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编者按: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剁椒娱投,作者刘公子,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在《黑镜》第二季第一集中,女主因丈夫去世悲痛欲绝。她发现了一款可以根据人生前社交网络记录模拟成人的软件,能够再现其丈夫的声音,和他写电邮谈心,最后将其下载在以其丈夫模样定制的仿生人中,和他做所有夫妻该做的事。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剁椒娱投,作者刘公子,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黑镜》第二季第一集中,女主因丈夫去世悲痛欲绝。她发现了一款可以根据人生前社交网络记录模拟成人的软件,能够再现其丈夫的声音,和他写电邮谈心,最后将其下载在以其丈夫模样定制的仿生人中,和他做所有夫妻该做的事。
这样的情节看似离奇,但从技术的实现角度讲,似乎也并不遥远。
如今,第一步换脸技术已经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比如,你去世多年的父亲能够在视频中跟你讲话。
春节前,抖音上就出现了明星的换脸视频。近日,又出现了杨幂在经典电视剧中换脸朱茵的视频,一天左右的时间,点击量超过1亿。紧接着,网上AI变脸技术被各路扒皮。
有人感叹,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能让自己喜欢的演员能以永生;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这得算侵权吧,如果这技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那得多恐怖啊?
梅塞纳说:“技术为人类的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性的状态。”
但其实AI换脸技术,真没有传得那样神秘,“几分钟就能搞定!如果服务器多的话,时间会更短,主要是应用了一些组合技术。”
此次杨幂换脸引来巨大围观流量,也让人开始思考换脸技术的商业化问题。虽然,创作视频的UP主急忙回应,只做技术探讨,不做营利,但在流量面前,商业化只是个早晚的问题。
当然我们还关心,在当前换脸技术不断成熟的情况下,会给影视行业带来什么影响?还有哪些具体的商业场景有待开发?以及是否牵扯到肖像权、是否会被用于不正当用途等系列问题与影响。
突然刮起的AI换脸风
AI换脸听起来煞有其事,其实并不显新鲜。
早在2017年年底,一个叫做Deepfakes的Reddit用户就利用人工智能,将《神奇女侠》的女主角盖尔·加朵、以及艾玛沃森、斯嘉丽等众多女明星的脸跟AV女优进行了交换,制作出足以以假乱真的爱情动作片。
仅仅6周的时间,大量的名人视频被制作发布在社区中,一名社区用户还创建了名为Fakeapp的应用,只需1到2条明星高清视频就能给爱情动作片换脸。
同时他还在原始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与优化,甚至不需要安装Python(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其他解析代码就能轻松使用。制作时长也从开始的8-10个小时,变为现在的4-5小时。
目前该论坛版块已经被Reddit官方以“禁止色情、被色情及未成年人色情内容。”为理由关闭,纽约州也成立了A08155法案,表示:“个人角色(Persona)是个人财产,是可以自由转让和继承的。”明确采取行动打击这项技术。
类似换脸的技术也很早就被应用在影视制作中,就是我们熟悉的后期特效。比如《指环王》中的咕噜、《猩球崛起》里的凯撒,以及在《速度与激情》7中对保罗·沃克的弟弟进行面部处理来还原意外去世的保罗·沃克,都是通过CGI技术,进行演员的动作和表情捕捉。
比CGI技术更近一步的是AE抠图,即剪切出所有需要替换的人物A的视频,然后对照着拍摄出要替换的人物B的视频,但这种方式要对视频中的每一帧进行抠图替换,人力、时间和金钱成本付出仍较高。《巴清传》中李晨替代高云翔,用的就是这种AE技术。
因此,AI换脸的出现,在一些特效制作、更换演员拍摄、对已故演员的还原上,都将更简便、更快捷、更省时省力,发挥出绝对利好的作用。同时在一些演员必要的替身戏上发挥作用,相比生硬的抠图,更加自然流畅。
AI变脸究竟是什么神仙技术?
国内也有过银幕上的换脸。在2017年科幻喜剧《不可思异》中,当时由于演员的原因,片方不得不临时换角,由大鹏代替杜汶泽所有戏份,进行了一次“特效换脸”手术。
但这次换脸,是用通过纯手工的方式一帧帧地修改画面,耗时将近6个月,才将影片中所有的镜头都换完。在价格上,可以说是“一秒千金”。
而AI换脸和后期换脸有着根本区别。后者还需要各种建模,以及一桢一桢的修改,前者在操作上只需要提供足够多的素材让机器学习。
所以,AI换脸到底是一门什么黑科技?是个什么神仙操作?剁椒娱投(ID:ylwanjia)和专家了解到,这种技术叫做Deep Fakes,事实上它不是一种技术,也不是一个软件,而是几种技术的组合。
在这个技术出现之前,换脸可能主要还是依靠PS技术。而Deep Fakes你可以理解为是通过自动编码器来实现换脸技术。基本思路很简单:对于每个面,可以训练相应的编码器和解码器。当使用编码器对第一个人的图片进行编码时,就会发生变脸,然后再用第二个人解码器进行解码。
在神经网络训练并学习了关于每个照片的面部特征之后,它就可以“创造”这个人以前从未有过的姿势。
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换脸已经不再具备很高的门槛。现在在B站上,就有UP主安利可操作的教学流程,尽管有资源包可获取,但整体一套流程下来,插件很多,步骤很复杂,粗略算下来就涉及到8个插件。对于一些技术新手还是不太友好,如果没有技术基础的人来操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光安装好这些基础的程序,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
安装好程序后,还要经历从提取到训练,再到转换的三个过程,转换完成后是一个个的图片,再合称为一段完整的视频。而最终的效果如何,还要看电脑的硬件能力跟不跟得上。
中国AI技术最强的人才,其实集中在中科院自动研究所。其中有两位比较知名,一位是唐明,全球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之一,专注于图像和视频处理,识别与跟踪技术;另一位是王金桥,被称为“中国人脸识 别机器人之父”。
在跟这两位教授沟通的过程中,剁椒娱投得知,他们已经跟国内第一家做过电影手工换脸的公司studio51联合开发换脸技术两年多,目前已经突破了DeepFakes分辨率低,效果不稳定,渲染时间长等问题,并能用AI和特效技术解决连续针断点再融合难题,one shot面部自动适应,机器自主学习光感和画面匹配度。
“真正的科研人员都在打磨产品,而不是拿出很小的成就来炒作。大家把换脸技术搞得很神秘,但其实网上的作品都是用DeepFakes的软件做成的,纯为了娱乐。这个技术并不简单,但也没有媒体说得那么神乎其神。中科院与studio51联合研发的技术,已经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一整部影片的替换,而且速度在不断迭代。”
AI变脸目前达不到影视应用级别,缺陷仍然很较多
AI变脸实现上虽然不难,但在算法上还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比如,换脸之后,如果两人的肤色、脸型、五官相似度差异较大,那么就还是很容易看出一些瑕疵。现在看到的网红换脸之所以效果不错,是因为首先网红之间五官相似度较高,长得都差不多,其次,网红直播中大部分都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正面朝向镜头的。而且头部的转动幅度基本就在10度左右,超过45度的侧脸基本就会出现光斑等问题。
局座张召忠换脸到杰克船长
另外,目前只能在分辨率比较低的视频平台上换脸。可以理解为,只能在短视频等对分辨率要求不高的平台上换,还不太能大规模用于影视级别换脸。
这主要是因为短视频都是300dpl或者720dpl,分辨率要求并不高,而影视剧的分辨率至少要2k—4k,压缩以后展示在荧幕上,所以影视剧中的图片质量都特别高,一张图片就几十兆,如果操作下来,需要的内存和显存都特别大,对机器的要求很高,要加专业的渲染卡才能做影视级别的东西。
所以,《速度与激情》的几千万美元也主要是花在这些专业的,能进行大的运算和处理的专业硬件上,如果目前的AI变脸算法如果要进行影视级别的处理,对机器硬件的要求还会更高。
Deepfakes之所以短期内很难应用在影视上,除了对硬件要求高以外,还与影视剧实际的复杂场景有关。因为影视剧里人物的角度、动作,变换非常大,而且场景、景别的变化非常大,不同于网红就是坐在那唱歌。另外,Deepfakes在单一场景中一次只能识别一个人,这些都决定了短期内Deepfakes难以大范围应用到影视作品中。
当然,综艺级别的应用还是可以达到的,因为对画面的要求并不像影视剧那么高。这对于一些苦于清除劣迹艺人出镜的电视台和栏目组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专家也坦言,随着电脑、相关机器的不断升级,比如CPU、显卡的不断扩容,从技术层面讲,Deepfakes可能在2-3年后就能够应用在影视中了,还是主要取决于硬件的更新速度。
AI换脸后,拼演技的时候到了!
根据业内人士预测,AI换脸一旦应用于影视剧,很有可能出现粉丝定制类的剧集,专门接受粉丝付钱定制偶像在不同剧集的角色。
比如作为某个演员的粉丝,就想看自己的爱豆主演某部经典作品的经典角色,那么就可以特意为其制作生产,专门服务粉丝的需求。
其次,当换脸成为常态,在选拔演员时,演技的重要性将更加重要,而非颜值。也许小鲜肉的商业价值,在实现换脸之后会大幅跳水,明星的片酬也会相应降低。
大胆测彩,以后的演员可能会分两拨,一波负责“出脸”,一波负责表演,或许这样的“专业化”分配,能一定程度上兼顾颜值与演技,解决小花、小生演技差的问题。
以上都是基于AI换脸能够顺利在影视业普及的情况下进行的合理推测,但事实上根据以往人们对“整容”、“照骗”、“明星抠图”等问题的反应来看,人们对于非真实性的东西普遍接受度较低。
这恐怕是由于人类内心本能地对假的东西有反感和排斥,更多地是心里有种被欺骗的感觉。这种人类心理上的惯性恐怕一时间很难被克服与突破。
在短视频上这个问题还并不突出,但观众对于长视频中角色的心理认同,和剧情的代入感,恐怕都会大打折扣。在电影这种大银幕放映,更讲求质感的影视形式中,AI换脸恐怕更难以被广泛直接运用和接受。
毕竟郭敬明的《爵迹》号称运用国内先进的CGI捕捉技术,但整体给人仍然感觉很假,观众并不买账。
影视之外,AI换脸还将迎来哪些具体的商业场景?
除却影视这一大类别,AI换脸还将具有以下可开发的具体商业场景。
首先是社交领域,基于之前“ZEPETO”以捏脸爆火,所以一款主打人脸交换的App完全可能开辟一个新的社交场景,掀起一阵新的潮流。
试想一下,如果你可以将一个影视剧或广告片段中的主角换成自己的脸,看着他在表演就像看到自己在画面里,多么具有诱惑力和存在感。谁没有做过明星梦呢,谁不想在某个时刻成为主角呢,要是这个五官和面容还能再随心所欲地进行一下微调,吸引力可想而知。
之前的小咖秀、配音秀用的都是这种逻辑,只是一个主打画面,一个主打声音。而人脸的更换和调整,显然会比以上两者更直接,更具吸引力,用户的参与门槛也比前两者更低,甚至可以说零门槛。
其次,AI换脸还将影响购物消费和广告的场景与方式。人们都是视觉动物,广告商和品牌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更直观的试用感受,更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如果广告商能够制定特定的人体模型,让不同风格的成衣在上面可随意选择、切换,以明星或网红的脸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再支持消费者以AI换脸的方式进行试穿,这样的模型在线上投放将可能带动电商的新一轮变革。
最后是医美行业,作为直接“换脸”的生意,医美行业在术前诊断、项目建议方面一直较依赖于医生的审美和经验,而有了AI换脸技术,就可以在整容前尝试各种变化在自己脸上的适配性,从而减少盲目和冲动整形带来的后果。
同时,借助AI还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个性化定制。也就是说,虽然你想要整成某冰冰,但AI还是会通过计算你脸部的特征、帮你保留更多自身独特且美的部分。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就有科学家建立了一个全自动化的面部美容模型,这一模型能够帮助你识别不同的面部比例,确定出你最“具有吸引力的”面部特征,从而给出指导建议。
AI换脸,能否达到盗取信息的级别?
AI换脸除了满足人们的趣味心理、带来宅男福利,以及上述的一系列商业利好外,更多地还是引发了一系列的忧虑。
比如有人担心随着人脸识别的普及,如果被别有用心者利用该技术盗取账户,现有的识别能力能进行有效辨别吗?
专家表示,目前利用账户取钱,应该还达不到,但利用换脸技术打开门禁卡解锁是可以的。因为,门禁卡系统分辨不出人的真假,就算是打印个照片,也可以打开。因为门禁卡不能区别换脸和深度学习之间的区别,换脸已经涉及到深度学习,比如人脸上的定位,这些都是深度学习框架。
阿里方面也很快做出回应,阿里安全高级算法专家觉奥表示,阿里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技术能够毫秒级辨别,成功率高达99.9%,防控技术还是有的,大家无需过于担忧。
另外,还有人担心自己的公开视频、自拍是不是也能被随意的“添加”到小黄网的女优身上?难道要完全不发自拍、不发布任何影像信息,才能足够安全吗?
专家表示,现在的AI换脸技术,最基本的素材是要找到一系列角度的照片,最低要求是3000张到1万5千张,1000张也可以,如果保持一个角度,基本三五千张就可行。所以要如此大规模的图片素材才能达到比较逼真的换脸效果,大家还是不用过分担心。
AI变脸背后的算法价值观
在星河视效的企业平台上,我们看到了换脸的阿汤哥,还有各种歪果仁换脸。大家对换脸最大的争议在于,它是否侵犯了换脸人的肖像权?答案是,不侵犯。
虽然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却有无限接近相似的树叶。只要换脸时,稍微处理一点技术参数,换脸就不会面临法律风险。
AI换脸除却对个人肖像权与名誉权的侵犯与破坏,更多还将引发人们对于算法价值观的深层次忧虑。
毕竟当人脸这一具有像指纹一样独特性与代表性的标示一旦被滥用,所引发的焦虑与恐慌将是大规模的。因此,关于这项技术能否被善加利用,也将是算法价值观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程度的一次质疑。
Facebook利用35亿张Instagram照片,训练AI算法,提高照片识别能力;谷歌利用160万份私人医疗记录,用以研发帮助监控肾病的应用。
在如何平衡大数据的采集获取与用户隐私安全的问题上,一直是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与讨论焦点。
目前,国外相关行业与组织已经开始制定人工智能道德规范并聘请公司伦理专家,对AI发展面临的问题制定具体的道德伦理与安全隐私框架,在既定范围内制定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原则,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最终形成全行业接受与默认的规范和准则。
AI换脸之所以有被深刻探讨的必要,是因为其像克隆人、基因选定婴儿一样,在揭示技术的迅猛力量的同时,触碰了人类社会的伦理内核,冲击了人们既有的思想观念。
我们不必谈AI换脸色变,技术中性论和技术价值论的探讨也将一直持续下去。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本就是个技术与人性,破壁冲击与约束规范相互作用的过程。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