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过滤器

栏目: 编程工具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现在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假设全是 int 类型。现在我给你一个数,你需要告诉我它是否存在其中(尽量高效)。

如何判断一个元素在亿级数据中是否存在?

程序员小灰——漫画:什么是布隆算法?

现在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假设全是 int 类型。现在我给你一个数,你需要告诉我它是否存在其中(尽量高效)。

需求其实很清晰,只是要判断一个数据是否存在即可。

但这里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非常庞大的数据。

Bloom Filter

基于上面分析的条件,要实现这个需求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庞大的数据 load 到内存中。

而我们是否可以换种思路,因为 只是需要判断数据是否存在,也不是需要把数据查询出来,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将真正的数据存放进去。

伟大的科学家们已经帮我们想到了这样的需求。

Burton Howard Bloom 在 1970 年提出了一个叫做 Bloom Filter(中文翻译:布隆过滤)的算法。

它主要就是用于解决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中,但它的优势是 只需要占用很小的内存空间以及有着高效的查询效率。

所以在这个场景下在合适不过了。

Bloom Filter 原理

如图所示:

布隆过滤器

1、首先需要初始化一个 二进制的数组,长度设为 L (图中为 8), 同时初始值全为 0 。

2、当 写入一个 A1=1000 的数据时 ,需要 进行 H 次 hash 函数的运算 (这里为 2 次);与 HashMap 有点类似,通过 算出的 HashCode 与 L 取模后定位到 0、2 处,将该处的值设为 1

3、A2=2000 也是同理计算后将 4、7 位置设为 1。

4、当有一个 B1=1000 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时,也是做两次 Hash 运算,定位到 0、2 处,此时他们的值都为 1 ,所以认为 B1=1000 存在于集合中。

5、当有一个 B2=3000 时,也是同理。第一次 Hash 定位到 index=4 时,数组中的值为 1,所以再进行第二次 Hash 运算,结果定位到 index=5 的值为 0,所以认为 B2=3000 不存在于集合中。

整个的写入、查询的流程就是这样,汇总起来就是:

对写入的数据做 H 次 hash 运算定位到数组中的位置,同时将数据改为 1 。当有数据查询时也是同样的方式定位到数组中。一旦其中的有一位为 0 则认为数据肯定不存在于集合,否则数据可能存在于集合中。

所以布隆过滤有以下几个特点:

只要返回数据不存在,则肯定不存在

返回数据存在,但只能是 大概率 存在 。

同时 不能清除 其中的数据。

第一点应该都能理解,重点解释下 2、3 点。

为什么返回存在的数据却是可能存在呢,这其实也和 HashMap 类似。

在有限的数组长度中存放大量的数据,即便是 再完美的 Hash 算法也会有冲突,所以有可能两个完全不同的 A、B 两个数据最后定位到的位置是一模一样的

这时拿 B 进行查询时那自然就是误报了。

删除数据也是同理,当我把 B 的数据删除时,其实也相当于是把 A 的数据删掉了,这样也会造成后续的误报。

基于以上的 Hash 冲突的前提,所以 Bloom Filter 有一定的误报率,这个误报率和 Hash 算法的次数 H,以及数组长度 L 都是有关的。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布隆过滤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软件随想录

软件随想录

Joel Spolsky / 阮一峰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09 / 49.00元

《软件随想录:程序员部落酋长Joel谈软件》是一部关于软件技术、人才、创业和企业管理的随想文集,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触将自己在软件行业的亲身感悟娓娓道来,观点新颖独特,内容简洁实用。全书分为 36讲,每一讲都是一个独立的专题。 《软件随想录:程序员部落酋长Joel谈软件》从不同侧面满足了软件开发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及从事软件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学习与工作需要。一起来看看 《软件随想录》 这本书的介绍吧!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

SHA 加密
SHA 加密

SHA 加密工具

RGB CMYK 转换工具
RGB CMYK 转换工具

RGB CMYK 互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