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每当我们在生产环境服务器上执行rm命令时,总是提心吊胆的,因为一不小心执行了误删,然后就要准备跑路了,毕竟人不是机器,更何况机器也有bug,呵呵。那么如果真的删除了不该删除的文件,比如数据库、日志或执行文件,咋办呢?欲知后事如何,请仔细看完本篇文章。1、删除误删除服务器目录/root/selenium/Spider下的MySql.Data.dll文件:
每当我们在生产环境服务器上执行rm命令时,总是提心吊胆的,因为一不小心执行了误删,然后就要准备跑路了,毕竟人不是机器,更何况机器也有bug,呵呵。
那么如果真的删除了不该删除的文件,比如数据库、日志或执行文件,咋办呢?欲知后事如何,请仔细看完本篇文章。
模拟场景
1、删除误删除服务器目录/root/selenium/Spider下的MySql.Data.dll文件:
2、恢复
2.1、使用lsof命令查看当前是否有进程打开/root/selenium/Spider/MySql.Data.dll文件:
从上面可以看出,当前文件状态为已删除(deleted)。
2.2、查看是否存在恢复数据:
/proc/13067/fd:进程操作的文件描述符目录。 86:文件描述符。
2.3、使用I/O重定向恢复文件
重新运行程序:
说明恢复的文件没有问题。
刨根问底
通过前面的模拟场景演示了恢复文件的整个过程,那么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文件才是可恢复的。
在 Linux 系统中,每个运行中的程序都有一个宿主进程彼此隔离,以 /proc/进程号 来体现(Linux本质上就是一个文件系统)
比如: ls -l /proc/13067 查看进程PID为13067的进程信息;当程序运行时,操作系统会专门开辟一块内存区域,提供给当前进程使用,对于依赖的文件,操作系统会发放一个文件描述符,以便读写文件,当我们执行 rm -f 删除文件时,其实只是删除了文件的目录索引节点,对于文件系统不可见,但是对于打开它的进程依然可见,即仍然可以使用先前发放的文件描述符读写文件,正是利用这样的原理,所以我们可以使用I/O重定向的方式来恢复文件。
总结
如果不小心误删了文件,不要着急,首先使用 lsof 查看打开该文件的进程,然后再使用 cat /proc/进程号/fd/文件描述符 查看恢复数据,最后使用I/O重定向的方式来恢复文件。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不小心执行 rm -f,该如何恢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 WebAssembly 执行速度比 JavaScript 快?小心打脸
- 小心递归中内存泄漏
- 小心 getLaunchIntentForPackage() 方法
- 小心 !跨站点websocket劫持!
- 小心你的机器学习债
- 踩坑记:临界区内要小心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