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编者按】智能门锁热度始终不减,尽管时时有负面新闻曝出,但行业规模年年增加,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不得不说智能锁的便利性使消费者对它有着极高的期待值,但它距离真正的普及,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发于物联智库网,作者田小腰;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编者按】智能门锁热度始终不减,尽管时时有负面新闻曝出,但行业规模年年增加,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不得不说智能锁的便利性使消费者对它有着极高的期待值,但它距离真正的普及,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发于物联智库网,作者田小腰;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随着5G突破在即,物联网时代的临近,各行各业都在谋求智能化转型,门锁也不例外,智能门锁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智能门锁是指可通过密码、指纹、人脸、感应卡识别等技术方式解锁的门锁,可以使用户摆脱钥匙的束缚,实现门锁的智能化、便利化。
其实智能门锁也不是刚刚出现的新事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指纹锁等智能门锁,但有碍于技术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普及,直到现如今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智能门锁也受到了更多重视,得到更多用户的使用。
盘点智能门锁分类
过去一年是智能门锁的重要发展时期,但截至目前,我国智能门锁渗透率仍然很低,远远不及日韩和欧美。按照实际应用情况,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门锁主要有以下五种技术。
1.密码锁
密码锁是通过一系列数字或符号开启的一种锁,通过密码的排列顺序带动锁内机械转动,从而完成开锁。目前,智能密码锁有键盘式电子暗码锁和触控键盘式密码锁,前者具有有质感的按钮键位,后者的LED触控屏幕更加美观。功能方面,两者皆能设置多位数字密码、可任意修改等,使用方便。
2.指纹锁
指纹锁利用以指纹为载体的活体识别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识别率。指纹识别目前有光学指纹识别及半导体指纹识别两种,技术相对成熟,应用更加广泛。据《中国智能门锁产业白皮书》介绍,指纹识别锁在生物识别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7%。
3.人脸识别锁
随着iphone X把人脸识别推向大众,人脸识别在各种领域均得到大量应用,智能锁具也不例外。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项生物识别技术,通过采集人脸图像或视频,实行计算匹配,从而完成识别。相较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无需直接接触,操作简单。将人脸识别应用在智能锁具领域,人脸识别锁相对快捷,无需用户接触就可获取用户的信息。
4.感应卡锁
运用各种卡替代钥匙刷卡开门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应用,例如公司门锁,小区门禁等。感应卡锁主要应用NFC、RFID等短距离无线识别技术,使用简单,方便快捷,普及性较高。
5.远距离控制门锁
目前,市场上也大量存在一些智能门锁软件,用户可通过它查看智能门锁状态等。另外,还存在一些远距离遥控锁,可通过无线遥控远距离开门。不同于上述各种锁具,远距离控制门锁无需接触、远程遥控,使用简单。
国内的智能门锁市场也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产业链趋于成熟,但是市场仍需逐步培育。目前阻碍智能门锁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是安全,企业除了要大力发展渠道和服务之外,在产品质量、尤其是安全性能方面尤需加强。
智能门锁是否安全
目前,在所有锁具中,要数智能锁的利润最高,价格从一千至几千不等。智能门锁最大的亮点,一个是方便,另一个就是安全。然而犹如电子技术总是存在漏洞一样,智能门锁真的像宣传的那般安全吗?暴利之下,市场混乱。
据全国锁具中心信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智能门锁生产厂家已经超过1500家,年销量达2100万套。另外,行业排名前二十的企业占据行业产销量六成以上,近一半的企业为贴牌生产,大部分企业为纯组装型企业。 如此混杂的业态,让安全成为稀缺品。最为重要的是,参差不齐的质量会降低市场对产品的信心。
2018年,特斯拉线圈在第九届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上大出风头,秒开智能门锁的事情在网上不断发酵。但凡门业博览会,不乏有“踢馆”者。2018年中,在浙江永康举办的第九届门博会上,一位来自湖南的年轻女士拿着一个“小黑盒”——特斯拉线圈,当场刷开8家品牌商的智能锁,最快的只用了3秒。在最近央视播出的《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中,也利用“小黑盒”对智能锁进行了一次风险监测,结果表明,40个样品中,有6个批次都能够被所谓“小黑盒”打开,占比达15%。
尽管日后专家一再强调能被开的都是不合格产品,然而市场上存在如此多的不合格产品也不免让人对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产生怀疑。早些时候,360相关技术人员也曾通过取指纹装置成功获取用户存留在门锁上的指纹…种种事件表明,智能门锁如今离真正的安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以指纹锁为例,指纹锁的最大风险在于指纹可能被假冒,并且由于指纹等生物识别具有唯一性,倘若被盗,影响深远。尽管目前半导体指纹识别号称安全性极高,但能否经受市场检验仍然存疑。
而人脸识别相对而言风险更高,首先是人脸的不确定性。不同于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指纹,人脸是动态的,即使是化妆等行为都可能对人脸识别造成较大影响。其次是能耗问题。由于人脸识别的补光、采集等都更需要电力支撑,人脸识别锁相较其他方式更加耗电。再次,不同于指纹的独一无二性,双胞胎等长相极度相似的情况更容易发生误识别的现象。
另外,其它开锁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相对于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感应卡更容易被复制,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与日俱增的。而正如传输距离增长会存在安全问题一样,远距离控制门锁也会为信息带来更多隐患,不法分子很可能通过智能门锁获取用户信息,增加用户的安全隐患。
如此看来,智能门锁的安全之路任重而道远。而正如锁界广为流传的那样,没有开不了的锁,都只是时间问题。门锁没有绝对的安全,仅仅相对于传统机械锁,智能门锁仍然有一段路要走。
智能门锁能否成为下一个入口
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智能音箱的用户量已经普及至数亿人。继智能音箱之后,以智能门锁作为下一个入口的说法甚嚣尘上。那么,智能门锁究竟能否成为下一个入口呢?笔者对此是持消极态度的,但智能门锁的普及会很快到来。
智能门锁难以成为智能家居下一个入口,主要在于产品与技术两方面。
技术层面。锁是安全的重要保障,门锁与现代技术叠加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但是,门锁与技术的融合仍需要解决一些痛点。一方面,电子产品一定程度上都会具备不稳定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亟需考虑。另一方面,目前智能门锁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鲜有企业从产品本身出发,深耕技术,发展出一款超越同侪的产品。
产品层面。智能门锁作为门锁具有天然的一些属性,很难成为一款类似音箱的与人交互设施,更何况要由此为入口来控制家中其他智能硬件。而且,智能世界也应更加方便人与设备之间的交互,尽量减少中间层的所谓“入口”。因此,以分布式入口为代表的其他方式可能更符合人们所需。
此外,智能门锁发展时间短,目前的产品积累已经被逐渐消化,能否发展出新的技术成为未来智能门锁突破的重要方向。最后,目前智能门锁价格偏高,随着参与企业越来越多,价格战愈演愈烈,产品本身反而没有太大改变。企业也当在提升技术之外,进一步降低价格。
但是,尽管不能成为下一个入口,但无法掩盖它的潜力与价值,智能门锁的普及是一定程度上的必然趋势。
智能门锁具有安全性、便利性以及易管理化等特点。对用户来讲,锁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安全,具备更高安全性的锁具总是更能得到市场青睐,从古至今对锁的升级都是为了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从理论上讲,智能门锁的安全性是高于机械锁的。另外,智能锁的便利性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较高吸引力。忘带钥匙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为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随着现如今技术的迭代与爆发,能提供更高便利性的产品往往更能得到用户认可。此外,对于公寓和酒店等场景,智能门锁也可让管理变得更轻松。智能门锁可带来酒店无卡化方案,公寓出租也可因门锁智能而免于频繁换锁。
智能门锁的兴起是门锁行业推陈出新的必然结果。随着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的发展,智联网世界必然到来。 相较机械锁,智能门锁也更符合未来智联网社会的需求。或许真如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认为的那样,未来5年是智能门锁高速增长的时期,10年将到达稳定收获期。
亿欧作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始终关注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亿欧家居上线装配式装修行业系列报道,旨在向业内人士介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共同探讨新生事物成长的可能性。未来,我们会走访更多的企业、约聊更多的专业人士,举办产业论坛,为行业提供更多信息交流和观点碰撞的机会,带来不同的声音。
欢迎关注装配式发展的业内人士积极参与到这一话题的讨论中来,与亿欧携手,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专题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72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Python 高速增长的三次历史机遇
- 微服务高速通信设计
- 手动编译高速扫描器MasScan
- 符号执行——从入门到上高速
- HHVM 4.100 发布,高速开源虚拟机
- HHVM 4.101 发布,高速开源虚拟机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第3卷 英文版·第2版)
Donald E.Knuth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0-10 / 119.00元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系列被公认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权威之作,深入阐述了程序设计理论,对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该系列的第3卷,扩展了第1卷中信息结构的内容,主要讲排序和查找。书中对排序和查找算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各种算法的效率做了大量的分析。 本书适合从事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等各方面工作的人员阅读,也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对于想深入理解计算机算法的读......一起来看看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第3卷 英文版·第2版)》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