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redis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栏目: 数据库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在谈论缓存击穿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从缓存中加载数据的逻辑,如下图所示因此,如果黑客每次故意查询一个在缓存内必然不存在的数据,导致每次请求都要去存储层去查询,这样缓存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在大流量下数据库可能挂掉。这就是缓存击穿。

什么是缓存击穿

在谈论缓存击穿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从缓存中加载数据的逻辑,如下图所示

详解 <a href='https://www.codercto.com/topics/18994.html'>redis</a> 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因此,如果黑客每次故意查询一个在缓存内必然不存在的数据,导致每次请求都要去存储层去查询,这样缓存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在大流量下数据库可能挂掉。这就是缓存击穿。

场景如下图所示:

详解redis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我们正常人在登录首页的时候,都是根据userID来命中数据,然而黑客的目的是破坏你的系统,黑客可以随机生成一堆userID,然后将这些请求怼到你的服务器上,这些请求在缓存中不存在,就会穿过缓存,直接怼到数据库上,从而造成数据库连接异常。

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们给出三套解决方案,大家根据项目中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讲下述三种方案前,我们先回忆下redis的setnx方法

SETNX key value

将 key 的值设为 value ,当且仅当 key 不存在。

若给定的 key 已经存在,则 SETNX 不做任何动作。

SETNX 是『SET if Not eXists』(如果不存在,则 SET)的简写。

  • 可用版本:>= 1.0.0
  • 时间复杂度: O(1)
  • 返回值: 设置成功,返回 1。设置失败,返回 0 。

效果如下

redis> EXISTS job # job 不存在 
(integer) 0 
redis> SETNX job "programmer" # job 设置成功 
(integer) 1 
redis> SETNX job "code-farmer" # 尝试覆盖 job ,失败 
(integer) 0 
redis> GET job # 没有被覆盖 
"programmer" 

1. 使用互斥锁

该方法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即,在根据key获得的value值为空时,先锁上,再从数据库加载,加载完毕,释放锁。若其他线程发现获取锁失败,则睡眠50ms后重试。

至于锁的类型,单机环境用并发包的Lock类型就行,集群环境则使用分布式锁( redis的setnx)

集群环境的redis的代码如下所示:

String get(String key) { 
String value = redis.get(key); 
if (value == null) { 
if (redis.setnx(key_mutex, "1")) { 
// 3 min timeout to avoid mutex holder crash 
redis.expire(key_mutex, 3 * 60) 
value = db.get(key); 
redis.set(key, value); 
redis.delete(key_mutex); 
} else { 
//其他线程休息50毫秒后重试 
Thread.sleep(50); 
get(key); 
} 
} 
} 

优点

  • 思路简单
  • 保证一致性

缺点

  • 代码复杂度增大
  • 存在死锁的风险

2. 异步构建缓存

在这种方案下,构建缓存采取异步策略,会从线程池中取线程来异步构建缓存,从而不会让所有的请求直接怼到数据库上。该方案redis自己维护一个timeout,当timeout小于System.currentTimeMillis()时,则进行缓存更新,否则直接返回value值。

集群环境的redis代码如下所示:

String get(final String key) { 
V v = redis.get(key); 
String vvalue = v.getValue(); 
long timeout = v.getTimeout(); 
if (v.timeou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异步更新后台异常执行 
threadPool.execute(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tring keyMutex = "mutex:" + key; 
if (redis.setnx(keyMutex, "1")) { 
// 3 min timeout to avoid mutex holder crash 
redis.expire(keyMutex, 3 * 60); 
String dbdbValue = db.get(key); 
redis.set(key, dbValue); 
redis.delete(keyMutex); 
} 
} 
}); 
} 
return value; 
} 

优点

  • 性价最佳,用户无需等待

缺点

  • 无法保证缓存一致性

3. 布隆过滤器

(1) 原理

布隆过滤器的巨大用处就是,能够迅速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中。因此他有如下三个使用场景:

  • 网页爬虫对URL的去重,避免爬取相同的URL地址
  • 反垃圾邮件,从数十亿个垃圾邮件列表中判断某邮箱是否垃圾邮箱(同理,垃圾短信)
  • 缓存击穿,将已存在的缓存放到布隆过滤器中,当黑客访问不存在的缓存时迅速返回避免缓存及DB挂掉。

OK,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布隆过滤器的原理。

其内部维护一个全为0的bit数组,需要说明的是,布隆过滤器有一个误判率的概念,误判率越低,则数组越长,所占空间越大。误判率越高则数组越小,所占的空间越小。

假设,根据误判率,我们生成一个10位的bit数组,以及2个hash函数((f_1,f_2)),如下图所示(生成的数组的位数和hash函数的数量,我们不用去关心是如何生成的,有数学论文进行过专业的证明)。

详解redis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假设输入集合为((N_1,N_2)),经过计算(f_1(N_1))得到的数值得为2,(f_2(N_1))得到的数值为5,则将数组下标为2和下表为5的位置置为1,如下图所示

详解redis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同理,经过计算(f_1(N_2))得到的数值得为3,(f_2(N_2))得到的数值为6,则将数组下标为3和下表为6的位置置为1,如下图所示

详解redis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我们有第三个数(N_3),我们判断(N_3)在不在集合((N_1,N_2))中,就进行(f_1(N_3),f_2(N_3))的计算

  • 若值恰巧都位于上图的红色位置中,我们则认为,(N_3)在集合((N_1,N_2))中
  • 若值有一个不位于上图的红色位置中,我们则认为,(N_3)不在集合((N_1,N_2))中

以上就是布隆过滤器的计算原理,下面我们进行性能测试,

(2) 性能测试

代码如下:

a. 新建一个maven工程,引入guava包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com.google.guava</groupId> 
<artifactId>guava</artifactId> 
<version>22.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b. 测试一个元素是否属于一个百万元素集合所需耗时

package bloomfilter; 
import com.google.common.hash.BloomFilter; 
import com.google.common.hash.Funnels; 
import java.nio.charset.Charset;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static int size = 1000000; 
private static BloomFilter<Integer> bloomFilter =BloomFilter.create(Funnels.integerFunnel(), siz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bloomFilter.put(i); 
} 
long startTime = System.nanoTime(); // 获取开始时间 
//判断这一百万个数中是否包含29999这个数 
if (bloomFilter.mightContain(29999)) { 
System.out.println("命中了"); 
} 
long endTime = System.nanoTime(); // 获取结束时间 
System.out.println("程序运行时间: " + (endTime - startTime) + "纳秒"); 
} 
} 

输出如下所示

命中了 
程序运行时间: 219386纳秒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数是否属于一个百万级别的集合,只要0.219ms就可以完成,性能极佳。

c. 误判率的一些概念

首先,我们先不对误判率做显示的设置,进行一个测试,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bloomfilter;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com.google.common.hash.BloomFilter; 
import com.google.common.hash.Funnels;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static int size = 1000000; 
private static BloomFilter<Integer> bloomFilter =BloomFilter.create(Funnels.integerFunnel(), siz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bloomFilter.put(i); 
}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1000); 
//故意取10000个不在过滤器里的值,看看有多少个会被认为在过滤器里 
for (int i = size + 10000; i < size + 20000; i++) { 
if (bloomFilter.mightContain(i)) { 
list.add(i); 
} 
} 
System.out.println("误判的数量:" + list.size()); 
} 
} 

输出结果如下

误判对数量:330 

如果上述代码所示,我们故意取10000个不在过滤器里的值,却还有330个被认为在过滤器里,这说明了误判率为0.03.即,在不做任何设置的情况下,默认的误判率为0.03。

下面上源码来证明:

详解redis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误判率为0.03时,底层维护的bit数组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详解redis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将bloomfilter的构造方法改为

private static BloomFilter<Integer> bloomFilter = BloomFilter.create(Funnels.integerFunnel(), size,0.01); 

即,此时误判率为0.01。在这种情况下,底层维护的bit数组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详解redis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

由此可见,误判率越低,则底层维护的数组越长,占用空间越大。因此,误判率实际取值,根据服务器所能够承受的负载来决定,不是拍脑袋瞎想的。

(3) 实际使用

redis伪代码如下所示

String get(String key) { 
String value = redis.get(key); 
if (value == null) { 
if(!bloomfilter.mightContain(key)){ 
return null; 
}else{ 
value = db.get(key); 
redis.set(key, value); 
} 
} 
return value; 
} 

优点

  • 思路简单
  • 保证一致性
  • 性能强

缺点

  • 代码复杂度增大
  • 需要另外维护一个集合来存放缓存的Key
  • 布隆过滤器不支持删值操作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详解redis缓存击穿以及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腾讯方法

腾讯方法

潘东燕、王晓明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4-12-11 / 39.00

这是国内第一本深度讲述腾讯产品研发与团队转型的书。本书介绍了腾讯三个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的开发过程,包括如何踏足新领域开发新产品;如何救活一个即将半路夭折的产品;如何让一个老产品持续盈利。本书呈现了互联网产品开发时会遇到普遍问题和解决方法,涉及大企业如何内部创业,并迅速组建新的项目团队;如何实现跨部门的合作;在面临新团队和紧急开发任务时如何提高团队沟通效率;在产品研发方面,如何定位产品、如何敏捷开发......一起来看看 《腾讯方法》 这本书的介绍吧!

Base64 编码/解码
Base64 编码/解码

Base64 编码/解码

XML 在线格式化
XML 在线格式化

在线 XML 格式化压缩工具

html转js在线工具
html转js在线工具

html转js在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