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生命周期总结
栏目: JavaScript · 发布时间: 5年前
内容简介:这些天在尝试开始对Vue源码的解读,一点一点去了解框架的设计以及实现思路。今天在编码时候想了有关生命周期的问题,刚好晚上就看到了相关知识。作为其中一小步记录一下每个Vue实例在被创建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例如设置数据监听、编译模板、挂载实例到 DOM、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等在这个过程中会执行相应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给予用户机会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添加自己的逻辑代码
这里主要记录在日常中对知识的学习,通过结合笔记与自身理解的方式尝试写下总结 文章对细节可能不会一一介绍解释,内容仅作参考 复制代码
这些天在尝试开始对Vue源码的解读,一点一点去了解框架的设计以及实现思路。今天在编码时候想了有关生命周期的问题,刚好晚上就看到了相关知识。作为其中一小步记录一下
一、生命周期
每个Vue实例在被创建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例如设置数据监听、编译模板、挂载实例到 DOM、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等
在这个过程中会执行相应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给予用户机会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添加自己的逻辑代码
直接贴上官方生命周期图:
可以看出生命周期是描述了一个Vue实例在创建、挂载、注销、更新的一个流程
二、生命周期钩子的调用
在源码中最终执行生命周期的函数是callHook方法和invokeWithErrorHandling方法,它的定义在src/core/instance/lifecycle和src/core/util/error中可以看到:
// src/core/instance/lifecycle export function callHook (vm: Component, hook: string) { pushTarget() const handlers = vm.$options[hook] const info = `${hook} hook` if (handlers) { for (let i = 0, j = handlers.length; i < j; i++) { invokeWithErrorHandling(handlers[i], vm, null, vm, info) } } if (vm._hasHookEvent) { vm.$emit('hook:' + hook) } popTarget() } // src/core/util/error export function invokeWithErrorHandling ( handler: Function, context: any, args: null | any[], vm: any, info: string ) { let res try { res = args ? handler.apply(context, args) : handler.call(context) if (res && !res._isVue && isPromise(res) && !res._handled) { res.catch(e => handleError(e, vm, info + ` (Promise/async)`)) res._handled = true } } catch (e) { handleError(e, vm, info) } return res } 复制代码
callHook接收的两个参数分别为 Vue实例 和要触发的 生命周期钩子名
在触发时
- 根据hook拿到对应的 回调函数数组 (vue实例在初始化时候,其中有个过程是合并options,在该操作时会收集各个阶段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构成对应的数组,然后将他们都挂载到实例的options中(即vm.$options)。所以在这里拿到的是一个数组。具体的可以去看一下代码)
- 如果数组有值,遍历代入invokeWithErrorHandling方法中执行(在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了 apply/call , 将实例vm作为函数执行上下文传入,这也是我们在编写生命周期回调的时候,不能使用箭头函数的原因 :箭头函数的执行上下文指向定义该函数时的上下文,且无法改变,从而获取不到实例对象指向)
三、钩子罗列
查看Vue官网,很容易可以得到有如下钩子:
- beforeCreate
- created
- beforeMount
- mounted
- beforeUpdate
- updated
- activated
- deactivated
- beforeDestroy
- destroyed
- errorCaptured
至于他们都有什么作用,官网已经写得很详细,建议看一下: cn.vuejs.org/v2/api/
除7、8、11外,其他的在平时开发中较常用到。它们的执行顺序跟排列顺序一样
四、beforeCreate和created
beforeCreate和created函数都是在实例化Vue的阶段,在_init方法中执行的,它的定义在src/core/instance/init中:
Vue.prototype._init = function (options?: Object) { ... vm._self = vm initLifecycle(vm) initEvents(vm) initRender(vm) callHook(vm, 'beforeCreate') initInjections(vm) // resolve injections before data/props initState(vm) initProvide(vm) // resolve provide after data/props callHook(vm, 'created') ... 复制代码
可以看到beforeCreate和created的钩子调用是在initState函数的前后, initState的作用是初始化props、data、methods、watch、computed等属性
那么显然 beforeCreate的钩子函数中就不能获取到props、data中定义的值,也不能调用methods中定义的函数,而created可以
在这俩个钩子函数执行的时候,还没有渲染 DOM,所均访问不到DOM
一般来说,如果组件在加载的时候需要和后端有交互,放在这俩个钩子函数执行都可以,如果是需要访问props、data等数据的话,就需要使用created钩子函数
五、beforeMount和mounted
beforeMount和mounted函数执行在Vue实例挂载阶段,它们的调用时机是在mountComponent函数中,定义在src/core/instance/lifecycle:
export function mountComponent ( vm: Component, el: ?Element, hydrating?: boolean ): Component { vm.$el = el ... callHook(vm, 'beforeMount') ... // manually mounted instance, call mounted on self // mounted is called for render-created child components in its inserted hook if (vm.$vnode == null) { vm._isMounted = true callHook(vm, 'mounted') } return vm } 复制代码
在执行vm._render()函数渲染 VNode 之前,执行了beforeMount钩子函数,在执行完vm._update()把 VNode patch 到真实 DOM 后,执行mounted钩子
注意,这里对mounted钩子函数执行有一个判断逻辑,vm.$vnode如果为null,则表明这不是一次组件的初始化过程,而是我们通过外部 new Vue初始化过程
而那么对于组件,它的mounted时机在哪儿呢
通过阅读源码我们可以发现(假装大家都阅读源码,因为上下文只对生命周期进行总结,所以深入的就不说啦~),在组件VNode patch到DOM后,会执行invokeInsertHook函数(定义在src/core/vdom/patch.js),会把insertedVnodeQueue里面保存的所有mounted钩子函数依次执行一遍
这一些都是题外话了,先记住Vue组件在实例化的时候会先等待子组件的实例化完成,所以insertedVnodeQueue(保存组件的mounted钩子函数的数组)的添加顺序是 先子后父
所以对于同步渲染的组件而言,mounted钩子函数的执行顺序是先子后父
六、beforeUpdate和updated
beforeUpdate和updated的钩子函数执行时机都是在数据更新的时候
beforeUpdate的执行时机是在 渲染Watcher 的before函数中,在mountComponent函数中可以看到(src/core/instance/lifecycle):
export function mountComponent ( vm: Component, el: ?Element, hydrating?: boolean ): Component { vm.$el = el ... callHook(vm, 'beforeMount') let updateComponent new Watcher(vm, updateComponent, noop, { before () { if (vm._isMounted && !vm._isDestroyed) { callHook(vm, 'beforeUpdate') } } }, true /* isRenderWatcher */) ... return vm } 复制代码
这里有个判断,也就是在组件已经mounted之后才会去调用这个钩子函数
update的执行时机是在flushSchedulerQueue函数调用的时候, 它的定义在src/core/observer/scheduler中:
function flushSchedulerQueue () { currentFlushTimestamp = getNow() ... callUpdatedHooks(updatedQueue) } function callUpdatedHooks (queue) { let i = queue.length while (i--) { const watcher = queue[i] const vm = watcher.vm if (vm._watcher === watcher && vm._isMounted && !vm._isDestroyed) { callHook(vm, 'updated') } } } 复制代码
至于深入,这里就不解释啦~ (还不会
七、beforeDestroy和destroyed
beforeDestroy和destroyed钩子函数的执行时机在组件销毁的阶段
beforeDestroy钩子函数的执行时机是在destroy函数执行最开始的地方,接着执行了一系列的销毁动作,包括从parent的children中删掉自身,删除watcher,当前渲染的VNode执行销毁钩子函数等,执行完毕后再调用destroy钩子函数 在$destroy的执行过程中,它又会执行vm. patch (vm._vnode, null)触发它子组件的销毁钩子函数,这样一层层的递归调用
所以destroy钩子函数执行顺序是先子后父,和mounted过程一样
八、activated和deactivated
activated是keep-alive组件激活时调用
deactivated是keep-alive组件停用时调用
九、总结
通过对整个生命周期的了解,就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可以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或者某一操作应该在什么阶段执行
例如在create中进行数据操作,在mounted中进行DOM完成后的操作,在destroyed进行事件解绑和功能注销
文章篇幅有点多,很多都是一些相关的衍生,只有在进行源码解读的时候才比较容易理解。 在这里最重要的是知道每个生命周期钩子的时机和作用 ,其他都是浮云~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Vue生命周期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Non-Obvious
Rohit Bhargava / Ideapress Publishing / 2015-3-29 / USD 24.95
What do Disney, Bollywood, and The Batkid teach us about how to create celebrity experiences for our audiences? How can a vending-machine inspire world peace? Can being imperfect make your business mo......一起来看看 《Non-Obvious》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