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一直摆着本书《黑客与画家》,虽然一直没读完,却还是写了本篇文章,大有相互呼应的意思,你看:“程序员与理发师”VS“黑客与画家”, :-),真是攀上了大师的高枝了 。
相信隔段时间你就会去理个发,跟理发师简单沟通下,我一般会说简单修下或者干脆连句也省了。按照网上的套路来讲,然后“技术总监”就在你脑袋上指点江山,在睁开眼的那一瞬间,你就蒙逼了(自行脑补各种惊愕表情)。这感觉就像产品经理看到与他搭档的 程序员 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
题图 from unsplash
接触到了需求,因为 沟通问题导致理解偏差 ,近而在需求完成的时候暴露出来差异。手艺好的“技术总监”会跟你确认一下,以确定他Get到了你说的意思,接着才付诸行动。有些程序员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实现需求,只不过他的理解跟原有需求是有差异的。如果需求不合理,应当给出适当的建议。
时不时的给客户看看进展,那怕客户在看手机或者闭着眼睛咪觉。比如我一般是在闭着眼睛放松片刻,形成有效的反馈闭环,到最后给客户一个惊吓是不对的。频繁沟通、及时反馈,可以防范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将损失降低到最少。剪长了还可以再修短一些,直接剃成光头就难再长头发上去。
应当有 一定的业务把握能力 。客户进门后,往脑袋上一扫,基于原有发型、脸型,结合当下的季节气候,基本上就可以弄清大概要剪成什么样(客户毫无交待的情况下,一般都会简单交待两句)。工作个几年以后,程序员也应当对常见的一些需求场景一定的把握能力,无须产品人员多讲,做到无偏差的理解。这一点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手艺好的总会有客户找上门要求理发。
理发过程中,“技术总监”有时候会跟你聊天,推销店的会员卡或者高附加值的服务,这叫 挖掘客户潜在价值 。程序员一般也会有产品开发上给出一点成熟的建议,将需求打磨的更完善。(当然有时候这个建议也会变成多嘴,自己给自己找事做,特别是在甲乙双方进行外包服务的情况下。)
理发结束的发型,随意拨弄也可以保持整洁。小时候去理发的理发师给我的印象最深:把头发打湿,用梳子梳了又梳,不敢随意变化,几乎贴着头皮,仿佛用手碰一下,都能打坏他伟大的手艺。程序员 代码要有足够的健壮性 ,可以应对各种输入,即便没有能覆盖的分支,也能有默认的处理结果返回,而不是抛出异常。
理发师不要做单次博弈的买卖,毕竟一个长期的合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程序员也不要真正的融入团队,带着团队基因做事,而不能经常给上级领导“惊喜”,早晚会变成惊吓。
不同职业,虽具象不同,抽象的共通性还是普遍存在的,所谓大道至简。
祝你下次理发顺利,(^o^)/。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
Wes McKinney / 唐学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3-11-18 / 89.00
【名人推荐】 “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社区已经等待这本书很多年了:大量具体的实践建议,以及大量综合应用方法。本书在未来几年里肯定会成为Python领域中技术计算的权威指南。” ——Fernando Pérez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研究科学家, IPython的创始人之一 【内容简介】 还在苦苦寻觅用Python控制、处理、整理、分析结构化数据的完整课程?本书含有大量的实践案例,......一起来看看 《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