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科技互联网企业”是一个边界相对模糊的泛概念,当今却常常被提及,原因在于可能的“业务交叉”。如果对大众提及这个概念,很多人先想到的会是那些以C端业务为主的、与用户关联能够被明确感知的品牌,比如某些消费电子产品品牌抑或某些“互联网+服务”品牌。
需要注意的是,另一些企业尽管此前或不为人熟知,却已经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关联,比如云从科技,一家专注人工智能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算法,是人脸识别国家标准起草与制定企业。
从人脸识别切入人工智能,云从科技的主要产品有人脸识别通关机、智能摄像机、大规模动态人群监控系统、金融一体化远程认证服务等。就目前来看,云从与日常生活发生关联的方式是“看世界”,之所以还未被更多人熟知,源于云从科技“AI+行业”的初步发展战略。
目前,云从科技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其一,银行。虽然发展历史仅三年有余,但目前中国已经有70%-80%的总行使用了云从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
其二,机场。全国80%以上的核心枢纽机场所运用的与人脸识别相关的技术都来自云从科技。
其三,安防。云从与公安部等国家部门在人脸识别标准和重大项目方面有较多合作。除此之外,与园区等的合作也在稳步展开。
除以上三个领域之外,钉科技了解到,智慧门店也是其关注的领域,据副总裁张立介绍,云从正在推进智慧门店试点工作,落地应用包括通过人脸识别反馈营销信息等。
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是云从科技入局人工智能的切口。在钉科技看来,人脸识别是云从科技“脚下的路”,持续向前是必须的,因为它是云从的“起点”和“基础”。张立表示,人脸识别的应用虽然愈发广泛,但光线、角度、模糊、年龄跨度等仍都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云从会从数据采集和核心算法两个方面解决上述难题。
除了走好“脚下的路”,做好人脸识别技术之外,云从也在瞄准“未来”。
可以看到的是,云从的产品已经涉及到了包括人脸、指纹、声纹、虹膜、指静脉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在内的集成生物识别系统。另外,在银行领域,云从则尝试通过大数据,助力互联网金融,推进资金向需求流转。
芯片,则被云从看做下一步的重要发展方向。9月14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公布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名单,云从科技“基于自研SoC芯片的高准确度人脸识别产业化应用”作为核心基础项目入选。另据了解,该项目是对此前国家发改委平台建设任务(国家“互联网+”重大工程“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支撑。
而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边缘智能主题论坛上,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则分享了其在边缘计算应用上的经验。姚志强重点分享了边缘计算以及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表示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脱离强大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的支撑。云从思考将计算方转移到“端”。“端”全面分析处理实时画面,识别出人脸后将“人脸图像”转变为“特征数据”,再传回中央系统。其炬眼识别相机、人证合一终端、人脸抓拍相机等就是计算机的“眼睛”。
产品落地方面,云从也有可能向C端布局,不过,“这要建立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再做考虑”,张立说。毕竟,C端的用户个体对于应用的成熟度、便捷性和成本会有更高要求。
(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