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koa是一个轻量级的web应用框架。其实现非常精简和优雅,核心代码仅有区区一百多行,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学习。在开始分析源码之前先上demo~上面代码最终会在控制台依次输出
koa是一个轻量级的web应用框架。其实现非常精简和优雅,核心代码仅有区区一百多行,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学习。
在开始分析源码之前先上demo~
DEMO 1
const Koa = require('../lib/application'); const app = new Koa();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m1-1'); await next(); console.log('m1-2');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m2-1'); await next(); console.log('m2-2');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m3-1'); ctx.body = 'there is a koa web app'; await next(); console.log('m3-2'); }); app.listen(8001); 复制代码
上面代码最终会在控制台依次输出
m1-1 m2-1 m3-1 m3-2 m2-2 m1-2 复制代码
当在中间件中调用 next()
时,会停止当前中间件的执行,转而进行下一个中间件。当下一个中间件执行完后,才会继续执行 next()
后面的逻辑。
DEMO 2
我们改一下第一个中间件的代码,如下所示: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m1-1'); // await next(); console.log('m1-2'); }); 复制代码
当把第一个中间件的 await next()
注释后,再次执行,在控制台的输出如下:
m1-1 m2-1 复制代码
显然,如果不执行 next()
方法,代码将只会执行到当前的中间件,不过后面还有多少个中间件,都不会执行。
这个 next
为何会具有这样的魔力呢,下面让我们开始愉快地分析koa的源码,一探究竟~
代码结构
分析源码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koa的目录结构,koa的实现文件只有4个,这4个文件都在lib目录中。
application.js context.js request.js response.js
通过package.json文件得知,koa的入口文件是lib/application.js,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文件做了什么。
定义koa类
打开 application.js
查看源码可以发现,这个文件主要就是定义了一个类,同时定义了一些方法。
module.exports = class Application extends Emitter { constructor() { super(); this.middleware = []; // 中间件数组 } listen (...args) { // 启用一个http server并监听指定端口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this.callback()); return server.listen(...args); } use (fn) { // 把中间添加到中间件数组 this.middleware.push(fn); return this; } } 复制代码
我们创建完一个koa对象之后,通常只会使用两个方法,一个是 listen
,一个是 use
。listen负责启动一个http server并监听指定端口,use用来添加我们的中间件。
当调用 listen
方法时,会创建一个http server,这个http server需要一个回调函数,当有请求过来时执行。上面代码中的 this.callback()
就是用来返回这样的一个函数:这个函数会读取应用所有的中间件,使它们按照传入的顺序依次执行,最后响应请求并返回结果。
callback
方法的核心代码如下:
callback() { const fn = compose(this.middleware); const handleRequest = (req, res) => {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 retur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 }; return handleRequest; } 复制代码
回调函数callback的执行流程
callback
函数会在应用启动时执行一次,并且返回一个函数 handleRequest
。每当有请求过来时, handleRequest
都会被调用。我们将 callback
拆分为三个流程去分析:
- 把应用的所有中间件合并成一个函数
fn
,在fn
函数内部会依次执行this.middleware
中的中间件(是否全部执行,取决于是否有调用next
函数执行下一个中间件) - 通过
createContext
生成一个可供中间件使用的ctx
上下文对象 - 把ctx传给
fn
,并执行,最后对结果作出响应
koa中间件执行原理
const fn = compose(this.middleware); 复制代码
源码中使用了一个 compose
函数,基于所有可执行的中间件生成了一个可执行函数。当该函数执行时,每一个中间件将会被依次应用。 compose
函数的定义如下:
function compose (middleware) { if (!Array.isArray(middleware))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stack must be an array!') for (const fn of middleware) { if (typeof fn !== 'function')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must be composed of functions!') } return function (context, next) { let index = -1 return dispatch(0) // 开始执行第一个中间件 function dispatch (i) { if (i <= index) return Promise.reject(new Error('next() called multiple times')) // 确保同一个中间件不会执行多次 index = i let fn = middleware[i] if (i === middleware.length) fn = next //个人认为对在koa中这里的fn = next并没有意义 if (!fn) return Promise.resolve() // 执行到最后resolve出来 try { return Promise.resolve(fn(context, dispatch.bind(null, i + 1))); } catch (err)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 } } 复制代码
它会先执行第一个中间件,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 next()
调用,就会把控制权交到下一个中间件并执行,等该中间件执行完后,再继续执行 next()
之后的代码。这里的 dispatch.bind(null, i + 1)
就是 next
函数。到这里就能解答,为什么必须要调用 next
方法,才能让当前中间件后面的中间件执行。(有点拗口…)匿名函数的返回结果是一个 Promise
,因为要等到中间件处理完之后,才能进行响应。
context模块分析
中间件执行函数生成好之后,接下来需要创建一个 ctx
。这个 ctx
可以在中间件里面使用。 ctx
提供了访问 req
和 res
的接口。 创建上下文对象调用了一个 createContext
函数,这个函数的定义如下:
/** * 创建一个context对象,也就是在中间件里使用的ctx,并给ctx添加request, respone属性 */ createContext(req, res) { const context = Object.create(this.context); // 继承自context.js中export出来proto const request = context.request = Object.create(this.request); // 把自定义的request作为ctx的属性 const response = context.response = Object.create(this.response);// 把自定义的response作为ctx的属性 context.app = request.app = response.app = this; // 为了在ctx, request, response中,都能使用httpServer回调函数中的req和res context.req = request.req = response.req = req; context.res = request.res = response.res = res; request.ctx = response.ctx = context; request.response =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 request; context.originalUrl = request.originalUrl = req.url; context.state = {}; return context; } 复制代码
ctx
对象实际上是继承自 context
模块中定义的 proto
对象,同时添加了 request
和 response
两个属性。 request
和 response
也是对象,分别继承自 request.js
和 response.js
定义的对象。这两个模块的功能是基于原生的 req
和 res
封装了一些 getter
和 setter
,原理比较简单,下面就不再分析了。
我们重点来看看 context
模块。
const proto = module.exports = { inspect() { if (this === proto) return this; return this.toJSON(); }, toJSON() { return { request: this.request.toJSON(), response: this.response.toJSON(), app: this.app.toJSON(), originalUrl: this.originalUrl, req: '<original node req>', res: '<original node res>', socket: '<original node socket>' }; }, assert: httpAssert, throw(...args) { throw createError(...args); }, onerror(err) { if (null == err) return; if (!(err instanceof Error)) err = new Error(util.format('non-error thrown: %j', err)); let headerSent = false; if (this.headerSent || !this.writable) { headerSent = err.headerSent = true; } // delegate this.app.emit('error', err, this); if (headerSent) { return; } const { res } = this; // first unset all headers /* istanbul ignore else */ if (typeof res.getHeaderNames === 'function') { res.getHeaderNames().forEach(name => res.removeHeader(name)); } else { res._headers = {}; // Node < 7.7 } // then set those specified this.set(err.headers); // force text/plain this.type = 'text'; // ENOENT support if ('ENOENT' == err.code) err.status = 404; // default to 500 if ('number' != typeof err.status || !statuses[err.status]) err.status = 500; // respond const code = statuses[err.status]; const msg = err.expose ? err.message : code; this.status = err.status; this.length = Buffer.byteLength(msg); this.res.end(msg); }, get cookies() { if (!this[COOKIES]) { this[COOKIES] = new Cookies(this.req, this.res, { keys: this.app.keys, secure: this.request.secure }); } return this[COOKIES]; }, set cookies(_cookies) { this[COOKIES] = _cookies; } }; 复制代码
context
模块定义了一个 proto
对象,该对象定义了一些方法(eg: throw
)和属性(eg: cookies
)。我们上面通过 createContext
函数创建的 ctx
对象,就是继承自 proto
。因此,我们可以在中间件中直接通过 ctx
访问 proto
中定义的方法和属性。
值得一提的点是,作者通过代理的方式,让开发者可以直接通过 ctx[propertyName]
去访问 ctx.request
或 ctx.response
上的属性和方法。
实现代理的关键逻辑
/** * 代理response一些属性和方法 * eg: proto.response.body => proto.body */ delegate(proto, 'response') .method('attachment') .method('redirect') .access('body') .access('length') // other properties or methods /** * 代理request的一些属性和方法 */ delegate(proto, 'request') .method('acceptsLanguages') .method('acceptsEncodings') .method('acceptsCharsets') .method('accepts') .method('get') // other properties or methods 复制代码
实现代理的逻辑也非常简单,主要就是使用了 __defineGetter__
和 __defineSetter__
这两个对象方法,当 set
或 get
对象的某个属性时,调用指定的函数对属性值进行处理或返回。
最终的请求与响应
当 ctx
(上下文对象)和 fn
(执行中间件的合成函数)都准备好之后,就能真正的处理请求并响应了。该步骤调用了一个 handleRequest
函数。
handleRequest(ctx, fnMiddleware) { const res = ctx.res; res.statusCode = 404; // 状态码默认404 const onerror = err => ctx.onerror(err); const handleResponse = () => respond(ctx); onFinished(res, onerror); // 执行完中间件函数后,执行handleResponse处理结果 return fnMiddleware(ctx).then(handleResponse).catch(onerror); } 复制代码
handleRequest
函数会把 ctx
传入 fnMiddleware
并执行,然后通过 respond
方法进行响应。这里默认把状态码设为了 404
,如果在执行中间件的过程中有返回,例如对 ctx.body
进行负责, koa
会自动把状态码设成 200
,这一部分的逻辑是在 response
对象的 body
属性的 setter
处理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response.js
。
respond
函数会对 ctx
对象上的 body
或者其他属性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原生的 res.end()
方法将不同的结果输出。
最后
到这里,koa2的核心代码大概就分析完啦。以上是我个人总结,如有错误,请见谅。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koa2核心源码浅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Python机器学习
[美] Michael Bowles / 沙嬴、李鹏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6-12 / 69.00元
在学习和研究机器学习的时候,面临令人眼花缭乱的算法,机器学习新手往往会不知 所措。本书从算法和Python 语言实现的角度,帮助读者认识机器学习。 书专注于两类核心的“算法族”,即惩罚线性回归和集成方法,并通过代码实例来 展示所讨论的算法的使用原则。全书共分为7 章,详细讨论了预测模型的两类核心算法、预测模型的构建、惩罚线性回归和集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实现。 本书主要针对想提......一起来看看 《Python机器学习》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