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

栏目: 数据库 · 发布时间: 5年前

内容简介:随着近几年全球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入场人工智能领域,催生了一大批技术的发展和落地:AI医疗、智能翻译、图像识别、智能社交机器人、无人驾驶……这些技术的背后都离不开“深度学习”。科技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某些隐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我们甚至统治我们?日前,中信出版社推出了《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一书。本书作者特伦斯·谢诺夫斯基是全球人工智能十大科学家之一、深度学习先驱及奠基者,亲历了深度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寒冬。但他和一众开拓者,利用大数据和不断增强的计算能力,终于在神经网络

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

随着近几年全球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入场人工智能领域,催生了一大批技术的发展和落地:AI医疗、智能翻译、图像识别、智能社交机器人、无人驾驶……这些技术的背后都离不开“深度学习”。科技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某些隐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我们甚至统治我们?

日前,中信出版社推出了《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一书。本书作者特伦斯·谢诺夫斯基是全球人工智能十大科学家之一、深度学习先驱及奠基者,亲历了深度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寒冬。但他和一众开拓者,利用大数据和不断增强的计算能力,终于在神经网络算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人工智能井喷式的发展。中信出版社特别邀请微软(中国)CTO韦青分享了这本书的阅读感受,以及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判断。

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

《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

中信出版集团出品

深度学习不仅是知识,而是思维范式的转变

首先我们怎么看深度学习,它到底是新的知识,还是一种范式的转变?人工智能非常广泛,其中机器学习是一方面,深度学习又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域。 我认为深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范式的转变。

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思维水平来解决问题”。我们处在一个智能的时代,机器开始解决很多人类原来以为自己擅长的,结果是机器更擅长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深度学习》这本书的作者特伦斯·谢诺夫斯基,是几十年一直跟着业界发展的前辈和专家,他在这本书清晰的把“深度学习”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其中最大的核心点,是 这种知识要求我们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并通过数学算法转变对世界的描述方式,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是由很多模型构成的。

如果我们还带着过去的思维方式,无论是电气化时代的思维方式,还是信息化时代的思维方式,都无法理解智能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计算机的计算方式有什么异同。过去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容易把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成就神话和夸大,另一方面对数学和算法的进步带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成果产生误解。现在出现很多“机器是否会代替人,机器人是否让人类灭亡”的担忧,都是因为没有充分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

以史为鉴,重新认识科技进步

由于技术的进步引发的新话题层出不穷,我们不断被动地接收新的理念。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人类开始进入“无人区”,没有一个大思想家或者大哲学家能够告诉我们未来会怎么样,所以人们就产生了很多争论,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关于机器智能的争论,关于机器人的争论,关于技术和人类关系的争论等等。

微软公司CEO萨提亚曾在一场演讲中说:“未来没有人引导我们,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以史为鉴,看看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我把这个阶段总结为四种态度和四种结局。

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

在蒸汽时代,很多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公司用蒸汽力量代替人的四肢,但当电气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公司态度是看不起电,因为最初电的效率并不够高。第一类公司的想法是电力不行,效率太低,没有未来,蒸汽力量足够了,一百年之后这些公司被淘汰了。

第二类公司放下一些包袱,认为电是新生事物,也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但是仍然坚信蒸汽机的力量,坚信只要对蒸汽机进行改良一样可以保持竞争力,这些公司也被淘汰了。

最可惜是第三类公司,他们已经放下旧的生产力,开始拥抱新的生产力和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但是思维方式没有改变。他们认为自己全面拥抱电气化时代,已经产生比蒸汽机时代超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但是他们还在跟蒸汽机相比,这些公司最终也被淘汰掉了。萨提亚提到,我们做了一些粗略的分析,只有不到5% 的公司在那个时代完成了转型和飞跃,真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当时大部分企业对于电气化的观念只是能点多少盏灯,或者生产线能够提高多少效率。只有5%的公司选择彻底放下包袱,忘记什么是电气,什么是蒸汽,而是把它们都当成是工具。这些公司要的就是进入新的时代。这代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优秀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

通过历史上的事件可以发现, 我们现在对未来的任何预估都是不足够的,都可能没有完全估计到未来的冲击力。

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

在历史上的某个阶段,古人类开始发现和使用工具,比如用骨头或者石片可以敲东西,完成手完成不了的能力。著名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画面,猿人忽然有一天发现可以拿骨头去敲另外一个骨头,可以把别的骨头敲碎,这就是人类历史上大的进步。他就发现这个骨头不仅可以敲骨头,也可以敲肉,可以敲瓜果,敲野兽,也可以用来防身。那时候人类发现,原来可以拓展四肢的能力,利用外部 工具 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发现不仅靠传统的工具,还可以靠各种机械的力量代替人类的四肢。我们现在不会无聊到说在肌肉能力方面还可以跟机器一拼,比如去和一辆汽车比赛跑步,应该没有人会这样做了。其实不仅是肌肉的机能,我们连计算的机能都都已经被淘汰掉了。有没有人可以马上开7的3次方?应该没有。我们可以十几块钱买一个计算器,计算器就可以做到。我们为什么对这种现象不会抱恐惧心理,而对人工智能抱有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

技术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吹和炒的

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

很多业界专家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媒体对人工智能的炒作过热,反而让广大读者,甚至是决策者失去了对这件事的核心把握。人工智能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机器学习的能力,就是一种机器智能。现在主要表现方式是深度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曾经尝试的符号学,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其实并没有过时,只不过还无法实现。现阶段深度学习取得了巨大突破,引领大家进入到新的未来。新的未来里面会不会是深度学习和其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式共存的方式?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们不要排斥这种观点,尤其不要认为现在就是深度学习这一种学习方式。 未来应该是人类的学习能力、机器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共融共生的阶段,这可能是更加客观描述未来时代特征的一个方面。

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

智能时代之前的深度学习要靠数据的堆积去学习和驱动。但是现在的数据既不够大,也不够好。虽然我们有很多数据,但是并不算真正的大和好。大数据的概念并不是多,我们数据结构和数据来源没有形成万物互联的社会,物联网没有布设到,5G没有到位,可能数据不够那么多,不够那么好。支撑万物互联的基础架构恰恰是一个云计算的架构。所以倒着讲是智、大、物、云,正着去演绎是云、物、大、智。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我总结了四点:首先, 一定要应用 。如果我们去学了“学会如何学习”的课程就会发现,现在最流行的方式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以实际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未来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存在大学毕业之后就不学习了。如何终身学习?一定要带着问题去学,这样学得越来越深入,学得越来越有用。人工智能也是一样的,它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学习不能为了学而学,一定是问题为导向的。

我的第二个观点就是,深度学习的发展不仅仅要靠数学的进步,不仅仅要靠计算机科学的进步,还要对人类自己的神经、脑神经、传输神经、感知神经的理解,才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我们每个人有基础的学习能力,机器学习也是一样,只是通过开放的接口开放学习的通用能力。未来每个人一定要在通用能力之上,掌握行业的学习能力,才能够真正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福祉。

第四点就是要真正产生深度学习能力,我们需要有数据,需要有人才,还要有算法和算力。像微软这样专业公司可能会提供更强大的算法和算力,更多的公司需要在人才培养,数据收集上面下很大功夫,这样才能产生互动的促进作用。数据、人才、算法、算力这四者缺一不可。每一方面在未来都巨大的商机,正是因为我们即将进入智能社会,商机恰恰不是只在智能本身,而是各个方面。

没有专家的时代,每个人都要终身学习

我用盲人摸象的寓言来举例,这个时代是没有专家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每天都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只要不放弃学习,不放弃自己,不要认为我到了某种年纪或某种地位,我就不去学了,也不要因为我是学文科或者我是学理科的我就不要再学其他的知识。未来需要的是天天学习。因为这个伟大时代还没有来,我们最多是摸着大象的其中一部分,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终摸到大象整体的那个人。

正是因为这个时代没有专家,同时也是没有所谓的公理的时代, 每一个理论都有可能成为当时可行的理论,但是并不意味着能够成为永远的理论,永远成功的法则。 我们要去学习,不要唯各种专家,不要唯新,更重要唯实,你自己去试,小马过河,水是深浅只有自己知道。听别人说可以,包括我现在讲的,这也只是我在微软这么多年的体会和理解,并不代表所有人体会和理解,尤其不代表是否是正确的。我们不妨能够自己去试一下,大胆去试发现原来水既不像A说得那么是深,也不像B说的那么浅,对你来说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

最后以比尔·盖茨先生的这段话作为结尾:“人们大都倾向于高估他在一年内所能完成的事情,但又容易低估他们坚持十年后能够取得的成就。”大家一定要明代,第一没有专家,第二没有起跑线,第三每天都在重新更新有新知识新理念出现,我们先不要放弃自己,同时把握最基本的对自己的自信和信念,认真学习。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微软(中国)CTO韦青:人工智能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The Seasoned Schemer

The Seasoned Schemer

Daniel P. Friedman、Matthias Felleisen / The MIT Press / 1995-12-21 / USD 38.00

drawings by Duane Bibbyforeword and afterword by Guy L. Steele Jr.The notion that "thinking about computing is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things the human mind can do" sets both The Little Schemer (form......一起来看看 《The Seasoned Schemer》 这本书的介绍吧!

在线进制转换器
在线进制转换器

各进制数互转换器

SHA 加密
SHA 加密

SHA 加密工具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