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 std::shared_ptr 原理来看看栈溢出的危害

栏目: C++ · 发布时间: 5年前

内容简介:上周五排查了一个由于shared_ptr共享被管理对象,同一时刻可以有多个shared_ptr拥有对象的所有权,当最后一个shared_ptr对象销毁时,被管理对象自动销毁

C++ std::shared_ptr 实现原理

上周五排查了一个由于 XXX模块 操作疏忽导致栈越界引发的 我的模块 的智能指针Crash问题,因此稍微研究了一下,以作参考:

shared_ptr共享被管理对象,同一时刻可以有多个shared_ptr拥有对象的所有权,当最后一个shared_ptr对象销毁时,被管理对象自动销毁

shared_ptr 实现

从C++ std::shared_ptr 原理来看看栈溢出的危害

简单来说, shared_ptr 实现包含了两部分,

  • 一个指向堆上创建的对象的裸指针
  • 一个指向内部隐藏的、共享的管理对象。

第一部分没什么好说的,第二部分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 use_count ,当前这个堆上对象被多少对象引用了,简单来说就是引用计数。
  • weak_count ,这个管理对象被多少个智能指针共享了,简单来说就是 管理对象 的引用计数。

不同指针创建的对同一个堆上对象的智能管理,并不共享管理对象,因此存在 double free 的可能性

_shared_ptr 直接包含的裸指针是为了实现一般指针的->,*等操作,通过 __shared_count 间接包含的指针是为了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回收相关资源。

换句话说, __shared_count 内部的 use_count 主要用来标记被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weak_count 主要用来标记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问题原因

了解了原理,可以看出 std::share_ptr 本身的 _M_ptr 指向了堆上通过 new 创建的对象。但是其自身这个 _M_ptr 却会如果在不当操作上,被修改,比如栈越界操作,就会被破坏,导致产生对非法对象的访问:

int i = 5;
NSLog(@"i address is %p", &i);

XXX::XX df = XXX::XX::buildDataFrame();
NSLog(@"sp0 address is %p", &df);

int a[1] = {1};

NSLog(@"k address is %p", a);

for (int i = 0; i < 10; i++) {
    a[i] = i;
}

NSLog(@"haha");

上述这段代码就会引发问题,这里 XXX::XX 的具体内部设计使用了经典的RAII,下文再表。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摩尔神话

摩尔神话

阿诺德•萨克雷、戴维•布洛克、雷切尔•琼斯 / 黄亚昌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7-9 / 105元

戈登·摩尔领导“八叛逆”创建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为硅谷人士的冒险和创新确立了蓝图。他对技术进行创新,并使“变节资本”成为关键动力,使硅谷成为如今的模样;作为仙童半导体的研发总监,以及在芯片制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的观点让创业之火熊熊燃烧;在英特尔初创期,开辟了第二条战线,即用微处理器来实现数字逻辑;他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以及电子革命确立了核心动力,促进了技术普及,加速了社会变革;在对晶体管技术坚定不移的......一起来看看 《摩尔神话》 这本书的介绍吧!

CSS 压缩/解压工具
CSS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CSS 代码

随机密码生成器
随机密码生成器

多种字符组合密码

XML、JSON 在线转换
XML、JSON 在线转换

在线XML、JSON转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