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之前已经介绍的变量分析:其中分类个数大于两个,分类变量也可以有多个。当分类变量为多个时,对分类个数不做要求,即可以为二分分类变量。
之前已经介绍的变量分析:
- ①相关分析:一个连续变量与一个连续变量间的关系。
- ②双样本t检验:一个二分分类变量与一个连续变量间的关系。
本次介绍:
- 方差分析:一个多分类分类变量与一个连续变量间的关系。
其中分类个数大于两个,分类变量也可以有多个。
当分类变量为多个时,对分类个数不做要求,即可以为二分分类变量。
一、数理统计技术
数理统计分为频率和贝叶斯两大学派。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就是从总体数据中提炼变量的主要信息,即统计量。
描述性分析的难点在于对业务的了解和对数据的寻找。
统计推断和统计建模,建立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可解释的、稳定的、最好是具有因果关系的表达式。
在模型运用时,将解释变量(自变量)带入表达式中,用于预测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的值。
现阶段,我学习的就是统计推断与建模的知识...
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用于检验多个样本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探索多于两个分类的分类变量与连续变量的关系。
比如说「浅谈数据分析岗」中薪水与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教育程度为一个多分类的分类变量。
01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
- ①变量服从正态分布(薪水符合)。
- ②观测之间独立(教育程度符合)。
- ③需验证组间的方差是否相同,即方差齐性检验。
组间误差与组内误差、组间变异与组内变异、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都是方差分析中的衡量标准。
如果组间均方明显大于组内均方,则说明教育程度对薪水的影响显著。
那么需要大多少才能确定结论呢?
这里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的比值是服从F分布,下面贴出F分布曲线图。
其中横坐标为F值,即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的比值。
当F值越大时,即组间均方越大、组内均方越小,说明组间的变异大。
并且对应的P值也越小(纵轴),便可以拒绝原假设(原假设为无差异)。
下面以「浅谈数据分析岗」中薪水与教育程度为例。
这里我们只是直观的看出薪水随学历的增长而增长,并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
接下来就用数字来说话!!!
代码如下,需要清洗数据。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pymysql # 获取数据库数据 conn = pymysql.connect(host='localhost', user='root', password='774110919', port=3306, db='lagou_job', charset='utf8mb4') cursor = conn.cursor() sql = "select * from job" df = pd.read_sql(sql, conn) # 清洗数据,生成薪水列 dom = [] for i in df['job_salary']: i = ((float(i.split('-')[0].replace('k', '').replace('K', '')) + float(i.split('-')[1].replace('k', '').replace('K', ''))) / 2) * 1000 dom.append(i) df['salary'] = dom # 去除无效列 data = df[df.job_education != '不限'] # 生成不同教育程度的薪水列表 edu = [] for i in ['大专', '本科', '硕士']: edu.append(data[data['job_education'] == i]['salary']) # 单因素方差分析 print(stats.f_oneway(*edu)) # 得到的结果 F_onewayResult(statistic=15.558365658927576, pvalue=3.0547055604132536e-07)
得出结果,F值为15.5,P值接近于0,所以拒绝原假设,即教育程度会显著影响薪水。
02 多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多个分类变量与一个连续变量的关系。
除了考虑分类变量对连续变量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分类变量间的交互效应。
这里由于我的数据满足不了本次操作,所以选择书中的数据。
即探讨信用卡消费与性别、教育程度的关系。
首先考虑无交互效应,代码如下。
import statsmodels.formula.api as smf import statsmodels.api as sm import pandas as pd # 读取数据,skipinitialspace:忽略分隔符后的空白,dropna:对缺失的数据进行删除 df = pd.read_csv('creditcard_exp.csv', skipinitialspace=True) df = df.dropna(how='any') # smf:最小二乘法,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ana = smf.ols('avg_exp ~ C(edu_class) + C(gender)', data=df).fit() # anova_lm:多因素方差分析 print(sm.stats.anova_lm(ana))
输出结果。
可以看到教育程度的F值为31.57,P值趋近于0,拒绝原假设,即教育程度与平均支出有显著差异。
性别的F值为0.48,P值为0.48,无法拒绝原假设,即性别与平均支出无显著差异。
接下来考虑有交互效应,代码如下。
# 消除pandas输出省略号情况 pd.set_option('display.max_columns', 5) # smf:最小二乘法,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anal = smf.ols('avg_exp ~ C(edu_class) + C(gender) + C(edu_class)*C(gender)', data=df).fit() # anova_lm:多因素方差分析 print(sm.stats.anova_lm(anal))
输出结果。
这里可以看出,考虑交互效应后,与教育程度及性别对应的F值和P值都发生了微小的改变。
其中教育程度和性别的交互项对平均支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F值为2.22,P值为0.09。
上面这个结论是书中所说的,那么显著性水平取的是0.1吗???
这算是我理解不了的一部分。
下面是带交互项的多元方差分析的回归系数,表格中所有数据都是以男性及研究生学历作为基准去比对。
# 生成数据总览 print(anal.summary())
输出结果。
可以看出第一种教育程度的女性较男性研究生,信用卡消费的影响较显著,P值为0.05。
原假设为无差异,拒绝原假设。
那么这里的显著性水平取的也是0.1吗???
第二种教育程度的女性较男性研究生,信用卡消费的影响显著,P值为0.001。
第三种缺失,没有参数估计。
三、总结
这里总结一下各个检验的原假设。
- 单样本t检验原假设:总体均值与假设的检验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无差异)。
- 双样本t检验原假设:两个样本均值(二分变量下的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无差异)。
- 方差分析原假设:多个样本均值(多分变量下的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无差异)。
说明原假设都是假设变量关系无显著差异。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基于R实现统计中的检验方法---方差分析
- 如何成为数据科学家?数据科学业界大牛们倾囊相授
- 阿里科学家 | 蚂蚁AI首席科学家漆远: 用AI和爱, 让我们遇见更美好的未来
- 深睿医疗首席科学家俞益洲入选2019 IEEE Fellow、2018ACM杰出科学家
- Python学数据科学
- 下一站:科学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动手玩转Scratch2.0编程
马吉德·马吉 (Majed Marji)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5-10-1 / CNY 69.00
Scratch 是可视化的编程语言,其丰富的学习环境适合所有年龄阶段的人。利用它可以制作交互式程序、富媒体项目,包括动画故事、读书报告、科学实验、游戏和模拟程序等。《动手玩转Scratch2.0编程—STEAM创新教育指南》的目标是将Scratch 作为工具,教会读者最基本的编程概念,同时揭示Scratch 在教学上的强大能力。 《动手玩转Scratch2.0编程—STEAM创新教育指南》共......一起来看看 《动手玩转Scratch2.0编程》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