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最近在看《PHP 内核剖析》,关于 PHP 数组方面有所得,特此撰文一篇总结记录 (∩_∩)。因为 PHP 的数组是很强大且很重要的数据类型,它既支持单纯的数组又支持键值对数组,其中键值对数组类似于 Go 语言的一个数组在 PHP 内核里是长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 PHP 的源码里看到其结构如下:
最近在看《PHP 内核剖析》,关于 PHP 数组方面有所得,特此撰文一篇总结记录 (∩_∩)。因为 PHP 的数组是很强大且很重要的数据类型,它既支持单纯的数组又支持键值对数组,其中键值对数组类似于 Go 语言的 map
但又保证了能够按顺序遍历,并且由于采用了哈希表实现能够保证基本查找时间复杂度为 O(1)。所以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 PHP 数组的底层实现吧~
0x01 数组的结构
一个数组在 PHP 内核里是长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 PHP 的源码里看到其结构如下:
// 定义结构体别名为 HashTable typedef struct _zend_array HashTable; struct _zend_array { // gc 保存引用计数,内存管理相关;本文不涉及 zend_refcounted_h gc; // u 储存辅助信息;本文不涉及 union { struct { ZEND_ENDIAN_LOHI_4( zend_uchar flags, zend_uchar nApplyCount, zend_uchar nIteratorsCount, zend_uchar consistency) } v; uint32_t flags; } u; // 用于散列函数 uint32_t nTableMask; // arData 指向储存元素的数组第一个 Bucket,Bucket 为统一的数组元素类型 Bucket *arData; // 已使用 Bucket 数 uint32_t nNumUsed; // 数组内有效元素个数 uint32_t nNumOfElements; // 数组总容量 uint32_t nTableSize; // 内部指针,用于遍历 uint32_t nInternalPointer; // 下一个可用数字索引 zend_long nNextFreeElement; // 析构函数 dtor_func_t pDestructor; }; 复制代码
-
nNumUsed
和nNumOfElements
的区别:nNumUsed
指的是arData
数组中已使用的Bucket
数,因为数组在删除元素后只是将该元素Bucket
对应值的类型设置为IS_UNDEF
(因为如果每次删除元素都要将数组移动并重新索引太浪费时间),而nNumOfElements
对应的是数组中真正的元素个数。 -
nTableSize
数组的容量,该值为 2 的幂次方。PHP 的数组是不定长度但 C 语言的数组定长的,为了实现 PHP 的不定长数组的功能,采用了「扩容」的机制,就是在每次插入元素的时候判断nTableSize
是否足以储存。如果不足则重新申请 2 倍nTableSize
大小的新数组,并将原数组复制过来(此时正是清除原数组中类型为IS_UNDEF
元素的时机)并且重新索引。 -
nNextFreeElement
保存下一个可用数字索引,例如在 PHP 中$a[] = 1;
这种用法将插入一个索引为nNextFreeElement
的元素,然后nNextFreeElement
自增 1。
_zend_array
这个结构先讲到这里,有些结构体成员的作用在下文会解释,不用紧张O(∩_∩)O哈哈~。下面来看看作为数组成员的 Bucket
结构:
typedef struct _Bucket { // 数组元素的值 zval val; // key 通过 Time 33 算法计算得到的哈希值或数字索引 zend_ulong h; // 字符键名,数字索引则为 NULL zend_string *key; } Bucket; 复制代码
0x01 数组访问
我们知道 PHP 数组是基于哈希表实现的,而与一般哈希表不同的是 PHP 的数组还实现了元素的有序性,就是插入的元素从内存上来看是连续的而不是乱序的,为了实现这个有序性 PHP 采用了「映射表」技术。下面就通过图例说明我们是如何访问 PHP 数组的元素 :-D。
注意:因为键名到映射表下标经过了两次散列运算,为了区分本文用哈希特指第一次散列,散列即为第二次散列。
由图可知,映射表和数组元素在同一片连续的内存中,映射表是一个长度与存储元素相同的整型数组,它默认值为 -1 ,有效值为 Bucket
数组的下标。而 HashTable->arData
指向的是这片内存中 Bucket
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举个例子 $a['key']
访问数组 $a
中键名为 key
的成员,流程介绍:首先通过 Time 33 算法计算出 key
的哈希值,然后通过散列算法计算出该哈希值对应的映射表下标,因为映射表中保存的值就是 Bucket
数组中的下标值,所以就能获取到 Bucket
数组中对应的元素。
现在我们来聊一下散列算法,就是通过键名的哈希值映射到「映射表」的下标的算法。其实很简单就一行代码:
nIndex = h | ht->nTableMask; 复制代码
将哈希值和 nTableMask
进行或运算即可得出映射表的下标,其中 nTableMask
数值为 nTableSize
的负数。并且由于 nTableSize
的值为 2 的幂次方,所以 h | ht->nTableMask
的取值范围在 [-nTableSize, -1]
之间,正好在映射表的下标范围内。至于为何不用简单的「取余」运算而是费尽周折的采用「按位或」运算?因为「按位或」运算的速度要比「取余」运算要快很多,我觉得对于这种频繁使用的操作来说,复杂一点的实现带来的时间上的优化是值得的。
散列冲突
不同键名的哈希值通过散列计算得到的「映射表」下标有可能相同,此时便发生了散列冲突。对于这种情况 PHP 使用了「链地址法」解决。下图是访问发生散列冲突的元素的情况:
这看似与第一张图差不多,但我们同样访问 $a['key']
的过程多了一些步骤。首先通过散列运算得出映射表下标为 -2 ,然后访问映射表发现其内容指向 arData
数组下标为 1 的元素。此时我们将该元素的 key
和要访问的键名相比较,发现两者并不相等,则该元素并非我们所想访问的元素,而元素的 val.u2.next
保存的值正是下一个具有相同散列值的元素对应 arData
数组的下标,所以我们可以不断通过 next
的值遍历直到找到键名相同的元素或查找失败。
0x02 插入元素
插入元素的函数 _zend_hash_add_or_update_i
,基于 PHP 7.2.9 的代码如下:
static zend_always_inline zval *_zend_hash_add_or_update_i(HashTable *ht, zend_string *key, zval *pData, uint32_t flag ZEND_FILE_LINE_DC) { zend_ulong h; uint32_t nIndex; uint32_t idx; Bucket *p; IS_CONSISTENT(ht); HT_ASSERT_RC1(ht); if (UNEXPECTED(!(ht->u.flags & HASH_FLAG_INITIALIZED))) { // 数组未初始化 // 初始化数组 CHECK_INIT(ht, 0); // 跳转至插入元素段 goto add_to_hash; } else if (ht->u.flags & HASH_FLAG_PACKED) { // 数组为连续数字索引数组 // 转换为关联数组 zend_hash_packed_to_hash(ht); } else if ((flag & HASH_ADD_NEW) == 0) { // 添加新元素 // 查找键名对应的元素 p = zend_hash_find_bucket(ht, key); if (p) { // 若相同键名元素存在 zval *data; /* 内部 _zend_hash_add API 的逻辑,可以忽略 */ if (flag & HASH_ADD) { // 指定 add 操作 if (!(flag & HASH_UPDATE_INDIRECT)) { // 若不允许更新间接类型变量则直接返回 return NULL; } // 确定当前值和新值不同 ZEND_ASSERT(&p->val != pData); // data 指向原数组成员值 data = &p->val; if (Z_TYPE_P(data) == IS_INDIRECT) { // 原数组元素变量类型为间接类型 // 取间接变量对应的变量 data = Z_INDIRECT_P(data); if (Z_TYPE_P(data) != IS_UNDEF) { // 该对应变量存在则直接返回 return NULL; } } else { // 非间接类型直接返回 return NULL; } /* 一般 PHP 数组更新逻辑 */ } else { // 没有指定 add 操作 // 确定当前值和新值不同 ZEND_ASSERT(&p->val != pData); // data 指向原数组元素值 data = &p->val; // 允许更新间接类型变量则 data 指向对应的变量 if ((flag & HASH_UPDATE_INDIRECT) && Z_TYPE_P(data) == IS_INDIRECT) { data = Z_INDIRECT_P(data); } } if (ht->pDestructor) { // 析构函数存在 // 执行析构函数 ht->pDestructor(data); } // 将 pData 的值复制给 data ZVAL_COPY_VALUE(data, pData); return data; } } // 如果哈希表已满,则进行扩容 ZEND_HASH_IF_FULL_DO_RESIZE(ht); add_to_hash: // 数组已使用 Bucket 数 +1 idx = ht->nNumUsed++; // 数组有效元素数目 +1 ht->nNumOfElements++; // 若内部指针无效则指向当前下标 if (ht->nInternalPointer == HT_INVALID_IDX) { ht->nInternalPointer = idx; } zend_hash_iterators_update(ht, HT_INVALID_IDX, idx); // p 为新元素对应的 Bucket p = ht->arData + idx; // 设置键名 p->key = key; if (!ZSTR_IS_INTERNED(key)) { zend_string_addref(key); ht->u.flags &= ~HASH_FLAG_STATIC_KEYS; zend_string_hash_val(key); } // 计算键名的哈希值并赋值给 p p->h = h = ZSTR_H(key); // 将 pData 赋值该 Bucket 的 val ZVAL_COPY_VALUE(&p->val, pData); // 计算映射表下标 nIndex = h | ht->nTableMask; // 解决冲突,将原映射表中的内容赋值给新元素变量值的 u2.next 成员 Z_NEXT(p->val) = HT_HASH(ht, nIndex); // 将映射表中的值设为 idx HT_HASH(ht, nIndex) = HT_IDX_TO_HASH(idx); return &p->val; } 复制代码
0x03 扩容
前面将数组结构的时候我们有提到扩容,而在插入元素的代码里有这样一个宏 ZEND_HASH_IF_FULL_DO_RESIZE
,这个宏其实就是调用了 zend_hash_do_resize
函数,对数组进行扩容并重新索引。注意:并非每次 Bucket
数组满了都需要扩容,如果 Bucket
数组中 IS_UNDEF
元素的数量占较大比例,就直接将 IS_UNDEF
元素删除并重新索引,以此节省内存。下面我们看看 zend_hash_do_resize
函数:
static void ZEND_FASTCALL zend_hash_do_resize(HashTable *ht) { IS_CONSISTENT(ht); HT_ASSERT_RC1(ht); if (ht->nNumUsed > ht->nNumOfElements + (ht->nNumOfElements >> 5)) { // IS_UNDEF 元素超过 Bucket 数组的 1/33 // 直接重新索引 zend_hash_rehash(ht); } else if (ht->nTableSize < HT_MAX_SIZE) { // 数组大小 < 最大限制 void *new_data, *old_data = HT_GET_DATA_ADDR(ht); // 新的内存大小为原来的两倍,采用加法是因为加法快于乘法 uint32_t nSize = ht->nTableSize + ht->nTableSize; Bucket *old_buckets = ht->arData; // 申请新数组内存 new_data = pemalloc(HT_SIZE_EX(nSize, -nSize), ht->u.flags & HASH_FLAG_PERSISTENT); // 更新数组结构体成员值 ht->nTableSize = nSize; ht->nTableMask = -ht->nTableSize; HT_SET_DATA_ADDR(ht, new_data); // 复制原数组到新数组 memcpy(ht->arData, old_buckets, sizeof(Bucket) * ht->nNumUsed); // 释放原数组内存 pefree(old_data, ht->u.flags & HASH_FLAG_PERSISTENT); // 重新索引 zend_hash_rehash(ht); } else { // 数组大小超出内存限制 zend_error_noreturn(E_ERROR, "Possible integer overflow in memory allocation (%u * %zu + %zu)", ht->nTableSize * 2, sizeof(Bucket) + sizeof(uint32_t), sizeof(Bucket)); } } 复制代码
重新索引的逻辑在 zend_hash_rehash
函数中,代码如下:
ZEND_API int ZEND_FASTCALL zend_hash_rehash(HashTable *ht) { Bucket *p; uint32_t nIndex, i; IS_CONSISTENT(ht); if (UNEXPECTED(ht->nNumOfElements == 0)) { // 数组为空 if (ht->u.flags & HASH_FLAG_INITIALIZED) { // 已初始化 // 已使用 Bucket 数置 0 ht->nNumUsed = 0; // 映射表重置 HT_HASH_RESET(ht); } // 返回成功 return SUCCESS; } // 映射表重置 HT_HASH_RESET(ht); i = 0; p = ht->arData; if (HT_IS_WITHOUT_HOLES(ht)) { // Bucket 数组全部为有效值,没有 IS_UNDEF // ---------------------------- // 遍历数组,重新设置映射表的值 do { nIndex = p->h | ht->nTableMask; Z_NEXT(p->val) = HT_HASH(ht, nIndex); HT_HASH(ht, nIndex) = HT_IDX_TO_HASH(i); p++; } while (++i < ht->nNumUsed); // ---------------------------- } else { do { if (UNEXPECTED(Z_TYPE(p->val) == IS_UNDEF)) { // 当前 Bucket 类型为 IS_UNDEF uint32_t j = i; Bucket *q = p; if (EXPECTED(ht->u.v.nIteratorsCount == 0)) { // 移动数组覆盖 IS_UNDEF 元素 while (++i < ht->nNumUsed) { p++; if (EXPECTED(Z_TYPE_INFO(p->val) != IS_UNDEF)) { ZVAL_COPY_VALUE(&q->val, &p->val); q->h = p->h; nIndex = q->h | ht->nTableMask; q->key = p->key; Z_NEXT(q->val) = HT_HASH(ht, nIndex); HT_HASH(ht, nIndex) = HT_IDX_TO_HASH(j); if (UNEXPECTED(ht->nInternalPointer == i)) { ht->nInternalPointer = j; } q++; j++; } } } else { uint32_t iter_pos = zend_hash_iterators_lower_pos(ht, 0); // 移动数组覆盖 IS_UNDEF 元素 while (++i < ht->nNumUsed) { p++; if (EXPECTED(Z_TYPE_INFO(p->val) != IS_UNDEF)) { ZVAL_COPY_VALUE(&q->val, &p->val); q->h = p->h; nIndex = q->h | ht->nTableMask; q->key = p->key; Z_NEXT(q->val) = HT_HASH(ht, nIndex); HT_HASH(ht, nIndex) = HT_IDX_TO_HASH(j); if (UNEXPECTED(ht->nInternalPointer == i)) { ht->nInternalPointer = j; } if (UNEXPECTED(i == iter_pos)) { zend_hash_iterators_update(ht, i, j); iter_pos = zend_hash_iterators_lower_pos(ht, iter_pos + 1); } q++; j++; } } } ht->nNumUsed = j; break; } nIndex = p->h | ht->nTableMask; Z_NEXT(p->val) = HT_HASH(ht, nIndex); HT_HASH(ht, nIndex) = HT_IDX_TO_HASH(i); p++; } while (++i < ht->nNumUsed); } return SUCCESS; } 复制代码
0x04 总结
嗯哼,本文就到此结束了,因为自身水平原因不能解释的十分详尽清楚。这算是我写过最难写的内容了,写完之后似乎觉得这篇文章就我自己能看明白/(ㄒoㄒ)/~~因为文笔太辣鸡。想起一句话「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解释一样东西,说明你没真正理解它。」PHP 的源码里有很多细节和实现我都不算熟悉,这篇文章只是一个我的 PHP 底层学习的开篇,希望以后能够写出真正深入浅出的好文章。
另外这里有篇好文章 gsmtoday.github.io/2018/03/21/…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详解 PHP 数组的底层实现:HashTable
- 探究 JS V8 引擎下的 “数组” 底层实现
- avue 1.5.2 优化大量底层代码,crud 和 form 底层公用
- Synchronized 关键字使用、底层原理、JDK1.6 之后的底层优化以及 和ReenTrantLock 的对比
- Docker 底层原理浅析
- NSDictionary底层实现原理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绝伦的CSS
[美] Eric A. Meyer / 姬光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2-7 / 49.00元
内容简介: 打造现代布局的专业技术 本书远非只是介绍基础知识,它不仅全面细致地讲解布局与效果,而且展望了HTML5和CSS3的未来。业内很少有人能像Eric A. Meyer一样详细阐明CSS,他在本书中深入分析了普遍适用的实用技术,讲解了如何选用正确的工具、如何通过jQuery使用CSS效果和CSS3技术。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显示或隐藏元素 通过XHTML为bod......一起来看看 《精彩绝伦的CSS》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