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第一篇文章中我们讲过,“在Koa中,中间件是指连贯整个 Koa 应用程序,并共享资源的独立插件”,注意两个词,“连贯”与“共享资源”,与上面的代码一一对应,“连贯”对应“next”,“共享资源对应context”。Koa 中通过 context 处理上下文,下面分析一下 context。不停的创建调用 context 对象,避免对context产生影响,初始 context 对象使用 Object.create() 来克隆对象
第一篇文章中我们讲过,“在Koa中,中间件是指连贯整个 Koa 应用程序,并共享资源的独立插件”,注意两个词,“连贯”与“共享资源”,与上面的代码一一对应,“连贯”对应“next”,“共享资源对应context”。
Koa 中通过 context 处理上下文,下面分析一下 context。
context 初始创建
createContext(req, res) { const context = Object.create(this.context); const request = context.request = Object.create(this.request); const response = context.response = Object.create(this.response); ... context.state = {}; return context; }
不停的创建调用 context 对象,避免对context产生影响,初始 context 对象使用 Object.create() 来克隆对象
context 中包含了几个个主要属性,其中比较重要的有request、response、state。
Koa 中 分别提供 request.js 与 response.js 对原生 req 与 res 对象进行了处理,使得更易操作,例如在request.js 中将 req 原始请求参数由字符串类型替换为对象类型,“?a=1&b=2” <=> {a: 1, b: 2}。
delegates
为了简化对于 context 的操作,Koa中 把 context 中需要调用的方法和属性读取,进行了委托。
有兴趣的可以研究研究 delegates 这个库。
delegate(proto, 'response') .method('attachment') .method('redirect') .method('remove') .method('vary') .method('set') .method('append') .method('flushHeaders') .access('status') .access('message') .access('body') .access('length') .access('type') .access('lastModified') .access('etag') .getter('headerSent') .getter('writable');
例如我们常用的 “ctx.redirect(xxx)” 方法等同于 ctx.reponse.redirect(xxx);
例如输出内容 ctx.body = ‘xxx’ 等同于 ctx.response.body = ‘xxx’;
set & get 处理
对于context中的部分值的设置,进行了 set get 处理,例如 body 对象
get body() { return this._body; }, set body(val) { const original = this._body; this._body = val; if (this.res.headersSent) return; // no content if (val == null) { if (!statuses.empty[this.status]) this.status = 204; this.remove('Content-Type'); this.remove('Content-Length'); this.remove('Transfer-Encoding'); return; } // set the status if (!this._explicitStatus) this.status = 200; // set the content-type only if not yet set const setType = !this.header['content-type']; // string if (typeof val == 'string') { if (setType) this.type = /^\s*</.test(val) ? 'html' : 'text'; this.length = Buffer.byteLength(val); return; } // buffer if (Buffer.isBuffer(val)) { if (setType) this.type = 'bin'; this.length = val.length; return; } // stream if (typeof val.pipe == 'function') { onFinish(this.res, destroy.bind(null, val)); ensureErrorHandler(val, this.ctx.onerror); // overwriting if (original != null && original != val) this.remove('Content-Length'); if (setType) this.type = 'bin'; return; } // json this.remove('Content-Length'); this.type = 'json'; }
当我们通过 ctx.body 设置输出内容的时候实际上在 Koa 内部进行了一系列处理,例如设置 body 未 null 的情况下,会将 Http 返回状态设置为204。
总体来说,Koa 中关于 context 的源码初看比较复杂,实际上是非常简洁易明的。
参考资料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Koajs中间件之定义(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 Koajs中间件之定义(二)
- Koajs中间件之定义(一)
- 自定义 Traefik2 中间件
- 在Ocelot中使用自定义的中间件(一)
- asp.net core 3.1 自定义中间件实现jwt token认证
- node.js – passport.initialize()中间件未用于快速4.10的自定义回调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ECMAScript6入门
阮一峰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4-8 / 49.00元
《ECMAScript6入门》全面介绍了ECMAScript6新引入的语法特性,覆盖了ECMAScript6与ECMAScript5的所有不同之处,对涉及的语法知识给予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大量简洁易懂的示例代码。 《ECMAScript6入门》为中级难度,适合已有一定JavaScript语言基础的读者,用来了解这门语言的最新发展;也可当作参考手册,查寻新增的语法点。一起来看看 《ECMAScript6入门》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