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前两天在知乎逛街,看到有这么个话题,顺手回答了下,并分享在这里,喜欢的话就一起讨论讨论吧。几千行的 SQL 存储过程,在比较老式的开发架构中常见,起源于 C/S 年代。通常是前端没有引入适当框架的设计,而将所有的应用逻辑一股脑儿丢给数据库开发造成的。当然这类设计的好处是上线快速,极短时间便可拿下项目。而弊端是扩展起来麻烦,尤其数据库开发一旦跳槽之后,留下的往往是看不懂的上古祖传代码,此时再动刀扩展系统架构去支撑业务需求,就显得吃力。作为负责的数据库开发,拿到这大几千行的 SQL 代码,肯定是不能听之任之的。
前两天在知乎逛街,看到有这么个话题,顺手回答了下,并分享在这里,喜欢的话就一起讨论讨论吧。
几千行的 SQL 存储过程,在比较老式的开发架构中常见,起源于 C/S 年代。通常是前端没有引入适当框架的设计,而将所有的应用逻辑一股脑儿丢给数据库开发造成的。当然这类设计的好处是上线快速,极短时间便可拿下项目。而弊端是扩展起来麻烦,尤其数据库开发一旦跳槽之后,留下的往往是看不懂的上古祖传代码,此时再动刀扩展系统架构去支撑业务需求,就显得吃力。
作为负责的数据库开发,拿到这大几千行的 SQL 代码,肯定是不能听之任之的。
首先,理解代码。
越长的 SQL 越是要理解透彻。开发为了省事(项目负责人好好检讨)凭着脑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通盘考虑逻辑的合理性与程序的可读性。有时候明明可以用一句 update 完成的操作,有些开发笨拙的拆开了很多次去操作,原因很可能是为了去记 log, 或者多个条件不懂得去归并。前者是设计的错误,后者是 SQL 本质思想的理解不到位。
在动手改代码之前,一定要理解透彻代码,不能操之过急。往往像这类耦合度高的 SQL 应用逻辑,好几个地方都在用,改了之后不一定会给哪里造成 bug.
接着,分拆代码。
在理解透彻业务逻辑的基础上,对代码进行整块的分拆和聚合。分拆和聚合的关键是控制事务。主表一级的事务,子表一级的事务,是不是可以分开处理,还是必须联合处理。是否考虑用多个子存储过程来格式化代码,显得更加易读,逻辑上也更加易懂。
分拆代码的好处是可以让你快速掌握业务逻辑,熟络每个业务关键点,重点是培养对业务的敏感。
再接着, 改写代码 。
当已经把代码段落按照业务逻辑分拆,合并之后,接下来就是在 SQL 细节层面做优化。这时候首先要考虑 SQL 语言的特点,集合化思想。如果你有魔方,可以拿起来看下,SQL 处理的是面以及面与面之间的关系。
如果要把红色的方块都选中,有的开发朋友会将第 1, 2,3 行的筛选条件单独拿出来,各自选出来之后再塞到临时表去做聚合,而正确的做法是将 1, 2, 3 的筛选条件首先聚合,归并,使用一条 SELECT 或 Update 语句完成原本冗余的代码。
在命名规范,Magic Number,低效率 SQL 编码上都要做严格审查,防止代码的腐化。不好的 SQL 代码习惯看到很多,直接写 insert ... select * from /update/delete 都是要严格禁止的;在大并发的系统中,使用临时表装载大量数据来满足报表需求,也是要适可而止的;OLTP 要和 OLAP 严格分开库,这种并存一库的架构至今在很多单位还存在着。
最后,保存代码。
任何代码都需要进 Source Code Version Control. 无论是 Git/SVC/TFS, 针对遗留代码,新增代码都要进行完整的源代码版本控制,做到有源可溯。
为什么会有这大几千行的 SQL 代码呢,我猜原因有 2 :
1 项目赶,时间紧,一切 以上线为重。自以为上线后会修改自己的代码,往往不大可能。就算你有心,后面的项目需求也会把你的积极性消磨殆尽。一旦项目结束,你跳槽,薪水翻倍了,再回头就没有机会了。
2 写 SQL 不写草稿。这个习惯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奇怪,写代码还写草稿?其实代码和写作一样,都是一种表达。村上春树写小说都打草稿,还修改不止一两遍。博尔赫斯等大文豪,对于修改是非常执着的。没有四五遍修改,都不好意思见人。我们有些 程序员 就是太贪,太急,潦草完事,从不往回找找感觉。看到业务就想接,这样不是不好,但总结归纳本就是一门提高效率的学问,举一反三手艺才能稳步提高。
有多少朋友,Pivot 总是写得不顺手,归根结底就是对写过的代码不总结,而写草稿,恰恰给你一个总结的过程。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怎样评价一个几千行的 SQL 存储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 浪潮分布式存储平台在Gartner Peer Insights平台获4.9分高度评价,位居第2名
- MCN 搭配评价模型论文笔记
- 二分类问题常见的评价指标
- 如何客观的评价 Go 语言
- 机器学习中的评价指标
- SDL思考之评价考核体系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