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与前版CMMI相比,2.0版的配置管理(CM)有了很多改变。实践域的目的前版:利用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纪实和配置审核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
与前版CMMI相比,2.0版的配置管理(CM)有了很多改变。
实践域的目的
前版:利用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纪实和配置审核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
2.0:使用配置识别、版本控制、变更控制和审计来管理工作产品的完整性。
2.0比前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2.0版去掉了配置状态记实,并且将配置控制明确为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这样的变化,可以理解成2.0更看重配置控制的手段,并且明确了配置控制包含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两种。
实践内涵更明确
除此以外,2.0对于每条实践都给出了它的价值。这使得很多实践的内涵更加明了。
实践2.2“开发、使用并保持更新配置和变更管理系统”,它的价值是“减少控制工作产品和解决方案完整性所需的成本和工作量”。原来一些组织在实施GJB5000A二级的时候,往往会问:“实施这条实践是否一定要有配置管理工具?”现在,如果从这个价值出发,没有一个好用的管理工具,会增加多少成本和工作量?那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用说吗?
实践2.4“管理对配置管理下的项的变更”的价值是“通过确保只进行经授权的变更来降低成本和进度影响”。这个价值描述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经授权”,另一个是“降低对成本和进度影响”。在实施GJB5000A的时候,“经授权”都能够执行;但是“降低对成本和进度影响”这个价值却没有得到重视。经常是系统/组件设计师说变就变,变更过程中的审核也少有人从成本和进度方面考虑。这是我们做得不足的地方。
实践2.5“开发、使用并保持更新描述配置管理下的项的记录”的价值是“准确描述配置项和变更状态可减少返工”。在实施GJB5000A的时候,对于“控制配置项”会实施得很好,但对于配置记录却不够重视。这是没有理解它的价值。配置记录其实有大用,它记录的是每个版本对应的软件状态,一旦软件在使用当中出现问题,通过配置记录可以清楚对应版本的状态、更改的原因和内容,这便于定位和修复软件问题。
基线范围不一样
在CM的2.3条实践中,CMMI2.0对基线的定义与前版不同。
在基线中适当包含硬件、软件和文档工作产品。
2.0中基线不仅有软件基线,还有硬件基线。这意味着2.0的配置管理不只适用软件项目,同样适应系统项目。2.0中还给出硬件基线的定义:
硬件基线可能包含:
-
唯一的标识符
-
版本发布说明
-
一组需求
-
设计
-
接口
-
图纸或原理图
-
原型、仿真、试验板等
-
部件和材料
-
测试环境
-
构建或制造说明
-
用户文档(安装、操作、帮助等)
一直讨论的GJB5000和GJB9001的融合问题,至少在配置管理方面,2.0已经为硬件基线都已经定义出来了,理论上融合应该是没有任何阻碍了。
这正是:
重新演绎新配管,价值体现新内涵
硬件基线都明确,体系融合不再难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理解 Git 分支管理最佳实践
- 美团对话理解技术及实践
- golang内核系列--深入理解plan9汇编&实践
- 58 集团白盒代码审计系统建设实践(二):深入理解 SAST
- 通过一次场景模拟来深入理解和实践持续集成(CI)
- 达观数据王文广:如何玩转自然语言理解和深度学习实践?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JSON 在线解析
在线 JSON 格式化工具
HEX HSV 转换工具
HEX HSV 互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