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1、修改2、在3、在数据节点
- 点击下载
- 配置 java 环境
- 配置 mysql 数据库
-
打开
conf/wrapper.conf
文件,将其中的wrapper.java.command
的值改成服务器上的jdk地址,如wrapper.java.command=/usr/local/jdk/jdk1.8.0_172/bin/java
-
为bin文件夹中的所有内容赋予执行的权限:
chmod a+x *
-
修改
schemal.xml
文件中的内容,填上对应的表,数据节点,数据主机的内容 -
启动 :
./mycat start
(后台启动)、./mycat console
(前台启动) - 开启服务器的8086端口
- 使用navicat连接mycat,端口是8086
常用的命令
./mycat start 启动 ./mycat stop 停止 ./mycat console 前台运行 ./mycat install 添加到系统自动启动(暂未实现) ./mycat remove 取消随系统自动启动(暂未实现) ./mycat restart 重启服务 ./mycat pause 暂停 ./mycat status 查看启动状态
数据库切分
- 数据库切分分为垂直切分,水平切分
垂直切分
- 一个数据库由很多表的构成,每个表对应着不同的业务,垂直切分是指按照业务将表进行分类,分布到不同 的数据库上面,这样也就将数据或者说压力分担到不同的库上面 。
- 比如商城项目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将表分成用户表、订单表等,这些表分布在不同的数据库中,从而实现了垂直切分
-
优点:
- 拆分后业务清晰,拆分规则明确。
- 系统之间整合或扩展容易
- 数据维护简单。
-
缺点:
- 部分业务表无法 join,只能通过接口方式解决,提高了系统复杂度。
- 受每种业务不同的限制存在单库性能瓶颈,不易数据扩展跟性能提高。
- 事务处理复杂。
- 由于垂直切分是按照业务的分类将表分散到不同的库,所以有些业务表会过于庞大,存在单库读写与存储瓶 颈,所以就需要水平拆分来做解决。
水平切分
- 水平拆分不是将表做分类,而是按照某个字段的某种规则来分散到多个库之中,每个表中 包含一部分数据。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数据的水平切分理解为是按照数据行的切分,就是将表中的某些行切分 到一个数据库,而另外的某些行又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中
-
拆分规则:
- 按照用户 ID 求模,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数据库,具有相同数据用户的数据都被分散到一个库中。
- 按照日期,将不同月甚至日的数据分散到不同的库中。
- 按照某个特定的字段求摸,或者根据特定范围段分散到不同的库中。
-
优点:
- 拆分规则抽象好,join 操作基本可以数据库做。
- 不存在单库大数据,高并发的性能瓶颈。
- 应用端改造较少。
-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跟负载能力。
-
缺点:
- 拆分规则难以抽象。
- 分片事务一致性难以解决。
- 数据多次扩展难度跟维护量极大。
- 跨库 join 性能较差。
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的共同缺点
- 引入分布式事务的问题。
- 跨节点 Join 的问题。
- 跨节点合并 排序 分页问题。
- 多数据源管理问题。
日志分析
sql防火墙配置
- 在server.xml中配置
Mycat配置
schema(逻辑库)
-
一个标签,定义一个逻辑数据库。可以同时指定多个标签来指定不同的逻辑库
-
标签体的属性如下:
-
dataNode
:字符串,该属性用于绑定逻辑库到某个具体的 database 上 ,多个值用逗号分隔 -
checkSQLschema
:布尔值,当该值设置为 true 时,如果我们执行语句 select * from TESTDB.travelrecord; 则 MyCat 会把语句修改 为 select * from travelrecord; ,设置这个属性为true,可以在navicat中直接查看逻辑表中的所有数据,否则将会报异常(Table ‘testdb.travelrecord’ doesn’ t exist) -
sqlMaxLimit
:当该值设置为某个数值时。每条执行的 SQL 语句,如果没有加上 limit 语句,MyCat 也会自动的加上所对应 的值。例如设置值为 100,执行 select * from TESTDB.travelrecord; 的效果为和执行 select * from TESTDB.travelrecord limit 100; 相同。 设置该值的话,MyCat 默认会把查询到的信息全部都展示出来,造成过多的输出。所以,在正常使用中,还 是建议加上一个值,用于减少过多的数据返回.当然 SQL 语句中也显式的指定 limit 的大小,不受该属性的约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运行的 schema 为非拆分库的,那么该属性不会生效。需要手动添加 limit 语句。
-
table (逻辑表)
- 属性如下:
name | String | 定义逻辑表的表名,这个名字就如同我在数据库中执行 create table 命令指定的名字一样,同个 schema 标 签中定义的名字必须唯一 |
---|---|---|
dataNode | String | 定义这个逻辑表所属的 dataNode, 该属性的值需要和 dataNode 标签中 name 属性的值相互对应。多个值用逗号分隔 |
rule | String | 该属性用于指定逻辑表要使用的规则名字,规则名字在 rule.xml 中定义,必须与 tableRule 标签中 name 属 性属性值一一对应 |
ruleRequired | boolean | 该属性用于指定表是否绑定分片规则,如果配置为 true,但没有配置具体 rule 的话 ,程序会报错。 |
primaryKey | String | 该逻辑表对应真实表的主键,例如:分片的规则是使用非主键进行分片的,那么在使用主键查询的时候,就 会发送查询语句到所有配置的 DN 上,如果使用该属性配置真实表的主键。难么 MyCat 会缓存主键与具体 DN 的 信息,那么再次使用非主键进行查询的时候就不会进行广播式的查询,就会直接发送语句给具体的 DN,但是尽管 配置该属性,如果缓存并没有命中的话,还是会发送语句给具体的 DN,来获得数据。 如果没有指定,那么默认使用的是主键字段是id |
type | String | 该属性定义了逻辑表的类型,目前逻辑表只有“全局表”和”普通表”两种类型。对应的配置: 1、全局表:global。 2、 普通表:不指定该值为 globla 的所有表 |
autoIncrement | boolean | mysql 对非自增长主键,使用 last_insert_id()是不会返回结果的,只会返回 0。所以,只有定义了自增长主 键的表才可以用 last_insert_id()返回主键值。 mycat 目前提供了自增长主键功能,但是如果对应的 mysql 节点上数据表,没有定义 auto_increment,那 么在 mycat 层调用 last_insert_id()也是不会返回结果的。 由于 insert 操作的时候没有带入分片键,mycat 会先取下这个表对应的全局序列,然后赋值给分片键。这样 才能正常的插入到数据库中,最后使用 last_insert_id()才会返回插入的分片键值。 如果要使用这个功能最好配合使用数据库模式的全局序列。 75 使用 autoIncrement=“true” 指定这个表有使用自增长主键,这样 mycat 才会不抛出分片键找不到的异 常。 使用 autoIncrement=“false” 来禁用这个功能,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删除掉这个属性。默认就是禁用的。 |
subTables | String | |
needAddLimit | boolean | 指定表是否需要自动的在每个语句后面加上 limit 限制。由于使用了分库分表,数据量有时会特别巨大。这时 候执行查询语句,如果恰巧又忘记了加上数量限制的话。那么查询所有的数据出来,也够等上一小会儿的。 所以,mycat 就自动的为我们加上 LIMIT 100。当然,如果语句中有 limit,就不会在次添加了。 这个属性默认为 true,你也可以设置成 false`禁用掉默认行为。 |
dataNode
- 数据节点,用来设置
name | String | 定义数据节点的名字,这个名字需要是唯一的,我们需要在 table 标签上应用这个名字,来建立表与分片对 应的关系 |
---|---|---|
dataHost | String | 该属性用于定义该分片属于哪个数据库实例的,属性值是引用 dataHost 标签上定义的 name 属性。 |
database | String | 该属性用于定义该分片属性哪个具体数据库实例上的具体库,因为这里使用两个纬度来定义分片,就是:实 例+具体的库。因为每个库上建立的表和表结构是一样的。所以这样做就可以轻松的对表进行水平拆分 |
dataHost
-
作为 Schema.xml 中最后的一个标签,该标签在 mycat 逻辑库中也是作为最底层的标签存在,直接定义了具 体的数据库实例、读写分离配置和心跳语句。现在我们就解析下这个标签。
-
配置如下:
name | String | 唯一标识 dataHost 标签,供上层的标签使用。 |
---|---|---|
maxCon | Integer | 指定每个读写实例连接池的最大连接。也就是说,标签内嵌套的 writeHost、 readHost 标签都会使用这个属 性的值来实例化出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 |
minCon | Integer | 指定每个读写实例连接池的最小连接,初始化连接池的大小 |
balance | Integer | 负载均衡类型,目前的取值有 3 种: 1. balance=”0”, 不开启读写分离机制,所有读操作都发送到当前可用的 writeHost 上。 2. balance=”1”,全部的 readHost 与 stand by writeHost 参与 select 语句的负载均衡,简单的说,当双 主双从模式(M1->S1,M2->S2,并且 M1 与 M2 互为主备),正常情况下,M2,S1,S2 都参与 select 语句的负载 均衡。 3. balance=”2”,所有读操作都随机的在 writeHost、 readhost 上分发。 4. balance=”3”,所有读请求随机的分发到 wiriterHost 对应的 readhost 执行,writerHost 不负担读压 力,注意 balance=3 只在 1.4 及其以后版本有,1.3 没有。 |
writeType | Integer | 负载均衡类型,目前的取值有 3 种: 1. writeType=”0”, 所有写操作发送到配置的第一个 writeHost,第一个挂了切到还生存的第二个 writeHost,重新启动后已切换后的为准,切换记录在配置文件中:dnindex.properties . 2. writeType=”1”,所有写操作都随机的发送到配置的 writeHost,1.5 以后废弃不推荐。 |
dbType | String | 指定后端连接的数据库类型,目前支持二进制的 mysql 协议,还有其他使用 JDBC 连接的数据库。例如: mongodb、 oracle、 spark 等。 |
dbDriver | String | 指定连接后端数据库使用的 Driver,目前可选的值有 native 和 JDBC。使用 native 的话,因为这个值执行的 是二进制的 mysql 协议,所以可以使用 mysql 和 maridb。其他类型的数据库则需要使用 JDBC 驱动来支持。 从 1.6 版本开始支持 postgresql 的 native 原始协议。 如果使用 JDBC 的话需要将符合 JDBC 4 标准的驱动 JAR 包放到 MYCAT\lib 目录下,并检查驱动 JAR 包中 包括如下目录结构的文件:META-INF\services\java.sql.Driver。在这个文件内写上具体的 Driver 类名,例如: com.mysql.jdbc.Driver。 |
switchType | Integer | -1 表示不自动切换 1 默认值,自动切换 2 基于 MySQL 主从同步的状态决定是否切换 心跳语句为 show slave status 3 基于 MySQL galary cluster 的切换机制(适合集群)(1.4.1) 心跳语句为 show status like ‘wsrep%’. 这个和writeType结合使用 |
heartbeat
-
这个标签内指明用于和后端数据库进行心跳检查的语句。例如,MYSQL 可以使用
select user()
,Oracle 可以 使用select 1 from dual
等。 这个标签还有一个connectionInitSql
属性,主要是当使用 Oracla 数据库时,需要执行的初始化 SQL 语句就 这个放到这里面来。例如:alter session set nls_date_format=’yyyy-mm-dd hh24:mi:ss’ 1.4 主从切换的语句必须是:show slave status
writeHost 、 readHost
- 这两个标签都指定后端数据库的相关配置给 mycat,用于实例化后端连接池。唯一不同的是,writeHost 指 定写实例、 readHost 指定读实例,组着这些读写实例来满足系统的要求
- 在一个 dataHost 内可以定义多个 writeHost 和 readHost。但是,如果 writeHost 指定的后端数据库宕机, 那么这个 writeHost 绑定的所有 readHost 都将不可用。另一方面,由于这个 writeHost 宕机系统会自动的检测 到,并切换到备用的 writeHost 上去
- 这两个标签的属性相同,这里就一起介绍。
host | String | 用于标识不同实例,一般 writeHost 我们使用 M1,readHost 我们用 S1。 |
---|---|---|
url | String | 后端实例连接地址,如果是使用 native 的 dbDriver,则一般为 address:port 这种形式。用 JDBC 或其他的 dbDriver,则需要特殊指定。当使用 JDBC 时则可以这么写:jdbc:mysql://localhost:3306/。 |
password | String | 后端存储实例需要的用户名字 ,即是指向mysql的密码 |
user | String | 后端存储实例需要的密码 ,即是指向mysql的用户 |
weight | String | 权重 配置在 readhost 中作为读节点的权重(1.4 以后) |
usingDecrypt | String | 是否对密码加密默认 0 否 如需要开启配置 1,同时使用加密程序对密码加密 |
childTable
- childTable 标签用于定义 E-R 分片的子表。通过标签上的属性与父表进行关联。
name | String | 定义子表的表名。 |
---|---|---|
joinKey | String | 插入子表的时候会使用这个列的值查找父表存储的数据节点 |
parentKey | String | 属性指定的值一般为与父表建立关联关系的列名。程序首先获取 joinkey 的值,再通过 parentKey 属性指定 的列名产生查询语句,通过执行该语句得到父表存储在哪个分片上。从而确定子表存储的位置。 |
primaryKey | String | 同 table 标签所描述的 |
needAddLimit | boolean | 同 table 标签所描述的 |
autoIncrement | boolean | 设置是否主键自增 |
server.xml中的标签
设置用户
<!-- user标签可以设置登录的用户,可以指定多个 <property name="password">: 设置该用户登录的密码 <property name="schemas"> :设置该用户可以访问的逻辑库,如果有多个,那么需要使用逗号分隔 <property name="readOnly">true</property> : 设置该用户是否对逻辑库为只读权限 <property name="benchmark">11111</property>: mycat 连接服务降级处理:benchmark 基准, 当前端的整体 connection 数达到基准值是, 对来自该账户的请求开始拒绝连接, 0 或不设 表示不限制 <property name="usingDecrypt">1</property>:是否对密码加密默认 0 否 如需要开启配置 1,同时使用加密程序对密码加密 privileges 子节点:对用户的 schema 及 下级的 table 进行精细化的 DML 权限控制,privileges 节点中的 check 属性是用 于标识是否开启 DML 权限检查, 默认 false 标识不检查,当然 privileges 节点不配置,等同 check=false, 由于 Mycat 一个用户的 schemas 属性可配置多个 schema ,所以 privileges 的下级节点 schema 节点同样 可配置多个,对多库多表进行细粒度的 DML 权限控制 schema 标签: 指定逻辑库的名称,用来选择对应的表,可以有多个 dml:设置对指定表的crud操作,分别是insert,update,select,delete,对应的如果是0表示禁止,1表示不禁止 --> <username="root"> <propertyname="password">123456</property> <propertyname="schemas">Test</property> <!-- 表级 DML 权限设置 --> <!-- <privileges check="false"> <schema name="TESTDB" dml="0110" > <table name="tb01" dml="0000"></table> <table name="tb02" dml="1111"></table> </schema> <schema name="TESTDB" dml="0110" > <table name="tb01" dml="0000"></table> <table name="tb02" dml="1111"></table> </schema> </privileges> --> </user>
system标签
- 这个标签内嵌套的所有 property 标签都与系统配置有关,请注意,下面我会省去标签 property 直接使用这 个标签的 name 属性内的值来介绍这个属性的作用。
属性 | 作用 | 概要 |
---|---|---|
charset | 字符集设置。 |
配置字符集的时候一定要坚持 mycat 的字符集与数据库端的字符集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变量来查询。比如 <property name="charset">utf8</property>
|
defaultSqlParser | 1.3 解析器默认为 fdbparser,1.4 默认为 druidparser,1.4 以后 fdbparser 作废。 | 由于 mycat 最初是时候 Foundation DB 的 sql 解析器,而后才添加的 Druid 的解析器。所以这个属性用来 指定默认的解析器。目前的可用的取值有:druidparser 和 fdbparser。使用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目前一 般都使用 druidparser |
processors | 这个属性主要用于指定系统可用的线程数,默认值为机器 CPU 核心线程数。 主要影响 processorBufferPool、 processorBufferLocalPercent、 processorExecutor 属性。 NIOProcessor 的个数也是由这个属性定义的,所以调优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调高这个属性。 | |
processorBufferChunk | 这个属性指定每次分配 Socket Direct Buffer 的大小,默认是 4096 个字节。这个属性也影响 buffer pool 的 长度。如果一次性获取的数过大 buffer 不够用 经常出现警告,则可以适当调大。 | |
processorBufferPool | 这个属性指定 bufferPool 计算 比例值。由于每次执行 NIO 读、写操作都需要使用到 buffer,系统初始化的 时候会建立一定长度的 buffer 池来加快读、写的效率,减少建立 buffer 的时间。 Mycat 中有两个主要的 buffer 池: - BufferPool - ThreadLocalPool BufferPool 由 ThreadLocalPool 组合而成,每次从 BufferPool 中获取 buffer 都会优先获取 ThreadLocalPool 中的 buffer,未命中之后才会去获取 BufferPool 中的 buffer。也就是说 ThreadLocalPool 是 作为 BufferPool 的二级缓存,每个线程内部自己使用的。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限制条件需要线程的名字是由$_ 开头。然而,BufferPool 上的 buffer 则是每个 NIOProcessor 都共享的。 默认这个属性的值为: 默认 bufferChunkSize(4096) processors 属性 1000 BufferPool 的总长度 = bufferPool / bufferChunk。 若 bufferPool 不是 bufferChunk 的整数倍,则总长度为前面计算得出的商 + 1 假设系统线程数为 4,其他都为属性的默认值,则: bufferPool = 4096 4 1000 BufferPool 的总长度 : 4000 = 16384000 / 4096 | |
processorBufferLocalPercent | 前面提到了 ThreadLocalPool。这个属性就是用来控制分配这个 pool 的大小用的,但其也并不是一个准确 的值,也是一个比例值。这个属性默认值为 100。 线程缓存百分比 = bufferLocalPercent / processors 属性。 例如,系统可以同时运行 4 个线程,使用默认值,则根据公式每个线程的百分比为 25。最后根据这个百分比 来计算出具体的 ThreadLocalPool 的长度公式如下: ThreadLocalPool 的长度 = 线程缓存百分比 BufferPool 长度 / 100 假设 BufferPool 的长度为 4000,其他保持默认值。 那么最后每个线程建立上的 ThreadLocalPool 的长度为: 1000 = 25 4000 / 100 | |
processorExecutor | 这个属性主要用于指定 NIOProcessor 上共享的 businessExecutor 固定线程池大小。 mycat 在需要处理一 些异步逻辑的时候会把任务提交到这个线程池中。新版本中这个连接池的使用频率不是很大了,可以设置一个较 小的值 | |
sequnceHandlerType | 指定使用 Mycat 全局序列的类型。 0 为本地文件方式,1 为数据库方式,2 为时间戳序列方式,3 为分布式 ZK ID 生成器,4 为 zk 递增 id 生成。 | |
handleDistributedTransactions | 分布式事务开关,0为不过滤分布式事务,1为过滤分布式事务(如果分布式事务内只涉及全局表,则不过滤),2为不过滤分布式事务,但是记录分布式事务日志 |
全局表
-
mycat中使用type定义全局表和普通表(
type=global
),没有定义type的类型的都是普通表,是需要分片的 - 全局表适合那些数据量比较少的,变动不是很频繁的
- 全局表的插入,更新操作会实时在所有节点上执行,保持各个分片的数据一致性。没有太激烈的update操作。
- 全局表查询只从一个节点获取
- 全局表可以和任何一个表进行JOIN操作
- 需要注意的是,全局表每个分片节点上都要有运行创建表的 DDL 语句。
Mycat的跨分片join
- 同一个分片的数据可以任意的join,join的数量也没有限制,但是不同分片的数据跨分片join的话,是查询不到结果的
全局表
- 全局表在每一个分片上都保持着相同的数据,因此全局表可以和任意的表跨分片join
ER join
- 我们可以根据ER关系设置每张表的关系,比如订单表依赖于用户表,我们可以设置ER join方式的,那么会根据外键(joinKey)的值和相关依赖的表分配在同一个分片上,那么就可以join了
- 支持多表join
- 配置如下(其中childTable中也可以嵌套childTable):
<tablename="t_user"dataNode="dn1,dn2,dn3"rule="auto-sharding-long"primaryKey="id"autoIncrement="true"> <!--订单表, joinKey是t_order和t_user关联的外键关系, parentKey指定的是t_user表中的主键 primaryKey:指定的是t_order的主键 autoIncrement:设置是否主键自增 --> <childTablename="t_order"joinKey="user_id"parentKey="id"primaryKey="id"autoIncrement="true"/> </table>
Share Join
mycat自增主键的配置(数据库方式)
- 在mycat中并没有实现mysql的自增主键的配置,如果需要实现的话,需要自己配置。
- 自增主键的方式配置有多种方式,比如本地方式,数据库方式,ZK方式,时间戳的方式,这里我们测试的是数据库的方式。
测试步骤
1、修改 server.xml
中生成方式为数据库生成的方式
<!--将sequnceHandlerType设置为1--> <propertyname="sequnceHandlerType">1</property>
2、在 schema.xml
中,table中增加属性 autoIncrement
值为 true
,添加 mycat_sequence
表
<schemaname="Test"checkSQLschema="true"> <!-- auto sharding by id (long) rule:指定分片的规则为根据Id自动分片 primaryKey: 指定主键 autoIncrement: 指定自增长,一定要为true --> <tablename="t_item"dataNode="dn1,dn2,dn3"rule="auto-sharding-long"primaryKey="id"autoIncrement="true"/> <!--指定自增长的表,数据节点为dn1--> <tablename="mycat_sequence"primaryKey="name"dataNode="dn1"/> </schema> <dataNodename="dn1"dataHost="localhost1"database="db1"/> <dataNodename="dn2"dataHost="localhost1"database="db2"/> <dataNodename="dn3"dataHost="localhost1"database="db3"/>
3、在数据节点 dn1
的数据库 db1
中新建 mycat_sequence
的表,如下:
1、name:sequence:名称 2、currenct_value:当前value 3、increment:增长步长
DROP TABLE IF EXISTS MYCAT_SEQUENCE; CREATE TABLE MYCAT_SEQUENCE( name VARCHAR(50) NOT NULL, current_value INT NOT NULL, increment INT NOT NULL DEFAULT 100, PRIMARY KEY(name) ) ENGINE=InnoDB;
4、在db1数据中创建存储函数,用来维持自增长
-- 获取当前sequence的值 (返回当前值,增量) DROP FUNCTION IF EXISTS mycat_seq_currval;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mycat_seq_currval(seq_name VARCHAR(50)) RETURNS varchar(64) CHARSET utf8 DETERMINISTIC BEGIN DECLARE retval VARCHAR(64); SET retval="-999999999,null"; SELECT concat(CAST(current_value AS CHAR),",",CAST(increment AS CHAR)) INTO retval FROM MYCAT_SEQUENCE WHERE name = seq_name; RETURN retval; END $ DELIMITER ; -- 设置sequence值 DROP FUNCTION IF EXISTS mycat_seq_setval;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mycat_seq_setval(seq_name VARCHAR(50),value INTEGER) RETURNS varchar(64) CHARSET utf8 DETERMINISTIC BEGIN UPDATE MYCAT_SEQUENCE SET current_value = value WHERE name = seq_name; RETURN mycat_seq_currval(seq_name); END $ DELIMITER ; -- 获取下一个sequence值 DROP FUNCTION IF EXISTS mycat_seq_nextval;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mycat_seq_nextval(seq_name VARCHAR(50)) RETURNS varchar(64) CHARSET utf8 DETERMINISTIC BEGIN UPDATE MYCAT_SEQUENCE SET current_value = current_value + increment WHERE name = seq_name; RETURN mycat_seq_currval(seq_name); END $ DELIMITER ;
5、在 mycat_sequence
表中插入数据,用来记录 t_item
表的自增长数据,名称必须全部大写
1、 当然这里一条数据就代表一张表自增长,如果想要其他的表也能自增长,那么直接添加即可
INSERT INTO MYCAT_SEQUENCE(name, current_value, increment) VALUES ('T_TIEM', 0,1);
6、在 conf/sequence_db_conf.properties
的文件中添加依赖全局序列,增加序列,与table名称相同全大写
# T_ITEM是自增长的表,dn1是mycat_sequence所在的数据节点,之后每添加一张自增长的表,只需要在其中添加即可 T_ITEM=dn1
7、测试,向t_item表中添加数据
INSERT INTO t_item(name) values("chenjiabing");
8、测试使用mybatis添加数据
@Insert("INSERT into t_item(name) values(#{name})") @Options(useGeneratedKeys = true,keyProperty = "id") //自增长主键返回 void insert(Item item);
参考文章
Java操作Mycat
- 只需要将连接mysql的端口改成 8066 即可,其他的就像是操作mysql一样
Mycat的事务处理
- Mycat 目前没有出来跨分片的事务强一致性支持,目前单库内部可以保证事务的完整性,如果跨库事务, 在执行的时候任何分片出错,可以保证所有分片回滚,但是一旦应用发起 commit 指令,无法保证所有分片都成 功,考虑到某个分片挂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称为弱 XA。
- 也就是说,我们在单体应用中可以正常使用spring提供的事务管理器进行事务的管理,在处理出现异常的时候也是可以回滚的。
Mycat查询
非分片字段查询
- 如果查询条件中有分片字段的话,那么mycat就可以轻松的根据分片规则找到对应的数据节点,然后在对应节点中查询,比如使用的是id取模分片规则,那么此时的id就是分片字段,一旦查询条件中有id这个字段的,就可以根据id的值定位到指定的节点中查询,否则将会在每个节点中执行sql语句,然后将每个节点的返回结果汇总返回
分页查询
-
mycat针对分页查询的执行逻辑如下:
- 根据sql语句的过滤条件到每个数据节点筛选数据,筛选完成之后返回各个节点的分页数据
- mycat会判断哪个节点先返回数据,真正返回给客户端的就是 先返回数据 的那个节点上的数据库中
-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分页查询的数据每次都是不同的,不同数据节点的返回速度决定着分页查询的数据显示。
-
解决办法:在分页查询的时候必要的时候进行排序,这样返回的结果才是正确的,不然每次返回的结果可能不同,比如
select * from t_item order by id desc limit 1,29
排序查询
-
mycat 的排序查询的执行逻辑如下:
- 将sql语句发送到各个节点进行筛选数据,返回数据给mycat
- mycat获取到各个节点的数据的时候会根据 不同的排序规则(升序,降序)对全部节点的数据重新排序,最后所有数据排序完成的结果就是正确的结果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数据库中间件之Mycat》,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 数据库中间件原理详解
- 小米开源数据库中间件gaea
- 突破关系型数据库桎梏:云原生数据库中间件核心剖析
- Service Mesh 实践(三):数据库中间件
- 原生分布式数据库与中间件的区别
- 数据库考点:为什么要分库分表?用过哪些分库分表中间件?不同的分库分表中间件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如何对数据库如何进行拆分?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