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80后传奇黑客cy07 如今是小米CSO:后端第一大神

栏目: 编程工具 · 发布时间: 7年前

内容简介:当年的80后传奇黑客cy07 如今是小米CSO:后端第一大神

当我们谈到黑客的时候,你或许总会想到那些纵横网络江湖的侠客,他们活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之中,他们的事迹总在一遍又一遍地描述中变得不可思议。他们,被很多人称为传奇。

当年的80后传奇黑客cy07 如今是小米CSO:后端第一大神

在绿盟云组织的安全运维分享活动上采访了cy07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文字能在一个人平淡地叙述中描述出他不平凡的经历。最后,我决定还是采取自述体的形式,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带领所有愿意读下去的人,感受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以下,就是cy07的回忆:

虽然我曾经是一个黑客,但我不相信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什么传奇的黑客,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传奇黑客都活在影视作品中。如果一个黑客真的是传奇的话,要么他隐姓埋名,要么他身入囹圄。所以我自己,并不算是传奇。

我叫陈洋,湖北广水市人, 今年35岁,现在在小米做CSO(首席安全官)。

我的真名可能不为公众所知,但是我的网名cy07或许还能激起00年代一些网虫的回忆。

1998年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当时市里的电信局刚刚引入互联网,办了一个推广性质的网吧。那时候机器很少,整个吧里就四台,还挺贵,一小时6块钱。那时候我还没有什么型号的概念,现在回想机子好像是586系?不过也不能完全肯定了。

我算是它的第一批用户,后来还在那里办了包月的会员卡,一个月50。家里人也不怎么管我上网,我就在那里打发着高中的漫漫时光,暑假的时候我把两个月时间都花在了网吧,平常中午也会去玩一会儿。

cy07网站就是在这里做出来的。

当年的80后传奇黑客cy07 如今是小米CSO:后端第一大神

12年前的cy07网站,风格简单,满怀时代气息

我对破解好像有天生的兴趣。我会去看《电脑报》、《电脑爱好者》上面一些跟黑客有关的文章,也去浏览一些黑客网站。不过真正开始破解则是在因为想要方便上网的缘故。

电信局的这个网吧一开始的时候很开放,想干什么干什么,但后来很讨厌,因为安装了一些网管软件。每次我要尝试一些东西,或者去下载一些 工具 的时候就会遇到限制。我就在网上去找破解方法把它们全破了。

之后我又发现,每次去上网我都要把网吧里的电脑重新破解一遍,这实在是太麻烦了。为了方便自己上网,99年的时候我给自己做了cy07网站。如果系统不让我下载我需要的工具,我就访问一下自己网站,点两下各种限制就解除了。

刚开始做网站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我知道怎么查看网站的源代码。于是一开始我就看哪个网站做得好,特效好看,我就把代码复制过来,做成了第一版网站。

为什么要把网站名字定为cy07呢?前半部分是因为我叫陈洋,后半部分是因为我在07班。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在这种刺激的感觉上,黑客有点像是007,只不过007有生命危险,黑客没有,所以就少了一个“0”。

随后我上了大学,本来是因为兴趣的原因,我选择了电信自动化专业,但是学的东西跟我想的太不一样了,于是我就没怎么上课,把时间全放在了我的网站上。大学前几年还没有电脑,我每天上午都会去网吧,因为上午便宜,一般是一块钱一小时,前面两个小时就更新一下网站,回复一些论坛留言,后面两个小时学点东西。

当时的网站全靠我一个人运营,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网站后来慢慢做成了论坛,就开始火了平均每天会有1万多个IP,03年最高峰时一天能达到10万IP,几万个注册用户 。一些技术好的人能够主动出来发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再后来的时候,谈多人问问题了,我就开始做网站会员,会员收费50、100、200不等,能够进入论坛收费的板块进行讨论,拉进QQ群进行交流学习。

我也曾在网上认识一些有趣的黑客。曾经有一个是我比较敬佩的人。每次我们俩遇到一个没法解决的问题时,我熬不住就会去睡觉,一觉醒来打开QQ,就能看到他的留言:地址在哪儿,代号密码是什么。

但他也是个悲惨的人:他有着双重人格,在某一个人格面前他是极其专注的网络黑客,但在生活中,他就变成另外一个人。他后来因此住进了精神病院,出院之后,家里就不让他接触电脑了。我和他之间也总是错过,好几次我要去见他,都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了。

当年的80后传奇黑客cy07 如今是小米CSO:后端第一大神

2003年,cy07参与编纂的书籍《网吧黑客攻防实录》

算起来在大学的时候,我的稿费,再加上我赚的广告收入,每个月有一万多,高的时候有两万。2004年我工作以后,第一份工作工资2000,加上饭补2150,心情特别失落。

这份工作是在《网友世界》杂志社做图书部主任。那个地方说是科技媒体,但实际上还是传统媒体,每个月出刊,基本上出刊的前一周忙一下,别的时候也没什么事做。而且跟我想做的不一样,我就是把作者发来的稿件筛选编辑一下就发出去。

不过谈到离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最初我和另外一个杂志的人在一起工作,刚花了一个月跟他们混熟,这本杂志就被卖了。突然有一天周末楼上就只剩我一个人了。刚刚工作两个月的我,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里。

在回去做网站和继续找工作之间,我选择了继续找工作。我想去互联网公司。我要去新浪碰碰运气。

为什么选择新浪呢?因为之前在大学的时候,我研究过新浪。黑客嘛,总要找一些目标去研究,新浪当时是互联网公司中排名最靠前的,我就对它研究的深入一点。当时我一度认为我是最了解新浪的人,因为新浪的系统、后台、人,我都很清楚的。

我把我发现的这些漏洞写了一个邮件联系了当时的CEO汪延,大概一两页,然后加上了5、6个截图。

不过我并没有立即得到回复。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汪延还在巴塞罗那看奥运会,过了好几天他才回邮件。我们两个并没有立刻见面——他从来没有接到过这种邮件,也不知道我的意图是什么,不知道见面后会发生什么问题。而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满意,或者把我当成黑客怎么样了。所以我俩约定,由他请一个即将入职新浪的高级总监和我碰面,方式是在在一个麦当劳里拿着报纸当暗号。这次见面结果很好,不久之后,我又去总部见了新浪的CTO,成为了新浪第一位网络安全专家。

工作稳定之后,随着黑客网站的相关法律规定越来越严格,我的精力也有限,没法再处理论坛事务了,我就把cy07关掉了,而破解挖洞的黑客生涯也至此结束。那些在黑客生涯中曾经认识的人、曾经做过的事,也随着时间的累积,风流云散。

后记:

2016年1月,陈洋从新浪离职后加入小米,担任首席安全官的工作,也开始肩负起了包括平台运维、业务风控以及智能设备安全等多项工作。

在做攻防对垒的过程中,他带领小米抵御过薅羊毛的黄牛党,也在保护用户账号信息的过程中努力寻找着安全、体验和成本的平衡。曾经不断进攻的黑客思维,如今已经成为了他在防守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Convergence Culture

Convergence Culture

Henry Jenkins / NYU Press / 2006-08-01 / USD 30.00

"Convergence Culture" maps a new territory: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intersect, where grassroots and corporate media collide, where the power of the media producer, and the power of the consumer intera......一起来看看 《Convergence Culture》 这本书的介绍吧!

HTML 压缩/解压工具
HTML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HTML 代码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

HSV CMYK 转换工具
HSV CMYK 转换工具

HSV CMYK互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