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中的开发模型

栏目: 编程工具 · 发布时间: 5年前

内容简介:本文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今天分享的是我在学习《软件工程之美》时候记录的最新的笔记,关于软件项目开发中的开发模型。宝玉老师用两节课的内容分享了以下内容:

软件工程中的开发模型

本文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学习笔记

今天分享的是我在学习《软件工程之美》时候记录的最新的笔记,关于软件项目开发中的开发模型。宝玉老师用两节课的内容分享了以下内容:

软件工程中的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的价值相当于工业界第一次提出流水线作业:让软件开发过程有序可控、让分工协作变得可能、让软件质量更有保障

瀑布模型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及时响应需求变更,越到后期变更代价越大。为了应对瀑布模型的问题,软件工程界衍生除了很多其他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迭代模型、风险模型等等。

我的感想

开发模型,就是我们开发软件的步骤和方式。

在学校做一些项目的时候,完全没有开发模型的概念,并没有很好得将软件工程课程上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但是我们自己摸索出了一条路——边写边改模型。

工作以后,刚开始接触的都是一件成型的系统,我们接到的任务也是BUG FIX、新功能添加等等,运气好一点能赶上系统重构的任务,但是很少有机会能从0到1构建一个软件项目。

我经历的项目比较多,这些类型的项目我都经历过:处于迭代中的项目、处于维护期的项目、对老系统进行重构、从0到1构建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痛点:

  • 对于新入行的程序员,刚开始就进入一个迭代项目中,没有很好的全局观

  • 老系统重构的时候,如何处理好新老系统的关系

  • 如何平衡项目的周期和任务拆分

  • 如何控制和管理需求的变更

  • 如何把控项目的质量

  • 我过去使用过的开发模型又哪些,是瀑布模型,还是迭代模型,敏捷开发又是什么模型

  • 如何在将来的软件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型。

这次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如何解决上述的疑惑。

现在很多团队都在强调自己是敏捷开发,但是敏捷开发其实不是一个开发模型,很多团队使用的其实是披在敏捷外衣下的瀑布模型,或者是迭代模型。

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创业团队,如果一件事情已经想得很清楚,那么久说明已经有其他人做过了,那么他的价值也就不大了,因此在一个项目中,需求的变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需要考虑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不能将变更需求的成本一味得压到技术团队上,让技术团队用加班来应对需求的变更。

对于需求不明确或后期可能变化比较大的情况,宝玉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要看客户的情况,如果有客户,那么就可以先采取快速原型模 型,挖掘和明确客户的真实需求,然后再近些重新开发或迭代;如果没有客户,也就是需要有一定的质量,那么最好采用迭代模型,先验证核心逻辑的可行性,然后在后面的迭代中近些优化。

根据宝玉老师课程中给的案例,我总结了几条开发模型选择的标准:

  • 有没有客户

  • 客户的需求是否明确

  • 项目当前的状态

  • 系统是否支持模块化

  • 客户对质量的要求

  • 客户对软件交付时间的要求

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根据时间情况,组合使用几种模型来解决问题,因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

广告时间

学习了《软件工程之美》的五六节课了,发现这门课还有一个很令人惊喜的地方:留言区非常活跃和精彩,其他读者的分享和老师的回复,令我更加深刻得理解了文章中的知识点,总之就是一个字:值。

软件工程中的开发模型

你再主动一点点    我们就有故事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C专家编程

C专家编程

[美] Peter Vander Linde / 徐波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02-12 / 40.00元

《C专家编程》展示了最优秀的C程序员所使用的编码技巧,并专门开辟了一章对C++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 书中对C的历史、语言特性、声明、数组、指针、链接、运行时、内存,以及如何进一步学习C++等问题作了细致的讲解和深入的分析。全书撷取几十几个实例进行讲解,对C程序员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这本《C专家编程》可以帮助有一定经验的C程序员成为C编程方面的专家,对于具备相当的C语言基础的程序员......一起来看看 《C专家编程》 这本书的介绍吧!

RGB转16进制工具
RGB转16进制工具

RGB HEX 互转工具

图片转BASE64编码
图片转BASE64编码

在线图片转Base64编码工具

URL 编码/解码
URL 编码/解码

URL 编码/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