包括一个主题演讲和三个论文报告环节。

Keynote:  An end-to-end in situ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tics workflow

今天上午,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沈汉威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An end-to-end in situ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tics workflow》的主题演讲。 百亿亿次级浮点运算(exaFLOPs)超级计算机已经成为现实,每个处理器的核的数目将会提高,而每个核的存储将会下降。存储器和 I/O 设备的速度和尺寸无法跟上计算能力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数据转移所需的花费将会提高。对科学家来说,存储和分析仿真数据将会变得更困难,即使只是针对其中的一小部分。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3 基于采样的体数据渲染事后分析

In situ visualization 是指在仿真运行中生成可视化。其特征有:数据是暂态的,只在短时间内有效可用;主要是 batch mode 的数据处理,无法进行可交互的数据探索;需要预先知道哪些东西是需要的,显著的信息可能不会被发现;可以探索的便量有限,无法产生精密复杂的可视化等。 In situ visualization 的策略包括:从预先选定的变量中生成图片(如 Catalyst,Libsim);从一大批图片中产生的数据集(如 cinema project);具有可探索的内容的可视化(如 Explorable Images);特征提取(如 Contour Trees,flowlines);数据约简,通过紧凑的数据展示或者代表性的样本或者时间来实现(如 compression,key time steps)。

In situ visualization 的软件需要考虑诸多问题,例如前拷贝和深拷贝,数据同步与通信,自动或者人工的软件控制,输出的数据类型等。 沈教授介绍了 Distribution based in situ analytics,其方法包括: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collected as in situ time 和 Distribution-based post-hoc analysis;该方法能够达到以下目标:保留重要的数据特征、保留 field values 和 feature locations ;允许最有标准的可视化能力的事后分析(post hoc analysis with standard visualization capabilities)、允许对不确定性质量的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quality of uncertainty)、允许可交互的数据驱动的查询(Interactive data driven queries);通过创新的变量设置预测仿真结果。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4 基于分布的原位分析

沈教授还介绍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一是 ML for In Situ Vis,比如用机器学习来辅助事后的数据和特征重建,以及可视化以及仿真变量的选取等;其二是 Vis for ML,比如利用可视化来辅助隐藏空间的分析等。

Session 1: Multiple Views and Virtual Reality

第一个 Paper Session 是 Multiple Views and Virtual Reality,包括四篇长文和一篇短文。第一篇文章是《 CorFish: Coordinating Emphasis Across Multiple Views Using Spatial Distortion 》,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的 Gaëlle Richer 介绍 提出使用空间失真的方法 在多视图的背景下表示相同实体的视图之间的协调,并且容易适应各种可视化形式。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5 并列多视图

第二篇文章是《Collaborative Visual Analysis with Multi-level Information Sharing Using a Wall-Size Display and See-Through HMDs》,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孙晨辰通过 研究将光学透视头戴式显示器(Optical See-Through Head-Mounted Displays, OST-HMD)与壁式显示器结合在一起,以同步协同定位的协作设置提供敏感信息。 他们通过原型系统进行用户研究,以观察这种独特设置下的协作风格。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6 孙晨辰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接下里,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程莉介绍了《Object-in-Hand Feature Displacement with Physically-Based Deformation》,她们提出了一个遵循手头隐喻(object-in-hand metaphor)的变形系统, 利用触摸屏通过手指直接操纵数据的形状,用户可以拖动数据功能并将其与手指一起移动。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7 使用手指进行拖拽

来自德国奥托冯格里克大学的 Florian Heinrich介绍了《Comparison of Projective Augmented Reality Concepts to Support Medical Needle Insertion》, 他们使用投影 AR 设置,通过用户研究对基于现有方法的三个导航概念进行了比较。 每个概念都实现了三种不同尺度的用于精确度到颜色的映射(accuracy-to-color mapping)和两种导航指示器缩放方法。 要求参与者对所得到的18个原型进行模拟针插入任务。 测量和分析插入角度和插入深度精度,以及任务完成时间和参与者的主观感知任务难度。 结果清楚显示了跨变量的可视化概念的排名。 对于颜色和指示符缩放因子,获得了较不一致的结果。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8 对三个可视化导航概念进行了比较

最后,来自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 Sabrina Jaeger 介绍了 Note,《Challenges for Brain Data Analysis in VR Environments》。 他们构建了一个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的原型来探索设计空间,并研究如何通过各种设计选择支持大脑数据分析。 他们的环境可用于研究不同可视化和大脑数据表示组合的影响,例如网络布局,解剖映射或时间序列。 作为一项长期目标,他们的目标是帮助神经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大脑功能和障碍。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9 实验过程中的AR环境

Session 2: Graphs and Plots

下午的第一个 Paper Session 是 Graphs and Plots,也包括四篇长文和一篇短文。 来自犹他大学的 Alex Bigalow 介绍了《 Jacob’s Ladder: The User Implications of Leveraging Graph Pivots 》,他们将一个子图提取到两种操作器中, 枢轴(pivots)和过滤器(filters)这种方法带来的视觉方面复杂度与图的大小无关。并且预测用户是否有超出当前步骤的意图,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可以从用户的角度揭示数据语义的方式,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创建自适应的数据抽象。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0 枢轴视图

接下来,来自芬兰 TU Wien 的 Renata 介绍了对散点图的改进的方法,《Relaxing Dense Scatter Plots with Pixel-Based Mappings》。散点图是用于可视化双变量数据的最常用技术,但散点图仍然面临一个主要问题,大而密集的数据通常通过使用密度图来解决。可以采用合适的基于像素的技术来有效地填充绘图空间,从而提供数据主题或群集的数量的额外信息。这篇文章使用基于像素的空间填充映射来改善密集散点图的显示。这篇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同时避免数据重叠,优化空间覆盖。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1 使用散点图和像素空间相结合

然后,来自康斯坦茨大学的 Jochen 介绍了一种使用 stipple 来表示二维数据的技术,《Stippling of 2D Scalar Fields 》。他首先概括了Linde-Buzo-Grey的 stipple 算法,以编码连续和离散的2D数据。这种修改提供了对最终点画分布的更多控制,以便将附加信息编码到表示中。他们展示了基于局部调整点画 Principal 曲线是用于总结大散点图的长期且众所周知的方法。 良好的Principal曲线对于大散点图来说可能很难产生。 他们提出了结合基于点画的渐变和轮廓同时评估数据的整体结构,同时保留重要的局部细节。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2 简化后的观察效果

来自澳大利亚的 ciara 的 《The Role of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in Graph Reading Performance》对人类记忆和图形理解的关系进行研究。人类在记忆中处理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记忆容量。 因此了解内存容量可能对图理解产生重要影响。 他们进行了一项用户研究,调查工作记忆容量对图形阅读任务的影响。 46名大学生参加了这项研究,他们使用不同复杂程度的100幅图形绘图执行图形阅读任务。 测量并记录他们的工作记忆容量和任务准确性和时间。结果表明记忆容量是性能准确性的重要原因,但不影响响应时间。 最后一篇文章是《Scatterplot Summarization by Constructing Fast and Robust Principal Graphs from Skeletons》, Principal曲线是用于总结大散点图的长期且众所周知的方法。是局部通过散点图数据中间的自洽曲线。针对大散点图计算对噪声鲁棒的principal曲线是困难的。这篇文章提出了一种快速而稳健的方法来计算Principal曲线。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可扩展性和鲁棒性方面较优。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3 关于 Scatterplot 的总结

Session 3: Evaluation (Understanding Users and Their Behavior)

今天的最后一个 Paper Session 是 Understanding Users and Their Behavior,包括四篇长文和一篇短文。 来自巴西坎皮纳格兰德联邦大学的 Luiz Augusto de Macêdo Morais 首先给大家介绍了 《Defamiliarization, Representation Granularity, and User Experience: 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Two Situated Visualizations》,这篇文章通过两个不同的 “Situated Visualization” 说明了不熟悉的、细粒度的可视化形式更能让人印象深刻。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4 来自 巴西坎皮纳格兰德联邦大学Luiz Augusto de Macêdo Morais 讲解其中的一种可视化形式

接下来是来自英国斯旺西大学的 Ricardo Colasanti 的《Emoji and Chernoff – A Fine Balancing Act or are we Biased?》,这篇文章通过比较 Emoji,Chernoff Face 和星状图三种 glyph的可视化形式,说明了使用  Emoji 进行可视化的有效性。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5 三种不同 Glyph 形式的比较

紧接着,来自浙江大学的陆俊华的文章 《Visual Analytics of 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Behaviors in MMORPGs》 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BeXplorer,来分析玩家交流的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接下来是一篇短文,是来自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的 Yalong Yang 的《What-Why Analysis of Expert Interviews: Analysing Geographically-Embedded Flow Data》,他通过研究分析了3个不同层级的地理嵌入信息流数据的可视化方法。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6 BeXplorer 分析流程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7 来自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的 Yalong Yang 解释地理嵌入信息流数据的可视化

最后,是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 Nozomi Aoyama 介绍了《User Evaluation of Group-in-a-box Variants》,通过比较四种不同的 Group-in-a-box 可视化形式, 使用基于眼追踪和用户调查的方法来探究哪种方式最佳。

PacificVis 2019 – Day 2

图18 关于 Group-in-a-box 可视化方式的总结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PacificVis 2019 – Day 2》,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

苏杰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7-6 / 66.60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为经典畅销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内容升级版本,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相当于上下册的关系。对于大量成长起来的优秀互联网产品经理、众多想投身产品工作的其他岗位从业者,以及更多有志从事这一职业的学生而言,这《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曾是他们记忆深刻的启蒙读物、思想基石和行动手册。作者以分享经历与体会为出发点,以“朋友间聊聊如何做产品......一起来看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 这本书的介绍吧!

XML 在线格式化
XML 在线格式化

在线 XML 格式化压缩工具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html转js在线工具
html转js在线工具

html转js在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