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在上一篇文章《前端困境:个人篇》中,我们讨论了关于个人在前端领域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关注于组织中的前端技术挑战。不论是中大型组织,还是小型初创公司,它们都关注于提升业务价值,反应在技术上则是效能,又或者是开发效率。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是做正确的事。
在上一篇文章《前端困境:个人篇》中,我们讨论了关于个人在前端领域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关注于组织中的前端技术挑战。
效能
不论是中大型组织,还是小型初创公司,它们都关注于提升业务价值,反应在技术上则是效能,又或者是开发效率。
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是做正确的事。
表面上看,有的公司关注的是效能,但是实现上它们关注的可能是效率。有的公司说它们的开发效率高,实际上可能是它们的开发效能高。而若是从开发侧来讲,我们往往难以保证它是有效的开发。对于一个开发人员、技术负责人,我们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整体的开发效率。你可以度量一个人的开发效率,但是你很难度量一个人的开发效能——业务 + 开发。
而开发效率的高低与否,反应的是业务响应速度的快速。对应的则有一些简单的衡量标准:
- 新项目的启动慢。
- 新功能的开发速度。
- 系统的 Bug 率与修复速度。
- 系统的可用性。
- ……
而它们的衡量标准都是时间——毕竟时间就是金钱。于是,对于组织来说,前端的挑战就是提升开发效率。
困境与挑战
从我当前观察与收集的资料来看,主要问题源自于五方面:
- 开发能力不足
- 组织架构固有问题
- 生态挑战
- 质量与速度的博弈
- 有能力的个人
且让我一一道来。
开发能力不足
团队成员水平低。开发人员水平低,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时候是多少钱多少的水平,有时候则招不到好的程序员。S 级的程序员,能带动 B 级 程序员 成长为 A 级程序员,有能力者能提升至 S 级。相似的 A 级程序员,可以带动 B 级程序员成长,以此类推。一旦组织内的程序员都是 C 级,又或者是 D 级,那么潜在的 A 级程序员,往往不会从组织里诞生。能招到优秀的程序员,便有机会带动团队水平的提升。又或者是一个有远见的领导成员,能给他/她人成长创造机会与空间。
解决方案: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采用培训,又或者是技术顾问。除此,对于提升团队成员水平的方式是:分享文化。
经验不足。它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前端是一个广度非常大的领域,仅从 Web 开发来看,它需要开发人员关注于不同的桌面浏览器(IE、Chrome、Firefox 等),还有手机浏览器(Android、iOS),还有嵌入式设备中的浏览器。而如果从大前端的领域来看,这还要包含移动应用开发、后端、桌面应用开发等等。所以,哪怕是工作三四年的前端工程师,也不一定都能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广度问题最麻烦的是,你为了未来学了 A,而未来是要用 B。
解决方案:对于这样的问题,也许只有前端社区、前端技术委员会,通过频繁的交流能解决这一类问题。
组织架构带来的挑战
设计系统的架构受制于产生这些设计的组织的沟通结构。
组织的边界。在多数的团队里,开发人员是分散在各个部门里,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导致了他/她们不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工作。最适合这个项目的人,可能无所事事 。但是另外一个项目,却分配不到合适的人。这仍然是中大型组织里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哪怕是我司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解决方案:诸如 ThoughtWorks 这样的资源池,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组织来说,它根本不可能实施。
技术栈纷乱。TL;DW。部门间技术栈不统一,无法统一的问题,没有权力很难解决的。所以,对应的解决方案也只有 Power。
疲于奔命的调度模式。开发人员若是需要多在项目间切换,也进一步导致了他/她写的代码质量不高。边缘性的工作,会带来巨大的挫折感。刚学会使用 Angular,也要去使用 React,不同语言与模式之间的切换,会浪费掉开发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解决方案:固定开发人员。很难
技术远景挑战
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个完善的前端基础设施,意味着诸多内容:设计系统、架构模式、组件库、DesginOps、生产力工具、文档 工具 等等。从头搭建技术设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中大型公司而言,这样的规模化来产生巨大的效应。对于小公司来说,这样的事情往往是不可能的,能活下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事实上这是一个面向小公司的条目。
解决方案:常见的一种模式就是 fork-adapter-create,即克隆-封装/代理-创造。
知识体系不共享。相似的功能在其它部分已经实践过,却又需要重新实现一遍。
解决方案:常见的模式便是鼓励团队间的知识分享,诸如于 Tech Exchange。
投资新技术。没啥说的,大家都懂。
生态挑战
招人难招。它实际上是多个问题的集合:
- 前端开发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 优秀的前端开发人员少。
- 难以识别优秀的前端开发人员。
人才嘛,除了培养,也就只能借助于外力了。除此,一种相当有效的方式就是:代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提升对外影响力。每个潜在的候选人,都会从外部了解这家公司的技术水平,再决定是否去面试。
质量与速度的博弈
质量博弈。在软件开发中,质量与速度是最常见的博弈:
- 缺乏代码风格的统一,导致难以维护。
- 缺少对代码的静态分析与扫描。
- 对重要的部分不编写测试,导致修改破坏了功能。
- 缺少有效的知识分享,导致修改容易出现 Bug。
- 为了上线,牺牲一部分的体验与性能。
最后,它们所牺牲的质量。这个问题大家都懂,我也就不多说了。
有能力的个人
其实在这几项其中最难的是:有能力和作为的个人。因为我们知道,有能力的个人,能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哈哈。他/她们可以:
- 主动驱动问题解决
- 通过规模带来效应
- 带来新的技术文化
- 提升组织整体水平
- ……
每个组织中都存在这样的人,每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也是这样的人。他/她们,你们,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机会,还有缺乏有效的沟通——更聪明的沟通。尝试一起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问题。
结论
其它几个,我帮不了你,但是我可以帮你成为有能力的个人,哈哈。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腾讯网UED体验设计之旅
任婕 等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5-4 / 99.00元
《腾讯网UED体验设计之旅》是腾讯网UED的十年精华输出,涵盖了丰富的案例、极富冲击力的图片,以及来自腾讯网的一手经验,通过还原一系列真实案例的幕后设计故事,从用户研究、创意剖析、绘制方法、项目管理等实体案例出发,带领读者经历一场体验设计之旅。、 全书核心内容涉及网媒用户分析与研究方法、门户网站未来体验设计、H5技术在移动端打开的触控世界、手绘原创设计、改版迭代方法、文字及信息图形化设计、媒......一起来看看 《腾讯网UED体验设计之旅》 这本书的介绍吧!
RGB转16进制工具
RGB HEX 互转工具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