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所属分类:Nginx
- A+
所属分类:Nginx 运维技术
博主会将与Nginx有关的知识点总结到"nginx短篇系列"文章中,如果你对nginx不是特别了解,请 按照顺序 阅读"nginx短篇系列",以便站在前文的基础上理解新的知识点。
我们知道,nginx会将访问日志写入到access.log日志文件中,天长日久,access.log文件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访问量巨大,并不用多长时间,access.log文件的体积就会变得非常大,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来说,这是不利的,首先,当我们打开一个非常大的日志文件时,就会比较慢,而且,从一个非常大的日志中找到某个时间段的日志也会比较慢,所以,我们最好将日志按天分割开(或者按照你觉得合适的时间段分隔开),比如,每天晚上0点5分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0点5分之后(新的一天)的日志写入到新的日志文件中,之前的日志则保留在老的文件中,这样每天就会生成一个日志文件,而不是将所有日志都写入到同一个日志文件中。
所以,我们需要为nginx配置"日志分割"的功能,或者称之为"日志滚动"的功能,说到nginx的日志切割,要分如下两种情况来说:
一、通过编译的方式安装nginx后,默认没有日志分割的功能。
二、通过yum源的方式安装nginx后,默认会对nginx日志进行切割。
也就是说,当安装完nginx以后,默认是否存在日志滚动的功能,取决于你的安装方式,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为nginx实现日志切割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编写脚本实现日志切割,第二种方法是使用系统自带的日志滚动软件"logrotate"完成日志切割,但是无论选择哪种方法,其实都是殊途同归,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怎样通过最"原始"的方法为nginx进行日志滚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通过"nginx -s"命令可以向nginx的主进程(master进程)发送信号,这些信号就是quit信号、stop信号、reload信号以及reopen信号,其实,我们借助reopen信号,就能为nginx实现日志滚动的效果,此处先演示手动实现日志滚动的操作,手动操作步骤如下:
一、进入日志目录 cd /srv/nginx/logs/ 二、重命名日志文件 此处,假设当前时间为2019年2月12日凌晨0点5分,我想要在这个时间点切割日志,所谓的"切割",并不是真的把一个文件"切成两个",只是把原来的"access.log"文件重命名,比如重命名为昨天的日期"access.log-20190211",然后再创建一个名为"access.log"的新文件,以便新生成的日志仍然可以写入到名为"access.log"的新文件中,这样就能实现所谓的"日志滚动"或者"日志切割"的效果了。 但是,这样做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来手动操作一下,首先,重命名文件 # mv access.log access.log-20190211 我们已经重命名了"access.log"文件,但是你会发现,重命名后,nginx日志仍然会写入到"access.log-20190211"文件中,并不会自动创建一个新的"access.log"文件,即使你手动创建了一个新的"access.log"文件,nginx仍然会把日志写入到重命名后的"access.log-20190211"文件中。 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nginx进程读写日志文件时,是通过文件描述符去操作的,虽然我们修改了原"access.log"文件的文件名,但是原文件描述符与文件本身的对应关系仍然存在,所以,单单对文件重命名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让nginx重新打开一个新文件,以便将新的日志写入到新文件中。 三、发送信号 此刻,就需要用到我们刚才提到的reopen信号了,我们需要向nginx主进程发送一个reopen信号,以便nginx能够打开一个新的日志文件,具体命令如下: # nginx -s reopen 执行完上述命令后,你会发现日志目录中自动生成了一个新的"access.log"文件,再次访问nginx,会发现新生成的日志已经写入到了新生成的"access.log"文件中了。
如果每天0点5分的时候都执行一遍上述操作,就能够实现每天日志自动滚动的效果了,当然,我们需要编写一个脚本,将上述过程自动化,然后定时执行脚本即可,其实上述过程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重命名日志文件,发送信号,生成新的日志文件。
其实,除了能够使用"nginx -s"命令发送信号,我们也可以借助"kill"命令向nginx进程发送信号,你肯定经常使用kill命令,当你想要强制停掉进程的时候,会使用"kill -9 pid"向进程发送"SIGKILL"信号,除了"-9"代表的"SIGKILL"信号,我们也可以借助kill命令向进程发送一些别的信号,kill命令并不是此处讨论的重点,而是我们需要借助kill命令,向nginx主进程发送一个名为"USR1"的信号,在程序中,"USR1"信号的作用是可以自定义的,也就是说,当程序捕捉到"USR1"信号的时候进行什么操作,取决于编程时的设定,不同的程序采取的操作可能不同,而在nginx中,"USR1"信号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打开日志,换句话说就是,"nginx -s reopen"命令的作用和"kill -USR1 NginxPid"的作用是一样的,"NginxPid"指的是nginx的master进程的进程号,所以,在编写nginx日志滚动脚本时,你可以使用这两个命令中的任何一个,以便nginx可以重新打开日志文件。
如果你使用了yum源的方式安装了nginx,你会发现在安装完nginx后默认就有日志滚动的功能,这是因为通过yum源安装nginx后,默认会安装一个日志滚动的配置文件,这个配置文件就是"/etc/logrotate.d/nginx",可以看出,这是一个logrotate配置文件,也就是说,nginx借助这个配置文件,使用logrotate完成了日志分割的操作,通常情况下,centos系统默认自带logrotate,logrotate是一个日志管理工具,此处讨论的重点也不是logrotate,重点是nginx怎样通过logrotate完成日志滚动的,所以,打开"/etc/logrotate.d/nginx"配置文件,你会从中找到如下一行命令
kill -USR1 `cat /var/run/nginx.pid`
看到此处你一定明白了,无论是我们自己编写脚本,还是通过别的什么方式,其实本质上都是在向nginx进程发送信号,只是实现的方法不同,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好了,关于nginx日志分割的话题就先写到这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我的微信公众号
关注"实用运维笔记"微信公众号,当博客中有新文章时,可第一时间得知哦~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Nginx学习之定时切割日志
- MongoDB 日志切割三种方式
- Logrotate实现Catalina.out日志按小时切割
- Golang 语言三方库 lumberjack 日志切割组件怎么使用?
- Java实现文件切割拼接
- Python 切割图片获取 151 个 Pokemon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Build Your Own Web Site the Right Way Using HTML & CSS
Ian Lloyd / SitePoint / 2006-05-02 / USD 29.95
Build Your Own Website The Right Way Using HTML & CSS teaches web development from scratch, without assuming any previous knowledge of HTML, CSS or web development techniques. This book introduces you......一起来看看 《Build Your Own Web Site the Right Way Using HTML & CSS》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