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虚函数实现的基本原理

栏目: C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其中:提示:为了描述方便,本文在探讨对象内存布局时,将忽略内存对齐对布局的影响。提示:该过程是由编译器完成的,因此也可以说:虚函数替换过程发生在编译时。

1. 概述

简单地说,每一个含有虚函数(无论是其本身的,还是继承而来的)的类都至少有一个与之对应的虚函数表,其中存放着该类所有的虚函数对应的函数指针。例:

C/C++虚函数实现的基本原理

其中:

  • B的虚函数表中存放着B::foo和B::bar两个函数指针。
  • D的虚函数表中存放的既有继承自B的虚函数B::foo,又有重写(override)了基类虚函数B::bar的D::bar,还有新增的虚函数D::quz。

提示:为了描述方便,本文在探讨对象内存布局时,将忽略内存对齐对布局的影响。

2. 虚函数表构造过程

从编译器的角度来说,B的虚函数表很好构造,D的虚函数表构造过程相对复杂。下面给出了构造D的虚函数表的一种方式(仅供参考):

C/C++虚函数实现的基本原理

提示:该过程是由编译器完成的,因此也可以说:虚函数替换过程发生在编译时。

3. 虚函数调用过程

以下面的程序为例:

C/C++虚函数实现的基本原理

编译器只知道pb是B*类型的指针,并不知道它指向的具体对象类型 :pb可能指向的是B的对象,也可能指向的是D的对象。

但对于“pb->bar()”,编译时能够确定的是:此处operator->的另一个参数是B::bar(因为pb是B*类型的,编译器认为bar是B::bar),而B::bar和D::bar在各自虚函数表中的偏移位置是相等的。

无论pb指向哪种类型的对象,只要能够确定被调函数在虚函数中的偏移值,待运行时,能够确定具体类型,并能找到相应vptr了,就能找出真正应该调用的函数。

提示:本人曾在“ C/C++杂记:深入理解数据成员指针、函数成员指针 ”一文中提到:虚函数指针中的ptr部分为虚函数表中的偏移值(以字节为单位)加1。

B::bar是一个虚函数指针, 它的ptr部分内容为9,它在B的虚函数表中的偏移值为8(8+1=9)。

当程序执行到“pb->bar()”时,已经能够判断pb指向的具体类型了:

  • 如果pb指向B的对象,可以获取到B对象的vptr,加上偏移值8((char*)vptr + 8),可以找到B::bar。
  • 如果pb指向D的对象,可以获取到D对象的vptr,加上偏移值8((char*)vptr + 8) ,可以找到D::bar。
  • 如果pb指向其它类型对象...同理...

4. 多重继承

当一个类继承多个类,且多个基类都有虚函数时,子类对象中将包含多个虚函数表的指针(即多个vptr),例:

C/C++虚函数实现的基本原理

其中:D自身的虚函数与B基类共用了同一个虚函数表,因此也称B为D的主基类(primary base class)。

虚函数替换过程与前面描述类似,只是多了一个虚函数表,多了一次拷贝和替换的过程。

虚函数的调用过程,与前面描述基本类似,区别在于基类指针指向的位置可能不是派生类对象的起始位置,以如下面的程序为例:

C/C++虚函数实现的基本原理

5. 菱形继承

本文不讨论菱形继承的情形,个人觉得:菱形继承的复杂度远大于它的使用价值,这也是C++让人又爱又恨的原因之一。

Linux公社的RSS地址https://www.linuxidc.com/rssFeed.aspx

本文永久更新链接地址: 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9-01/156152.htm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Anany Levitin / Addison Wesley / 2011-10-10 / USD 117.00

Based on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algorithm design techniques and a clear delineation of analysis methods,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presents the subject in a coherent a......一起来看看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这本书的介绍吧!

XML、JSON 在线转换
XML、JSON 在线转换

在线XML、JSON转换工具

RGB CMYK 转换工具
RGB CMYK 转换工具

RGB CMYK 互转工具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互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