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从最初的0101机器码到汇编语言再到面向对象的编程,不断的发展,整个发展趋势呈现高内聚、低耦合、可重用、可理解的特点。最早编程是用机器码,人的大脑不像电脑,无法处理0101;后来汇编语言还是太费解,又出现了高级语言;然后因为我们需要更加接近人类语言的方式描述问题,开始出现结构化编程或者模块化编程的方式;但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还是太复杂,所以就需要把他切割成小问题,即模块化;模块化出现之后,我们又开始追求高内聚低耦合,因人脑仍然没有办法思考太多的模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需要高内聚低耦合,分层次的看待这些问题;但就算把这些功能都充分的去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发现数据流还是太复杂了,所以需要把数据也给高内聚低耦合,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去做面向对象的编程,当面向一个对象的时候编程就会比较高效。面向对象就是帮助我们把数据对数据的操作分装到模块里面,同时提供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子我们本来只是比较简单的大脑,居然一下子就可以驾驭非常复杂的业务逻辑,做很庞大的软件系统。
目前我们发展出了23种设计模式,发展出CS、BS、MVC、MVP各种各样神奇的架构模式之后,开始用这些概念“吵架”,或者做成面试题。整个发展的路线很明显的趋势是:不断地追求更好的高内聚低耦合。相信可预见的未来仍然会继续去寻找更好的一个高内聚低耦合的编程模式,我们总是在追求更好的可重用性,尽量地减少重复的工作。近几年大家都在讨论的微服务,微服务 面对系统的时候,能不能用很多重复自治的子系统来完成。 这些子系统应该可以独立于大系统独立存在,每一个子系统应该可以管理好自己、保证自己是健壮的、可处理好异常情况、面对压力时候扩容负载均衡、没有压力时应该缩容。同时子系统无需担心被用,被越多的使用方使用,越说明该子系统有很好的可重用性,使用量越大越说明可能会产生规模效应,那就可用更低的平均成本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讨论微服务时,之前我们仅仅是在讨论一个系统怎么被拆成几个微服务,然后再用新形式来做新的系统。但这样做与以前做的模块化编程毫无区别。在云时代基于微服务的设计理念开发软件,首先要考虑的是有没有一个现成优秀的云服务可以作为一个系统需要的微服务,直接可用,比如图片上传、下载、裁剪、缩放等功能;如果没有,那系统需要的服务,把它开发出来有没有可能变成一个通用的服务,然后开放出去,这样的话除了有可能去交付系统之外,还可能通过售卖我的微服务获利。
软件开发历史上走过了结构化、面向对象,还有各种各样的开发模式,这些所有的发展模式共同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高的高内聚低耦合,越来越好的可重用性,越来越容易被我们的大脑理解。在云时代,微服务是符合这三个大方向的全新软件开发模式。
云时代的云服务公司,它们的核心业务和面临的问题就是今天这些纯粹的技术问题,除了要能够解决并封装成服务,还需要不断的降低成本和优化效率,而在云上的降低成本和优化效率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价值的直接体现。亚玛逊能够连续 降价来阻止竞争对手进入,正是技术综合实力的体现,未来必然只有少数云服务公司能够把提供服务的成本控制在自由市场竞争的价格之下。
云时代我们需要采用新平台来革新我们的软件开发模式,作为一个走过16年历史的.NET, 在2014年顺应时代要求自我刷新,推出的开源跨平台的.NET Core, 就是为云原生应用的开发而准备的平台,.NET Core相较于他的哥哥.NET的优势也正是我们很容易的使用C# 语言去构建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借助于K8S,service fabric, 我们很容易构建一个.NET Core的服务。最近结合.NET Core和k8s 容器服务在腾讯云上制作了一个教程 《.NET 微服务实战 — 微信公众号开发(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edu/major-100017 )》,教程里例子-公众号开发虽然简单,我只是使用这个简单例子来阐述一个简单的问题,云时代的.NET 是怎么样的,我们要怎么样使用.NET Core。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BERT时代与后时代的NLP(一)
- BERT时代与后时代的NLP(二)
- 一文了解AI时代的数据风险(后真相时代、算法囚徒和权利让渡)
- 航盛电子朱新军:智能座舱从互联网时代迈入AI时代
- 后REST时代
- 强化学习时代正在到来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
Harold Abelson、Gerald Jay Sussman、Julie Sussman / 裘宗燕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2 / 45.00元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原书第2版)》1984年出版,成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多年使用的一本教材,1996年修订为第2版。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原书第2版)》对于计算机科学的教育计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2版中大部分重要程序设计系统都重新修改并做过测试,包括各种解释器和编译器。作者根据其后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还对其他许多细节做了相应的修改。 海报:一起来看看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