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滴滴技术
作者 | 饶成全
前言:Go 作为一门静态语言,相比 Python 等动态语言,在编写过程中灵活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通过接口加反射实现了类似于动态语言的能力: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捕获甚至改变类型的信息和值。
▍阅读索引
-
什么是反射
-
为什么要用反射
-
反射是如何实现的
types 和 interface
反射的基本函数
反射的三大定律
-
反射相关函数的使用
代码样例
未导出成员
-
反射的实际应用
json 序列化
DeepEqual 的作用及原理
-
总结
-
参考资料
▍什么是反射
直接看维基百科上的定义:
在计算机科学中,反射是指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Run time)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用比喻来说,反射就是程序在运行的时候能够“观察”并且修改自己的行为。
那我就要问个问题了: 不用反射就不能在运行时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的状态和行为吗?
问题的回答,其实要首先理解什么叫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它的本质是什么?
实际上,它的本质是程序在运行期探知对象的类型信息和内存结构,不用反射能行吗?可以的!使用汇编语言,直接和内层打交道,什么信息不能获取?但是,当编程迁移到高级语言上来之后,就不行了!就只能通过 反射来达到此项技能。
不同语言的反射模型不尽相同,有些语言还不支持反射。《 Go 语言圣经》中是这样定义反射的:
Go 语言提供了一种机制在运行时更新变量和检查它们的值、调用它们的方法,但是在编译时并不知道这些变量的具体类型,这称为反射机制。
▍为什么要用反射
需要反射的 2 个常见场景:
1、有时你需要编写一个函数,但是并不知道传给你的参数类型是什么,可能是没约定好;也可能是传入的类型很多,这些类型并不能统一表示。这时反射就会用的上了。
2、有时候需要根据某些条件决定调用哪个函数,比如根据用户的输入来决定。这时就需要对函数和函数的参数进行反射,在运行期间动态地执行函数。
在讲反射的原理以及如何用之前,还是说几点不使用反射的理由:
1、与反射相关的代码,经常是难以阅读的。在软件工程中,代码可读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2、Go 语言作为一门静态语言,编码过程中,编译器能提前发现一些类型错误,但是对于反射代码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包含反射相关的代码,很可能会运行很久,才会出错,这时候经常是直接 panic,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反射对性能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正常代码运行速度慢一到两个数量级。所以,对于一个项目中处于运行效率关键位置的代码,尽量避免使用反射特性。
▍反射是如何实现的
interface 是 Go 语言实现抽象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当向接口变量赋予一个实体类型的时候,接口会存储实体的类型信息,反射就是通过接口的类型信息实现的,反射建立在类型的基础上。
Go 语言在 reflect 包里定义了各种类型,实现了反射的各种函数,通过它们可以在运行时检测类型的信息、改变类型的值。
▍types 和 interface
Go 语言中,每个变量都有一个静态类型,在编译阶段就确定了的,比如 int,float64,[]int 等等。注意,这个类型是声明时候的类型,不是底层数据类型。
Go 官方博客里就举了一个例子
type MyInt int var i int var j MyInt 复制代码
尽管 i,j 的底层类型都是 int,但我们知道,他们是不同的静态类型,除非进行类型转换,否则,i 和 j 不能同时出现在等号两侧。j 的静态类型就是 MyInt 。
反射主要与 interface{} 类型相关。前面一篇关于 interface 相关的文章已经探讨过 interface 的底层结构,这里再来复习一下。
type iface struct{ tab *itab data unsafe.Pointer } type itab struct{ inter *interfacetype _type *_type link *itab hash uint32 bad bool inhash bool unused [2]byte fun [1]uintptr } 复制代码
其中 itab 由具体类型 _type 以及 interfacetype 组成。 _type 表示具体类型,而 interfacetype 则表示具体类型实现的接口类型。
实际上,iface 描述的是非空接口,它包含方法;与之相对的是 eface,描述的是空接口,不包含任何方法,Go 语言里有的类型都 “实现了” 空接口。
type eface struct{ _type *_type data unsafe.Pointer } 复制代码
相比 iface, eface 就比较简单了。只维护了一个 _type 字段,表示空接口所承载的具体的实体类型。 data 描述了具体的值。
还是用 Go 官方关于反射的博客里的例子,当然,我会用图形来详细解释,结合两者来看会更清楚。顺便提一下,搞技术的不要害怕英文资料,要想成为技术专家,读英文原始资料是技术提高的一条必经之路。
先明确一点: 接口变量可以存储任何实现了接口定义的所有方法的变量。
Go 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 Reader 和 Writer 接口:
type Readerinterface{ Read(p []byte) (n int, err error) } type Writerinterface{ Write(p []byte) (n int, err error) } 复制代码
接下来,就是接口之间的各种转换和赋值了:
varr io.Reader tty, err := os.OpenFile("/Users/qcrao/Desktop/test", os.O_RDWR, 0) iferr != nil{ returnnil, err } r = tty 复制代码
首先声明 r 的类型是 io.Reader,注意,这是 r 的静态类型,此时它的动态类型为 nil,并且它的动态值也是 nil。
之后, r=tty 这一语句,将 r 的动态类型变成 *os.File,动态值则变成非空,表示打开的文件对象。这时,r 可以用 <value,type>对来表示为: <tty, *os.File>。
注意看上图,此时虽然 fun 所指向的函数只有一个 Read 函数,其实 *os.File 还包含 Write 函数,也就是说 *os.File 其实还实现了 io.Writer 接口。
因此下面的断言语句可以执行:
varw io.Writer w = r.(io.Writer) 复制代码
之所以用断言,而不能直接赋值,是因为 r 的静态类型是 io.Reader,并没有实现 io.Writer 接口。断言能否成功,看 r 的动态类型是否符合要求。
这样,w 也可以表示成 <tty, *os.File>,仅管它和 r 一样,但是 w 可调用的函数取决于它的静态类型 io.Writer,也就是说它只能有这样的调用形式: w.Write() 。
w 的内存形式如下图:
和 r 相比,仅仅是 fun 对应的函数变了: Read->Write。
最后,再来一个赋值:
varempty interface{} empty = w 复制代码
由于 empty 是一个空接口,因此所有的类型都实现了它,w 可以直接赋给它,不需要执行断言操作。
从上面的三张图可以看到,interface 包含三部分信息: _type 是类型信息, *data指向实际类型的实际值, itab 包含实际类型的信息,包括大小、包路径,还包含绑定在类型上的各种方法(图上没有画出方法)。
补充一下关于 os.File 结构体的图:
这一节的最后,复习一下上一篇关于 interface 的文章,提到的一个技巧,这里再展示一下:
先参考源码,分别定义一个 “伪装”的 iface 和 eface 结构体。
type iface struct{ tab *itab data unsafe.Pointer } type itab struct{ inter uintptr _type uintptr link uintptr hash uint32 _ [4]byte fun [1]uintptr } type eface struct{ _type uintptr data unsafe.Pointer } 复制代码
接着,将接口变量占据的内存内容强制解释成上面定义的类型,再打印出来:
package main import( "os" "fmt" "io" "unsafe" ) func main() { varr io.Reader fmt.Printf("initial r: %T, %v\n", r, r) tty, _ := os.OpenFile("/Users/qcrao/Desktop/test", os.O_RDWR, 0) fmt.Printf("tty: %T, %v\n", tty, tty) // 给 r 赋值 r = tty fmt.Printf("r: %T, %v\n", r, r) rIface := (*iface)(unsafe.Pointer(&r)) fmt.Printf("r: iface.tab._type = %#x, iface.data = %#x\n", rIface.tab._type, rIface.data) // 给 w 赋值 varw io.Writer w = r.(io.Writer) fmt.Printf("w: %T, %v\n", w, w) wIface := (*iface)(unsafe.Pointer(&w)) fmt.Printf("w: iface.tab._type = %#x, iface.data = %#x\n", wIface.tab._type, wIface.data) // 给 empty 赋值 varempty interface{} empty = w fmt.Printf("empty: %T, %v\n", empty, empty) emptyEface := (*eface)(unsafe.Pointer(∅)) fmt.Printf("empty: eface._type = %#x, eface.data = %#x\n", emptyEface._type, emptyEface.data) } 复制代码
运行结果:
initial r: <nil>, <nil> tty: *os.File, &{0xc4200820f0} r: *os.File, &{0xc4200820f0} r: iface.tab._type = 0x10bfcc0, iface.data = 0xc420080020 w: *os.File, &{0xc4200820f0} w: iface.tab._type = 0x10bfcc0, iface.data = 0xc420080020 empty: *os.File, &{0xc4200820f0} empty: eface._type = 0x10bfcc0, eface.data = 0xc420080020 复制代码
r,w,empty 的动态类型和动态值都一样。不再详细解释了,结合前面的图可以看得非常清晰。
▍反射的基本函数
reflect 包里定义了一个接口和一个结构体,即 reflect.Type 和 reflect.Value,它们提供很多函数来获取存储在接口里的类型信息。
reflect.Type 主要提供关于类型相关的信息,所以它和 _type 关联比较紧密; reflect.Value 则结合 _type 和 data 两者,因此 程序员 可以获取甚至改变类型的值。
reflect 包中提供了两个基础的关于反射的函数来获取上述的接口和结构体:
func TypeOf(i interface{}) Type func ValueOf(i interface{}) Value 复制代码
TypeOf 函数用来提取一个接口中值的类型信息。由于它的输入参数是一个空的 interface{},调用此函数时,实参会先被转化为 interface{} 类型。这样,实参的类型信息、方法集、值信息都存储到 interface{} 变量里了。
看下源码:
func TypeOf(i interface{}) Type{ eface := *(*emptyInterface)(unsafe.Pointer(&i)) returntoType(eface.typ) } 复制代码
这里的 emptyInterface 和上面提到的 eface 是一回事(字段名略有差异,字段是相同的),且在不同的源码包:前者在 reflect 包,后者在 runtime 包。 eface.typ 就是动态类型。
type emptyInterface struct{ typ *rtype word unsafe.Pointer } 复制代码
至于 toType 函数,只是做了一个类型转换:
func toType(t *rtype) Type{ ift == nil{ return nil } returnt } 复制代码
注意,返回值 Type 实际上是一个接口,定义了很多方法,用来获取类型相关的各种信息,而 *rtype 实现了 Type 接口。
type Typeinterface{ // 所有的类型都可以调用下面这些函数 // 此类型的变量对齐后所占用的字节数 Align() int // 如果是 struct 的字段,对齐后占用的字节数 FieldAlign() int // 返回类型方法集里的第 `i` (传入的参数)个方法 Method(int) Method // 通过名称获取方法 MethodByName(string) (Method, bool) // 获取类型方法集里导出的方法个数 NumMethod() int // 类型名称 Name() string // 返回类型所在的路径,如:encoding/base64 PkgPath() string // 返回类型的大小,和 unsafe.Sizeof 功能类似 Size() uintptr // 返回类型的字符串表示形式 String() string // 返回类型的类型值 Kind() Kind // 类型是否实现了接口 u Implements(u Type) bool // 是否可以赋值给 u AssignableTo(u Type) bool // 是否可以类型转换成 u ConvertibleTo(u Type) bool // 类型是否可以比较 Comparable() bool // 下面这些函数只有特定类型可以调用 // 如:Key, Elem 两个方法就只能是 Map 类型才能调用 // 类型所占据的位数 Bits() int // 返回通道的方向,只能是 chan 类型调用 ChanDir() ChanDir // 返回类型是否是可变参数,只能是 func 类型调用 // 比如 t 是类型 func(x int, y ... float64) // 那么 t.IsVariadic() == true IsVariadic() bool // 返回内部子元素类型,只能由类型 Array, Chan, Map, Ptr, or Slice 调用 Elem() Type // 返回结构体类型的第 i 个字段,只能是结构体类型调用 // 如果 i 超过了总字段数,就会 panic Field(i int) StructField // 返回嵌套的结构体的字段 FieldByIndex(index []int) StructField // 通过字段名称获取字段 FieldByName(name string) (StructField, bool) // FieldByNameFunc returns the struct field with a name // 返回名称符合 func 函数的字段 FieldByNameFunc(match func(string) bool) (StructField, bool) // 获取函数类型的第 i 个参数的类型 In(i int) Type // 返回 map 的 key 类型,只能由类型 map 调用 Key() Type // 返回 Array 的长度,只能由类型 Array 调用 Len() int // 返回类型字段的数量,只能由类型 Struct 调用 NumField() int // 返回函数类型的输入参数个数 NumIn() int // 返回函数类型的返回值个数 NumOut() int // 返回函数类型的第 i 个值的类型 Out(i int) Type // 返回类型结构体的相同部分 common() *rtype // 返回类型结构体的不同部分 uncommon() *uncommonType } 复制代码
可见 Type 定义了非常多的方法,通过它们可以获取类型的一切信息,大家一定要完整的过一遍上面所有的方法。
注意到 Type 方法集的倒数第二个方法 common返回的 rtype类型,它和上一篇文章讲到的 _type 是一回事,而且源代码里也注释了:两边要保持同步:
// rtype must be kept in sync with ../runtime/type.go:/^type._type. type rtype struct{ size uintptr ptrdata uintptr hash uint32 tflag tflag align uint8 fieldAlign uint8 kind uint8 alg *typeAlg gcdata *byte str nameOff ptrToThis typeOff } 复制代码
所有的类型都会包含 rtype 这个字段,表示各种类型的公共信息;另外,不同类型包含自己的一些独特的部分。
比如下面的 arrayType 和 chanType 都包含 rytpe,而前者还包含 slice,len 等和数组相关的信息;后者则包含 dir 表示通道方向的信息。
// arrayType represents a fixed array type. type arrayType struct{ rtype `reflect:"array"` elem *rtype // array element type slice *rtype // slice type len uintptr } // chanType represents a channel type. type chanType struct{ rtype `reflect:"chan"` elem *rtype // channel element type dir uintptr // channel direction (ChanDir) } 复制代码
注意到, Type 接口实现了 String() 函数,满足 fmt.Stringer 接口,因此使用 fmt.Println 打印的时候,输出的是 String() 的结果。另外, fmt.Printf()函数,如果使用 %T 来作为格式参数,输出的是 reflect.TypeOf 的结果,也就是动态类型。
例如:
fmt.Printf("%T", 3) // int 复制代码
讲完了 TypeOf 函数,再来看一下 ValueOf 函数。返回值 reflect.Value 表示 interface{} 里存储的实际变量,它能提供实际变量的各种信息。相关的方法常常是需要结合类型信息和值信息。
例如,如果要提取一个结构体的字段信息,那就需要用到 _type (具体到这里是指 structType) 类型持有的关于结构体的字段信息、偏移信息,以及 *data 所指向的内容 —— 结构体的实际值。
源码如下:
func ValueOf(i interface{}) Value{ ifi == nil{ return Value{} } // …… return unpackEface(i) } // 分解 eface func unpackEface(i interface{}) Value{ e := (*emptyInterface)(unsafe.Pointer(&i)) t := e.typ ift == nil{ return Value{} } f := flag(t.Kind()) if ifaceIndir(t) { f |= flagIndir } return Value{t, e.word, f} } 复制代码
从源码看,比较简单:将先将 i 转换成 *emptyInterface 类型, 再将它的 typ 字段和 word 字段以及一个标志位字段组装成一个 Value 结构体,而这就是 ValueOf函数的返回值,它包含类型结构体指针、真实数据的地址、标志位。
Value 结构体定义了很多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直接操作 Value 字段 ptr 所指向的实际数据:
// 设置切片的 len 字段,如果类型不是切片,就会panic func (v Value) SetLen(n int) // 设置切片的 cap 字段 func (v Value) SetCap(n int) // 设置字典的 kv func (v Value) SetMapIndex(key, val Value) // 返回切片、字符串、数组的索引 i 处的值 func (v Value) Index(i int) Value // 根据名称获取结构体的内部字段值 func (v Value) FieldByName(name string) Value // …… 复制代码
Value 字段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例如:
// 用来获取 int 类型的值 func (v Value) Int() int64 // 用来获取结构体字段(成员)数量 func (v Value) NumField() int // 尝试向通道发送数据(不会阻塞) func (v Value) TrySend(x reflect.Value) bool // 通过参数列表 in 调用 v 值所代表的函数(或方法 func (v Value) Call(in[]Value) (r []Value) // 调用变参长度可变的函数 func (v Value) CallSlice(in[]Value) []Value 复制代码
不一一列举了,反正是非常多。可以去 src/reflect/value.go 去看看源码,搜索 func(vValue) 就能看到。
另外,通过 Type() 方法和 Interface() 方法可以打通 interface、 Type、 Value 三者。Type() 方法也可以返回变量的类型信息,与 reflect.TypeOf() 函数等价。Interface() 方法可以将 Value 还原成原来的 interface。
这里引用老钱《快学Go语言第十五课——反射》的一张图:
总结一下: TypeOf() 函数返回一个接口,这个接口定义了一系列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关于类型的所有信息; ValueOf() 函数返回一个结构体变量,包含类型信息以及实际值。
用一张图来串一下:
上图中, rtye 实现了 Type 接口,是所有类型的公共部分。emptyface 结构体和 eface 其实是一个东西,而 rtype 其实和 _type 是一个东西,只是一些字段稍微有点差别,比如 emptyface 的 word 字段和 eface 的 data 字段名称不同,但是数据型是一样的。
▍反射的三大定律
根据 Go 官方关于反射的博客,反射有三大定律:
-
Reflection goes from interface value to reflection object.
-
Reflection goes from reflection object to interface value.
-
To modify a reflection object, the value must be settable.
第一条是最基本的:反射是一种检测存储在 interface 中的类型和值机制。这可以通过 TypeOf 函数和 ValueOf 函数得到。
第二条实际上和第一条是相反的机制,它将 ValueOf 的返回值通过 Interface() 函数反向转变成 interface 变量。
前两条就是说 接口型变量 和 反射类型对象 可以相互转化,反射类型对象实际上就是指的前面说的 reflect.Type 和 reflect.Value。
第三条不太好懂:如果需要操作一个反射变量,那么它必须是可设置的。反射变量可设置的本质是它存储了原变量本身,这样对反射变量的操作,就会反映到原变量本身;反之,如果反射变量不能代表原变量,那么操作了反射变量,不会对原变量产生任何影响,这会给使用者带来疑惑。所以第二种情况在语言层面是不被允许的。
举一个经典例子:
varx float64 = 3.4 v := reflect.ValueOf(x) v.SetFloat(7.1) // Error: will panic. 复制代码
执行上面的代码会产生 panic,原因是反射变量 v 不能代表 x 本身,为什么?因为调用 reflect.ValueOf(x) 这一行代码的时候,传入的参数在函数内部只是一个拷贝,是值传递,所以 v 代表的只是 x 的一个拷贝,因此对 v 进行操作是被禁止的。
可设置是反射变量 Value 的一个性质,但不是所有的 Value 都是可被设置的。
就像在一般的函数里那样,当我们想改变传入的变量时,使用指针就可以解决了。
varx float64 = 3.4 p := reflect.ValueOf(&x) fmt.Println("type of p:", p.Type()) fmt.Println("settability of p:", p.CanSet()) 复制代码
输出是这样的:
type of p: *float64 settability of p: false 复制代码
p 还不是代表 x, p.Elem() 才真正代表 x,这样就可以真正操作 x 了:
v := p.Elem() v.SetFloat(7.1) fmt.Println(v.Interface()) // 7.1 fmt.Println(x) // 7.1 复制代码
关于第三条,记住一句话:如果想要操作原变量,反射变量 Value 必须要 hold 住原变量的地址才行。
▍反射相关函数的使用
▍代码样例
网络上各种博客文章里使用反射的样例代码非常多,读过这篇文章后,基本没有看不懂的,哈哈!不过,我这里还是举一个例子,并讲解一番:
package main import( "reflect" "fmt" ) type Childstruct{ Name string Grade int Handsome bool } type Adult struct{ ID string`qson:"Name"` Occupation string Handsome bool } // 如果输入参数 i 是 Slice,元素是结构体,有一个字段名为 `Handsome`, // 并且有一个字段的 tag 或者字段名是 `Name` , // 如果该 `Name` 字段的值是 `qcrao`, // 就把结构体中名为 `Handsome` 的字段值设置为 true。 func handsome(i interface{}) { // 获取 i 的反射变量 Value v := reflect.ValueOf(i) // 确定 v 是一个 Slice ifv.Kind() != reflect.Slice{ return } // 确定 v 是的元素为结构体 if e := v.Type().Elem(); e.Kind() != reflect.Struct{ return } // 确定结构体的字段名含有 "ID" 或者 json tag 标签为 `name` // 确定结构体的字段名 "Handsome" st := v.Type().Elem() // 寻找字段名为 Name 或者 tag 的值为 Name 的字段 foundName := false fori := 0; i < st.NumField(); i++ { f := st.Field(i) tag := f.Tag.Get("qson") if(tag == "Name"|| f.Name== "Name") && f.Type.Kind() == reflect.String{ foundName = true break } } if!foundName { return } if niceField, foundHandsome := st.FieldByName("Handsome"); foundHandsome == false|| niceField.Type.Kind() != reflect.Bool{ return } // 设置名字为 "qcrao" 的对象的 "Handsome" 字段为 true fori := 0; i < v.Len(); i++ { e := v.Index(i) handsome := e.FieldByName("Handsome") // 寻找字段名为 Name 或者 tag 的值为 Name 的字段 varname reflect.Value forj := 0; j < st.NumField(); j++ { f := st.Field(j) tag := f.Tag.Get("qson") if tag == "Name"|| f.Name== "Name"{ name = v.Index(i).Field(j) } } if name.String() == "qcrao"{ handsome.SetBool(true) } } } func main() { children := []Child{ {Name: "Ava", Grade: 3, Handsome: true}, {Name: "qcrao", Grade: 6, Handsome: false}, } adults := []Adult{ {ID: "Steve", Occupation: "Clerk", Handsome: true}, {ID: "qcrao", Occupation: "Go Programmer", Handsome: false}, } fmt.Printf("adults before handsome: %v\n", adults) handsome(adults) fmt.Printf("adults after handsome: %v\n", adults) fmt.Println("-------------") fmt.Printf("children before handsome: %v\n", children) handsome(children) fmt.Printf("children after handsome: %v\n", children) } 复制代码
代码运行结果:
adults before handsome: [{SteveClerktrue} {qcrao GoProgrammerfalse}] adults after handsome: [{SteveClerktrue} {qcrao GoProgrammertrue}] ------------- children before handsome: [{Ava3true} {qcrao 6false}] children after handsome: [{Ava3true} {qcrao 6true}] 复制代码
代码主要做的事情是 :找出传入的参数为 Slice,并且 Slice 的元素为结构体,如果其中有一个字段名是 Name 或者是 标签名称为 Name,并且还有一个字段名是 Handsome的情形。如果找到,并且字段名称为 Name 的实际值是 qcrao 的话,就把另一个字段 Handsome 的值置为 true。
程序并不关心传入的结构体到底是什么,只要它的字段名包含 Name 和 Handsome,都是 handsome 函数要工作的对象。
注意一点, Adult 结构体的标签 qson:"Name",中间是没有空格的,否则 Tag.Get("qson") 识别不出来。
▍未导出成员
利用反射机制,对于结构体中未导出成员,可以读取,但不能修改其值。
注意,正常情况下,代码是不能读取结构体未导出成员的,但通过反射可以越过这层限制。另外,通过反射,结构体中可以被修改的成员只有是导出成员,也就是字段名的首字母是大写的。
一个可取地址的 reflect.Value 变量会记录一个结构体成员是否是未导出成员,如果是的话则拒绝修改操作。 CanAddr 不能说明一个变量是否可以被修改。 CanSet 则可以检查对应的 reflect.Value 是否可取地址并可被修改。
package main import( "reflect" "fmt" ) type Child struct{ Name string handsome bool } func main() { qcrao := Child{Name: "qcrao", handsome: true} v := reflect.ValueOf(&qcrao) f := v.Elem().FieldByName("Name") fmt.Println(f.String()) f.SetString("stefno") fmt.Println(f.String()) f = v.Elem().FieldByName("handsome") // 这一句会导致 panic,因为 handsome 字段未导出 //f.SetBool(true) fmt.Println(f.Bool()) } 复制代码
执行结果:
qcrao stefno true 复制代码
上面的例子中,handsome 字段未导出,可以读取,但不能调用相关 set 方法,否则会 panic。反射用起来一定要小心,调用类型不匹配的方法,会导致各种 panic。
▍反射的实际应用
反射的实际应用非常广:IDE 中的代码自动补全功能、对象序列化(json 函数库)、fmt 相关函数的实现、ORM(全称是: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对象关系映射)……
这里举 2 个例子: json 序列化和 DeepEqual 函数。
▍json 序列化
开发过 web 服务的同学,一定用过 json 数据格式。 json 是一种独立于语言的数据格式。最早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实时无状态的数据交换,并由此发展起来。
Go 语言中,主要提供 2 个函数用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func Marshal(v interface{}) ([]byte, error) func Unmarshal(data []byte, v interface{}) error 复制代码
两个函数的参数都包含 interface,具体实现的时候,都会用到反射相关的特性。
对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函数,均需要知道参数的所有字段,包括字段类型和值,再调用相关的 get 函数或者 set 函数进行实际的操作。
▍DeepEqual 的作用及原理
在测试函数中,经常会需要这样的函数:判断两个变量的实际内容完全一致。
例如: 如何判断两个 slice 所有的元素完全相同;如何判断两个 map 的 key 和 value 完全相同等等。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 DeepEqual 函数实现。
func DeepEqual(x, y interface{}) bool 复制代码
DeepEqual 函数的参数是两个 interface,实际上也就是可以输入任意类型,输出 true 或者 flase 表示输入的两个变量是否是“深度”相等。
先明白一点,如果是不同的类型,即使是底层类型相同,相应的值也相同,那么两者也不是“深度”相等。
type MyIntint type YourIntint func main() { m := MyInt(1) y := YourInt(1) fmt.Println(reflect.DeepEqual(m, y)) // false } 复制代码
上面的代码中,m, y 底层都是 int,而且值都是 1,但是两者静态类型不同,前者是 MyInt,后者是 YourInt,因此两者不是“深度”相等。
在源码里,有对 DeepEqual 函数的非常清楚地注释,列举了不同类型,DeepEqual 的比较情形, 这里做一个总结:
类型
深度相等情形
一般情况下,DeepEqual 的实现只需要递归地调用 == 就可以比较两个变量是否是真的“深度”相等。
但是,有一些异常情况:比如 func 类型是不可比较的类型,只有在两个 func 类型都是 nil 的情况下,才是“深度”相等;float 类型,由于精度的原因,也是不能使用 == 比较的;包含 func 类型或者 float 类型的 struct, interface, array 等。
对于指针而言,当两个值相等的指针就是“深度”相等,因为两者指向的内容是相等的,即使两者指向的是 func 类型或者 float 类型,这种情况下不关心指针所指向的内容。
同样,对于指向相同 slice, map 的两个变量也是“深度”相等的,不关心 slice, map 具体的内容。
对于“有环”的类型,比如循环链表,比较两者是否“深度”相等的过程中,需要对已比较的内容作一个标记,一旦发现两个指针之前比较过,立即停止比较,并判定二者是深度相等的。这样做的原因是,及时停止比较,避免陷入无限循环。
来看源码:
func DeepEqual(x, y interface{}) bool{ ifx == nil|| y == nil{ returnx == y } v1 := ValueOf(x) v2 := ValueOf(y) if v1.Type() != v2.Type() { return false } return deepValueEqual(v1, v2, make(map[visit]bool), 0) } 复制代码
首先查看两者是否有一个是 nil 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只有两者都是 nil,函数才会返回 true。
接着,使用反射,获取x,y 的反射对象,并且立即比较两者的类型,根据前面的内容,这里实际上是动态类型,如果类型不同,直接返回 false。
最后,最核心的内容在子函数 deepValueEqual 中。
代码比较长,思路却比较简单清晰:核心是一个 switch 语句,识别输入参数的不同类型,分别递归调用 deepValueEqual 函数,一直递归到最基本的数据类型,比较 int,string 等可以直接得出 true 或者 false,再一层层地返回,最终得到“深度”相等的比较结果。
实际上,各种类型的比较套路比较相似, 这里就直接节选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 map 类型的比较:
// deepValueEqual 函数 // …… case Map: if v1.IsNil() != v2.IsNil() { return false } if v1.Len() != v2.Len() { return false } if v1.Pointer() == v2.Pointer() { return true } for_, k := range v1.MapKeys() { val1 := v1.MapIndex(k) val2 := v2.MapIndex(k) if!val1.IsValid() || !val2.IsValid() || !deepValueEqual(v1.MapIndex(k), v2.MapIndex(k), visited, depth+1)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复制代码
和前文总结的表格里,比较 map 是否相等的思路比较一致,也不需要多说什么。说明一点, visited 是一个 map,记录递归过程中,比较过的“对”:
type visit struct{ a1 unsafe.Pointer a2 unsafe.Pointer typ Type } map[visit]bool 复制代码
比较过程中,一旦发现比较的“对”,已经在 map 里出现过的话,直接判定“深度”比较结果的是 true。
▍总结
Go 作为一门静态语言,相比 Python 等动态语言,在编写过程中灵活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通过接口加反射实现了类似于动态语言的能力: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捕获甚至改变类型的信息和值。
Go 语言的反射实现的基础是类型,或者说是 interface,当我们使用反射特性时,实际上用到的就是存储在 interface 变量中的和类型相关的信息,也就是常说的 <type,value> 对。
只有 interface 才有反射的说法。
反射在 reflect 包中实现,涉及到两个相关函数:
func TypeOf( i interface{} ) Type func ValueOf( i interface{} ) Value 复制代码
Type 是一个接口,定义了很多相关方法,用于获取类型信息。Value 则持有类型的具体值。Type、Value、Interface 三者间通过函数 TypeOf,ValueOf,Interface 进行相互转换。
最后温习一下反射三大定律:
1. Reflection goes from interface value to reflection object.
2. Reflection goes from reflection object to interface value.
3. To modify a reflection object, the value must be settable.
翻译一下:
1. 反射将接口变量转换成反射对象 Type 和 Value;
2. 反射可以通过反射对象 Value 还原成原先的接口变量;
3. 反射可以用来修改一个变量的值,前提是这个值可以被修改。
▍参考资料
▍END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Go语言反射之反射调用
- Go语言反射之类型反射
- Go语言反射之值反射
- 模块讲解----反射 (基于web路由的反射)
- 装饰器与元数据反射(4)元数据反射
- .NET/C# 反射的的性能数据,以及高性能开发建议(反射获取 Attribute 和反射调用方法)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罗振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5-9 / 42
编辑推荐 1、 罗振宇,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资深媒体人和传播专家。曾任CCTV《经济与法》《对话》制片人等。2012年底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 他对商业和互联网的独到见解,影响了互联网一代的知识结构和对互联网的认识:人类正在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新的时代将彻......一起来看看 《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