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这是一张dubbo的调用图
这是一张dubbo的调用图
调用关系说明如下:
1) 服务容器启动、加载和运行服务提供者; 2) 服务提供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提供的服务; 3) 服务消费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订阅自己所需的服务; 4) 注册中心返回服务提供者地址列表给消费者,如果有变更,注册中心将基于长连接推送变更给消费者; 5) 服务消费者从地址列表中,基于软负载均衡算法选一台服务提供者进行调用,如果调用失败再选另一台; 6) 服务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在内存中累计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定时每分钟发送一次统计数据到监控中心。 复制代码
节点角色说明
节点 | 角色说明 |
---|---|
Container | 服务运行容器 |
Provider | 暴露服务的服务提供者 |
Consumer | 调用远程服务的服务消费者 |
Registry | 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注册中心 |
Monitor | 统计服务的调用此处和调用时间的监控中心 |
Dubbo 服务器注册与发现的流程?
- Provider(提供者)绑定指定端口并启动服务。
- 提供者连接注册中心,并发本机 IP、端口、应用信息和提供服务信息发送至注册中心存储。
- Consumer(消费者),连接注册中心 ,并发送应用信息、所求服务信息至注册中心。
- 注册中心根据消费者所求服务信息匹配对应的提供者列表发送至 Consumer 应用缓存。
- Consumer 在发起远程调用时基于缓存的消费者列表择其一发起调用。
- Provider 状态变更会实时通知注册中心、在由注册中心实时推送至 Consumer。
一.那么,为什么要用dubbo呢?
2.1 为什么要做服务
技术为业务而生,架构也为业务而出现 。随着业务的发展、用户量的增长,系统数量增多,调用依赖关系也变得复杂,为了确保系统高可用、高并发的要求,系统的架构也从单体时代慢慢迁移至服务SOA时代, 根据不同服务对系统资源的要求不同,我们可以更合理的配置系统资源,使系统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
- 单一应用架构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 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的 数据访问框架(ORM) 是关键。
- 垂直应用架构 当访问量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增加机器带来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将应用拆成互不相干的几个应用,以提升效率。 此时,用于加速前端页面开发的 Web框架(MVC) 是关键。
- 分布式服务架构 当垂直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之间交互不可避免,将核心业务抽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服务,逐渐形成稳定的服务中心,使前端应用能更快速的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此时,用于提高业务复用及整合的 分布式服务框架(RPC) 是关键。
- 流动计算架构 当服务越来越多,容量的评估,小服务资源的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此时需增加一个 调度中心 基于访问压力实时管理集群容量,提高集群利用率。 此时,用于提高机器利用率的 资源调度和治理中心(SOA) 是关键。
平台随着业务的发展 从 All in One 环境 就可以满足业务需求(以 Java 来说,可能只是一两个war包就解决了);发展到需 要拆分多个应用,并且采用MVC的方式 分离前后端,加快开发效率;在发展到服务越来越多,不得不将 一些核心或共用的服务拆分出来 ,提供实时流动监控计算等,其实发展到此阶段,如果服务拆分的足够精细,并且独立运行,这个时候至少可以 理解为SOA架构 了。
2.2 服务带来的挑战
当迎来服务SOA时代,我们面临要解决的问题会很多,比如: 系统的复杂度上升、服务依赖关系、服务性能监控、全链路日志、容灾、断路器、限流等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为什么还要做分布式服务呢? 因为在未来只有砥砺前行,才能走的更高更远 。不过看到这些问题不要气馁,先不管这些问题,让我们一步步来梳理下现存有什么问题,我们要完成什么目标,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根据现在团队的业务系统情况,首先我们要梳理出现存的问题是什么:
- 多种调用传输方式:HTTP方式、WebService方式;
- 服务调用依赖关系:人工记录,查看代码分析;
- 服务调用性能监控:日志记录,人工查看时间;
- 服务与应用紧耦合:服务挂掉,应用无法可用;
- 服务集群负载配置:Nginx配置,存在单点问题;
在去选择技术框架时,技术框架最基本要解决上面现存问题,同时我们也要确认出我们的期望,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 支持当前业务需求,这是最最基本的条件;
- 服务避免单点问题,去中心化;
- 服务高可用、高并发,解耦服务依赖;
- 服务通用化,支持异构系统调用服务;
- 服务依赖关系自维护,可视化;
- 服务性能监控自统计,可视化;
- 服务需自带注册、发现、健康检查、负载均衡等特性;
- 开发人员关注度高,上手快,简单轻量,低侵入;
还有最重要一点,这也是往往很多技术人员进入的误区, “对于技术,不要为了使用而使用,用最简单合适的技术实现解决问题才是正道”。架构是服务于业务的,能快速方便的满足业务需求的架构才是好的架构 。
二.dubbo怎么使用?
Dubbo 采用全 Spring 配置方式,透明化接入应用,对应用没有任何 API 入侵,只需用 Spring 加载 Dubbo 配置即可。
# 3.1 安装注册中心
官方推荐使用 Zookeeper 作为注册中心,因此本次测试使用 Zookeeper,将其放置在 ip 为 192.168.1.1 的虚拟机上。
# 解压和转移目录 tar -zxvf zookeeper-3.4.8.tar.gz -C /usr/ cd /usr mv zookeeper-3.4.8 zookeeper # 设置配置文件 cd /usr/zookeeper/conf cp zoo_sample.cfg zoo.cfg # 启动 zookeeper /usr/zookeeper/bin/zkServer.sh start # 查看 zookeeper 运行状态,如果出现 Mode: standalone 说明运行成功 /usr/zookeeper/bin/zkServer.sh status 复制代码
# 3.2 服务提供者
创建一个 Maven 项目(名为 dubbo-service 的 web 项目)。
pom.xml 配置:
web.xml 配置:
接口:
实现类:
applicationContext-dubbo.xml 配置:
//提供方应用信息,计算依赖关系 <dubbo:application name="hello-demo"/> //使用广播注册中心暴露服务地址 <dubbo:registry address="zookeeper://192.168.1.1:2181"/> //用dubbo协议在20880端口暴露服务 <dubbo:protocol name="dubbo" port="20880"/> //声明需要暴露服务的服务接口 <dubbo:service interface="com.light.dubbo.service.HelloService" ref="helloService"/> <bean id="helloService" class="com.light.dubbo.service.impl.HelloServiceImpl"/> 复制代码
# 3.3 服务消费者
创建一个 Maven 项目(名为 dubbo-consumer 的 web 项目)。
pom.xml 配置:
web.xml 配置:
将 dubbo-service 项目中的 HelloService 接口复制到该项目(dubbo-consumer)中。
控制层: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 @RequestMapping("hello") @ResponseBody public String hello(String name) { return this.helloService.sayHello(name); } } 复制代码
applicationContext-dubbo.xml 配置:
<dubbo:application name="hello-demo"/> <dubbo:registry address="zookeeper://192.168.2.14:2181"/> <dubbo:protocol name="dubbo" port="20880"/> <dubbo:reference interface="com.light.dubbo.service.HelloService"/> 复制代码
springmvc.xml 配置:
先启动服务提供者的项目(8080),再启动服务消费者的项目(8081)。打开浏览器访问 http://localhost:8081/hello?name=jack ,结果如下图:
三.dubbo其他点
Dubbo 有哪些注册中心?
- Zookeeper 注册中心:基于分布式协调系统 Zookeeper 实现,采用 Zookeeper 的 watch 机制实现数据变更。
Dubbo 的注册中心集群挂掉,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还能通信么?
可以通讯。启动 Dubbo 时,消费者会从 Zookeeper 拉取注册的生产者的地址接口等数据,缓存在本地。每次调用时,按照本地存储的地址进行调用。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