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图片来自:悠络客连锁加盟行业最看重门店的标准化。C公司作为全球汽车后服务市场的领军者之一,给自己的门店设立了非常严格的标准,主要包括五个环节:
图片来自:悠络客
C 公司的烦恼
连锁加盟行业最看重门店的标准化。C公司作为全球汽车后服务市场的领军者之一,给自己的门店设立了非常严格的标准,主要包括五个环节:
一是门店的环境与陈列,货架上的商品该怎么摆放,设备是否干净整洁;二是门店工作人员的仪容仪表,是否有按要求穿着工衣,佩戴工卡;三是门店的操作,员工更换刹车片时有没有戴手套,车底作业时是否有佩戴安全帽;四是销售与消费体验,比如门店销售轮胎时必须用实物报价;五是门店的系统运营,比如所有销售单据是否有准确录入系统。
制定标准并不难,难的是执行和监管。C公司在中国有近1500家门店,散布在各个大中小城市。 以往,为了监督各家门店的标准执行情况,C公司每个季度都要派出审计人员到店考核。每家门店一次店检的成本大约在上千元,这意味着C公司每年光在店检上就需要耗费数百万资金。
花钱事小,关键效率还十分低下,而且效果无法保障。就好比学校里的卫生检查,平日里宿舍乱七八糟,一到检查的日子立马收拾得整整齐齐。 门店也会为了迎接检查而做准备,店检的效果十分有限。
2016年底,C公司决定上线一套远程巡店系统,代替传统人工审计,悠络客就在这时候进入了C公司的视线。一同参与竞标的还有海康威视、中国电信、泰科、西科姆等行业大佬,无论企业体量还是知名度悠络客都没有什么优势。
C公司按照招标流程,选择了七八家位于一线城市的门店进行测试,每家竞标企业对应一家门店,悠络客被分配到了一家广州的门店。
整个招标过程进行了近三个月,一番测试下来,原本不被看好的悠络客居然一路领先。负责招标的工作人员告诉雷锋网,“ 测试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悠络客的系统比较好用,码流比较快。 ”另外,悠络客在设备成本方面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最吸引他们的还是悠络客的平台优势,远程巡店的主要功能是看监控视频,除了这些悠络客的平台上还有很多好用的功能,比如摇一摇巡店、视频截取转发等。
这种区别的根源在于, 悠络客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一个云平台,而非安防企业。
iPhone 的启发
时隔多年,沈修平依然清楚记得自己见到初代iPhone时的震撼。他此前从未想到,一个通讯 工具 居然能够囊括照相机和游戏机,实现用户想要的几乎所有功能。震撼之余他不禁思索,是否可以把iPhone的做法迁移到摄像头中,通过云平台为摄像头安装一个“iOS系统”,打造安防行业的“苹果模式”。带着这个想法,沈修平在2009年创立了悠络客。
公司创立之初,沈修平对悠络客的定位和使命就非常清晰:“ 我的理念是让摄像头接入云平台,在云平台上实现零售门店需要的所有功能,主要分三大模块:一是把原有的安防功能云端化;二是增加巡店等管理功能;三是AI相关的智能化模块。 ”
悠络客有一个APP,里面包含了很多功能模块,不同行业的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块。每家客户实现的功能不尽相同,但都在悠络客前后端一体化的框架体系内。
沈修平认为,悠络客的方案在所有零售解决方案中是功能最全,也是最灵活的。系统前端的摄像头或NVR可以对视频流进行预处理,根据用户需求和带宽情况上传结构化的图片数据或视频流。
与一般创业公司不同,经过近十年的摸爬滚打,悠络客已经打造了一个从硬件到云端再到用户端的完整闭环。“ 我们提供的是从前端产品到后端服务的全套支持,包括顾问和技术支持,是一个很完备的体系。 ”这意味着悠络客的工程落地能力是AI创业公司难以匹敌的。
沈修平告诉雷锋网, 零售品牌的门店遍布全国各地,这要求AI技术必须以平台或运营商的方式去实现。 “也就是说你不能是一家卖算法、技术或硬件的公司,而必须是一家平台运营型的公司。”
沈修平介绍,悠络客目前已经服务了30万家门店,在全国拥有1000多家服务商,覆盖了2000多个县市
悠络客速度
C公司负责人回忆,悠络客吸引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极强的实施和执行能力。
C公司在全国拥有近1500家门店,而且特别分散,从一线到五线城市都有分布。公司的项目周期也非常紧迫,要求供应商在3个月内至少安装500家门店。没想到悠络客在2016年底就装好了500家店,到2017年5月就把1500家店全部安装好了。“ 换算下来,平均每个月可以安装200多家门店,而且大部分还在三、四、五线城市,这是其他供应商做不到的 。 ”
安装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更多的阻力来自于门店。C公司负责人介绍,C公司这1500家门店中接近50%原本就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店主认为安装新的监控系统完全不必要。好在一番交涉后,悠络客还是凭借丰富的功能打动了这些店主,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而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C公司负责人介绍,和传统人工巡店相比,悠络客的巡店系统主要有三大优势:
首先是成本。C公司做过测算, 引入悠络客的系统后一年便可以收回硬件成本,此后每年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审计成本。 “2016年之前,我们有一支30多人的审计团队,每个季度都要派人去门店做一次考核,现在每年只要去一次就可以了,审计团队也进行了精简。”
其次是效率提升。之前做门店审计必须上门,现在随时随地就能通过悠络客终端进行查看,效率提升了好几番,也避免了门店提前做准备应付检查的情况。
最后是互利共赢。总部、客户(经销商、代理商)、消费者是零售行业的铁三角,悠络客的系统可以将三者打通,共同受益。
一方面,总部能够更好地推行和监督门店标准化,掌握门店销售情况。C公司负责人介绍,门店每卖出一条轮胎都会扫描轮胎上的二维码,自动录入到悠络客的平台,和系统抓取的车牌信息进行绑定匹配。这样公司就能准确掌握每家门店卖出了多少条轮胎,具体卖给了哪几辆车。
另一方面,店主也能随时随地用手机查看店内的情况,比如员工是否存在消极怠工等情况。
此外,这套系统也有利于“透明车间”概念的推广。过去门店的保养和维修过程并不透明,顾客往往心存顾虑。现在 借助悠络客的平台,门店可以给顾客推送一条链接,通过该链接消费者可以查看某个工位两小时内的监控视频,全程掌握爱车的维修保养情况。
C公司负责人透露,不排除公司未来还会引入人脸识别和人脸支付等前沿技术。不过对C公司而言,车辆信息比人脸信息更加重要,因此他们设想用AI技术识别车驾号,从而获得车辆的全部信息。
进击智慧零售
沈修平认为,C公司有这种需求是很正常的。因为零售市场正在朝数字化快速转型,如果企业还在使用原来的经营方式,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
他表示,智慧零售已经走到了爆发的前夜。“2018年已经有不少零售品牌开始使用了。 2 019年很多客户会逐渐放量,所以今年是各大技术服务商占位的关键时期。 ”
对于悠络客而言,智慧门店只是巡店功能的一种继承和延续。悠络客自主研发的亿级平台架构,不仅支持高并发量,还能在此基础上弹性操作调整升级,提供人脸识别导购、回头客分析、收银防损、和精准客流等功能。简单说,就是既能帮助企业提高门店管理效率,又能根据智能分析结果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悠络客涉足AI领域的时间非常早,还在2012年,它便开始了AI技术的研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脸识别、人形检测和行为动作分析等。不过当时采用的是浅层学习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最近几年转向深度学习,才慢慢走向了商用。
在细分算法上,悠络客也丝毫不落下风。就拿人脸识别来说,目前世界知名的人脸识别技术验证平台有LFW和MegaFace,前者是1万+的人脸库,而MegaFace是百万级的人脸库。悠络客主攻的是后者, 不久前它刚刚以97.4869%的准确率挤进了MegaFace百万人脸测试全球公司排名前五。
沈修平很少刻意强调这一点,因为在他看来, AI发展到今天,各家的算法差别并不大,数据和平台的护城河反而更高些。
悠络客的优势在于它成熟的平台体系。从实战中磨砺出的算法,也是实验室中的算法无法比拟的。
沈修平介绍,悠络客目前落地比较多的AI技术有人脸识别和动作行为识别。
其中,人脸识别是零售数字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比如VIP导购、回头客分析和精准客流。
传统会员制度虽然收集了很多顾客信息,但顾客到店时店员根本不认识,无法进行精准导购。而且会员必须随身携带会员卡或提供卡号才能享受专属的折扣和优惠。人脸识别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提升了效率,而且有助于增加消费者购物频次,提高客单价。
“比如你去服装店买东西,下次再去时店员就会告诉你,近期有类似风格的衣服到货了,要不要试一下。再比如美容美发店,顾客到店后店员立马就知道她对哪些化妆品过敏,无需再重复询问。”
再比如回头客分析,“我虽然不知道某个人是谁,但我知道他这个月到店2-3次;或者这个月有一万名客户到店,其中50%光顾了2-3次,就说明我的门店很有吸引力。”
此外,悠络客的系统还能从宏观层面分析消费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帮助商家机动调整选品策略。
动作行为识别的用途也十分广泛。比如前面提到,C公司需要检查门店员工更换刹车片时有没有戴手套,车底作业时是否有佩戴安全帽。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AI算法来实现。
C公司负责人也向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表示,很乐于用算法代替人工考核。“ 如果未来引入AI技术供应商,我们会严格按照招投标流程操作,但同等情况下,我们会偏向悠络客。 ”
这或许代表了悠络客其他客户的心声。目前,悠络客已经服务了包括零售、餐饮、汽车后市场、医药等主要类别的全行业客户,共30多万家门店。这将是它未来保持竞争力的重要筹码。
此外,悠络客是一个SaaS+PaaS平台,这意味着它能够很好对接不同的算法和场景。沈修平介绍,目前悠络客90%的算法是自主研发的,但未来不排除会引入更多好的第三方算法,形成算法仓库。
同时,它也可以很方便地与POS、CRM、ERP等系统对接,将数据打通融合,真正实现大数据洞察。
总结
对于智慧零售市场的未来格局,业内有过诸多议论。常见的观点是,零售是一个碎片化市场,很难一家独大。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以零售SaaS作为类比,零售SaaS领域不乏隐形巨头,但真正能够统治市场的玩家并未出现。背后的原因在于,零售行业主要是本地化SaaS,很难形成垄断。
零售AI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玩法,沈修平认为, 这个领域会出现几个巨头。“平台型的企业将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这场战争来得很快,两三年内基本就见分晓。 ”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SDN步入正轨,NFV不及预期:背靠5G这一年,网络转型还有多远?
- 进击的JAMStack
- 进击的观察者模式
- 进击webpack 4 (基础篇一)
- 进击webpack4 (优化篇)
- 进击webpack4 (基础篇二:配置)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Coming of Age in Second Life
Tom Boellstorff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8-04-21 / USD 29.95
The gap between the virtual and the physical, and its effect on the ideas of personhood and relationships,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aspect of Boellstorff's analysis... Boellstorff's portrayal of a virt......一起来看看 《Coming of Age in Second Life》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