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我们的一个 Node.js 项目已经开发近两年了,在这个项目中,服务端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单服架构转变为微服务架构,从 Express 框架转变为 Loopback 框架,从 Cloudant 数据存储转变为 Cloudant+Mysql 存储。在转变过程中,我们踩了很多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对性能调优方面的经验做一下小结,希望新的项目组采用 Loopback 或 Cloudant 等技术时,能够获得一些参考。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将我们项目的需求和架构进行简化,以期能够简单直接地说明问题。我们的系统是给销
引言
我们的一个 Node.js 项目已经开发近两年了,在这个项目中,服务端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单服架构转变为微服务架构,从 Express 框架转变为 Loopback 框架,从 Cloudant 数据存储转变为 Cloudant+Mysql 存储。在转变过程中,我们踩了很多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对性能调优方面的经验做一下小结,希望新的项目组采用 Loopback 或 Cloudant 等技术时,能够获得一些参考。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将我们项目的需求和架构进行简化,以期能够简单直接地说明问题。
项目背景
我们的系统是给销售人员使用的。在此系统中,销售人员可以创建群(我们称之为 Workspace),在群里面,组员可以发表自己的销售建议(我们称之为 Idea),同时其他组员可以给这些建议进行评分,以选出最好的建议。为了能够使得销售们方便地获取灵感,我们集成了一些第三方系统,并将第三方系统的数据以 Spark 的形式在我们的系统中呈现出来,供销售借鉴。项目最初的架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系统框架
问题发现
系统功能开发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就开始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系统的压力测试十分关键,因为平时在开发和测试过程当中,往往只有少数几个人在系统上操作,因此很多问题并没有暴露出来。为了更好地进行压力测试,首先项目组会定一个合格标准,比如在 160 并发条件下,响应时间 3s 以内算作合格。之后开发和测试会相互沟通好,开发提供页面用到的 API 和输入参数,测试在 JMeter 中编写好脚本进行测试。用 JMeter 进行压力测试之后,系统的性能问题就很容易暴露出来。在我们的项目中,我们发现有几个 API 的响应时间在 160 并发,10 loop 的情况下,已经超过了 6s,这是明显不符合我们的预设目标的,于是,针对这些有问题的 API,我们就可以深入分析,然后通过不同手段进行优化。具体的优化策略在下文中详细论述。
数据库层面优化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重现和分析,我们发现之前设计的数据模型是性能的瓶颈之一,于是第一步,我们先在 Cloudant 上想办法,具体采用了如下手段。
关联性很强的数据移到关系型数据库中
我们开始时把所有数据存储在 Cloudant 中,Cloudant 作为数据存储,有它的优势,比如它能够很方便地存储非结构化数据,但是像非关系型数据库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样,它对联表查询的支持比较弱,因此一个 API 如果涉及到多表联查,它的性能往往不好,比如遇到如下的情况:
图 2. 关联示例
在上图中,一个 User 有多个 Workspace, 一个 Workspace 有多个 User,一个 Client 有多个 Workspace。要求提供通过 userId 查询该 user 拥有的 Client 的 API。为了解决这个需求,在 Cloudant 中,一般需要三个查询:
- 通过 userId 查到 User,获取 workspaceIds。
- 通过 workspaceIds 查到所有的 Workspace,获得 clientIds。
- 通过 clientIds 查到所有的 Client。
以上三个查询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优化为两个查询,这个在下面会讲到。
免费试用 IBM Cloud
利用IBM Cloud Lite 快速轻松地构建您的下一个应用程序。您的免费帐户从不过期,而且您会获得 256 MB 的 Cloud Foundry 运行时内存和包含 Kubernetes 集群的 2 GB 存储空间。了解所有细节并确定如何开始。如果您不熟悉 IBM Cloud,请查阅 developerWorks 上的 IBM Cloud Essentials 课程 。
我们的 Cloudant 建在IBM Cloud 上,如果进行本地查询,一次查询大概会耗时 500ms,因此这个 API 总共会耗时 1.5s, 类似的 API 如果多的话,就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因此我们把这类关联性很强的数据移到了 Mysql 中,在 Mysql 中,只要通过一次简单的联表查询,就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了,一个 API 至少可以节省 1s 的时间。通过数据迁移,我们的系统的架构就变成如下形式了:
图 3. 数据库拆分后的架构
创建 view 进行查询
跟很多非关系型数据库一样,Cloudant 对于三表以上的联查比较无力,但是对于两表联查,可以通过创建 view 来解决。这里两表联查的情况,分为两表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和两表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下面分别举例进行说明。
首先是一对多的关系,数据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 4. 一对多示例
对于该数据模型,在 Cloudant 中的数据存储是这样的:
清单 1. 一对多 Cloudant 中数据存储
{"_id": "client0_id","name": "client0","type": "client"} {"_id": "workspace0_id","name": "workspace0","type": "workspace","clientId": "client0_id"}
现在要求通过 workspaceId 获取对应的 client 信息,为了通过一次查询解决问题,可以建立这样的 view:
清单 2. 一对多联查 view
function (doc) { if("workspace" == doc.type){ emit(doc._id, {"_id": doc.clientId}) } }
在查询时,带上 include_docs=true
参数,就能够通过 workspaceId 获取相应的 client 了,查询 URL 和查询结果如下所示:
https://$ACCOUNT.cloudant.com/hello_db/_design/demo_view/_view/get_client_by_workspaceId?include_docs=true&key="workspace0_id"
一对多联查结果如清单 3 所示:
清单 3. 一对多联查结果
{ "total_rows": 2, "offset": 0, "rows": [ { "id": "workspace0_id", "key": "workspace0_id", "value": { "_id": "client0_id" }, "doc": { "_id": "client0_id", "_rev": "1-7673a039c72395618e09bdac2b917b36", "name": "client0", "type": "client" } } ] }
接着是多对多的关系,数据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 5. 多对多示例
对于该数据模型,Cloudant 中的数据存储是这样的:
清单 4. 多对多 Cloudant 中数据存储
{"_id": "user0_id","username": "user0","type": "user"} { "_id": "user_workspace_rel0_id","userId": "user0_id", "workspaceId": "workspace0_id","type": "user_workspace_rel" } { "_id": "user_workspace_rel1_id","userId": "user0_id", "workspaceId": "workspace1_id","type": "user_workspace_rel" } {"_id": "workspace0_id","name": "workspace0","type": "workspace","clientId": "client0_id"} {"_id": "workspace1_id","name": "workspace1","type": "workspace","clientId": "client1_id"}
现在要求通过 userId 获取 user 信息和该 user 的 workspace 信息,为了通过一次查询解决问题,可以建立这样的 view:
清单 5. 多对多联查 view
function (doc) { if("user" == doc.type){ emit([doc._id, 0], null); } if("user_workspace_rel" == doc.type){ emit([doc.userId, 1], {"_id": doc.workspaceId}) } }
在查询时,带上 include_docs=true 和 startKey,endKey 参数,就能够通过 userId 获取 user 信息和对应的 workspace 信息了。查询 URL 为: https://$ACCOUNT.cloudant.com/hello_db/_design/demo_view/_view/get_workspaces_by_userId?in
查询结果如清单 6 所示:
清单 6. 多对多联查结果
clude_docs=true& startKey=["user0_id"]& & endKey=["user0_id", 1] { "total_rows": 3, "offset": 0, "rows": [ { "id": "user0_id", "key": [ "user0_id", 0 ], "value": null, "doc": { "_id": "user0_id", "_rev": "3-2fe2e52c774d29d57dd1dbefdd9c3ffa", "username": "user0", "type": "user" } }, { "id": "user_workspace_rel0_id", "key": [ "user0_id", 1 ], "value": { "_id": "workspace0_id" }, "doc": { "_id": "workspace0_id", "_rev": "2-2a3967ca3ceef9fa660f38dde426a144", "name": "workspace0", "type": "workspace", "clientId": "client0_id" } }, { "id": "user_workspace_rel1_id", "key": [ "user0_id", 1 ], "value": { "_id": "workspace1_id" }, "doc": { "_id": "workspace1_id", "_rev": "1-a6de8988c6d8547040cdc884a4d45857", "type": "workspace", "name": "workspace1", "clientId": "client1_id" } } ] }
通过建立特定的 view,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两表联查的问题,但是在查询时,需要带上 include_docs=true
参数,因此查询返回的结果会是整个文档。返回的文档中,往往会携带多余的信息,比如在我们的示例中,返回的结果带了版本号 _rev
。在实际应用中,文档结构会更复杂,因此返回的不必要的信息就更多了,不必要的信息越多,数据的体积就越大,就会影响传输速度。相比于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指定返回的字段,通过 view 的联表查询有返回数据过多的劣势。在具体应用中,对于两表联查的情况,我们需要通过测试决定是否采用通过 view 查询的方式,如果关联的文档结构简单,文档体积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不大,那么建议采用 view 查询。
常用字段建立索引
在 Cloudant 中创建文档,文档的_id 字段会被自动索引,因为我们通过文档的 id 查询该文档,速度会比较快,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文档的其他字段查询文档,比如在对于如下的文档:
{"_id": "user0_id","username": "user0","type": "user"}
在实际项目中,通过 username 进行查询的情况非常多,这时候我们就应该为 username 建立索引,在文档数量非常多的时候,建立索引能够大大加快文档的查询速度。在 Cloudant 中,建立索引的方式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Build an index for use with Cloudant Query 。
代码层面优化
数据库层面优化之后,系统的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于是,我们便深入代码进行分析,力图通过改善代码以使得性能进一步提升。我们在代码层面的工作如下所述。
空间换时间,减少时间复杂度
Node. js 是单进程的,不会像 Java Web 服务器一样,每个请求都会起一个线程(当然线程数量有一个上限),因此在 Node. js 的业务逻辑中,要尽量避免耗时的逻辑运算,因为一个耗时的逻辑运算会阻塞新来的请求,使得 Node 服务器的性能大大降低。对于不可避免的逻辑运算,尽量降低它的时间复杂度。比如在我们的项目中,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一段逻辑:
清单 7. 高时间复杂度代码示例
for(let workspace of workspaces){ let clientId = workspace.clientId; for(let client of clients){ if(client.id == clientId){ workspace.clientName = client.name; } } }
这段逻辑的目的是为每一个 workspace 加上 clientName, 但是它通过两层循环进行处理,时间复杂度就是 O(n^2),如果有 3000 个 workspace,7000 个 client,那么这段逻辑就要运行 21,000,000 次,效率非常低,而且会随着 workspace 和 client 数量的增加,效率会不断地显著降低。对于这种 O(n^2) 的算法,可以优化成这样:
清单 8. 空间换时间代码示例
let clientIdNameDict = {}; for(let client of clients){ clientIdNameDict[client.id] = client.name; } for(let workspace of workpaces){ workspace.clientName = clientIdNameDict[workspace.clientId]; }
这个算法,实现相同的需求,时间复杂度为 O(n), 可以大大提高 API 的性能。
在 Node.js 中,对于有两层以上循环的逻辑,需要考察它是否有通过增加空间消耗降低时间复杂度的可能,一般来说现在硬件便宜,通过增加内存来提升系统性能的尝试是值得的。
串行改并发
Node.js 虽然是单进程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的服务器性能非常优秀,因为它有强大的异步回调机制,使得它在处理强 I/O 业务时,非常得心应手。对于开发者来说,我们要善用异步回调机制,在处理具体业务时,尽量提高业务逻辑的并发性。比如图 6 的数据模型:
图 6. 串行改并发数据模型
需要提供一个通过 userId 查询该用户创建的 Idea 和 Guidance 的 API,一种做法是串行查询,如图 7 所示:
图 7. 串行查询
API 耗时=获取 Idea 耗时+获取 Guidance 耗时+合并数据耗时。因为 Idea 和 Guidance 之间并没有关联性,所以这两个的查询可以并发进行,以此减小 API 的总耗时。并发的处理如图 8 所示:
图 8. 并发查询
采用并发处理后,API 耗时=MAX(获取 Idea 耗时,获取 Guidance 耗时) + 合并数据耗时。一般对 Cloudant 的一次查询需要耗时 500ms,因此改为并发处理后,API 的耗时能够减少 500ms。
为了方便编写并发逻辑,Node 提供了相应的库和方法,对于 7.6 以前的版本,可以使用 async 库,伪代码如下:
清单 9. async 代码示例
let async = require('async'); async.parallel([ function(next){ //get ideas next(); }, function(next){ //get guidances next(); } ], function(err, results){ if(err){ //handle err; }else{ let ideas = results[0]; let guidances = results[1]; //merge data; } })
对于 7.6 以后的版本,并发处理就更加方便了,伪代码如下所示:
清单 10. async/promise 代码示例
let fetchData = async function(){ let p1 = getIdeaPromise(); let p2 = getGuidancePromise(); let [ideas, guidances] = await Promise.all([p1, p2]); return {'ideas': ideas, 'guidances': guidances}; }
使用 Redis Cache
在实际项目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需要通过请求第三方服务获取数据的情况,而向三方请求数据,响应时间取决于网络和第三方服务的性能。在我们的项目中,需要向一个第三方服务请求 Spark 的信息。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发现第三方服务的响应速度比较影响整个 API 的性能,于是我们把 Spark 信息在自己的服务端做了缓存。我们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 9 . Cache 方案
Scheduler 定时往第三方服务请求数据,并把请求回来的数据放到 Redis 中。前端通过 sparkId 请求 Spark 数据时,后端服务直接从 Redis 中获取数据,并返回给前端。
通过将 Spark 信息存到自己的 Redis,并从 Redis 获取数据的方式,大大提高了 API 的响应速度,同时也可以避免第三方服务宕机导致服务不能使用的情况。当然这种处理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我们的项目而言:
- 需要缓存的数据不能太大。否则,对存储会形成比较大的压力
- 第三方服务对于数据的更新不能很频繁。否则,缓存的数据会经常落后于第三方数据,那么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会很好。
配置层面优化
最后,我们进一步检查了配置,发现在配置层面也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我们做项目时,通常会引入一些第三方库,而第三方库往往会提供一些默认配置,这些默认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工作的比较好,但是对于一些高并发的场景,默认配置就不能胜任了。在我们的项目中,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项目通过 cloudant 库对 Cloudant 进行数据操作,深入 cloudant 库的代码,会看到该库的默认最大 socket 数为 6,如图 10 所示(cloudant.js, 66-74 行):
图 10 . Cloudant 默认 Socket
因为最多只会起 6 个 socket,所以当查询 Cloudant 的并发量大时,socket 会不够用,导致大量请求排队,严重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我们可以通过增加 socket 数量,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具体的配置如图 11 所示,配置方法:request-plugin.js。
图 11. request-plugin 代码
对 Cloudant 的配置:
图 12. Cloudant 配置
通过增加 socket 的数量,对于 Cloudant 查询性能的提升有很明显的影响。我们用 JMeter 进行本地测试,结果是 160 个并发请求,10 次循环,一个特定 API 平均响应时间从 15s 下降到了 3s。
结束语
我们的项目采用了 Node+Cloudant 的技术,这对于很多用惯了 Java 全家桶的开发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此,我们把遇到的性能问题和解决方案呈现了出来,希望能够对采用类似技术的项目组有所帮助,也希望寄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对于 Node 和 Cloudant 的技术讨论。
参考资料
- Couchdb 官方文档: Joins With Views
- IBM 开发者教程: Build an index for use with Cloudant Query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Web2.0策略指南
艾米 / 2009-3 / 39.00元
《Web2.0策略指南》是有关战略的。书中的示例关注的是Web 2.0的效率,而不是聚焦于技术。你将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创建Web 210业务或将Web 2.0战略整合到现在业务中,意味着创建一个吸引人们前来访问的在线站点,让人们愿意到这里来共享他们的思想、见闻和行动。当人们通过Web走到一起时,结果可能远远大于各部分的和。随着传统的“口碑传诵”助推站点高速成长,客户本身就能够帮助建立站点。 ......一起来看看 《Web2.0策略指南》 这本书的介绍吧!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正则表达式在线测试
正则表达式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