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设计:隔离术

栏目: 后端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例如系统中有服务接口 A B C,因为某些原因,接口A的访问量激增,占用了大量系统资源,导致 B C 接口也无法正常运行了。如果使用了隔离机制,即使A的访问量很大,也不会影响 B C,把影响限定在一定范围,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隔离术是保证系统高可用的重要手段,常用的隔离方式有以下几种。

隔离 是通过将系统、资源分开,从而保证在发生问题时使其影响最小化,防止出现雪崩效应。

例如系统中有服务接口 A B C,因为某些原因,接口A的访问量激增,占用了大量系统资源,导致 B C 接口也无法正常运行了。如果使用了隔离机制,即使A的访问量很大,也不会影响 B C,把影响限定在一定范围,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隔离术是保证系统高可用的重要手段,常用的隔离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线程隔离

比如 Tomcat 有一个线程池,接收请求后就从线程池中分配一个线程进行处理。

架构设计:隔离术

比如请求业务A的量很大,线程都分给A了,B的请求来了以后就无法快速响应。

这时我们可以进行线程隔离,使用多个线程池来进行隔离,这样即使某个线程池很忙,也不会影响另一个。

架构设计:隔离术

2. 进程隔离

一个应用系统中会包含多个模块,例如有论坛模块、交易模块。

当系统访问量大了以后,局部性原理的效果显现出来,一定会有某个模块的访问比例是极高的,比如是论坛模块,系统资源大部分都被其占用,就会影响其他模块的运行效率,而且论坛模块访问量大,其出现故障的概率也就更大,如果出现故障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

这种情况下较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进程隔离,把系统拆分为多个子系统实现物理隔离,互不影响。

架构设计:隔离术

3. 集群隔离

单实例服务无法满足需求后,就会部署多个服务,形成服务集群来提升性能。

例如商品服务,部署多个实例,每个实例都包含相关服务功能:

架构设计:隔离术

秒杀是比较特殊的服务,瞬时访问量会非常大,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势必会影响其他服务,这时就可以把秒杀提取出来,与其他服务隔离开。

架构设计:隔离术

4. 机房隔离

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对可用性要求的增加,会进行多机房部署。

本机房的服务只调用本机房服务,不进行跨机房调用,如果一个机房发生故障,可以通过 DNS/负载均衡将请求切换到另一个机房。

5. 读写隔离

比如数据库,刚开始读写都操作一个数据库实例,当规模上来后,就可以使用读写分离模式,提升了性能,而且即使写入的库出现故障,也不影响读操作。

架构设计:隔离术

再比如 Redis 集群,也可以使用读写隔离来提升可用性,读服务只读取从集群,主集群故障后,从集群还可用,并且当一个从集群出现故障后,还可以到另一个群中重试。

架构设计:隔离术

6. 动静隔离

Web服务器中包含静态资源(例如 JS CSS文件)、动态资源(例如 JSP PHP 文件),对于静态资源,服务器其实只是存储的作用,用户请求时直接返回,无需计算,这就可以将静态资源放到 CDN 上,既可以提升静态资源的加载速度,又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

7. 爬虫隔离

如果爬虫的访问量已经对系统性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就一定要把爬虫的访问隔离出来,可以在负载均衡层面将其路由到单独集群,保护系统的正常业务。

架构设计:隔离术

Nginx 中配置示例代码:

set $flag 0; 
if ($http_user_agent ~* "spider") { 
    set $flag "1"; 
} 
if($flag = "0") {
    //代理到正常集群
}
if ($flag = "1") { 
    //代理到爬虫集群
}

8. 热点隔离

前面例子中的秒杀就属于热点,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隔离。

对于读类型的热点,可以使用 多级缓存 来处理。对于写类型的热点,可以使用 缓存+队列 的模式。

9. 资源隔离

常见的资源例如CPU、磁盘、网络。

比如使用 docker 容器时,有的容器写磁盘非常频繁,就需要考虑为不同的容器挂载不同的磁盘。

比如 redis nginx,我们可以为其绑定CPU来提升性能。

再比如大数据计算集群、数据库集群应该与应用集群网络隔离。

内容整理自《亿级流量网站架构核心技术》

点击:point_down: 阅读原文 ,查看 文章列表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极致产品

极致产品

周鸿祎 / 中信出版社 / 2018-6 / 58.00

周鸿祎作为*知名的产品经理之一,一手打造了众多国民级的产品。他关于打造爆款的理念,比如刚需、高频、“小白”思维等,已成为网络热词而被广泛接受。 本书是周鸿祎首次系统总结其20年产品经理的心得,不仅将以往的理念进行总结、归纳,而且在与包括各方面创业者、产品经理的碰撞后,将其观念进一步升华,成为迄今为止首部将其产品理念倾囊相授的作品。一起来看看 《极致产品》 这本书的介绍吧!

图片转BASE64编码
图片转BASE64编码

在线图片转Base64编码工具

XML、JSON 在线转换
XML、JSON 在线转换

在线XML、JSON转换工具

UNIX 时间戳转换
UNIX 时间戳转换

UNIX 时间戳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