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元祖:
a = (1) # 这是整数1 a = (1,) # 这才是元祖 也许这两行,你们当时疑惑过,并且现在也都知道了,当然重点并不在这里。。 我无聊的时候想过,为什么单元素元祖要这样设计 -> (1,)? 不多废话,看下面代码,自己理解: a = (3,) a = (3) a = (1+2) a = (1+2,) a = (1+2) + (3+4) a = (1+2,) + (3+4,) 注: 这是我个人原创理解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知识点,但是印象却特别深刻。 因为我反向推测出 设计者为什么会设计出这种语法。 (当然,也许我的推测和设计者当时的想法的并不一样~~~手动滑稽)
深/浅拷贝-copy/deepcopy(皮/肉)
""" 最开始接触深浅拷贝的时候没太大感觉,只是普通的觉得避免数据污染就够了 后来有一次用scrapy写爬虫的时候,层次太多导致内存有些顶不住。 后来用的 deepcopy() 来 优化 scrapy 的 meta, 虽然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感觉深浅拷贝很有用 """ 1. =号,不拷贝 =号就意味着,引用指向同一个地址空间,‘敌动我动,敌不动我不懂’ 的感觉。 LOL一句话:"连体婴儿"~~ 2. copy:也称浅拷贝 我用最简单的话解释一下:浅拷贝就是只能拷贝最外面的一层皮,来独立开辟空间使用,再深还是共用的 eg: from copy import copy from copy import deepcopy a = [[1,2,3],[4,5,6]] b = deepcopy(a) b[0] = 0 # 这就是最外面的一层皮 print(b) print(a) 3. deepcopy:顾名思义了,深拷贝 如果你听懂我上面的话,我感觉这个就更好理解了, 浅拷贝是皮,深拷贝那就是肉了呗。 没错,无论套了几层的序列结构,每一层都是独立开辟空间,独立指向。 from copy import copy from copy import deepcopy a = [[1,2,3],[4,5,6]] b = deepcopy(a) b[0][1] = 0 # 看清楚,这回就是里面的肉了, 深拷贝:你改哪里都行,哪里都与我无关 print(b) print(a)
lambda黑科技
"""lambda相当于匿名函数,可以使代码简介,但有时也会被人唾弃,但我仍然喜欢用lambda""" 1. 试想:如果你想在lambda调用多个函数,该如何写? lambda: (print(1),print(2)) # 最外层加个括号即可 2. 如果你想让这个 lambda函数直接自执行,而不是通过赋予一个函数引用再执行? 1. 这个也是我自己瞎鼓捣出来的。 2. 虽然我JS水平很垃圾,但是我知道JS匿名函数有一种执行方式叫做 ‘自执行’。 3. 把上面类比一下。 看吧,这就是 Python 版的匿名函数自执行方法。 Python版本: (lambda a:print(a))(1) JS版: (function(){})()
lambda的虚伪替代品-operator
""" 据说这个模块可以替代lambda, 个人理解此模块并不那么太有实用价值,理解成本也偏高, 建议:如果不喜欢lambda或者lambda用的很少的人,可以研究一下此模块。此模块的意图还是可以的。 我还是喜欢使用 lambda """ 直接上个例子:(字典基于Value来排序) 传统lambda写法: In [27]: a = {'1':6, '2':5, '3':4} In [28]: sorted(a.items(), key=lambda a:a[1]) # 看key= 这里 Out[28]: [('3', 4), ('2', 5), ('1', 6)] operator写法: from operator import itemgetter In [25]: a = {'1':6, '2':5, '3':4} In [26]: sorted(a.items(), key=itemgetter(1)) # 就是key= 这里有区别 Out[26]: [('3', 4), ('2', 5), ('1', 6)] 如果上面两种新旧方法都很模糊,那么我再解释一下: 我认为上面能让人头疼的也就是 索引 1 了!!!! sorted, map这种高阶函数,我之前也单独讲过,它会把 一个序列的每一个元素用管道函数进行映射。 sorted稍微特殊一点,它的管道函数方法变成了key=这里: (变相理解为 指定 排序 的基准/参考) 1. key=lambda a:a[1] 指定基准:序列a的 每子元素 的 第1号索引子元素 # eg: [[1,2],[3,4],[5,6]] 就是2,4,6 2. key=itemgetter(1) 指定基准:同上一模一样,只不过写法不一样,逻辑步骤就是 原原本本从 lambda那里演变过来的。 总结与个人观点: 1. operator 模块只是 lambda 使用思想 的 高一层的封装 2. 让使用者可以忽略lambda格式细节 3. 但是我认为 如果lambda都用不好, 那么 这个 itemgetter(1) 这种子元素 索引的指定 也会很困难 4. 所以我还是建议用 lambda, 当你 lambda思想练熟了之后, 用 operator看看官方文档就是很快的事情
封包/拆包(解构赋值)/函数占位参数骚操作
""" 再次说明一下:我写的所有的都是Py3的/ Py2的解构赋值可能有些出入,此处我只说Py3 """ 封包: 1) def f(a,*b): print(a) # 1 print(b) # (2,3,4) f(1,2,3,4) 2) def f(**kwargs): print(kwargs) # {'a': 3, 'b': 4} f(**dict(a=3,b=4)) 拆包(解构赋值): """ 我说过太多次了, ES6的语法和Python很像。解构赋值这个词也是从ES6听到的。 不过ES6的解构,还可以解构 {} 和 解构空值 和 解构默认值, 而Python不可以 """ 1) 只要第一个 a, *_ = range(5) print(a, _) # 0 [1, 2, 3, 4] 2) 只要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a, *_, c = range(5) print(a, _, c) # 0 [1, 2, 3] 4 3) 只要最后一个 *_, b = range(5) print(_, b) # [0, 1, 2, 3] 4 函数占位参数骚操作: """ 这是我在源码中看到的,当时觉得很惊讶,自己试了一下,下面说下自己的理解: 这个*的作用就是: (*后面的参数是 调用时 必须命名 且 必须传递 的参数) a你必须给我传过来,但是你不写 a= b你必须给我传过来,但是你必须写 b= """ def f(a,*,b): print(a) print(b) f(1,b=3) # f(a=1,b=3) # 只能通过这两种方式调用
反射-getattr & setattr & hasattr & delattr & import_module
综合例子: from importlib import import_module random = import_module('random') # 动态反射导入模块 # 或 random = __import__('random') if hasattr(random, 'randint'): # 检测模块中是否有函数 randint = getattr(random,'randint') # 动态反射导入函数 print(eval('randint(0,1)')) # 字符串转语句执行(类似反射) getattr & setattr & hasattr & delattr 讲解: hasattr & getattr random = __import__('random') if hasattr(random,'randint'): # 检测 random 模块中是否有 randint 函数 randint = getattr(random,'randint') print(randint(0,1)) delattr & hasattr delattr(random, 'randint') # 动态删除模块中的 randint函数 if not hasattr(random,'randint'): print('没有此函数了,让delattr删除了') setattr & getattr # 动态重新设置模块的 randint函数,并给个函数体 setattr(random, 'randint', lambda:print('设置这个方法凑合用把。')) randint = getattr(random, 'randint') randint()
模块重新导入到内存-reload
from imp import reload import time reload(time) print(time.time())
进度条-tqdm
for x in tqdm(range(100)): import time time.sleep(1) print(x) tqdm包装一个可迭代对象, 只是装饰了一下,使用方法还是像原来一样使用。
票数统计-Counter
In [2]: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In [3]: Counter([1,2,3,4]) Out[3]: Counter({1: 1, 2: 1, 3: 1, 4: 1}) In [4]: Counter([1,1,1,2,2,3]) # 统计频次 Out[4]: Counter({1: 3, 2: 2, 3: 1}) In [5]: Counter([1,1,1,2,2,3]).most_common(1) # 频次最多的前1个 Out[5]: [(1, 3)]
文件 复制/移动-shutil
import shutil shutil.copy(源,目标) # 复制 shutil.move(源,目标) # 移动,改名 shutil.rmtree(r'目录名') # 删除目录(级联删除) # 参数只能是目录
文件遍历-os.walk
""" os.walk() 是一个深度遍历模式的文件遍历函数 返回值是一个迭代器,遍历这个迭代器后,每一次的返回值都是如下顺序三种构成 1. current_path: 当前路径 2. dir_list: 其下目录列表 3. file_list: 其下文件列表 """ import os file_generator = os.walk('D:/虚拟E盘-代码空间/TF2') for current_dir, dir_list, file_list in file_generator: print(current_dir, dir_list, file_list)
非阻塞执行cmd/shell-subprocess
""" 主要代替os.system """ import subprocess res = subprocess.run('dir', shell=True, stdout=subprocess.PIPE) # 结果输入到res管道中去 print(res.stdout.decode('gbk')) # res管道中有输出日志,如果在win下,需要 decode
排列组合-itertools模块
import itertools list(itertools.product([1,2,3],repeat=3)) # 复制3份有序全排列, repeat=3 list(itertools.permutations([1,2,3], 3)) # 内部有序排列, 3表示最后排列为几位 list(itertools.permutations([1,2,3,4],3)) # 无序组合, 3表示3位
枚举-emunerate
In [100]: list(enumerate(list('abcde'),start=1)) # 默认从0,开始标号, start=1就从1开始 Out[100]: [(1, 'a'), (2, 'b'), (3, 'c'), (4, 'd'), (5, 'e')] In [108]: list(enumerate(((1,2),(3,4)))) Out[108]: [(0, (1, 2)), (1, (3, 4))] In [106]: list(enumerate({"a":'c','b':'d'})) Out[106]: [(0, 'a'), (1, 'b')]
global & nonlocal & globals() & locals()
global: 函数外的变量只能在函数内部取值,而不能修改, 如果想要在函数内部修改外部变量, ‘global 变量名’ 即可 a = 1 def f(): global a a += 1 print(a) f() nonlocal: 原理同上一模一样,只不过应用场景是闭包了,代码如下: def f(): a = 1 def f1(): nonlocal a a = a+1 print(a) f1() f()
日历-calendar
import calendar calendar.calendar(2019) # 返回2019年的日历 calendar.month(2919,5) # 返回2019年5月的日历 calendar.isleap(2000) # 判断2000年是否为闰年
时间/日期-time/datetime
import time 1. 时间戳: time.time() 2. 字符串转时间(p-pass方便记忆)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fordate = datetime.strptime('2019-5-25 9:30:30', '%Y-%m-%d %H:%M:%S') print(fordate) 3. 时间转字符串(f-from方便记忆)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strdate = datetime.strftime(fordate, '%Y-%m-%d %H:%M:%S') print(strdate) 4. 初始化时间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t1 = datetime(2019,5,25,9,37) # 初始化时间为 datetime格式 dt1 = datetime.now() # 获取当前时间为 datetime格式 print(dt1.year) print(dt1.month) print(dt1.day) print(dt1.hour) print(dt1.minute) print(dt1.second)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手工深度分析大华监控DHFS文件系统的码流存储规则(H.264)
- Igniton 配置手工更新
- SeaGlass:手工搭建伪基站监控系统
- 从手工测试到测试开发,这样学习最高效!
- QQA: Hibernate 为什么需要手工管理双向关联
- 匠心独运解读Mybatis源码,纯手工打造开源框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SS
Jonathan Snooks、Steve Smith、Jina Bolton、Cameron Adams、David Johnson / SitePoint / March 9, 2007 / $39.95
Want to take your CSS designs to the next level? will show you how to create dozens of CSS-based Website components. You'll discover how to: # Format calendars, menus and table of contents usin......一起来看看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SS》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