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ZStack 3.5.0正式发布 2019年6月15日,ZStack正式发布最新版本——ZStack 3.5.0,涵盖支持GPU虚拟化vGPU(同时支持NVIDIA和AMD显卡)、云主机携带USB设备在线迁移、灾备服务增强等功能,以下为您进行详细介绍。 ...
ZStack 3.5.0正式发布
2019年6月15日,ZStack正式发布最新版本——ZStack 3.5.0,涵盖支持GPU虚拟化vGPU(同时支持NVIDIA和AMD显卡)、云主机携带USB设备在线迁移、灾备服务增强等功能,以下为您进行详细介绍。
ZStack 3.5.0新功能概览
- 支持GPU虚拟化vGPU(同时支持NVIDIA和AMD显卡)
- 云主机携带USB设备在线迁移
- 灾备服务增强:
- 最小备份间隔为15分钟,达到国家5级灾备标准
- 用户随时手动触发备份任务
- 支持扫描本地备份服务器中的已有数据库备份数据
- 优化备份任务记录,支持以单个资源为粒度追溯其备份结果和原因
- 独立备份网络,不影响业务通信
- 混合云灾备支持“本地-阿里云端”双向数据同步
- 已关机云主机启动后补充备份(技术预览)
- 云平台监控报警服务增强:
- 优化报警消息的中文展示
- 新增XFS系统大文件报警、XFS系统碎片化程度报警
- 监控数据在本地保留的目录大小可配置
- 企业管理优化:
- 通过费用限制项目资源使用:当项目达到设置的费用阈值,自动执行项目回收
- 租户可查看历史账单明细,支持按不同虚拟化类型(KVM/vCenter)分别查看
- 租户可查看所属资源的性能分析和性能TOP 5监控
- 操作日志优化:
- 操作日志提供长时任务进度条展示
- 操作日志提供云平台登录历史记录查询
- 全局设置参数(NUMA、云主机Hyper-V开关)细粒度至云主机
- 集群支持启用大页模式,有效降低云主机CPU性能损耗
- UI提供快照统一管理界面
- UI上可直接停止VPC路由器
- 资源标签支持按标签名称/绑定时间排序
- 其它功能和优化
- 新增多个操作场景进度条、操作助手和帮助文档
- 优化界面交互
- 优化部分业务逻辑
- 支持GPU虚拟化vGPU(同时支持NVIDIA和AMD显卡)
ZStack 3.5.0支持GPU虚拟化vGPU功能,通过GPU虚拟化技术,将物理GPU切割成更细粒度的 vGPU,形成vGPU资源池。用户可使用vGPU规格快速创建轻量的vGPU云主机,实现更灵活弹性的资源部署、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节约成本。该功能适用于云游戏、VDI、VR/AR、AI推理以及机器学习教学等轻量级GPU计算场景。
同时支持对NVIDIA和AMD显卡进行虚拟化切割。
物理GPU虚拟化
UI新增GPU规格界面,可对物理GPU规格和vGPU规格进行统一管理。GPU规格支持多租户共享。
GPU规格管理界面
创建云主机时,支持指定规格分配物理GPU/vGPU设备,或直接指定可用物理GPU/vGPU设备给云主机。
指定规格分配物理GPU/vGPU设备时,支持设置关机自动卸载设备,云主机关机后可自动卸载所挂载的物理GPU/vGPU设备,下次启动时基于指定规格重新分配物理GPU/vGPU设备。
云主机加载GPU设备
2. 云主机携带USB设备在线迁移
ZStack 3.5.0支持云主机携带USB设备在线迁移,云主机通过转发方式加载USB设备后,支持携带该USB设备在线迁移。
云主机携带USB设备在线迁移
3. 灾备服务增强
ZStack 3.5.0对灾备服务进行以下增强:
1)最小备份间隔为15分钟,达到国家5级灾备标准
备份任务支持按月、按周、按天、按小时以及按分钟进行备份,最小备份间隔为15分钟,达到国家5级灾备标准。
最小备份间隔15分钟
2)用户随时手动触发备份任务
备份任务新增手动执行操作,用户可随时手动触发备份任务,适应更多灵活的场景需求。
手动执行备份任务-1
手动执行备份任务-2
3)支持扫描本地备份服务器中的已有数据库备份数据
支持对本地备份服务器进行扫描,可将其上已有的数据库备份数据读取至云平台。
扫描本地备份数据
4)优化备份任务记录,支持以单个资源为粒度追溯其备份结果和原因
对于挂载多资源的备份任务,其任务记录新增支持以单个资源为粒度追溯备份结果和原因,实现更精细化的运维管理。
备份任务记录列表
展开单条备份任务记录
5)独立备份网络,不影响业务通信
在本地灾备场景下,支持使用单独的备份网络,本地数据的备份和还原均可使用该网络,避免网络拥塞,提高传输效率。
备份网络
6)混合云灾备支持“本地-阿里云端”双向数据同步
若使用阿里云远端备份服务器,支持“本地-阿里云端”双向数据同步。
“本地-阿里云端”双向数据同步
7)已关机云主机启动后补充备份(技术预览)
在ZStack 3.5.0中,用户可在全局设置中使用“已关机云主机启用后补充备份”的功能。备份任务触发时,已关机的云主机错过备份,在其开机后,会自动执行一次补充备份,提高数据安全性。该功能为技术预览版,需通过CLI操作使用。
4. 云平台监控报警服务增强
ZStack 3.5.0对云平台监控报警服务进行以下增强:
1)优化报警消息的中文展示
ZStack 3.5.0优化报警消息的中文展示,更明晰展示报警信息、精准定位报警问题。此外,报警消息可跟随UI界面语言同步切换中/英文展示,提升用户体验。
报警消息优化中文展示
2)新增XFS系统大文件报警、XFS系统碎片化程度报警
ZWatch报警新增两个默认资源报警器:默认物理机XFS文件系统碎片化程度百分比报警器、默认云盘(100GB及以上)碎片程度(Ext总数)报警器,对XFS文件系统场景进行监控。
新增XFS文件系统报警器
3)监控数据在本地保留的目录大小可配置
在ZStack 3.5.0中,用户可在全局设置中自定义监控数据在本地保留的目录大小,默认为50GB。用户可按需灵活设置,便捷运维。
监控数据保留大小
5. 企业管理优化
ZStack 3.5.0对企业管理进行以下优化:
1)通过费用限制项目资源使用:当项目达到设置的费用阈值,自动执行项目回收
项目回收策略新增指定费用回收,当项目费用达到设置的费用阈值,自动执行项目回收。
项目指定费用回收
2)租户可查看历史账单明细,支持按不同虚拟化类型(KVM/vCenter)分别查看
租户可按不同虚拟化类型(KVM/vCenter)查看历史账单明细。系统默认全部账单每天零点生成一次,所选时间间隔需包含账单生成时刻,才可查看该账单。
租户查看历史账单明细
3)租户可查看所属资源的性能分析和性能TOP 5监控
租户可查看所属资源的性能分析和性能TOP5监控,包括云主机、路由器、三层网络、虚拟IP资源的各种监控指标信息,方便用户直观掌控云平台实时健康情况,快速定位问题。
租户查看性能分析
租户查看性能TOP5监控
6. 操作日志优化
ZStack 3.5.0对云平台操作日志进行以下优化:
1)操作日志提供长时任务进度条展示
操作日志新增长时任务的进度条展示,用户可直观实时查看长时任务进度,提升用户体验。
任务进度条展示
2)操作日志提供云平台登录历史记录查询
在操作日志的审计界面,新增登录操作审计,管理员可随时监控所选时间段内云平台登录历史记录,包括:操作员、登入登出时间、登录IP、使用的浏览器类型、以及登录操作结果。
云平台登录历史记录
7. 全局设置参数(NUMA、云主机Hyper-V开关)细粒度至云主机
用户可在云主机粒度设置NUMA/云主机Hyper-V开关,更精细的进行资源控制。
全局参数细粒度至云主机
8. 集群支持启用大页模式,有效降低云主机CPU性能损耗
在ZStack 3.5.0中,集群支持启用大页模式,可有效降低云主机CPU性能损耗。用户在集群的高级设置中,打开集群大页开关即可。需注意:集群启用大页,前提需确保集群内所有物理机进入维护模式。
集群大页开关
9. UI提供快照统一管理界面
ZStack 3.5.0新增快照统一管理界面,对云主机/云盘快照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可方便查看云主机/云盘的快照数量和快照容量。当某些快照容量过大或数量过多,可便捷快速清理,释放存储空间。
快照统一管理界面
展开单个资源的快照详情页,可直观查看该资源对应的快照树信息,并支持快速的创建/恢复/删除操作。
单个资源快照详情页
10. UI上可直接停止VPC路由器
ZStack 3.5.0支持在UI上直接停止VPC路由器,便捷运维。
停止VPC路由器
11. 资源标签支持按标签名称/绑定时间排序
在ZStack 3.5.0中,用户可在全局设置中自定义资源标签 排序 方式,包括:按标签名称排序、按绑定时间排序。需注意:按标签名称排序,优先级为:特殊符号>数字>中文>英文(英文不区分大小写);按绑定时间排序,最新绑定的标签排在最前面。
标签排序方式
12. 其它功能和优化
-
- 新增多个操作场景进度条、操作助手和帮助文档
- 优化界面交互
- 优化部分业务逻辑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ZStack 3.5.0 正式发布,涵盖支持 GPU 虚拟化 vGPU 等功能
- Java面试中常问的Spring方面问题(涵盖七大方向共55道题,含答案)
- 【免费包邮】100本书!涵盖数据库、推荐系统、Java、少儿编程、大数据等!
- 27 张 AI 速查手册!涵盖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等
- Manning大神牵头,斯坦福开源Python版NLP库Stanza:涵盖66种语言
- 关于python中数据存储大总结,涵盖文件系统和数据库存储两种方法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