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收集犯罪现场发现的指纹,进而识别犯罪分子身份这一传统刑侦手段不会感到陌生。但如今,已经出现另一种指纹使用方式——犯罪分子甚至能够借此实现自己的恶意目标。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日前就提出这样一种利用指纹对秘密信息进行编码的新方法。
观察自己的手指,我们会发现其中偶尔会出现旋转成螺旋状的连续条纹。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复杂的方法以构建数字指纹,并将秘密信息编码至这些螺旋点当中。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上周的IEEE Transca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当中。
这项技术首先将要传递的信息编码成多项式数学方程。信息内容可以是常见的URL也可以是“明天上午十点老地方见”这类指引性说明。
由于存在指向性,指纹的某些特征(例如弧脊及分叉图形)将可用于实现信息编码。在构建这些指纹特征时,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一系列存在不同极性的二维点对秘密信息进行映射。此项研究的作者Sheng Li解释称,“这些点用于秘密内容的表达,且模拟出所构建指纹的弧脊尾段及分叉样式。”
图片:复旦大学/IEEE 秘密信息可被翻译为数学方程式,而后编码为一系列绘制于指纹漩涡中的、具有指向性的二维点。
在围绕螺旋图案面部一系列二维点之后,指纹的连线部分将被补充完整。在此之后,合并全部数据以创建指纹全息图,同时保证数据点的极性与位置不受影响,从而安全地隐藏存在于其中的信息。只有那些掌握着利用指纹重构该多项式的密钥的人士才能顺利解密出原始内容。
Li表示,“先不谈其中涉及的概念,我们发现由此构建出的指纹图像拥有极为突出的稳健性——其能够抵御多种攻击。即使将构建完成的指纹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层甚至是高度压缩,我们仍然能够得到相对较高的数据提取精度。”
Li及其同事Xinpeng Zhang开发出的这项技术目前只适用于生成指纹数字图像,但其已经能够带来远超传统图像信息编码方式的显著优势。一般来讲,原有解决方案在对图像中的信息进行编码时通常需要改变像素,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视觉层面的失真或者生成足以引起警觉的统计信息变化。相比之下,在图像的极性当中嵌入秘密信息将能够完全回避上述问题,从而确保传递的内容不被任何人察觉。
本文由安全内参翻译自 IEEE
声明:本文来自安全内参,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这个GAN生成的指纹,可以破解半数手机的指纹锁
- AI 生成假指纹以假乱真,你的指纹识别还安全吗?
- iPhone X弃指纹选Face ID,但明年将回归屏下指纹
- 移动端的视频指纹实现
- 哈希计算:数字指纹
- 基于CSI的室内指纹定位研究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第1卷)
[美] Donald E. Knuth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2-9 / 80.00元
第1卷首先介绍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然后详细讲解信息结构方面的内容,包括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法、数据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有效的信息处理方法。此外,书中还描述了编程在模拟、数值方法、符号计算、软件与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初级应用。此第3版增加了数十项简单但重要的算法和技术,并根据当前研究发展趋势在数学预备知识方面做了大量修改。一起来看看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第1卷)》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