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在能源运维领域,传统运维服务商提供的是以人力为主的检测和维护,能源厂以电厂、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为代表,这类工业设施大量管道、滑轨、电线设备的长期检测与生命周期维护,以风电叶片为例,叶片长期不停机运行,在生命周期内出现裂痕等问题需要及时维修或调整,常规检测办法为停机后人工攀爬检测,维修人员安全系数低且发电效率受到影响。为了解决工业领域的运维难题,成立于2011年的天创电子力图通过自动化检测机器人及设备生命周期预测模型,解决工业运维领域的设备维护难题。天创电子创始人雷凌毕业于英国英格兰大学国际管理硕士,本
在能源运维领域,传统运维服务商提供的是以人力为主的检测和维护,能源厂以电厂、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为代表,这类工业设施大量管道、滑轨、电线设备的长期检测与生命周期维护,以风电叶片为例,叶片长期不停机运行,在生命周期内出现裂痕等问题需要及时维修或调整,常规检测办法为停机后人工攀爬检测,维修人员安全系数低且发电效率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工业领域的运维难题,成立于2011年的天创电子力图通过自动化检测机器人及设备生命周期预测模型,解决工业运维领域的设备维护难题。天创电子创始人雷凌毕业于英国英格兰大学国际管理硕士,本科就读于埃塞克斯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团队成员均来自于工业、电气化专业。留学期间的雷凌就与朋友在英国建立工作室,针对机器人等自动化工程进行研发创业。谈起创业契机,雷凌告诉亿欧, 2010年工作室刚成立时,雷凌和团队就曾分析发现中国工业自动化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无人化和智能化方面尤为突出,随着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2011年团队回到了国内创办了天创电子,针对工业自动化开始创业。
为了保证团队早期成长,团队最初瞄准的是机床CNC数控系统开发,积累了一定收入后雷凌开始思考更长远的发展。经过分析,雷凌发现工业领域以发电厂为代表的能源市场机会最大,一方面来自于发电厂较落后的检测管理,人员安全性极大,纵然安全事故的几率十分低,但单次结果非常严重,这对维修人员是极大隐患;自动化水平不高,检测效率也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发电厂也对设备管理提出了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核心希望通过对设备更长远管理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凭借检测结果获取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未来运行情况避免重大事故和损害。为此雷凌带领天创电子团队开发了工业设备生命周期预测模型和自动化检测机器人。
落实到服务层面,天创电子提供自动化检测机器人,相比传统检测机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相比人工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不停歇工作。在系统层面天创电子提供宏观管理系统,通过可视化设备管理,帮助发电厂宏观调控,提升发电效率。
产品层面,天创电子目前主打三款机器人,分别是:T1管道运维机器人,服务核电、火电、市政、石油石化的管道设备;T3归到巡检机器人,服务电力隧道、城市综合管廊、交通隧道、煤矿隧道等;T6光伏运维机器人,服务太阳能光伏电站、屋顶光伏、分布式光伏。此外还包括全厂运行优化(OO)及设备管理(APM)系统平台。
雷凌告诉亿欧,传统电厂发电效率受制于设备、用电高低峰影响,电厂收益无法保障,机器人只是数据收集工具,通过采集到的数据,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模型量化分析设备运行情况进而提升运行效率。按照雷凌预想,理想状态下系统可主动做事件管理、故障分析、建议管理,进而提供风险管理、寿期成本分析、资产侧率管理和财务优化建议等。
能源服务行业具有技术高门槛和渠道对接门槛特性,主要表现为渠道门槛、技术门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渠道包括发电厂资源覆盖和服务能力,技术门槛体现在机器人、生命周期模型的可靠性,跨学科则体现在服务场景下对不同材料的理解,电气工程的理解等。
目前天创电子在能源领域占据服务商主导地位,在管道为核心的核电领域,已经垄断核电发电厂运维服务,光伏发电厂处于领先地位,在发电厂、市政领域也有广泛覆盖。相比同类竞争对手,天创电子优势在于:产品经过多年研发且经过市场验证,稳定性更高;运维服务需要一定垫资服务,天创电子可以应对长期垫资服务;凭借早期过硬产品表现,积累了品牌效应。
雷凌也透露, 天创电子在选择资方上也有意识地选择了具有客户资源的投资方,利用资方资源能力,对行业做进一步的覆盖并提升服务能力。 此前天创电子曾获得凯风创投等资方的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投资,此后又获得了由上海鼎璋智能和凯风创投联合投资的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2018年8月获得华泰证券旗下的瑞泰资本管理的伊犁苏新投资基金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次轮融资完成后将会把资金投入到服务运营提升和品牌建设层面,未来2年内将扩大三款机器人产品的销售,为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做进一步的研发准备,并将与上市公司展开合作进行系统效果的初期验证。
大趋势来看,中国工业正在快速增长,2017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79997亿元,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其中工业企业利润相比上年增长21%。在2015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后,中国工业发展尤以向创新发展、智能化发展,以能源、工业制品等领域为代表开始快速增长,这给了面向工业的创业团队很多机会。
B2B独角兽成长营第七期 正在招生中。亿欧联合盛景网联、一线B2B创业者和知名投资人,围绕商业模式、产品、销售、投融资等问题,为B2B企业赋能,加速企业发展。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42
报名与咨询: 团月(13021078618) 王福凯(15605857946)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从“制造”到“智造”:风口下的中国制造应该如何变革?
- “中国制造2025”最有效果的信息化手段是RFID
- 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榜单公布,中国制造占45%
- Facebook起诉4家中国公司:制造、销售虚假帐号
- 为什么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自动化反而掉队了?
- 云计算助推虚拟主机业务快速发展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