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今日(1月22日),一架校验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一跑道上,这意味着大兴国际机场第一场校验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大兴国际机场工程建设即将进入验收移交阶段。同时,今日商汤科技也传出消息,商汤与与首都机场公司达成合作,基于商汤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助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打造“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引领机场安检实现智能化,提升交通安全运行效率和旅客满意度。
今日(1月22日),一架校验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一跑道上,这意味着大兴国际机场第一场校验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大兴国际机场工程建设即将进入验收移交阶段。
同时,今日商汤科技也传出消息,商汤与与首都机场公司达成合作,基于商汤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助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打造“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引领机场安检实现智能化,提升交通安全运行效率和旅客满意度。
说起人脸识别,大家也许会想到“张学友演唱会”“找到被拐儿童”等事件。虽然这些事件在宣传中多少存在对技术夸大的成分,但人脸识别在公共安防中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平安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对计算机视觉企业而言,公共安防市场也是他们实现商业变现的场所。
但随着城市平安建设的增量市场逐渐变少,建设步伐趋缓,公共安防市场的“土壤”不再“肥沃”如初。但人脸识别在公共安防市场的成绩让更多行业了解到了“人工智能”的好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不少安防领域的细分市场也开始寻求智能化改造,机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新增量市场——智慧机场
2019年1月7日,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2019年民航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要持续提升民航服务质量”就是会议提到的其中一个工作重点。
在“提质量”方面,有几项措施。
一是促进民航“无纸化”服务提质升级,将“无纸化”出行服务由国内航班向国际/港澳台航班推广;推进行程单电子化改革,构建电子化行程单安全体系。
二是鼓励人脸识别、自助值机、自助托运、智能问讯等系统建设,千万级机场自助值机旅客占比力争达到70%以上。
三是探索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等新技术与民航安保工作的融合,推广旅客“差异化安检”和“诚信安检”试点经验,推广证件执照网上办理、无接触式安保等。
此外,会议还提到几组数据。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颁证运输机场235个。其中,旅客吞吐量千万级机场共37个,同比增加5个,三千万级机场10个。
2018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较上年增长10.2% 。其中: 中部增长14.8%;东北增长9.7%;西部增长9.4%;东部增长9.7%。
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其中民航发展基金安排投资补助281亿元。全年新开工、迁建运输机场9个,新增跑道6条、停机位305个、航站楼面积133.1万平米,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35个。进一步放开社会资本投资民航业限制,推出28个民航领域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100亿元。
从该会议强调的内容可以看出,机场智慧化改造的需求日益增强,“智慧机场”的市场正逐渐“崛起”,而其中,人脸识别将大有作为。
人脸识别在机场中能干啥?
人脸识别如何助力打造智慧机场?
首先,在安检环节,机器人脸识别能够代替人工,提升安检效率。此前据《北京晚报》报道,在首都机场的“智能旅客安检系统”,能在1分钟之内完成安全识别和行李处置,安检效率由原来的每小时通过160人左右提升至266人。
民航工作会议提到的“差异化安检”和“诚信安检”也需要建立在人脸识别的基础之上。将个人信用系统与机场安检打通,用人脸识别确认乘客身份,信用值高的乘客可减少安检流程快速通过,减少安检排队时长。
其次,在值机和登机环节,人脸识别的引入能提升效率。现在不少机场都已推出自助值机设备,但自助值机后,行李托运、登机身份检验,大部分还需要人工进行身份复核,所谓自助值机,只是让旅客能快速拿到登机牌而已。在倡导“无纸化”的时代,未来这样的“自助值机”还能用多久,或是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尚未可知。
不少机场已经开始了“无纸化”尝试,引入“二维码”登机,二维码虽能实现“无票登机”,提升效率,但却在身份核验这一安全环节有所缺失。引入人脸识别后,乘客或只需手持身份证,用刷脸即可完成值机、自助行李托运、登机等过程,使得旅客的整个乘机体验大幅提升。
此外,人脸识别还能帮助航空公司完善会员服务,也能够为机场的商业化运营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
谁在参与智慧机场?“盘”它
机场有“矿”,但这个“矿”不是2019年才出现的。亿欧智慧城市了解到,我国在2015年就开始了“智慧机场”的探索,2017年这一赛道脱颖而出,得到不少AI企业关注,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参与打造了相关项目。
△部分参与机场人脸识别安检项目的AI企业
当然,上表只是参与机场人脸识别安检项目AI企业的冰山一角。据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机场都已或多或少开始智慧化改造,人脸识别几乎是智慧化改造的“标配”。但考虑到机场顺利运营的问题,不少机场都先从员工通道的人脸识别核验开始试验,尚未将其扩展到乘客的登机流程中。安检是首先可引入人脸识别进行辅助身份核验的环节,但据统计,目前68%的机场尚未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辅助安检,而这些空白都将成为AI企业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虽然智慧机场建设离不开人脸识别,但人脸识别的作用依然不能被“神化”。一方面,技术的可靠性尚有待检验,机场对安保的要求极高,短时间内人工智能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人工,最多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机场的人脸识别系统提供商资质背景不同,系统尚无统一规范,接口标准混乱,如何保障数据安全也是一大问题。
但无论如何,在公共安防市场放缓的当下,找到机场安检卡口这类细分场景,未尝不能找到新的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人脸专集(三):人脸关键点检测(下)
- 应用层下的人脸识别(二):人脸库
- 应用层下的人脸识别(三):人脸比对
- 阿里人脸识别安全技术获专利 可防范3D人脸面具攻击
- 你能区分真实人脸和AI生成的虚假人脸吗?
- iOS 相机流人脸识别(一)-人脸框检测(基于iOS原生)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