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笔者是计算机科班出身,从高中到研究生,接受了十几年的理工科教育,对技术的追逐是天然的。加上很多新技术通常发端于国外,传入国内且热度上来已经是一两年之后的事儿了,因此对很多新技术的产生往往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对技术的“来龙”懵懵懂懂,“去脉”更是走哪算哪。对于很多刚入行的小伙伴来说,业务问题从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架构师到达自己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明确的技术任务了,接触的都是技术/工程问题,用技术去解决天经地义。然而对于很多非技术问题,是否也可以用技术去解决呢?举两个例子
简介
技术人是天然的“技术控”
笔者是计算机科班出身,从高中到研究生,接受了十几年的理工科教育,对技术的追逐是天然的。加上很多新技术通常发端于国外,传入国内且热度上来已经是一两年之后的事儿了,因此对很多新技术的产生往往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对技术的“来龙”懵懵懂懂,“去脉”更是走哪算哪。
对于很多刚入行的小伙伴来说,业务问题从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架构师到达自己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明确的技术任务了,接触的都是技术/工程问题,用技术去解决天经地义。然而对于很多非技术问题,是否也可以用技术去解决呢?
举两个例子
去snapshot 化
背景:公司很多同事有一个不太好的开发习惯,二方库线上使用时没有去掉snapshot 标记,有时候改了代码也不升snapshot 的版本,进而导致不同的打包机器 打出来的包有可能不一样。所以,有必要在公司推动“去snapshot化”。
那么推动这件事,常规方法就是开个会,跟各个大佬说一下这个事儿,但我们知道日常的技术开发工作本身就很忙,靠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推进很难保证进度的,因此要有一个量化工具,拿到一份儿带snapshot 后缀的二方库名单,根据名单的变化来判断“去snapshot”的进度。
为此,笔者写了一个简短的golang程序,扫描磁盘,可以统计到带snapshot的二方库的名单。
同时,为了规范儿二方库的发布行为,可以隐藏maven私服后台页面,对外提供一个系统,规定所有的二方库发布时,必须在该系统中填写版本、负责人、使用手册等信息。重要的是:系统可以拒绝对带snapshot 二方库的发布。
使用协作 工具 代替IM
背景:日常的工作协同,大家习惯上使用IM,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开发人员被频繁的中断。 因此,项目管理部门一直在公司推项目协作工具,产品经理将任务填在协作工具上,开发人员通过协作工具查询任务,完成后将进度同步到协作工具上。问题是:大家习惯用IM沟通,操作协作工具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额外的事情,因此进展不大
对此,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假设我们可以根据协作工具自动生成“周报”,并规定日常周报以该周报为准,则操作协作工具对开发来说便不是一个额外的事情了,由此可以加快协作工具的推广。
什么是“技术人员的能力”
笔者已经工作三四年了,平时会面试很多人,包括自己闲下来也会学习很多技术,一直以来,脑海里都会有一个困惑:什么是能力?很多时候周末去公司看书,不知道看啥,感觉不会的很多,但真去学一个具体的技术又感觉意义有限,更何况坚持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蛮难的事情。
极客时间有一个《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的教程,在教程最后有很多人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笔者感觉有一个总结的特别好,调整一下是:技术人员,首先要能分解并给出一个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然后给出(或交给小伙伴完成)高质量、可维护、接口化代码实现。
所以,能力笼统的说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问题经常不是以技术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要培养将非技术问题转换为技术的能力,才有机会创造性的解决日常的很多”效率“问题,让技术为我所用。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于渊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9-6 / 69.00元
《Orange 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从只有二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出发,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路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以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码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一起来看看 《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