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goroutine实现并发编程,goroutine之间通信使用channel,channel不管是发送数据还是接收数据都是阻塞的,channel默认无缓冲,但也可以指定缓冲大小变成有缓冲,空间有剩余时是无阻塞,直到空间全部用完时才阻塞。
goroutine实现并发编程,goroutine之间通信使用channel,channel不管是发送数据还是接收数据都是阻塞的,channel默认无缓冲,但也可以指定缓冲大小变成有缓冲,空间有剩余时是无阻塞,直到空间全部用完时才阻塞。
/** * goroutine实现并发编程 * goroutine之间通信使用channel * channel不管是发送数据还是接收数据都是阻塞的 * channel默认无缓冲,但也可以指定缓冲大小变成有缓冲,空间有剩余时是无阻塞,直到空间全部用完时才阻塞 */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sum(a []int, c chan int) { total := 0 for _, v := range a { total += v } // 发送total到c c <- total } func fibonacci(n int, c chan int) { x, y := 1, 1 for i := 0; i < n; i++ { // 发送x到c c <- x x, y = y, x+y } // 通过内置函数close关闭channel close(c) } func main() { a := []int{9, 2, 6, -5, 3, 0} // 使用make创建channel,默认无缓冲,阻塞 c := make(chan int) // 使用 go 关键字启动goroutine go sum(a[:len(a)], c) go sum(a[len(a)/2:], c) // 从c中接收数据 x, y := <-c, <-c fmt.Println(x, y, x+y) // 使用make创建有缓冲的channel,空间有剩余时是无阻塞,直到空间全部用完时才阻塞 // 修改2为1则报错,修改2为3则正常 c1 := make(chan int, 2) c1 <- 1 c1 <- 2 fmt.Println(<-c1) fmt.Println(<-c1) c2 := make(chan int, 10) // 使用go关键字启动goroutine go fibonacci(cap(c2), c2) // 使用range读取channel for i := range c2 { fmt.Println(i) }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sqltoy-orm-4.17.6 发版,支持 Greenplum、并行查询可设置并行数量
- PostgreSQL并行查询介绍
- nodejs“并行”处理尝试
- 并行python迭代
- Golang 多核并行
- haskell – 有效的并行策略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细节决定交互设计的成败
张亮 / 2009-3 / 49.00元
《细节决定交互设计的成败》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有关软件界面的交互设计和可用性设计方面知识的书籍,通过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你将会有针对性地学习到一些能够很快应用在自己软件开发工作中的细节知识和诀窍。例如,如何减轻用户的等待感,如何预防和减少用户的使用错误等。另外,你会发现阅读《细节决定交互设计的成败》时会非常轻松和愉悦;这是由于《细节决定交互设计的成败》写作上的两个特点:第一,采用较多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一起来看看 《细节决定交互设计的成败》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