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API层就是网络层,是一个App必不可少的模块。我从12年开始做安卓开发,从这些年的开发经验中对API层的实践进行一些总结,内容方面主要是围绕HttpClient的选择,响应处理的编程模型和通知UI数据更新的最佳方式。以下内容仅仅是个人观点,与实际内容如有出入,烦请指出;若喷,请轻点。标题中的Http Client是一个泛指,可能与某个http请求库重名,它泛指所有的http请求客户端。
API层就是网络层,是一个App必不可少的模块。我从12年开始做安卓开发,从这些年的开发经验中对API层的实践进行一些总结,内容方面主要是围绕HttpClient的选择,响应处理的编程模型和通知UI数据更新的最佳方式。
以下内容仅仅是个人观点,与实际内容如有出入,烦请指出;若喷,请轻点。
SDK中的Http Client
标题中的Http Client是一个泛指,可能与某个http请求库重名,它泛指所有的http请求客户端。
SDK中的client有2个: HttpURLConnection
和Apache的 HttpClient
库。
在最早的时候(大概Android1.x开始),SDK把 Java 的 HttpURLConnection
照搬过来。但是 HttpURLConnection
很底层,用起来非常麻烦。你发一个Get请求还要操作流,没有20行代码下不来,上传文件要自己拼 multi-part
块,而且这个类在Android2.2之前还有内存泄漏的Bug。
估计谷歌自己也不想用,就将Apache的 HttpClient
库内置到SDK中了。在易用性上确实简洁不少,也实现了像 marti-part
这种编码,不用我们手动拼了。但是缺点是 太面向对象了
,代码比较臃肿。发送Post请求,再加点Header,就要创建很多的对象,代码量依然下不来。于是当时诞生了很多针对HttpClient进行封装的类库,我用的最多的就是 android-async-http
和 xutil
。Android5.0之后,SDK将Apache的 HttpClient
移除了。
当然也有针对 HttpURLConnection
进行封装的类库,比如谷歌自家的 Volley
。Volley的性能优秀,且内置图片加载功能。当时风光过一阵,直到现在我仍然能看到有许多三方库http使用Volley来做。Volley的缺点是部分Http功能不完善,比如默认不能发送Post请求,需要手写一些代码;不支持重定向。
现代化的Http Client
Http Client的话题还没有说完,上面说到谷歌在2013年的IO大会上推了自家的Volley;但是会议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当谷歌的开发者在介绍Volley的时候,下面的某个听众喊道:
"I prefer OkHttp。"
当时引得众人大笑,介绍的人员值得很无奈的回了一句:"Yeah, I like OkHttp too."
然后OkHttp就火了,好像Volley的介绍是为了让人们知道OkHttp。
为什么OkHttp火?
- 它功能完善:Http编码,协议和Http Verb的完全支持,Http Cache的完美支持
-
它性能优越:它既没有基于
HttpURLConnection
,也没有基于HttpClient
;自己用socket重新实现了一套。内置连接池,会重用连接,会选择最佳的Host,让网络延时降到最低 - 它竟然支持拦截器这种现代化的网络功能
- 它API简洁
OkHttp是目前Android和Java平台最优秀的Http Client,没有之一。同时也诞生了基于OkHttp进行封装的三方库,比如: Okhttputils
和 OkGo
,它们使用起来都非常简单。
如果你喜欢注解,可以试试同一个团队出品的 Retrofit
。
顺便普及一下人员信息:
-
Square公司:美国的一家做支付的公司,Okhttp和Retrofit的出品团队,团队有个大牛叫
JakeWharton
。 -
JakeWharton: Android界的顶尖大牛,现在去了谷歌,在做Kotlin方面的工作。很多人知道他写了ButterKnife,OkHttp,Retrofit,但是可能不知道当年谷歌团队的
support-v4
包还没有支持属性动画的时候,人人都用他的NineOldAndroid
类库来做属性动画;当年谷歌团队的support-v7
包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人都用它的ActionBarSherlock
来做ActionBar。真正的是一个人撑起一片天。
响应处理的编程模型
在Client的选择上,OkHttp是最佳选择。但是在响应处理的编程模型上,目前所有的Client都提供了Callback的模型来处理响应,用伪代码表示就是:
XXClient client = new XXClient(); client.url("https://github.com/li-xiaojun") .header("a", "b") .params("c", "d") .post(new HttpCallback<Bean>(){ public void onError(IOException e){ //do something } public void onSuccess(Bean bean){ //do something } }); 复制代码
回调的模型在代码复杂的时候回陷入 Callback Hell
的问题,当然你可以用抽取方法来重构,也可以用RxJava来打平回调的层级;但在可读性方面仍然没有同步的代码看上去漂亮。来看一个同步模型的代码:
Bean bean = client.url("https://github.com/li-xiaojun") .header("a", "b") .params("c", "d") .<Bean>post(); //异步请求 Result bean = process(baen); saveDB(bean);//异步操作 复制代码
显然同步模型会更具可读性,哪怕你异步逻辑再复杂,可读性都不会减少一点。如何能让同步的代码发送异步的请求呢?
Java可以用Future来实现,更优雅的是Kotlin的协程。使用Kotlin协程的代码看起来像这样:
GlobalScope.launch { Bean bean = client.url("https://github.com/li-xiaojun") .header("a", "b") .params("c", "d") .<Bean>post().await(); //异步请求 Result bean = process(baen);//非异步 saveDB(bean).await();//异步操作 } 复制代码
Kotlin的Coroutine和其他语言的协程一样,拥有2大优点:更好的调度性能,异步代码变同步。这里不会讨论协程如何使用,只是用到了协程;如果要学习协程,最好的资源就是Kotlin官方网站。
如何通知UI数据更新
如果你的API层写在UI中,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但这显然不具有任何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当我们将API单独抽出一个层(一般是MVP的P层)的时候,数据获取和处理的代码合UI分离了,必然面临这个问题。
一般有3种处理方式:
- 自定义Callback
- 使用EventBus
- 使用LiveData
用自定义Callback的方式编写的代码看起来像这样:
class LoginPresenter{ fun login(username: String, psw: String, listener: OnLoginListener){ GlobalScope.launch { Bean bean = client.url("https://github.com/li-xiaojun") .header("a", "b") .params("c", "d") .<Bean>post().await() //异步请求 if(bean!=null){ listener.onLoginSuccess(bean) }else{ listener.onError(...) } } } } 复制代码
这种方式的需要每个逻辑都要自定义一个回调,代码量巨大,且丑陋,不可取。
使用EventBus来通知UI,代码写起来想这样:
class LoginPresenter{ const EventLoginSuccess = "EventLoginSuccess" const EventLoginFail = "EventLoginFail" fun login(username: String, psw: String){ GlobalScope.launch { Bean bean = client.url("https://github.com/li-xiaojun") .header("a", "b") .params("c", "d") .<Bean>post().await() //异步请求 if(bean!=null){ EventBus.get().post(new Event(EventLoginSuccess, bean)) }else{ EventBus.get().post(new Event(EventLoginFail, null)) } } } } 复制代码
可以看到,EventBus的方式让我们不用去定义大量的回调,换了种方式去定义大量的Event标识。当项目复杂后,可能有上百个Event标识,并不容易管理。所以这种方式不是最佳的方式。
LiveData的方式代码写起来像这样:
class LoginPresenter{ var loginData = MutableLiveData<Bean>() fun login(username: String, psw: String){ GlobalScope.launch { Bean bean = client.url("https://github.com/li-xiaojun") .header("a", "b") .params("c", "d") .<Bean>post().await() //异步请求 loginData.postValue(bean) } } } 复制代码
可以看到,LiveData的方式可以让我们避免去定义回调和Event的标识,写法上更简洁。更重要的是,LiveData天然能观察UI生命周期变化,能避免一些内存泄漏,以及在最佳时刻更新UI。
MVP和MVVM
客户端主要和UI打交道,最高效的架构一定是MVVM;前端的Vue和React已经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Android上的MVVM主要有3种实现:
- LiveData和ViewModel
- DataBinding
- 基于Kotlin代理去实现VM层
其中DataBinding需要学习一些特定语法,和前端的Vue很像,而且因为用了反射,在复杂的更新频率高的界面会有一点性能问题;不过也是很不错的一种选择。
Kotlin天然支持属性代理,我们可以基于Kotlin的代理语法来实现UI的动态更新,不过这个需要一些精力。
个人最喜欢的是LiveData和ViewModel。
上个小节的Presenter层显示没有处理UI生命周期变化的逻辑,比如当UI结束时,Presenter是无法得知的,从而无法去释放一些资源。你可以手动去写一些代码,但是ViewModel是最佳选择,它天然可以监视UI销毁。所以换成ViewMode的代码是这样的:
class LoginViewModel : ViewModel(){ var loginData = MutableLiveData<Bean>() fun login(username: String, psw: String){ GlobalScope.launch { Bean bean = client.url("https://github.com/li-xiaojun") .header("a", "b") .params("c", "d") .<Bean>post().await() //异步请求 loginData.postValue(bean) } } //UI销毁时执行 fun onCleard(){ //释放资源的代码 } } 复制代码
最佳实践
综上所述,根据我个人经验得出的最佳实践是: 选择OkHttp发送请求,使用Kotlin Coroutine处理响应,用LiveData来通知UI更新;将这些逻辑抽象为VM层,具体表现为ViewModel。
网络请求本质上不就是从一个URL得到一个实体类吗?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GlobalScope.launch { //get请求 val user = "https://github.com/li-xiaojun".http().get<User>().await() //post请求 val user = "https://github.com/li-xiaojun".http() .headers("token" to "xxaaav34", ...) .params("phone" to "188888888", "file" to file, //上传文件 ...) .post<User>() .await() } 复制代码
上面的代码使用我的开源库 AndroidKTX
就可以做到。有人说,这么简单,那支持其他请求方式,设置全局Header,设置自定义拦截器,支持HTTPS吗?这些是一个网络库的基本功能,当然支持啦。
AndroidKTX
的Github地址是: github.com/li-xiaojun/…
所以,贴下我项目中API层的实践代码:
class LoginViewModel : ViewModel(){ var loginData = MutableLiveData<User?>() fun login(username: String, psw: String){ GlobalScope.launch { val user = "https://github.com/li-xiaojun".http() .params("phone" to "188888888", "password" to "111111") .post<User>() .await() // 为null表示请求失败 loginData.postValue(user) } } //UI销毁时执行 fun onCleard(){ //释放资源的代码 } } 复制代码
UI层的代码大概是这样:
class LoginActivity: AppCompatActivity() { fun loadData(){ loginVM.loginData.observe(this, Observe { if(it==null){ toast("请求出错") }else{ updateUI(it) } }) //执行登录 loginVM.login(username, password) } } 复制代码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Android开发中API层的发展以及最佳实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左手打工,右手创业
韩垒 / 东北师大 / 2011-4 / 29.80元
《左手打工右手创业》内容简介:打工一族,不能没有激情,不能没有梦想,激情能让你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同时,要让梦想变成现实,你还必须具备务实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一步一步向目标前进。创业不是简单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加美好梦想就能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个人创业更多的是要依靠前期科学的规划、多角度的观察、理性的分析、有效的资源分析与整合、成熟高效的运作技能、良好的商业心态等。 《左手打工......一起来看看 《左手打工,右手创业》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