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昨天看了味精大佬关于hybrid框架搭建的系列文章的Cordova在iOS端是怎么通信的,我之前的文章浅析iOS-Cordova讲的很清楚了,在iOS端主要是围绕着一个queue数组进行的,具体怎么进行的本篇不做分析了,具体可以看前面提到的文章了解下。本篇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昨天看了味精大佬关于hybrid框架搭建的系列文章的 从零收拾一个hybrid框架(一)-- 从选择JS通信方案开始 ,不得不说大佬总结的很细致,尤其是基于WKWebView的总结很到位,文章里面提到了UIWebView基于URL拦截的方式不安全问题,实际上之前我是没有关注这个问题的,以至于后两篇还没来得及学习就陷入了沉思,那么我一直使用的Cordova框架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还是说就没有处理?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Cordova框架内部是做了处理的,本篇主要针对Cordova对于URL拦截方式进行通信做了哪些优化进行分析。
Cordova在iOS端是怎么通信的,我之前的文章浅析iOS-Cordova讲的很清楚了,在iOS端主要是围绕着一个queue数组进行的,具体怎么进行的本篇不做分析了,具体可以看前面提到的文章了解下。
本篇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 1.js在给native发送假请求的时候做了什么
- 2.实际上js是怎样将各种参数传递给native的
- 3.pokeNative优化了什么
js在给native发送假请求的时候做了什么
真相都在cordova.js里面,作为一个未入门的前端来说,对于cordova.js只能做一个简要分析,主要是针对上面提到的两点,看代码。
function iOSExec() { //删除了一些不在本篇讨论范围内的代码 var command = [callbackId, service, action, actionArgs]; commandQueue.push(JSON.stringify(command)); if (!isInContextOfEvalJs && commandQueue.length == 1) { pokeNative(); } } 复制代码
在js端调用cordova插件的时候,代码会走进cordova.js里面的这个方法,push()函数实际上就是OC中的addObject:操作,commendQueue为cordova.js内维护的全局数组,commandQueue.push就是像commendQueue数组的最后面添加了一个对象,也就是被转为json格式的command对象。那么实际上在前端连续多次频繁的调用插件的时候,插件的command信息都会被存储在commandQueue中而不是把每一个通信都要去做一个假请求。通过if (!isInContextOfEvalJs && commandQueue.length == 1)这个判断可以看到如果commandQueue中的调用次数不为一,也就是说可能有多个的时候,是不会执行pokeNatie()的,pokeNative实际为发送假请求的具体实现,后面会讲到。从而也就避免了插件被频繁调用所引起的通信丢失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插件的调用都被存储在了commandQueue中,native端怎么获取。这也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实际上js是怎样将各种参数传递给native的
那么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析下另一个函数,看代码:
iOSExec.nativeFetchMessages = function() { if (failSafeTimerId) { clearTimeout(failSafeTimerId); failSafeTimerId = 0; } if (!commandQueue.length) { return ''; } var json = '[' + commandQueue.join(',') + ']'; commandQueue.length = 0; return json; }; 复制代码
这是native端收到cordova.js的pokeNative发出的假请求会调用的函数,这个json对象存储的正是commandQueue中的插件调用信息,那么不难看出,实际上Cordova内通信参数并不是在URL上传递,而是JS端告诉Native过来取,大概意思就是我这有好多都取过去吧。实际上只pokeNative()了一次,那么插件调用就都被native端取走了,这样也就避免了快速的频繁的发假请求而导致通信丢失问题。
pokeNative优化了什么
实际上经过了上面两步,还是不够安全的,因为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当前端的第一次调用刚好结束的时候发生了第二次调用,这个时候已经执行了commandQueue.length = 0;函数,也就是说commandQueue已经被清空了,那么就会执行pokeNative()函数,去发一个假请求给native端,这样就导致了连续的两次假请求发生。实际上这一块cordova.js也是做了处理的,详情在pokeNative()里面,看代码:
function pokeNative() { //代码删减部分 failSafeTimerId = setTimeout(function() { if (commandQueue.length) { // CB-10106 - flush the queue on bridge change if (!handleBridgeChange()) { pokeNative(); } } }, 50); } 复制代码
setTimeout()函数在javaScript里面相当于添加了个定时器,也就是在50毫秒之后再执行pokeNative()函数,这样也就是做了一个50毫秒的间隔,从而避免了快速的两次调用。这一块pokeNative()函数内部代码注释也有解释,通信效率会降低7%,但是毕竟这种情况不多,而且7%也在我们能接受的范围内。
总结
基于URL拦截的方式,随着JSCore和WKWebView的新特性的出现也正在被逐渐的取缔,但是Cordova框架不单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通信方式,更多的是它的设计思想,以及对hybrid框架的交互设计理念,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有一天需要我们自己来做hybrid框架,我认为除了改变一下通信方式以外,对于Cordova框架的其他部分都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本文属于原创,转载注明出处。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Cordova框架对URL拦截导致通信丢失问题的处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 前端架构之vue+axios 前端实现登录拦截(路由拦截、http拦截)
- react离开页面,自定义弹框拦截,路由拦截
- Springboot整合Hibernate拦截器时无法向拦截器注入Bean
- 基于原生fetch封装一个带有拦截器功能的fetch,类似axios的拦截器
- MySQL root 密码丢失重置
- kafka consumer防止数据丢失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The Linux Programming Interface
Michael Kerrisk / No Starch Press / 2010-11-6 / GBP 79.99
The Linux Programming Interface describes the Linux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the system calls, library functions, and other low-level interfaces that are us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一起来看看 《The Linux Programming Interface》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