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平安城市建设有新任务?来听视频监控专家王汝琳教授怎么说

栏目: 服务器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AI的兴起让这两年的安防行业变得热闹起来,新概念和新产品层出不穷,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无一不在AI技术上大秀“肌肉”。AI似乎给安防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另一方面,根据《财经》的数据,2017年安防产业产值达4500亿元,而所有AI产品产值不到20亿,AI在安防行业技术渗透率也仅为1%。

专访丨平安城市建设有新任务?来听视频监控专家王汝琳教授怎么说

AI的兴起让这两年的安防行业变得热闹起来,新概念和新产品层出不穷,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无一不在AI技术上大秀“肌肉”。AI似乎给安防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另一方面,根据《财经》的数据,2017年安防产业产值达4500亿元,而所有AI产品产值不到20亿,AI在安防行业技术渗透率也仅为1%。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是安防的基本内涵,无论何种技术兴起,安防的本质都不会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AI确实让传统安防突破了既有天花板。那么该如何看待AI与安防之间的关系,当下平安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视频监控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带着这一些列问题,亿欧智慧城市采访到了 中央政法委综治办视频监控专家、公安部安防标准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王汝琳

谈AI:单纯谈“加”不科学

我们已经习惯了用“AI+安防”或“安防+AI”来描述AI与安防行业的结合,但王汝琳教授认为:“无论是’AI+安防’还是’安防+AI’,简单地’加’都是不科学的。”

AI有四大领域,分别是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识别、机器人和博弈与情感。王汝琳告诉亿欧智慧城市,博弈与情感可以暂时不作考虑,因为目前机器都是“算出来的”,但情感是难以“算出来”,所以博弈与情感中的情感方面目前看来还“太遥远了”。

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识别是目前应用的主流,而“这些技术很多都是跟安防的新发展工作任务重叠的”。

视频监控是安防行业的核心子系统,“安防在做的智能视频图像分析,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车牌识别,都是希望用机器来读懂、辨识视频图像。”王汝琳说,而这些工作内容本身就是与计算机视觉紧密相关,很多部分是重叠的。

再以自然语言识别为例,自然语言识别的主要范畴包括词性标注、文本分类、信息检索、自动摘要,机器翻译等等,而这些领域“安防也会大量用到,有很多交叉的部分”,因此很难说是“谁加了谁”。

王汝琳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眼睛是观察外部世界的人体器官,望远镜是能让人眼看得更远的辅助工具,“但我们会说’望远镜+’吗?不会的。”

“安防+AI”或是“AI+安防”也是同样的道理,单纯谈“加”实际上并不能科学地诠释安防与AI之间的关系。

谈任务:增点位、大联网、智能化、建五级综治中心

我国平安城市建设正式启动于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城市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阐述了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平安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此后各地平安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进行。

王汝琳既是平安城市建设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告诉亿欧智慧城市,过去平安城市建设有三大任务,分别是增加视频监控的点位,扩大覆盖面;推动全国联网工作;以及海量视频信息的智能化应用。经过了几年的发展,虽然平安城市建设情况大有进步,但任务的内涵基本没有改变。

一是要继续扩大视频监控的覆盖面 。以往视频监控系统只要求覆盖到县,现在还要继续扩大到乡镇和村;另外在城市里,视频监控还要扩大到社区的门禁、停车场等细分场景,“解决视频监控覆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是继续推进视频监控联网工作 。2015年中央出台996号文件,规定各地政府需要加强公安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目标。目前公安四级大联网已经建成,但还有部分区域的联网工作需要继续改进加强。此外,联网范围不仅限于公安,还要和各委办局的二类监控点,以及社会各系统的三类监控点相连。公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工作虽已完成,但与社会监控系统的联网还需继续努力。

在推进联网工作的过程中,王汝琳强调,各主体应严格贯彻国家标准和规范。2012年6月,GB/T28181-2011正式发布实施,初步解决了不同系统互联的问题;2016年该标准的新版本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是要继续按照标准联网,另一方面是要结合区域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做到既能满足工作需求,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王汝琳说。

三是要继续推进视频图像智能化分析处理,在AI时代下,这个任务无疑能得到持续良好的推进。而现在,“还有一个新的任务,这是跟以往不太一样的。”王汝琳说,这个新任务就是要 建设各省的综治五级中心

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从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应用等方面规定了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综治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要求。过去综治的主要任务是维稳,视频监控联网方面的工作并不在考虑范围内,而现在,这成为了需要重视的新任务。

谈监控:关注新型感光材料,加强运维平台建设

视频监控是安防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前端设备、传输,还是平台建设,视频监控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前端,光照是影响前端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现在不少企业都推出星光级摄像机,即在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摄像机依然能够显示彩色图像,但目前这些摄像机仍存在“看不远”的问题。王汝琳告诉亿欧智慧城市,国外已经在开发一些新型感光材料,比如在非可见光领域,有一款叫 铟镓砷 的新型感光材料,目前只有美国和以色列等少数国家有相关产品,中国有少数研究单位关开始研究,这款新材料的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未来的应用前景光明,值得企业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在传输上,王汝琳认为,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视频编解码技术,另一方面要“ 张开双臂迎接5G的到来 ”。据了解,5G的峰值理论传输速度是4G的数百倍,这意味着传输速率将不再成为高清视频传输的阻碍;此外,5G支持海量设备互联,未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有望为安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

在平台方面,目前“视频图像综合控制调度平台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运维平台还需要改进。”王汝琳告诉亿欧智慧城市,前端设备、显示、存储等各个环节一旦出现故障,运维平台就会报警显示,这在几年前就已经做到了,而现在运维平台还需要做到能对各种设备和零部件进行故障统计,查找出故障规律,为运营维护的备品备件提供最优方案,甚至能为运营维护队伍的组织和指挥调度提供有效参考。“这些目前是国内运营平台还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另外在存储方面,大量“无用”的视频图像数据的存储占用了相当大的资源,但王汝琳说:“正常情况下,大量视频图像’无用’是好事。”因为如果监控区域随时都在发生案件,那么这个区域就不适合人的活动,那么视频监控的需求也不存在了,“所以绝大多数的视频图像应该是无用的才对”。但另一方面,今天“无用”的视频,不代表明天也是“无用”的,“所以我们需要更高效、更节约资源的存储技术,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可以说,整个视频监控系统,从前端、传输,图像分析处理,到平台和存储,整个链条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王汝琳说道。

谈应用:不可抛开场景谈系统的功能。

电影《碟中谍》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战警在大规模人群中不断扫描人脸,同时将人脸与通缉犯资料库作比对,立马就发现了通缉犯并将其抓获。但在现实中,这样的情景真的能够实现吗?

王汝琳认为,目前人脸识别还在初期阶段,技术还远未能达到电影中的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人脸识别面临着至少四大条件的限制。”王汝琳说。一是 照度 ,只有在符合要求的光线下,拍摄的图像足够清晰,需要的人脸才可能被识别出来;二是目标移动速度,运动速度只有低于某个值,人脸才能被清晰捕捉;第三是 角度 ,拍摄目标与摄像机轴线的偏离角度必须要小于一定值,“前几年正负偏离15°就不行了,现在技术进步了,正负偏离25°也能识别出来”,但角度依旧影响着识别率;四是图像的 “粒度” ,一帧图像里有多少人脸,要满足一定的特征像素,如果人脸太多、粒度太小,识别率就会受到影响。

“不讲这四个基本条件,就讲95%或者99%的识别率都是没有意义的。”王汝琳说。机场的人脸识别安检项目就是最好的例子,机场属于室内环境,光照稳定,这就解决了照度问题;旅客通过安检时,需要停顿,这就解决了移动速度问题;设备会要求旅客摘帽子或眼镜,并正对摄像头,这就解决了角度问题;最后,安检需要旅客逐个通过,这就解决了粒度的问题。所以,在机场安检这个场景的人脸识别通过率能达到极高的水平。

“我们还是要一步一步来实现发展。”王汝琳说。技术的发展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以具体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逐步提升,人脸识别技术是如此,其他技术亦是如此,目前的技术还不是完美的,但要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些“不完美”,方能更好地从实际出发,通过努力,让技术获得发展,更上一层楼。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Hacking

Hacking

Jon Erickson / No Starch Press / 2008-2-4 / USD 49.95

While other books merely show how to run existing exploits, Hacking: The Art of Exploitation broke ground as the first book to explain how hacking and software exploits work and how readers could deve......一起来看看 《Hacking》 这本书的介绍吧!

RGB HSV 转换
RGB HSV 转换

RGB HSV 互转工具

RGB CMYK 转换工具
RGB CMYK 转换工具

RGB CMYK 互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