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TOC]在加入现在的公司之前,我曾经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过几年,经历了从4,5人发展到上百人的过程。一开始老板就按照敏捷开发的套路执行项目管理。说是敏捷开发,其实也不算全面,主要是每日站会、看板管理、快速迭代等。之后由于随着人数扩大,但没有相应的调整开发策略,导致敏捷开发渐渐事实上废弃掉了。后面又由于要支持业务快速增长,项目开发质量没有很好的控制住,导致产品体验不够好,系统质量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敏捷开发又被重新推到台前。本文便是我在这段经历中,对敏捷开发的见识和理解。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将业务特定场景
[TOC]
背景
在加入现在的公司之前,我曾经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过几年,经历了从4,5人发展到上百人的过程。一开始老板就按照敏捷开发的套路执行项目管理。说是敏捷开发,其实也不算全面,主要是每日站会、看板管理、快速迭代等。之后由于随着人数扩大,但没有相应的调整开发策略,导致敏捷开发渐渐事实上废弃掉了。后面又由于要支持业务快速增长,项目开发质量没有很好的控制住,导致产品体验不够好,系统质量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敏捷开发又被重新推到台前。
本文便是我在这段经历中,对敏捷开发的见识和理解。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将业务特定场景转换了通用场景,并给我们的虚拟公司起一个名字:让世界变得更加热闹的上市公司,简称 SOS 公司(好老的梗)。
开发模式简介
我想先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开发模式,如果您不关心,这部分可以跳过。
在项目开发中,我们常用到下面几种开发模式。
瀑布式开发
瀑布式开发 是一种传统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方法。它强调开发进度像瀑布一样,沿着固定的状态流动。即严格按照预先计划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集成、测试、维护的步骤顺序进行。
迭代式开发
迭代式开发 也被称作迭代增量式开发或迭代进化式开发,是一种与传统的瀑布式开发相反的软件开发过程,它弥补了传统开发方式中的一些弱点,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生产率。
在迭代式开发方法中,整个开发工作被组织为一系列的短小的、固定长度(如3周)的小项目,被称为一系列的迭代。每一次迭代都包括了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采用这种方法,开发工作可以在需求被完整地确定之前启动,并在一次迭代中完成系统的一部分功能或业务逻辑的开发工作。再通过客户的反馈来细化需求,并开始新一轮的迭代。
螺旋式开发
螺旋模型 是一种演化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兼顾了快速原型的迭代的特征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统化与严格监控。螺旋模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备的风险分析,使软件在无法排除重大风险时有机会停止,以减小损失。同时,在每个迭代阶段构建原型是螺旋模型用以减小风险的途径。螺旋模型更适合大型的昂贵的系统级的软件应用。
可以看出,螺旋式开发强调风险评估,同样也是一种迭代,只不过是螺旋式的迭代。
敏捷开发
敏捷软件开发 (英语: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又称敏捷开发,是一种从199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些新型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一种软件开发能力。它们的具体名称、理念、过程、术语都不尽相同,相对于“非敏捷”,更强调 程序员 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也更注重软件开发过程中人的作用。
敏捷开发最着重强调的是价值观而不是具体的形式或流程,这是它和其他开发模式很不一样的地方。也因为这样,在具体的敏捷开发的实践中,瀑布、迭代、螺旋等开发方式都可能会用到,而差别主要在于:敏捷开发往往有更小的迭代规模;敏捷开发不应过度设计未知的需求。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实际的大多数开发方式都是混搭的。很多公司或团队会声称使用敏捷开发,实际使用中很有可能会退化到其他基本开发方式。这些都是正常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一个好的开发模型实施起来很有难度,要么该模型不适合当前场景,要么使用方法不恰当。这方面后面也会提到。
早期敏捷实践
SOS 公司的团队早期人数较少,业务也不是很复杂,主要目的是快速出 MVP,接受市场的评估并及时跟进。所以在初创期就已经施行了一个比较粗糙的敏捷开发。主要内容是:
- 每日站会,介绍前一天的工作内容和遇到的问题
- 快速迭代上线
- 通过看板管理项目进度,排期计划
每日站会的目的就是互通有无,大家能够快速了解小组成员的工作内容,潜在风险等。这个时候每日站会,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同事目前在做哪些工作,遇到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自己这几天刚刚遇到过。基于早期业务发展方向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少,通过每日站会,所有开发者几乎都可以对业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全局认识。
随着业务发展和壮大,员工数量也开始大量增长,业务需求日益复杂。此时大家渐渐感觉每日站会不是那么有效了。早期还是不过 5,6 个人一起站会,但这时经常是 10 好几个人甚至 20 多人,而且大家的业务内容的差异也越来越大。显而易见,同事们开始听不懂对方站会汇报的内容了,站会上提出的问题也不再关心。同时由于人数太多,站会也渐渐变得冗长。这种情况下,我相信每次开站会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开小差:这个人说的是啥?那个人遇到的问题感觉和我没多大关系啊?昨天晚上那把飞龙骑脸怎么也输了?午饭吃啥好?
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折磨,这种每日站会渐渐就废弃了,仅保留每周周会和勉强及格的迭代速度。同时由于业务差异性,不再强制每个开发都使用看板管理项目,而是分到具体的小组由每个小组自己负责。对于某些不方便拆分任务的业务小组,看板这个 工具 也渐渐处于事实上的弃用状态。
SOS 公司的业务仍然在快速发展中,业务需求迫使产品设计和项目开发无法很好的保证质量和可扩展性。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出现如下几个问题:
- 产品质量下降,产品逻辑有不自洽的地方;代码质量下降,bug 增多,用户体验下降
- 早期建立起来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开始下降,竞品已经渐渐追上
- 粗糙的单体应用架构陈旧,无法承载日益繁多和复杂的业务需求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全是产品和技术开发模式的过错,激进的市场计划和营销策略等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解决。
解决方案
定义了存在的问题,并抽象归纳以批量解决问题,SOS 公司决定实施两大战略:增长和重构。
为了实施这两个战略,需要向运营和市场说明当前问题的紧迫性,赢得他们的支持。事实上,这件事还是挺难的,以至于运营一直以为产品研发团队的当前战略是:改 bug。战略实施者需要当前要做的事情的本质诉求,以及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运营充分理解这两个战略,才能更好的配合产品和研发的工作(暂缓业务拓展和承接需求)。
增长战略的工作内容有:重新梳理用户需求,整理出用户故事地图,并建立用户画像,分清客户的行业背景,使用习惯、痛点等的差异。使用敏捷开发,全面优化产品的每个阶段(导流,留存,沉淀等等)。
如上图所示,产品团队针对 AARRR 模型开了 5 个小组,分别研究:
- 获取用户:增加下载量、激活量,增加新用户数,降低用户获客成本
- 激发活跃:增加七日回访率,增加登录和使用时长
- 提高留存:增加次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降低用户流失率
- 增加收入:增加复购率、付费率,增加人均付费额
- 推荐传播:增加转发率,增加二次推荐率,增加搜索引擎收录数
在每个小组内部,都会根据用户画像(行业化背景等)梳理对应的方案。我对产品的工作不怎么了解,这里就不多介绍了。落实到技术上就是,产品给出项目计划大图和里程碑目标,并和研发一起拆分需求,设计上要尽量能够支持 2 周即可完成一个迭代。
另一部分就是重构单体应用。单体应用的重构,或者说服务化拆分,文章、书籍非常多,而针对具体的场景和业务差别也挺大的,就不班门弄斧了,只谈谈我们做了什么。
服务化拆分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梳理领域模型,划分限界上下文。但在我们规划中给这部分留的时间太少了。在梳理领域模型的时候,我们要求整理该领域所有的对外提供的业务员接口和内部调用关系,这都需要对业务熟悉的老员工来整理,因此往往是 Blocked 的,而即使是老员工,也几乎没有对该领域所有业务内容都熟悉的,因此这部分工作是延期的;整理抽取出限界上下文之后,需要评估有多少重写的工作量,比如参数校验、权限校验、BO、DO、DTO 等都有可能,但这部分有些轻视,低估了工作量,最终也导致了延期。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对敏捷开发实践的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Anany Levitin / Addison Wesley / 2006-2-24 / USD 122.00
Based on a Based on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algorithm design techniques and a clear delineation of analysis methods,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presents the subject in a c......一起来看看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