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五矩研究社,作者|劫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五矩研究社,作者|劫镖
2018年7月,《大西洋月刊》曾发表过一篇人脸识别的文章,名字叫做《开启假视频时代》,文章作者富兰克林·福尔还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做《无思想的世界:高科技的生存威胁》。
这篇文章大体讲的是,假新闻的出现将我们带入一个叫做后真相的时代,不到三年时间,人脸识别技术飞速进展,假视频会让真相进一步坍塌,同时,未来社会可能会进入一个无隐私时代。
最近一周发生的两件事,让人们愈发怀疑,AI,究竟会把人类文明带向何方。
视频换脸“骗术”升级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在上周被“整”了。
小扎于17年录制的一段视频,经过AI技术后期加工后,变成了一个新视频被重新上传到了Instagram上,视频中的所有动作如初,但内容却与原版大相径庭。
在视频中,扎克伯格毫无“人味”地说到:“想象一下,有一个人,完全控制着数十亿人被盗的数据,他们所有的秘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未来。我完全归功于幽灵。幽灵告诉我,谁能掌控数据,谁就能掌控未来。“
庆幸的是,这条几乎以假乱真的视频编辑者来自一家营销机构,在发布时就已标注了假视频标签,才不至于发酵成为社会新闻。
相比在市场公开的技术,上周一队科研小组公布的最新研究,让视频造假的真实度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研究小组的成员来自斯坦福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信息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 Adobe 研究院,这份研究报告被提交到了计算机图形顶会 SIGGRAPH 2019。
论文中指出,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在一段视频中针对某一句话增加、删掉甚至是修改任意词句,让视频中的演讲者说出任意想说的话,并且看起来仍然十分自然,就像是演讲者自己说出来。
举例来说,如果今天的黄金报收价格是300元,经过修改的视频能让你听起来和看起来都说的是100元。
这项技术的测试报告中, 59.6%的受试者认为造假视频才是真实的视频;20%的受试者反而认为原始未经编辑的视频是假的 ,足以说明加工过的视频骗过了大多数人的眼睛。
据了解,该开发者小组下一步有意将这项技术用在即时视频通话中进一步“完善”技术。
一周之内两起假新闻报道,在美国引发了新一轮对基于深度学习下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大讨论。
硬件GPU和AI神经网络,这两大要素让面部识别技术近年来得到极大发展。不久前,三星利用AI人脸识别技术仅凭照片“复活”了过蒙娜丽莎和梦露,效果不甚理想,数周时间,视频换脸技术便几乎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欺骗大多数人。
对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研发投入使人脸识别的发展一日千里。摩尔定律下运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又使得造假成本越来越低。
在斯坦福的报告中提到,40分钟的视频训练素材就能达到论文中视频展示的最优效果,即便只使用极少量的数据,比如两分钟的视频进行训练,最终合成的人脸误差率也只有0.021,仅比40分钟视频(误差率0.018)高了0.003。
这意味着,仅用一段抖音视频就有可能实现近乎完美的欺骗,从而实现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这还意味着,文明社会将从无图无真相,演化为视频也无法成为真相。
以神经网络和人脸识别技术为基础,以DeepFake(深度欺骗)为代表的换脸术,让很多人不禁怀疑,未来网路上是否还能传播真相?
“变脸”——正义与邪恶对抗
吴宇森曾经拍过一部非常著名的好莱坞电影——《变脸》,特拉沃尔塔与凯奇之间,正义与邪恶的争斗,堪比如今AI的两面性。
《纽约客》杂志在18年底刊登的文章中,详细讨论了我们是否应该对人脸识别技术保持警惕:
深度学习结合面部识别技术,能够为治安、医疗和农业等领域带来革命,同时也有随时被武器化或滥用的危险。
利好的消息是,利用AI人们经可以在博物馆将达利复活,或者通过电影后期修改演员说错的台词,大幅提升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效率或增加娱乐的沉浸感。
特别是在安防方面,面部识别技术进一步演化,会升级为步态分析技术,发现每一个人身体独特而细微的动作模式,如此即使罪犯刻意伪装,人工智能也可以精准识别出来。
不过,也有很多利用AI作恶的例子。去年非常火爆明星换脸“出演”色情片一事就在好莱坞引发了轩然大波。
同时,AI技术下的假新闻更容易产生社会或政治影响,今年油管上黑人兄弟对奥巴马的镜像级模仿,观看量已接近千万。几周前,仅仅是两段关于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鬼畜视频,也同样对美国顶级政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
国内媒体品玩对此的看法是:“在当前社会极端化和对抗日益严重,以及假新闻盛行的大环境下,类似的视频往往具有极强的传播势能。而更先进的技术让视频的质量变得更好,相应地对受害者的伤害,以及对社会造成的进一步撕裂,只会更加严重。”
假的新闻、图片、视频,仅仅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当下社会的深度使用,在《纽约客》文章的最后提出:或许人脸识别技术的进化版,会将我们带入一个无隐私社会。
“无隐私”时代
前文中提到的步态分析技术便是人脸识别更高阶的运用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行为分析。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老板通过办公室里的摄像头,就能提早得知你是否患上重病,从而提前找借口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未来也许真的会发生。
随着公共场所摄像头的数量不断增加,整个社会的图像死角会越来越少,就像电影中描绘的那样,车载、手机、眼镜在扫描周围环境时“无意”采集的数据越多,我们距离无隐私时代就会越近。
用欧盟司法专员的话说,“今天的个人数据,就如同(观看)人们在水族馆里裸泳一样。”
于是,数据与隐私的价值正变得尤为凸显。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AI嵌入人类社会的程度越深,越会引发我们对于互联网、免费、大数据以及隐私保护的思考与警惕。
很多人都知道,类似Facebook和谷歌等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更精准的数据意味着广告商更容易判断你的购买倾向,选择恰当的投放策略。
因此,在2018年欧盟颁布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戏称为“表情包大屠杀法案”的《著作权指令》修改,同时加速推进《数字化单一市场战略》和《数字版权法》等发案,这些法律都指向了用户信息采集的源头,一旦推出, 未来欧盟国家的用户数据,要么是法律禁止采集的,要么是要向内容提供方付费的。
互联网内容的免费时代正在走向尽头的同时,用户隐私也得到了空前的保障。欧盟的法律覆盖了5亿欧洲人,但产生的涟漪,会波及全世界。《经济学人》对此的看法是,欧盟的决定,会影响硅谷的未来。
目前国内还处在 “用隐私换便利”的过程,不少用户对于个人数据和隐私保护的意识尚未建立,远没有欧盟那么看中。但相信每个人中国网民都有过隐私被窥视的经历,以及无可奈何的失控感。在这点上,欧盟的做法值得借鉴。
《终结者》电影的一句台词说,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我们都无法避免科技时代的到来。
如果说互联网后真相时代无可避免,至少别让我们像《使命召唤》里形容的那样:“you are not a human, you are an asset of data.(你不是人,你只是一堆有价值的数据)”
【钛媒体作者介绍:五矩研究社主编微信(微信号:sikuaiwanshi),添加微信请主动备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深度有趣 | 08 DCGAN人脸图片生成
- 深度人脸识别中不同损失函数的性能对比
- 人脸识别技术全面总结: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
- digiKam 7.0.0 发布,采用深度学习进行人脸识别
- FSRNet:端到端深度可训练人脸超分辨网络
- 天地伟业杨清永:深度学习让人脸识别进入2.0时代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with JavaScript
Michael McMillan / O'Reilly Media / 2014-2-22 / USD 28.51
If you’re using JavaScript on the server-side, you need to implement classic data structures that conventional object-oriented programs (such as C# and Java) provide. This practical book shows you how......一起来看看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with JavaScript》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