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2:垃圾收集算法

栏目: 编程工具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将内存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当这一块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然后再把使用过的内存空间进行一次清理。现在的商业虚拟机都采用这种收集算法来回收

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 效率问题
  • 空间问题:标记清除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碎片
垃圾回收2:垃圾收集算法

复制算法

将内存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当这一块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然后再把使用过的内存空间进行一次清理。

现在的商业虚拟机都采用这种收集算法来回收 新生代 ,但是并不是将新生代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而是分为一块较大的 Eden 空间和两块较小的 Survivor 空间,每次使用 Eden 空间和其中一块 Survivor。在回收时,将 Eden 和 Survivor 中还存活着的对象一次性复制到另一块 Survivor 空间上,最后清理 Eden 和使用过的那一块 Survivor。

HotSpot 虚拟机的 Eden 和 Survivor 的大小比例默认为 8:1,保证了内存的利用率达到 90%。如果每次回收有多于 10% 的对象存活,那么一块 Survivor 空间就不够用了,此时需要依赖于老年代进行分配担保,也就是借用老年代的空间存储放不下的对象。

垃圾回收2:垃圾收集算法

标记-整理

根据 老年代 的特点特出的一种标记算法,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回收,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垃圾回收2:垃圾收集算法

分代收集

现在的商业虚拟机采用分代收集算法,它根据对象存活周期将内存划分为几块,不同块采用适当的收集算法。

一般将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在 新生代 中,每次收集都会有大量对象死去,所以可以选择 复制算法 ,只需要付出少量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每次垃圾收集。而 老年代 的对象存活几率是比较高的,而且没有额外的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所以我们必须选择 标记-清除标记-整理 算法进行垃圾收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Web程序设计

Web程序设计

塞巴斯塔 / 2008-6 / 68.00元

《Web程序设计(第4版)》是最新版,介绍了Internet和万维网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全面系统地讨论了Web开发相关的主要编程语言和工具,以及这些语言和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优劣势。该书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很多修订,并新增加了关于Ruby、Rails和Ajax的3个章节。一起来看看 《Web程序设计》 这本书的介绍吧!

HTML 压缩/解压工具
HTML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HTML 代码

RGB转16进制工具
RGB转16进制工具

RGB HEX 互转工具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