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大家族的那点事儿(4) :HashMap – 解决冲突

栏目: 数据库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多次提到碰撞冲突,但是散列函数不可能是完美的,key分布完全均匀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碰撞冲突总是难以避免。那么发生碰撞冲突时怎么办?总不能丢弃数据吧?必须要有一种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HashMap使用了叫做分离链接(Separate chaining,也有人翻译成拉链法)的策略来解决冲突。它的主要思想是每个bucket都应当是一个互相独立的数据结构,当发生冲突时,只需要把数据放入bucket中(因为bucket本身也是一个可以存放数据的数据结构),这样查询一个key所消耗的时间为访

解决冲突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多次提到碰撞冲突,但是散列函数不可能是完美的,key分布完全均匀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碰撞冲突总是难以避免。

那么发生碰撞冲突时怎么办?总不能丢弃数据吧?必须要有一种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HashMap使用了叫做分离链接(Separate chaining,也有人翻译成拉链法)的策略来解决冲突。它的主要思想是每个bucket都应当是一个互相独立的数据结构,当发生冲突时,只需要把数据放入bucket中(因为bucket本身也是一个可以存放数据的数据结构),这样查询一个key所消耗的时间为访问bucket所消耗的时间加上在bucket中查找的时间。

HashMap的buckets数组其实就是一个链表数组,在发生冲突时只需要把Entry(还记得Entry吗?HashMap的Entry实现就是一个简单的链表节点,它包含了key和value以及hash code)放到链表的尾部,如果未发生冲突(位于该下标的bucket为null),那么就把该Entry做为链表的头部。而且HashMap还使用了Lazy策略,buckets数组只会在第一次调用 put() 函数时进行初始化,这是一种防止内存浪费的做法,像ArrayList也是Lazy的,它在第一次调用 add() 时才会初始化内部的数组。

Map大家族的那点事儿(4) :HashMap – 解决冲突

不过链表虽然实现简单,但是在查找的效率上只有 O(n) ,而且我们大部分的操作都是在进行查找,在 hashCode() 设计的不是非常良好的情况下,碰撞冲突可能会频繁发生,链表也会变得越来越长,这个效率是非常差的。Java 8对其实现了优化,链表的节点数量在到达阈值时会转化为红黑树,这样查找所需的时间就只有 O(log n) 了,阈值的定义如下:

/**
 * The bin count threshold for using a tree rather than list for a
 * bin.  Bins are converted to trees when adding an element to a
 * bin with at least this many nodes. The value must be greater
 * than 2 and should be at least 8 to mesh with assumptions in
 * tree removal about conversion back to plain bins upon
 * shrinkage.
 */
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 8;

如果在插入Entry时发现一条链表超过阈值,就会执行以下的操作,对该链表进行树化;相对的,如果在删除Entry(或进行扩容)时发现红黑树的节点太少(根据阈值UNTREEIFY_THRESHOLD),也会把红黑树退化成链表。

/**
 * 替换指定hash所处位置的链表中的所有节点为TreeNode,
 * 如果buckets数组太小,就进行扩容。
 */
final void treeifyBin(Node<K,V>[] tab, int hash) {
    int n, index; Node<K,V> e;
    // MIN_TREEIFY_CAPACITY = 64,小于该值代表数组中的节点并不是很多
    // 所以选择进行扩容,只有数组长度大于该值时才会进行树化。
    if (tab == null || (n = tab.length) < MIN_TREEIFY_CAPACITY)
        resize();
    else if ((e = tab[index = (n - 1) & hash]) != null) {
        TreeNode<K,V> hd = null, tl = null;
        // 转换链表节点为树节点,注意要处理好连接关系
        do {
            TreeNode<K,V> p = replacementTreeNode(e, null);
            if (tl == null)
                hd = p;
            else {
                p.prev = tl;
                tl.next = p;
            }
            tl = p;
        } while ((e = e.next) != null);
        if ((tab[index] = hd) != null)
            hd.treeify(tab); // 从头部开始构造树
    }
}
    // 该函数定义在TreeNode中
    final void treeify(Node<K,V>[] tab) {
        TreeNode<K,V> root = null;
        for (TreeNode<K,V> x = this, next; x != null; x = next) {
            next = (TreeNode<K,V>)x.next;
            x.left = x.right = null;
            if (root == null) { // 初始化root节点
                x.parent = null;
                x.red = false;
                root = x;
            }
            else {
                K k = x.key;
                int h = x.hash;
                Class<?> kc = null;
                for (TreeNode<K,V> p = root;;) {
                    int dir, ph;
                    K pk = p.key;
                    // 确定节点的方向
                    if ((ph = p.hash) > h)
                        dir = -1;
                    else if (ph < h)
                        dir = 1;
                    // 如果kc == null
                    // 并且k没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
                    // 或者k与pk是没有可比较性的(类型不同)
                    // 或者k与pk是相等的(返回0也有可能是相等)
                    else if ((kc == null &&
                              (kc = comparableClassFor(k)) == null) ||
                             (dir = compareComparables(kc, k, pk)) == 0)
                        dir = tieBreakOrder(k, pk);
                    // 确定方向后插入节点,修正红黑树的平衡
                    TreeNode<K,V> xp = p;
                    if ((p = (dir <= 0) ? p.left : p.right) == null) {
                        x.parent = xp;
                        if (dir <= 0)
                            xp.left = x;
                        else
                            xp.right = x;
                        root = balanceInsertion(root, x);
                        break;
                    }
                }
            }
        }
        // 确保给定的root是该bucket中的第一个节点
        moveRootToFront(tab, root);
    }
    static int tieBreakOrder(Object a, Object b) {
        int d;
        if (a == null || b == null ||
            (d = a.getClass().getName().
             compareTo(b.getClass().getName())) == 0)
            // System.identityHashCode()将调用并返回传入对象的默认hashCode()
            //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重写了hashCode(),都将调用Object.hashCode()。
            // 如果传入的对象是null,那么就返回0
            d = (System.identityHashCode(a) <= System.identityHashCode(b) ?
                 -1 : 1);
        return d;
    }

解决碰撞冲突的另一种策略叫做开放寻址法(Open addressing),它与分离链接法的思想截然不同。在开放寻址法中,所有Entry都会存储在buckets数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分离链接法中的每个bucket都是一个链表或其他的数据结构,而开放寻址法中的每个bucket就仅仅只是Entry本身。

开放寻址法是基于数组中的空位来解决冲突的,它的想法很简单,与其使用链表等数据结构,不如直接在数组中留出空位来当做一个标记,反正都要占用额外的内存。

当你查找一个key的时候,首先会从起始位置(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出的数组索引)开始,不断检查当前bucket是否为目标Entry(通过比较key来判断),如果当前bucket不是目标Entry,那么就向后查找(查找的间隔取决于实现),直到碰见一个空位(null),这代表你想要找的key不存在。

如果你想要put一个全新的Entry(Map中没有这个key存在),依然会从起始位置开始进行查找,如果起始位置不是空的,则代表发生了碰撞冲突,只好不断向后查找,直到发现一个空位。

开放寻址法的名字也是来源于此,一个Entry的位置并不是完全由hash值决定的,所以也叫做Closed hashing,相对的,分离链接法也被称为Open hashing或Closed addressing。

根据向后探测(查找)的算法不同,开放寻址法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我们介绍一种最简单的算法:线性探测法(Linear probing),在发生碰撞时,简单地将索引加一,如果到达了数组的尾部就折回到数组的头部,直到找到目标或一个空位。

Map大家族的那点事儿(4) :HashMap – 解决冲突

基于线性探测法的查找操作如下:

private K[] keys; // 存储key的数组
private V[] vals; // 存储值的数组 
public V get(K key) {
	// m是buckets数组的长度,即keys和vals的长度。
	// 当i等于m时,取模运算会得0(折回数组头部)
    for (int i = hash(key); keys[i] != null; i = (i + 1) % m) {
        if (keys[i].equals(key))
            return vals[i];
    }
    return null;
}

插入操作稍微麻烦一些,需要在插入之前判断当前数组的剩余容量,然后决定是否扩容。数组的剩余容量越多,代表Entry之间的间隔越大以及越早碰见空位(向后探测的次数就越少),效率自然就会变高。代价就是额外消耗的内存较多,这也是在用空间换取时间。

public void put(K key, V value) {
    // n是Entry的数量,如果n超过了数组长度的一半,就扩容一倍
    if (n >= m / 2) resize(2 * m);
    int i;
    for (i = hash(key); keys[i] != null; i = (i + 1) % m) {
        if (keys[i].equals(key)) {
            vals[i] = value;
            return;
        }
    }
    // 没有找到目标,那么就插入一对新的Entry
    keys[i] = key;
    vals[i] = value;
    n++;
}

接下来是删除操作,需要注意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目标key所在的位置(keys和vals数组)设置为null,这样会导致此位置之后的Entry无法被探测到,所以需要将目标右侧的所有Entry重新插入到散列表中:

public V delete(K key) {
    int i = hash(key);
    // 先找到目标的索引
    while (!key.equals(keys[i])) {
        i = (i + 1) % m;
    }
    V oldValue = vals[i];
    // 删除目标key和value
    keys[i] = null;
    vals[i] = null;
    // 指针移动到下一个索引
    i = (i + 1) % m;
    while (keys[i] != null) {
        // 先删除然后重新插入
        K keyToRehash = keys[i];
        V valToRehash = vals[i];
        keys[i] = null;
        vals[i] = null;
        n--;
        put(keyToRehash, valToRehash);
        i = (i + 1) % m;
    }
    n--;
    // 当前Entry小于等于数组长度的八分之一时,进行缩容
    if (n > 0 && n <= m / 8) resize(m / 2);
    return oldValue;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算法设计与分析

算法设计与分析

郑宗汉/郑晓明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5-6 / 32.00元

《算法设计与分析》系统地介绍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共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前两章,介绍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必要的数学工具,对算法的时间复杂性的概念及算法的分析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第二部分包括第3~~9章,以算法设计技术为纲,从排序问题和离散集合的操作开始,进而介绍递归技术、分治法、贪婪法、动态规划、回溯法、分支与限界法以及随机算法等算法设计技术及其复杂性。第三部分包括第10章和第......一起来看看 《算法设计与分析》 这本书的介绍吧!

图片转BASE64编码
图片转BASE64编码

在线图片转Base64编码工具

SHA 加密
SHA 加密

SHA 加密工具

XML、JSON 在线转换
XML、JSON 在线转换

在线XML、JSON转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