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 端口绑定
-- 通过端口绑定(Port binding)来提供服务
互联网应用有时会运行于服务器的容器之中。例如 PHP 经常作为 Apache HTTPD 的一个模块来运行,正如 Java 运行于 Tomcat 。
12-Factor 应用完全自我加载 而不依赖于任何网络服务器就可以创建一个面向网络的服务。互联网应用 通过端口绑定来提供服务 ,并监听发送至该端口的请求。
本地环境中,开发人员通过类似http://localhost:5000/的地址来访问服务。在线上环境中,请求统一发送至公共域名而后路由至绑定了端口的网络进程。
通常的实现思路是,将网络服务器类库通过 依赖声明 载入应用。例如,Python 的 Tornado, Ruby 的Thin , Java 以及其他基于 JVM 语言的 Jetty。完全由 用户端 ,确切的说应该是应用的代码,发起请求。和运行环境约定好绑定的端口即可处理这些请求。
HTTP 并不是唯一一个可以由端口绑定提供的服务。其实几乎所有服务器软件都可以通过进程绑定端口来等待请求。例如,使用 XMPP 的 ejabberd , 以及使用 Redis 协议 的 Redis 。
还要指出的是,端口绑定这种方式也意味着一个应用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应用的 后端服务 ,调用方将服务方提供的相应 URL 当作资源存入 配置 以备将来调用。
VIII. 并发
-- 通过进程模型进行扩展
任何计算机程序,一旦启动,就会生成一个或多个进程。互联网应用采用多种进程运行方式。例如,PHP 进程作为 Apache 的子进程存在,随请求按需启动。Java 进程则采取了相反的方式,在程序启动之初 JVM 就提供了一个超级进程储备了大量的系统资源(CPU 和内存),并通过多线程实现内部的并发管理。上述 2 个例子中,进程是开发人员可以操作的最小单位。
在 12-factor 应用中,进程是一等公民。12-Factor 应用的进程主要借鉴于 unix 守护进程模型 。开发人员可以运用这个模型去设计应用架构,将不同的工作分配给不同的 进程类型 。例如,HTTP 请求可以交给 web 进程来处理,而常驻的后台工作则交由 worker 进程负责。
这并不包括个别较为特殊的进程,例如通过虚拟机的线程处理并发的内部运算,或是使用诸如 EventMachine, Twisted, Node.js 的异步/事件触发模型。但一台独立的虚拟机的扩展有瓶颈(垂直扩展),所以应用程序必须可以在多台物理机器间跨进程工作。
上述进程模型会在系统急需扩展时大放异彩。 12-Factor 应用的进程所具备的无共享,水平分区的特性 意味着添加并发会变得简单而稳妥。这些进程的类型以及每个类型中进程的数量就被称作 进程构成 。
12-Factor 应用的进程 不需要守护进程 或是写入 PID 文件。相反的,应该借助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器(例如 systemd ,分布式的进程管理云平台,或是类似 Foreman 的工具),来管理 输出流 ,响应崩溃的进程,以及处理用户触发的重启和关闭超级进程的请求。
IX. 易处理
-- 快速启动和优雅终止可最大化健壮性
12-Factor 应用的 进程 是 易处理(disposable)的,意思是说它们可以瞬间开启或停止。 这有利于快速、弹性的伸缩应用,迅速部署变化的 代码 或 配置 ,稳健的部署应用。
进程应当追求 最小启动时间 。 理想状态下,进程从敲下命令到真正启动并等待请求的时间应该只需很短的时间。更少的启动时间提供了更敏捷的 发布 以及扩展过程,此外还增加了健壮性,因为进程管理器可以在授权情形下容易的将进程搬到新的物理机器上。
进程 一旦接收 终止信号(SIGTERM) 就会优雅的终止 。就网络进程而言,优雅终止是指停止监听服务的端口,即拒绝所有新的请求,并继续执行当前已接收的请求,然后退出。此类型的进程所隐含的要求是HTTP请求大多都很短(不会超过几秒钟),而在长时间轮询中,客户端在丢失连接后应该马上尝试重连。
对于 worker 进程来说,优雅终止是指将当前任务退回队列。例如,RabbitMQ 中,worker 可以发送一个NACK信号。 Beanstalkd 中,任务终止并退回队列会在worker断开时自动触发。有锁机制的系统诸如 Delayed Job 则需要确定释放了系统资源。此类型的进程所隐含的要求是,任务都应该 可重复执行 , 这主要由将结果包装进事务或是使重复操作 幂等 来实现。
进程还应当在面对突然死亡时保持健壮,例如底层硬件故障。虽然这种情况比起优雅终止来说少之又少,但终究有可能发生。一种推荐的方式是使用一个健壮的后端队列,例如 Beanstalkd ,它可以在客户端断开或超时后自动退回任务。无论如何,12-Factor 应用都应该可以设计能够应对意外的、不优雅的终结。Crash-only design 将这种概念转化为 合乎逻辑的理论。
X. 开发环境与线上环境等价
-- 尽可能的保持开发,预发布,线上环境相同
从以往经验来看,开发环境(即开发人员的本地 部署)和线上环境(外部用户访问的真实部署)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时间差异: 开发人员正在编写的代码可能需要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才会上线。
人员差异: 开发人员编写代码,运维人员部署代码。
工具差异: 开发人员或许使用 Nginx,SQLite,OS X,而线上环境使用 Apache,MySQL 以及 Linux。
1
2-Factor 应用想要做到 持续部署 就必须缩小本地与线上差异。 再回头看上面所描述的三个差异:
缩小时间差异:开发人员可以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部署代码。
缩小人员差异:开发人员不只要编写代码,更应该密切参与部署过程以及代码在线上的表现。
缩小 工具 差异:尽量保证开发环境以及线上环境的一致性。
将上述总结变为一个表格如下:
传统应用12-Factor 应用
每次部署间隔数周几小时
开发人员 vs 运维人员不同的人相同的人
开发环境 vs 线上环境不同尽量接近
后端服务 是保持开发与线上等价的重要部分,例如数据库,队列系统,以及缓存。许多语言都提供了简化获取后端服务的类库,例如不同类型服务的 适配器 。下列表格提供了一些例子。
类型语言类库适配器
数据库 Ruby/RailsActiveRecordMySQL, PostgreSQL, SQLite
队列Python/DjangoCeleryRabbitMQ, Beanstalkd, Redis
缓存Ruby/RailsActiveSupport::CacheMemory, filesystem, Memcached
开发人员有时会觉得在本地环境中使用轻量的后端服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那些更重量级的健壮的后端服务应该使用在生产环境。例如,本地使用 SQLite 线上使用 PostgreSQL;又如本地缓存在进程内存中而线上存入 Memcached。
12-Factor 应用的开发人员应该反对在不同环境间使用不同的后端服务 ,即使适配器已经可以几乎消除使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后端服务意味着会突然出现的不兼容,从而导致测试、预发布都正常的代码在线上出现问题。这些错误会给持续部署带来阻力。从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来看,消除这种阻力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与此同时,轻量的本地服务也不像以前那样引人注目。借助于Homebrew,apt-get等现代的打包系统,诸如 Memcached 、PostgreSQL、RabbitMQ 等后端服务的安装与运行也并不复杂。此外,使用类似 Chef 和 Puppet 的声明式配置工具,结合像 Vagrant 这样轻量的虚拟环境就可以使得开发人员的本地环境与线上环境无限接近。与同步环境和持续部署所带来的益处相比,安装这些系统显然是值得的。
不同后端服务的适配器仍然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可以使移植后端服务变得简单。但应用的所有部署,这其中包括开发、预发布以及线上环境,都应该使用同一个后端服务的相同版本。
XI. 日志
-- 把日志当作事件流
日志 使得应用程序运行的动作变得透明。在基于服务器的环境中,日志通常被写在硬盘的一个文件里,但这只是一种输出格式。
日志应该是 事件流 的汇总,将所有运行中进程和后端服务的输出流按照时间顺序收集起来。尽管在回溯问题时可能需要看很多行,日志最原始的格式确实是一个事件一行。日志没有确定开始和结束,但随着应用在运行会持续的增加。
12-factor应用本身从不考虑存储自己的输出流。 不应该试图去写或者管理日志文件。相反,每一个运行的进程都会直接的标准输出(stdout)事件流。开发环境中,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流,实时在终端看到应用的活动。
在预发布或线上部署中,每个进程的输出流由运行环境截获,并将其他输出流整理在一起,然后一并发送给一个或多个最终的处理程序,用于查看或是长期存档。这些存档路径对于应用来说不可见也不可配置,而是完全交给程序的运行环境管理。类似 Logplex 和 Fluentd 的开源工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这些事件流可以输出至文件,或者在终端实时观察。最重要的,输出流可以发送到 Splunk 这样的日志索引及分析系统,或 Hadoop/Hive 这样的通用数据存储系统。这些系统为查看应用的历史活动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功能,包括:
找出过去一段时间特殊的事件。
图形化一个大规模的趋势,比如每分钟的请求量。
根据用户定义的条件实时触发警报,比如每分钟的报错超过某个警戒线。
XII. 管理进程
-- 后台管理任务当作一次性进程运行
进程构成(process formation)是指用来处理应用的常规业务(比如处理 web 请求)的一组进程。与此不同,开发人员经常希望执行一些管理或维护应用的一次性任务,例如:
运行数据移植(Django 中的 manage.py migrate, Rails 中的 rake db:migrate)。
运行一个控制台(也被称为 REPL shell),来执行一些代码或是针对线上数据库做一些检查。大多数语言都通过解释器提供了一个 REPL 工具(python 或 perl) ,或是其他命令(Ruby 使用 irb, Rails 使用 rails console)。
运行一些提交到代码仓库的一次性脚本。
一次性管理进程应该和正常的 常驻进程 使用同样的环境。这些管理进程和任何其他的进程一样使用相同的 代码 和 配置 ,基于某个 发布版本 运行。后台管理代码应该随其他应用程序代码一起发布,从而避免同步问题。
所有进程类型应该使用同样的 依赖隔离 技术。例如,如果 Ruby 的web进程使用了命令 bundle exec thin start ,那么数据库移植应使用 bundle exec rake db:migrate 。同样的,如果一个 Python 程序使用了 Virtualenv,则需要在运行 Tornado Web 服务器和任何 manage.py 管理进程时引入 bin/python 。
12-factor 尤其青睐那些提供了 REPL shell 的语言,因为那会让运行一次性脚本变得简单。在本地部署中,开发人员直接在命令行使用 shell 命令调用一次性管理进程。在线上部署中,开发人员依旧可以使用ssh或是运行环境提供的其他机制来运行这样的进程。
参考:
https://www.hiredevops.org/the-twelve-factor-app-successful-microservices-guideline/
https://12factor.net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面向对象基本原则(1)- 单一职责原则与接口隔离原则
- 面向对象基本原则(2)- 里式代换原则与依赖倒置原则
- 面向对象基本原则(3)- 最少知道原则与开闭原则
- 设计模式之软件开发原则(1)开闭原则和依赖倒置原则
-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之开闭原则
-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之开闭原则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人件(原书第3版)
[美] Tom DeMarco、[美] Timothy Lister / 肖然、张逸、滕云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4-8 / 69.00元
在软件管理领域,很少有著作能够与本书媲美。作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本书深刻地洞察到软件开发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人的因素并不容易解决,一旦解决了,你将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本书是软件管理领域的传奇经典,被誉为“对美国软件业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全书从管理人力资源、创建健康的办公环境、雇用并留用正确的人、高效团队形成、改造企业文化和快乐工作等多个角度阐释了如何思考和管理软件开发的最大问题—......一起来看看 《人件(原书第3版)》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