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经过前面四篇的铺垫,终于轮到我们的主角dva了,就是下面这个美女:先擦一擦哈喇子,我们来介绍一下,dva出自于暴雪出品的一款游戏《守望先锋》,援引官方的角色介绍:D.Va拥有一部强大的机甲,它具有两台全自动的近距离聚变机炮、可以使机甲飞跃敌人或障碍物的推进器、 还有可以抵御来自正面的远程攻击的防御矩阵。
经过前面四篇的铺垫,终于轮到我们的主角dva了,就是下面这个美女:
先擦一擦哈喇子,我们来介绍一下,dva出自于暴雪出品的一款游戏《守望先锋》,援引官方的角色介绍:
D.Va拥有一部强大的机甲,它具有两台全自动的近距离聚变机炮、可以使机甲飞跃敌人或障碍物的推进器、 还有可以抵御来自正面的远程攻击的防御矩阵。
然后呢,蚂蚁金服的一位架构师sorrycc很迷这位美女,正巧刚开发了一款前端框架没有名字,作为一个向女神献礼的项目,dva框架就此诞生。
实际上,dva只是基于现有开源框架的一层轻量封装,并没有引入任何新概念:
- React:管理View
- react-router:管理路由
- Redux:管理Model
- redux-saga:管理异步调用(副作用)
再来看一下框架图,是不是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新东西,其中有一个Subscription好像之前没有见过,这是一种数据源订阅机制,数据源可以是键盘输入事件、路由变化、服务器的 websocket 连接等等。你可以在数据发生变化时收到通知,并派发必要的action。
实际上,dva是一个整合者,它的目标是解决“ Code is everywhere ”问题。当我们同时使用上面这些框架时,一般会呈现下面这种类型的文件结构:
+ src + sagas - user.js + reducers - user.js + actions - user.js 复制代码
然后,当我们需要实现一个功能时,就需要在这几个文件之间来回切换。。。
另一方面,dva还试图 隐藏一些经常重复书写的routine代码 ,让开发者能够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比如我们写一个应用的入口文件,需要做下面这么多事情:
- 配置middleware
- 创建store
- 添加<Provider>绑定
- 创建watcher saga和root saga
- 启动saga
- 。。。
实际上,可能95%以上的项目中这些代码都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不需要每次都花费时间来重新写一遍这些代码。
下面开始正式介绍dva 1.0相关的内容,dva 2.0做了一些优化升级,后面专门有一节介绍具体变化。
8个概念
其实基本都是前面几篇文章里介绍过的概念:
- state:也就是全局唯一的Store
- action:即Redux中的action
- model:这是dva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为了把下面这些东西放到一个统一的文件里
- reducer:即Redux中的reducer
- effect:即redux-saga中的worker saga
- subscription:前面介绍过,用于订阅数据源
- router:即react-router中的<Router>
- route:即react-router中的<Route/>
最终写出来的model.js会类似下面这个样子,可以发现所有相关代码都放到一起了,不需要在多个文件之间来回切换了(这里的namespace就是以前Redux中的reducer的名字):
export default { namespace: 'transactions', state: { txs: [] }, subscriptions: { setup({ dispatch, history }) { history.listen(location => { if (location.pathname === '/transactions/list') { dispatch({type: 'fetch'}); } }); }, }, effects: { *fetch({ payload }, {call, select, put}) { const { result } = yield call(apis.fetchTxs) yield put({type:'addTx', payload: result}) }, }, reducers: { addTx(state, { payload }) { return { ...state, txs: payload }; }, }, } 复制代码
7个API
dva只有7个API,所以上手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
- app = dva(opts):创建dva对象
- app.use(hooks):使用插件(后面介绍)
- app.model(model):注册model
- app.unmodel(namespace):取消model注册
- app.replaceModel(model):替换model
- app.router(({ history, app }) => RouterConfig):配置路由
- app.start(selector?):启动应用(参数是根组件id)
下面这个链接展示了5步创建单页应用的例子: github.com/sorrycc/blo…
4大模块
这个主要是从代码结构上来划分的,一般分为下面4类模块:
- service:执行异步任务的API
- model:包含effect, reducer, subscription
- component:无状态组件
- 发送action触发状态更新
- action = 'namespace/effect'或者'namespace/reducer'
- route:各种container(这个名字取得不太好)
- 通过connect()连接到model
另外,由于dva 1.0使用的是react-router v3,所以最外层还有一个router.js用于配置静态路由。所以一般的目录结构如下所示:
+ src/ + services/ - users.js + models/ - users.js + components/ + users/ - users.js - users.css + routes/ - users.js - router.js 复制代码
dva 2.0中采用了react-router v4,就不需要router.js了。另外,现在官方推荐搭配使用umi(乌米,sorrycc最新的开源项目),可以自动帮你注册model、根据目录结构生成路由配置,目录结构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 src/ + models/ - global.js + pages/ + users/ + index.js + services - users.js + models/ - users.js + components/ + users/ - users.js - users.css 复制代码
可以发现,把route以及相关联的model都放到pages目录中了,可以达到减少耦合,一删全删的功能。
插件(Plugin)
前面提到过一个API可以注册“插件”,所谓插件就是一些生命周期“钩子(hooks)”,可以在事件发生时做一些额外处理。包括下面这些类型的钩子:
- onError
- onStateChange
- onAction
- onHmr:热替换(Hot Module Replacement)
- onReducer:reducer被调用
- onEffect:effect被调用
- extraReducers:额外的reducer被调用(比如搭配合redux-form)
- extraEnhancers:额外的store enhancer被调用(比如搭配redux-persist)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页面加载数据时转圈圈,加载完毕后隐藏,这是一个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的场景。官方提供了一个dva-loading插件,可以自动在异步请求数据时把loading设置为true,获得数据后把loading设置为false。这样你就可以在组件中绑定loading实现转圈圈的自动控制了:
// index.js import createLoading from 'dva-loading'; app.use(createLoading()); // components function mapStateToProps(state) { const { list, total, page } = state.users; return { loading: state.loading.models.users, list, total, page, }; } 复制代码
和redux+saga的对应关系
虽然dva只是一层轻量级封装,但是做了一些特殊的命名约定,刚开始写代码的时候会有点迷糊,搞不清楚跟之前直接使用redux+saga的时候的对应关系,这里也帮大家梳理一下。
直接使用redux+saga的流程如下所示:
- component发送请求action
- saga调用service,然后put一个结果action
- reducer从action中获取type和payload,修改state(可以使用combinedReducer,会依次遍历)
- component在mapStateToProps()中通过state.<reducer名字>获取更新
使用dva时的流程如下所示:(触发effect为例)
- component发送请求action,type约定为namespace/effect
- effect调用service,然后put一个结果action,type约定为namespace/reducer(同一个model中可以省略namespace)
- reducer从action中获取type和payload,修改state(每个reducer只处理一种类型的action,type约定为reducer的名字)
- component在mapStateToProps()中通过state.<namespace>获取更新
dva2.0的变动
目前dva已经进化到2.0版本,除了采用了react-router v4以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动:
-
dispatch一个effect 类型的action时返回一个Promise,方便视图层回调
-
新增 dynamic 接口,配合 react-router@4 处理组件的按需加载
-
take 自动补全 namespace 前缀
-
effect 前后会额外触发
/@@start
和/@@end
的 action,可利用此约定实现 put 的同步执行 -
同名 reducer 和 effect 不会 fallthrough(即两者都执行),而是仅执行 effect
具体细节可以参见: github.com/sorrycc/blo…
今天就说到这里,老规矩,上一张思维导图结束本篇文章:
参考: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前端技术 | dva,美貌与智慧并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 Dota Campaign:分析一款挖矿与后门并存的木马
- J2Cache 2.7.2 发布,解决多个实例并存问题
- 真实与炒作,发展与失望并存的一年:大咖共同回首2018展望2019
- 个人信息黑产链:内鬼与黑客并存,一次交易动辄数十万条
- 用WSL(Win10linux子系统)构建Golang的Windows和linux并存开发环境
- 前端科普系列(三):CommonJS 不是前端却革命了前端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算法笔记上机训练实战指南
胡凡、曾磊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6-7 / 57
《算法笔记上机训练实战指南》是《算法笔记》的配套习题集,内容按照《算法笔记》的章节顺序进行编排,其中整理归类了PAT甲级、乙级共150多道题的详细题解,大部分题解均编有题意、样例解释、思路、注意点、参考代码,且代码中包含了详细的注释。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对《算法笔记》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书中印有大量二维码,用以实时更新或补充书籍的内容及发布本书的勘误。 《算法笔记上机训练实战指南》可......一起来看看 《算法笔记上机训练实战指南》 这本书的介绍吧!
图片转BASE64编码
在线图片转Base64编码工具
SHA 加密
SHA 加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