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LVS 由2部分程序组成,包括 ipvs 和 ipvsadm。LVS负载均衡常见的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地址转换(简称NAT模式)、IP隧道(简称TUN模式)和直接路由(简称DR模式),其实企业中最常用的是 DR 实现方式,而 NAT 配置上比较简单和方便,下面总结 DR 和 NAT 原理和特点:最常用的有四种;轮询(rr)、加权轮询(wrr)、最少连接(lc)和加权最少连接(wlc)。
一、负载均衡LVS基本介绍
-
LVS是 Linux Virtual Server 的简称,也就是 Linux 虚拟服务器。这是一个由章文嵩博士发起的一个开源项目,它的官方网站是 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 。
- LVS是Linux内核标准的一部分。LVS是一个实现负载均衡集群的开源软件项目,通过 LVS 的负载均衡技术和 Linux操作系统可以实现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 Linux 服务器集群,它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
- LVS架构从逻辑上可分为调度层、Server集群层和共享存储。LVS实际上相当于基于IP地址的虚拟化应用。
二、LVS的组成
LVS 由2部分程序组成,包括 ipvs 和 ipvsadm。
- ipvs(ip virtual server):工作在内核空间,是真正生效实现调度的代码。
- ipvsadm:工作在用户空间,负责为ipvs内核框架编写规则,定义谁是集群服务,而谁是后端真实的服务器(Real Server)
三、LVS相关术语
- DS:Director Server, 指的是前端负载均衡器节点。
- RS:Real Server, 后端真实的工作服务器。
- VIP:向外部直接面向用户请求,作为用户请求的目标的IP地址。
- DIP:Director Server IP, 前端负载均衡器IP地址,主要用于和内部主机通信。
- RIP:Real Server IP, 后端服务器的IP地址。
- CIP:Client IP, 访问客户端的IP地址
四、LVS的工作模式介绍
LVS负载均衡常见的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地址转换(简称NAT模式)、IP隧道(简称TUN模式)和直接路由(简称DR模式),其实企业中最常用的是 DR 实现方式,而 NAT 配置上比较简单和方便,下面总结 DR 和 NAT 原理和特点:
1. LVS-NAT模式
(1) LVS-NAT原理
类似于防火墙的私有网络结构,Director Server作为所有服务器节点的网关,,即作为客户端的访问入口,也是各节点回应客户端的访问出口,其外网地址作为整个群集的VIP地址,其内网地址与后端服务器Real Server在同一个物理网络,Real Server必须使用私有IP地址。
数据包流向分析
-
用户发送请求到Director Server,请求的数据报文(源IP是CIP,目标IP是VIP)到达内核空间。
-
内核空间判断数据包的目标IP是本机,此时IPVS比对数据包请求的服务是否为集群服务,若是,修改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为后端服务器IP,重新封装数据包(源IP为CIP,目标IP为RIP),然后选路将数据包发送给Real Server。
-
Real Server比对发现目标IP是本机的IP,重新封装报文(源IP为RIP,目标IP为CIP)发回给Director Server。
- Director Server重新封装数据包,将源IP地址修改为自己的VIP地址,然后响应给客户端。 此时报文的源IP为VIP,目标IP为CIP。
(2) LVS-NAT模型的特点
-
RS必须使用私有IP地址,网关指向DIP。
-
DIP与RIP必须在同一网段内。
-
DS作为所有服务器节点的网关,也就是说请求和响应报文都需要经过Director Server。
-
支持端口映射
- 高负载场景中,Director Server压力比较大,易成为性能瓶颈。
2. LVS-DR模式
(1) LVS-DR原理
Director Server作为群集的访问入口,但不作为网关使用,后端服务器池中的Real Server与Director Server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发送给客户机的数据包不需要经过Director Server。为了响应对整个群集的访问,DS与RS都需要配置有VIP地址。
数据包流向分析
-
用户发送请求到Director Server,请求的数据报文(源IP是CIP,目标IP是VIP)到达内核空间。
- 由于DS和RS在同一个网络中,所以是通过二层数据链路层来传输。
- 内核空间判断数据包的目标IP是本机IP,此时IPVS比对数据包请求的服务是否为集群服务,若是,重新封装数据包,修改源MAC地址为DIP的MAC地址,目标MAC地址为RIP的MAC地址,源IP地址与目标IP地址没有改变,然后将数据包发送给Real Server.
- RS发现请求报文的MAC地址是自己的MAC地址,就接收此报文,重新封装报文(源IP地址为VIP,目标IP为CIP),将响应报文通过lo接口传送给eth0网卡然后向外发出。
- RS直接将响应报文传送到客户端。
(2) LVS-DR模型的特点
- RS和DS必须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
- RS可以使用私有地址,也可以使用公网地址,如果使用公网地址,可以通过互联网对RIP进行直接访问。
- 所有的请求报文经由Director。 Server,但响应报文必须不能经过Director Server。
- RS的网关绝不允许指向DIP(不允许数据包经过director)。
- RS上的lo接口配置VIP的IP地址。
LVS-DR模式需要注意的是:
保证前端路由将目标地址为VIP报文统统发给Director Server,而不是RS。
解决方案是:修改RS上内核参数(arp_ignore和arp_announce)将RS上的VIP配置在lo接口的别名上,并限制其不能响应对VIP地址解析请求。
-
arp_ignore=1表示系统只响应目的IP为本地IP的ARP请求。
- arp_announce=2表示系统不使用IP包的源地址来设置ARP请求的源地址,而选择发送接口的IP地址。
五、LVS的负载调度算法
最常用的有四种;轮询(rr)、加权轮询(wrr)、最少连接(lc)和加权最少连接(wlc)。
- 轮询(rr):将收到的访问请求按照顺序轮流调度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不管后端真实服务器的实际连接数和系统负载。
- 加权轮询(wrr):给RS设置权重,权重越高,那么分发的请求数越多,权重的取值范围0–100。根据每台服务器的性能,给每台服务器添加权值,如果RS1的权值为1,RS2的权值为2,那么调度到RS2的请求会是RS1的2倍。权值越高的服务器,处理的请求越多。这种算法是对rr算法的一种优化和补充。
- 最少连接(lc):根据后端RS的连接数来决定把请求分发给谁,比RS1连接数比RS2连接数少,那么请求就优先发给RS1。
- 加权最少连接(wlc):根据后端RS的权重和连接数来决定把请求分发给谁,权重较高,连接数少的RS会优先处理请求。
六、LVS的共享存储服务器
为后端真实服务器提供稳定、一致的文件存取服务,在Linux/Unix环境中,共享存储可以使用NAS设备或者提供NFS(网络文件系统)共享服务的专用服务器。一般放在私有网络中。
LVS的NAT模式案例部署详细请看 LVS负载均衡之LVS-NAT搭建Web群集
LVS的DR模式案例部署详细请看 LVS负载均衡之LVS-DR搭建Web群集与LVS结合Keepalived搭建高可用Web群集
Linux公社的RSS地址 : https://www.linuxidc.com/rssFeed.aspx
本文永久更新链接地址: 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8-11/155542.htm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LVS实现负载均衡详解
- Kubernetes上的负载均衡详解
- Tomcat安装、配置、优化及负载均衡详解
- 详解Nginx负载均衡的4种方案
- 使用 LVS 实现负载均衡原理及安装配置详解
- CentOS上配置Nginx+uWSGI+负载均衡详解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