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Java 1.5(Tiger) 个人认为最为激动人心的两个特性是泛型与注解(Java 1.5 基本确定了注解的基本框架,包括元注解(meta-annotation); 直到 Java 8 又扩展了注解的使用范围,列举如下:创建类实例
Java 1.5(Tiger) 个人认为最为激动人心的两个特性是泛型与注解( Java Versions, Features and History )。泛型自然是不必说了,注解对 Java 世界的改变比泛型伟大的多(现在框架的注解配置),在 Java 1.5 之前我们只能在 Javadoc 注释中做文章,于是只能用 XDoclet 那样不伦不类的东西。Java 的注解发展到现在几乎可以使用在书写代码时的任何地方,见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
中的类型,囊括了 TYPE, FIELD, METHOD, PARAMETER, CONSTRUCTOR, LOCAL_VARIABLE, ANNOTATION_TYPE, PACKAGE, TYPE_PARAMETER(since 1.8), TYPE_USE(since 1.8)。
Java 1.5 基本确定了注解的基本框架,包括元注解(meta-annotation); 直到 Java 8 又扩展了注解的使用范围,列举如下:
创建类实例
new@Interned MyObject();
类型映射
myString = (@NonNull String) str;
implements 语句中
class UnmodifiableList<T> implements@Readonly List<@Readonly T> { ... }
throw exception声明
void monitorTemperature() throws@Critical TemperatureException { ... }
解析前面 ElementType Java 8 增加的 TYPE_PARAMETER和 TYPE_USE 注解使用新场合。ElementType.TYPE_PARAMETER 表示该注解能写在类型变量的声明语句中。ElementType.TYPE_USE 表示该注解能写在使用类型的任何语句中(如: 声明语句、泛型和强制转换语句中的类型)
另外就是更方便使用的重复注解 -- @Repeatable
本文不会讲解 Java 注解的基本知识和创建自定的注解,主要关注标题中的 Java 元注解及 Spring 对元注解的广泛应用 -- 即 Spring 组合注解
Java 元注解(meta-annotation)
所谓的元注解(meta-annotation) 也就是注解的注解,注解本身就是元数据,像 meta-data。具体到 Java 的注解就是注解可以应用到别的注解上去,@Target 包含了 ANNOTATION_TYPE。所以在我们定义普通注解时用到的 @Retention, @Target, @Documented, @Inherited, @Repeatable 就是一拨 Java 内置元注解,下面是 @Target 的定义
@Documente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public @interface Retention { RetentionPolicy value(); }
体验一下 @Inherited 注解的作用
@Inherited 标明注解是能够被传递到子类的,即注解在父类的注解也会作用到它的子类上去,比如 Spring 的 @Transactional 注解就被 @Inherited 标识了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Inherited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Transactional { ...... }
具体表现就是
@Transactional public class BaseRepository { ...... } public class UserRepository extends BaseRepository { ...... }
UserRepository 继承了 BaseRepository, 所以 UserRepository 也就启用了事物。
自己来一下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Inherited @interface BB { } @BB class Parent { }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B bb = Child.class.getAnnotation(BB.class); System.out.println(bb); //BB 注解没有 @Inherited 的话,bb 将为 null } }
在注解中如果去掉 @Inherited
, 上面的 Child.class.getAnnotation(BB.class)
将返回 null
.
要是换成实现一个接口,事情就不一样了
@BB interface Parent { } class Child implements Parent { } //Child.class.getAnnotation(BB.class) 总是为 null 值
Child 不管是在 @BB
有没有 @Inherited
标识都继承不到 @BB
注解。
@Target({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的用处,好像也就是一个约束,只限定被它声明了注解只能用于其他的注解类型上去,看下面的图片
User 类上的 @BB 处报错: '@BB' not applicable to type. 就是说 @Target 为 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的注解只能用于其他注解上,而 @Target 为 ElementType.TYPE 可以用在许多地方,类,接口,枚举或其他注解上。除此之外,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也没别的太多意思,它与下面的组合注解没有什么关系。
Spring 中的元注解与组合注解
再重新回味一下,Java 原生的元注解(Meta-annotations) 基本就是指内置的 @Retention, @Target, @Documented, @Inherited, @Repeatable 那一干注解,以及自定义注解加上 @Target({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实现的自定义元注解。而 Spring 的元注解概念是不一样的,它认为能用于注解的注解就是元注解,即 @Target({ElementType.Type}) 标识的也是元注解,因为其他的注解也是 Type.
Spring 中元注解与组合注解又是很紧密的两个概念,从官方的文档中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Component public @interface Service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由于 @Component 注解到了 @Service 注解,所以这里的 @Component 称之元注解,而 @Service 而称之为组合注解,即组合了 @Component 的注解,当然还能组合更多的元注解。在 Spring 中有大量组合注解的例子,像 @GetMapping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RequestMapping( //这里的 @RequestMapping 就是 @GetMapping 的元注解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 public @interface GetMapping { .... }
为什么说 @Component 和 @RequestMapping 不是一般意义上 Java 的元注解呢,只要查看下 @Component 的定义就知道,
@Target({ElementType.TYPE}) //它的 Target 并不需要有 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这不并妨碍它应用于别的注解上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Component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创建自己的组合注解
比如想要声明一个 Lazy 的 Bean,在 JavaConfig 方法上要同时用到两个注解 @Lazy 和 @Bean
@Lazy @Bean(name = "newName") public String testLazyBean() { return "hello world"; }
那么我们是否能创建一个组合注解,只用一个注解就能声明出一个 Lazy 的 Bean 来呢,没问题,就是下面的 @LazyBean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Bean @Lazy public @interface LazyBean { @AliasFor(annotation = Bean.class, attribute = "value") String[] name() default {}; }
然后前面的声明 Bean 的代码就能够写成
@LazyBean(name = "newName") public String testLazyBean() { return "hello world"; }
节约了一行代码,简洁明了,表现力也增强了。如果需要组合更多的元注解时,代码效果上就会更佳了。
从 Spring 组合注解的结果推导出它的内部实现,被 @LazyBean 标的 bean, 相当于同时被 @Bean 和 @Lazy 标注了。
借机加强理解一下 Spring 中元注解与组合注解的概念:
- 这儿的 @Bean 和 @Lazy 是用来注解 @LazyBean 的,所以 @Bean 和 @Lazy 称之为元注解
- @LazyBean 是由 @Bean 和 @Lazy 组合而成的,因此 @LazyBean 就是一个组合注解
Spring 的组合注解是如何工作的
如果使用正常的 Java 注解反射 API getAnnotation()
和 isAnnotationPresent()
只能发现组合后的注解 @LazyBean, 而元注解是这样得不到的。但 Spring 在发现注解的时候走入的更深,注解的注解(元注解)和组合后的注解都能捞出来。看下面的例子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TYPE}) @interface AA { }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TYPE}) @interface BB { }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AA @BB @interface CC { } @CC class User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class.getAnnotation(CC.class); // @yanbin.blog.CC() User.class.getAnnotation(AA.class); // null User.class.getAnnotation(BB.class); // null User.class.isAnnotationPresent(CC.class); //true User.class.isAnnotationPresent(AA.class); //false User.class.isAnnotationPresent(BB.class); //false } }
上面的 @CC 由 @AA 和 @BB 组合而成,用 @CC 注解到 User 类上,常规的 Java 反射类只能找到 @CC,要反射出 @AA 和 @BB,必须对 @CC 类进一步反射。而 Spring 提供了 AnnotationUtils
和 AnnotatedElementUtils
工具类来查找注解类,如下
AnnotationUtils.findAnnotation(User.class, CC.class); // @yanbin.blog.CC() AnnotationUtils.findAnnotation(User.class, AA.class); // @yanbin.blog.AA() AnnotationUtils.findAnnotation(User.class, BB.class); // @yanbin.blog.BB() AnnotationUtils.isAnnotationMetaPresent(CC.class, AA.class); // true AnnotationUtils.isAnnotationMetaPresent(CC.class, BB.class); // true AnnotatedElementUtils.getMergedAnnotation(User.class, CC.class); // @yanbin.blog.CC() AnnotatedElementUtils.getMergedAnnotation(User.class, AA.class); // @yanbin.blog.AA() AnnotatedElementUtils.getMergedAnnotation(User.class, BB.class); // @yanbin.blog.BB() AnnotatedElementUtils.findMergedAnnotation(User.class, CC.class); // @yanbin.blog.CC() AnnotatedElementUtils.findMergedAnnotation(User.class, AA.class); // @yanbin.blog.AA() AnnotatedElementUtils.findMergedAnnotation(User.class, BB.class); // @yanbin.blog.BB()
如某个类(User) 被某个组合注解(@CC) 修饰了,Spring 认该类(User) 被组成 @CC 的所有元注解(@AA 和 @BB) 修饰了。
组合注解时的属性值传递与覆盖
如果组合注解的元注解有属性值时,直接写就行了,例如: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Bean("FixedLazyBean") @Lazy public @interface LazyBean { }
用上面的组合注解 @LazyBean 标注到某个方法上,注册 SpringBean 时的名称就是 @Bean("FixedLazyBean") 中的 "FixedLazyBean"。
假如在使用 @LazyBean 注解时还要能够动态指定 Spring bean 名称,那么 @LazyBean 中就需要一个属性覆盖 @Bean 的 value 属性(或者说传递给 @Bean 的 value 属性),这时修又要用到一个 Spring 特定的注解 @AliasFor
-- Spring 4.2 新加的特性( New Features and Enhancements in Spring Framework 4.2 )。对合并属性的获得也是用 AnnotatedElementUtils
中的方法 findMergedAnnotationAttributes(...)
, 还是看例子: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Bean @Lazy public @interface LazyBean { @AliasFor(annotation = Bean.class, attribute = "name") String[] name() default {}; //@LazyBean 的 name 值传递给元注解 @Bean 的 name 属性 }
应用 @LazyBean 时指定 Bean name
@LazyBean(name = "newName") public String testLazyBean() { return "hello"; }
这样就会向 Spring 上下文中注册一个名称为 "newName" 的字符串。
Spring 的 @AliasFor
使用时有不少要求,请参见它的 Javadoc 文档 Annotation Type AliasFor . 创建一个组合注解后最好在使用之前测试它是否完全达到预期,尤其是在覆盖注解的 value
属性时要多加留意。
链接: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通Python设计模式
[荷] Sakis Kasampalis / 夏永锋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6-7 / 45.00元
本书分三部分、共16章介绍一些常用的设计模式。第一部分介绍处理对象创建的设计模式,包括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第二部分介绍处理一个系统中不同实体(类、对象等)之间关系的设计模式,包括外观模式、享元模式等;第三部分介绍处理系统实体之间通信的设计模式,包括责任链模式、观察者模式等。一起来看看 《精通Python设计模式》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