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早些时候,iOS中一提到“黑魔法”、HOOK,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 AOP RunTime MethodSwizzling 这些不明觉厉的东西,它们的基本用法其实都不难,真正难的是如何在合适的地方用好它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越强大其可能带来的隐患也越具有毁灭性。苹果提供的运行时机制固然大有用处,但如果在项目中滥用(更不是用来当做面试提升逼格的),很多时候只会适得其反,详细误区请参考关于 MethodSwizzling 的用法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过讲解,请参考
早些时候,iOS中一提到“黑魔法”、HOOK,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 AOP RunTime MethodSwizzling 这些不明觉厉的东西,它们的基本用法其实都不难,真正难的是如何在合适的地方用好它们。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越强大其可能带来的隐患也越具有毁灭性。苹果提供的运行时机制固然大有用处,但如果在项目中滥用(更不是用来当做面试提升逼格的),很多时候只会适得其反,详细误区请参考 iOS界的毒瘤-MethodSwizzling 。
关于 MethodSwizzling 的用法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过讲解,请参考 MethodSwizzling的几种姿势 。 该方式更多的用于性能监测、 crash 的兼容和上报、反破解防护等一些 工具 的开发中,而在逆向中,在面对有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时,其用武之地比较有限。
无独有偶,“黑魔法”可不只有 RunTime ,今天我们来聊聊在逆向中常用的另一种HOOK方式: fishhook 。
fishhook 背后的故事
(一)实现原理
fishhook 是 FaceBook 开源的可以动态修改 MachO 符号表的工具。fishhook 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可以 HOOK 系统的静态 C 函数。
大家都知道 OC 的方法之所以可以 HOOK 是因为它的运行时特性,OC 的方法调用在底层都是 msg_send(id,SEL)的形式,这为我们提供了交换方法实现(IMP)的机会,但 C 函数在编译链接时就确定了函数指针的地址偏移量(Offset),这个偏移量在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中是固定的,而可执行文件每次被重新装载到内存中时被系统分配的起始地址(在 lldb 中用命令 image List
获取)是不断变化的。运行中的静态函数指针地址其实就等于上述 Offset + Mach0 文件在内存中的首地址:
既然 C 函数的指针地址是相对固定且不可修改的,那么 fishhook 又是怎么实现 对 C 函数的 HOOK 呢? 其实内部/自定义的 C 函数 fishhook 也 HOOK 不了,它只能HOOK Mach-O 外部(共享缓存库中)的函数 。fishhook 利用了 MachO 的动态绑定机制(不清楚的同学看这里:MachO 文件结构详解、 dyld背后的故事&源码分析 ):苹果的共享缓存库不会被编译进我们的 MachO 文件,而是在动态链接时才去重新绑定。苹果采用了PIC(Position-independent code)技术成功让 C 的底层也能有动态的表现:
- 编译时在 Mach-O 文件 _DATA 段的符号表中为每一个被引用的系统 C 函数建立一个指针(8字节的数据,放的全是0),这个指针用于动态绑定时重定位到共享库中的函数实现。
- 在运行时当系统 C 函数被第一次调用时会动态绑定一次,然后将 Mach-O 中的 _DATA 段符号表中对应的指针,指向外部函数(其在共享库中的实际内存地址)。
fishhook 正是利用了 PIC 技术做了这么两个操作:
- 将指向系统方法(外部函数)的指针重新进行绑定指向内部函数/自定义 C 函数。
- 将内部函数的指针在动态链接时指向系统方法的地址。
这样就把系统方法与自己定义的方法进行了交换,达到 HOOK 系统 C 函数(共享库中的)的目的。
(二)用汇编解析过程
为了更好的理解 fishhook 是如何 HOOK 系统的 C 函数,我们以 HOOK NSLog 为例,从汇编着手来一步步去分析,为大家扒开 fishhook 实现 HOOK 系统 NSLog 的全过程。
注:对于非懒加载符号表,dyld 会在动态链接时就链接动态库 对于懒加载符号表,dyld 会在运行时函数第一次被调用时动态绑定一次 NSLog 在懒加载表中 复制代码
1.验证系统的动态绑定:
新建一个空工程,写下这两行代码:
编译一下工程,在目录Products下将 .app内的可执行文件拷出用 MachOView 打开:
记下0x3028这个偏移值,这就是用于重定向到共享库中的那个指针相对于 MachO文件的偏移量。
在两个 NSLog 处分别加上断点,将工程 Run 起来,把 Debug -> Debug Workflow -> Always Show Disassembly 勾选上,用于查看汇编信息,断点断住后获取 MachO 在内存中的首地址:
0x3028+0x000000010b0f7000就是用于重定向到共享库中的那个指针的内存地址。此时我们查看该地址是否已经被重定向:
- 拿到该指针当前保存的值,iOS 的 CPU 是小端序,当前机型为 64 位 CPU,所以倒序读 8 个字节就是指针的值: 0x010b0f89a0
- dis -s 是反汇编命令,我们发现此时该指针指向的函数正在调用系统动态绑定的函数
- 进一步查看调用函数详细信息:libdyld.dylib`dyld_stub_binder
这是在干嘛?没错,这就是第一次调用 NSLog 时系统去重新绑定位懒加载符号表中 NSLog 对应的指针所指向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过掉第一次断点,让断点断在第二个 NSLog 处,再次查看符号表中该指针(依然是 0x3028+0x000000010b0f7000 这个地址)所指向的地址,
我们发现,它指向的地址由之前的 0x010b0f89a0 变为 0x010b491276了,对应的函数也由之前的 dyld_stub_binder 变为 NSLog ,这意味着该函数的动态绑定已经完成。以上,我们验证了 iOS 的动态绑定全过程。
2.验证 fishhook 的重绑定:
我们将 fishhook文件拖入工程,并添加一个简单的绑定:
注意:修改文件后重新编译的 MachO 文件,符号表里的指针偏移值可能会改变,重新运行的程序内存首地址也会发生变化,需要你重新拿到它们计算得出指针新的内存地址。我们运行起来之后点击屏幕进入上图所示断点,查看符号表中原本指向系统 NSLog 的指针指向:
此时该指针的指向被修改为我们自定义的函数 myNslog 了,而将系统重定位的外部函数地址保存到了另一个自定义函数指针 sys_nslog 中:
以上,我们通过断点分析汇编信息,验证了 fishhook 实现 HOOK 系统外部函数的思路。接下来我们结合 fishhook 的官方说明看它是如何根据字符串(方法名)找到对应指针在符号表中的偏移值的。
(三)fishhook 是如何根据字符串找到对应指针在符号表中的偏移值的?
fishhook 官方给了这张图:
这张图其实就是讲根据一个字符串(比如 "NSLog") 如何一步步找到其在 MachO 文件里对应指针的偏移值,大致步骤如下:
- 在 String Table 中找到该字符串在 Symbols Table -> Symbols 中的位置: 用 0x4F9F-0x4F04 = 0x9B
- 在 Symbols Table -> Symbols 中找到Data = 0x9B 的符号,其对应的 offset 值 122 (0x7A) 就是该符号在 Dynamic Symbols Table -> Indirect Symbols 表中的 Data 值
- 在 Dynamic Symbols Table -> Indirect Symbols 表中找到 Data 值为 0x7A 的符号,其位于该表中的位置(第一个)就是它在懒加载表中对应的位置。
- 懒加载表中对应位置的 Offset 值就是该指针最终的偏移量:
总结
今天我们结合 iOS 的共享缓存库中采用的 PIC 技术,介绍了 fishhook 对系统外部函数实现 HOOK 基本原理和具体过程,并通过反汇编命令一一验证了 iOS 的动态绑定过程和 fishhook 的重新绑定机制,最后把 fishhook 在符号表中查找指针偏移量的步骤做了演示。 愿你有所收获! 水平有限,请多指教~
鉴于篇幅过长会影响大家的阅读体验,fishhook 的源码分析与应用场景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的分享,我们在下篇再会~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UNIX网络编程
史蒂文斯、芬纳、鲁道夫 / 杨继张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6-1 / 98.00元
《UNIX网络编程》(第1卷)(套接口API第3版)第1版和第2版由已故UNIX网络专家W. Richard Stevens博士独自编写。《UNIX网络编程》(第1卷)(套接口API第3版)是3版,由世界著名网络专家Bill Fenner和Andrew M. Rudoff执笔,根据近几年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上一版进行全面修订,增添了IPv6的更新过的信息、SCTP协议和密钥管理套接口的内容,删除了X......一起来看看 《UNIX网络编程》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