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HTTP 协议与前端开发的性能优化史
HTTP 1.0 对每个请求都打开一个新 TCP 连接严重影响性能。HTTP 1.1 通过在 response 的 header 中添加一个
Connection: keep-alive
可以让后续的请求共用一个 TCP 连接。在 HTTP 2.0 时代,所有的的请求都在一个 TCP 连接上。
资源合并减少请求
通过多个 js 或 css 合并成一个文件,多张小图片拼合成 Sprite 图,可以让多个 HTTP 请求减少为一个,减少额外的协议开销,而提升性能
“资源合并减少请求”的优化手段对于 HTTP 2.0 来说是没有效果的,只会增大无用的工作量而已,因为所有的请求都是在一个TCP连接上的。
多个静态资源域名
因为 HTTP1.x 上如果一个只用一个持久连接,请求只能一个一个顺序请求,为了高效地并行下载资源,浏览器允许我们打开多个TCP会话,但是一个域名下限制6个链接。为了突破这些限制,我们可以域名分区,提高并行下载资源能力….. 最长用的就是将静态资源分散到这些 cdn1.example.com, cdn2.example.com, cdn3.example.com 的域名下。
base64 内嵌图片
当浏览器请求一个 html,服务器其实大概知道你是接下来要请求资源了,而不需要等待浏览器得到 html 后解析页面再发送资源请求。我们常用的内嵌图片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强制的服务器推送:请求的 html 内嵌了张图片。
有了 HTTP 2.0 的服务器推送,HTTP 1.x 时代的内嵌资源的优化手段也变得没有意义了。
HTTP 2.0 新增的一个强大的新功能,就是服务器可以对一个客户端请求发送多个响应。除了对最初请求的响应外,服务器还可以额外向客户端推送资源,而无需客户端明确地请求。
内容压缩(gzip、deflate、sdch)
HTTP 请求等头部会发送一个 Accept-Encoding
的 Header 向服务器表明自己能够处理哪些压缩编码的数据。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服务器响应的数据,则通过 Content-Encoding
来告诉客户端,当前的内容采用的是什么编码。
Content-Encoding:gzip
HTTP 2.0 首部压缩
HTTP 2.0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使用“首部表”来跟踪和存储之前发送的键-值对,对于相同的数据,不再通过每次请求和响应发送;通信期间几乎不会改变的通用键-值对(用户代理、可接受的媒体类型,等等)只 需发送一次。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