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北京时间 2018 年 8 月 27 日,标准共识发布区块链项目「ONT」(Ontology)的项目调整报告。报告维持 Ontology 风险等级评级「C」,该项目属于「较高风险」水平,投资者应该密切跟进观察和监督项目进展。
北京时间 2018 年 8 月 27 日,标准共识发布区块链项目「ONT」(Ontology)的项目调整报告。
报告维持 Ontology 风险等级评级「C」,该项目属于「较高风险」水平,投资者应该密切跟进观察和监督项目进展。
依据 「标准共识一般项目投资风险评级标准(初创期)」, ONT 获得 「C」评级的主要原因是: Ontology DApp 生态发展缓慢;Ontology 从上次评测至今代码保持迭代、功能完成度进一步提升,但目前距离项目希望实现的宏大目标,还有较大距离;ONT 项目信息披露不完善。
基于标准共识分析师团队调查和研究,Ontology 现有的项目风险如下:
Ontology DApp 生态发展缓慢,官网列出的已上线第三方 DApp 仅 2 个且并非基于 Ontology 主网。
官网公布了目前项目的应用及所支持的钱包: 2 个官方 DApp:ONTO 和 OWallet ; 5 个钱包:Ledger、O3、SEA、Math、BitKeep;第三方 DApp :Xhance 和 SPOKKZ 。
除了钱包,第三方 DApp 仅 2 个,其余都是 「即将上线」(Coming Soon)状态。
其中,基于 Ontology 主链的 DApp ONTO ,目前可下载版为 Android 版,iOS 版还处于发布中。功能上,ONTO 是 Ontology 的可视化入口,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查看别人或物体的可信程度,或是基于信用数据做一些价值交换。 但是目前 ONTO 的开发代码并没有在 GitHub 中开源,所有功能以及原理介绍来自官方陈述。ONTO 是否真的是基于 Ontology 主网开发或是交互方式是否是真正的分布式,无法基于公开代码判断。
此外还有一款官方钱包 Owallet 现已上线,已迭代更新 7 个版本。目前该钱包功能包括:基于 Ontology 主网创建 ONT ID、对个人账户进行管理以及转账等。目前 Owallet 功能尚不完善,与智能合约相关的功能还未上线,性能与安全性也在每一个版本中有一定的提高。Owallet 有一定的代码实现且已开源,可直接与 Ontology 主网进行交互,功能实现以及性能提升的代码还在迭代更新中。
ONT 项目存在虚假宣传,信息披露不完善。项目透明度较低,投资风险较高。
项目无重大更新,此风险依然存在。
相较于上次测评,项目方在官网更新了团队成员信息。官网公布了 51 位团队成员,同时附上了成员履历。但其它重要投资信息仍然缺失。
ONT 项目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技术实力,但目标实现难度较大,存在不确定风险。
Ontology 代码保持迭代、功能完成度进一步提升。但距离项目希望实现的宏大目标,目前还有较大距离。
技术测评更新
根据官方信息,Ontology 主网于 2018 年 6 月 30 日上线。截至 2018 年 8 月 23 日晚,共产生区块约 206,097 块,并且已上线区块浏览器、多版本钱包、DApp 等相关应用。从上次评测至今 Ontology 在功能方面有三次主要的功能迭代,分别是主网上线、智能合约功能以及编译器虚拟机等成型、ONTO 应用发布。
1)主网上线测评
上次评测时 Ontology 只有测试网 polaris 的版本,目前用户可以在测试版和正式版之间切换。目前,主网上线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平均每 30s 产生一个新的区块。 区块打包交易较少,以转账为主,主网参与节点较多。 目前来看,主网运行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没有发生过大的拥堵、错误、被攻破的情况。在压力测试中,Ontology 主网所表现出的性能也远高于现阶段的平均负荷。主网运行情况良好,鉴于目前主网上线时间不久,DApp 开发上线以及生态的搭建尚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的性能以及安全性还需要大量数据的检验。
2) 智能合约以及虚拟机
目前 Ontology 上线了自主智能合约开发 IDE SmartX,基于 NEOvm 打造,支持 C# 和 Python 语言的智能合约开发。该功能还在迭代更新中,未来可以接入更多语言的编写以及智能合约的跨链跨平台等等更多功能。智能合约的开发虽借鉴了 NEO 的虚拟机等底层技术,但具备一定的实现度以及可操作性。
GitHub 代码质量更新评测
Ontology 项目目前已开源,共有 23 个代码库,代码还在不断的迭代更新中。该项目的代码结构以及相关创新点在原报告中已做过解析,以下评测主要侧重于代码更新以及之前没有提到的内容。
1)链网结构
作为一条高性能底层公有链,Ontology 目前已实现节点定义、区块的定义与流转等基本功能,实现度较高。另外作为一条可跨链交互的主链,Ontology 目前具备一定的与 NEO 的交互能力,在交互协议等方面也为未来的跨链做出了一定的准备,但是尚未达到 Ontology 的架构设计要求。Ontology 还预留了基于不同场景个性化区块链开发框架,以便开发者基于不同的场景直接利用区块链框架和二次开发,降低了开发门槛、增加了链网生态成型的可能性。目前来看,链网结构的实现度主要集中在 Ontology 自身高性能区块链的开发以及跨链协议上,整体结构尚未成形,但构思较好。
2)身份认证
该部分 Ontology 使用的是随机 ID 生成算法,在公私钥生成中使用了非对称加密 RSA 的改进版。Ontology 不仅把这些繁琐的密码学算法加以论证、改进、应用,还在对应每一个用户地址的基础上,对物品、事件进行 ID 生成,提升了身份认证的应用场景,例如物联网等技术的接入。
3)智能合约
该部分的代码更新较多,不仅实现了编译器、虚拟机、IDE,还发布了可运行的版本。基于代码分析,Ontology 的智能合约底层虚拟机、编译器借鉴 NEO 的底层代码,在部署、运行等方面有一定的原创性。代码具有一定的实现度以及可拓展性,但缺失对于智能合约的保护性算法或是隔离运行等机制,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存在风险。
4)存储层
Ontology 采用标准的关系数据库的开发模式,底层接入分布式数据库作为存储工具,从技术上来讲相对成熟。
标准共识分析:
综上所述,Ontology 从上次评测至今代码保持迭代、功能完成度进一步提升。DApp 和智能合约等对用户开放的接口增多、代码质量较高、开发者有很好的整体架构思路和编程习惯。但距离项目希望实现的宏大目标,目前还有较大距离。
ONT 二级市场流通性良好,存在因大量非流通供给 Token 导致的潜在风险。
在 ONT 主网迁移过程中,ONT 区块浏览器未公示持仓地址及持仓量排名,无法判断真实投资者基础及 Token 分布情况。
如下图所示,ONT 持仓地址和持仓量排名可在 NEO 浏览器上查到。 但在迁移至主网之后,只能看到持仓地址数量,但无法得知持仓地址明细和持仓量排名。
Ontology 从 2018 年 7 月 9 日开使用双币制,在原有的 Token ONT 之外增加了 ONG。
根据 Ontology 发布的通知,之前在 NEO 主网的 NEP-5 ONT 需要在 10 月 1 日前按照 1:1 比例兑换到 Ontology 主网上。因 ONT 必须为整数不能分割,用户需把 NEP-5 ONT 凑整再进行兑换。若在 10 月1 日之前未完成兑换的 ONT 将会被保留在 NEO 主链上。 但此部分被保留在 NEO 主链上的币的处理方式官方并未给出详细说明。 标准共识就此问题询问项目方,项目方给出的回答是若未在规定时间完成 ONT 的映射,则此部分 ONT 将留在 NEO 主链上,但此部分 ONT 后续的交易行为将与 Ontology 项目无关。
用户在完成 ONT 的兑换之后,将会在 ONTO 钱包中收到部分可提取的 ONG,此部分 ONG 可用来作为交易的 gas 费用。同时钱包里还存在一部分已解绑的 ONG,但此部分 ONG 无法直接进行提取,只有当完成一笔 ONT 交易以后,才会有部分 ONG 进入到可提取钱包中。ONG 发行总量为 1,000,000,000,共分 18 年进行解锁,当一个区块生成时,每一秒钟会解绑一次 ONG,每年解锁比例如下图:
Token 主要用途
ONT 主要使用在 Ontology 主网中,作为权益的 Token 形式。ONG 相当于 Ontology 主网的 gas,用于链上交易和智能合约的部署。即用户在进行 ONT 与 ONG 交易与提现时,都需要消耗 0.01 个 ONG。同时官方人员称项目想设计的是链网结构,因此要通过 ONG 来实现跨链,由 ONG 作为跨链的通证。
以上为项目最新风险点,以下为「ONT 风险评级报告」原文。
如果任何项目方对标准共识的评级结果有疑问,或对相关数据提出申诉(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运营数字、重要团队成员变更原因、代码更新和最新交易表现等),标准共识分析师团队会根据材料的真实性重新评估。
如果标准共识分析师团队在调查过程中使用了错误材料而影响评级结果,或任何项目变动可能导致评级等级变动时,标准共识也会重新调查和评估风险等级。
任何项目方、利益相关方和投资者可直接通过以下途径与标准共识获得联系:
微信:「标准共识」ID:SNCrating
邮箱:contact@sncrating.com
Rationale 依据
团队模块
ONT 项目的官网及官网公布的白皮书中并未介绍其团队成员信息,信息透明度很低。
根据「区块律动」采访的 ONT 投资人文章,ONT 的 CSO 季宙栋声明「当前本体的管理人员为 CEO 李俊和我」。
标准共识综合几家媒体中关于 ONT 主要团队成员履历如下:
李俊 | ONT 负责人计算机学士、通信工程硕士、MBA、PMP。16年 IT 和 Fintech 经验。资深的区块链架构与解决方案专家,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之前在国际顶级IT公司和中国大型金融交易所从事技术架构、技术管理、技术规划等工作。参与过多项大规模系统的架构设计与技术管理。
季宙栋 | 首席战略官前世界 500 强集团区块链负责人、(工信部)中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副秘书长,开源工作组组长,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ISO/IEC TC307 中国代表团成员,青岛区块链生态联盟副理事长。参与了工信部区块链白皮书及相关标准编制工作,撰写有《区块链开发指南》等专业书籍。
标准共识分析:
ONT 的团队信息没有在官方渠道披露,降低了项目信息透明度,增加了投资风险。而根据我们的调查,ONT 和 NEO 团队存在重大关联关系,并且两者均为达鸿飞实际控制的公司上海分布式科技 Onchain 孵化的区块链项目,具体分析如下:
Onchain 成立于 2014 年,创始人为笪鸿飞,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笪鸿飞」即大家熟知的「达鸿飞」,但是达鸿飞一直以 Onchain 的创始人和 CEO 自居,同时 Onchain 的另外一个股东张铮文一直是 Onchain 团队的联合创始人,各类迹象均指向此「笪鸿飞」即为「达鸿飞」。据 36 氪报道曾在 2017 年 8 月获得复兴集团的千万级人民币投资, 但奇怪的是复星集团并未出现在股东名单中。
根据天眼查公示的企业信息(https://www.tianyancha.com/reportContent/3013078988/2016),上海分布科技股权信息及核心成员如下所示,
Onchain 的实际控制人为笪鸿飞,持股 70%,另一股东为 Onchain 的联合创始人张铮文,同时也是 NEO 的 CTO,持股 30% 。
另外 NEO 的官网(https://neo.org/blog/details/3061)曾在 2018 年 2 月 12 日,也即 ONT 公募大约前 1 个月,撰文称 ONT 是由 Onchain 发起的下一代多链的公链平台。
综上,NEO 和 ONT 均为达鸿飞实际控制的区块链发币项目,ONT 的「CEO」李俊、BD 拓展总监杨文涛也都为原来 Onchain 的团队成员。
产品和技术模块
-
产品分析
ONT 对产品定位的表述如下:
ONT 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链网体系,结合了分布式多维实体认证体系,纳入了分布式多源信息交换协议、分布式数据协同、分布式流程、分布式社群、分布式存证等业务领域基础模块。实现分布式的点对点的信任体系,构建跨链、跨系统、跨行业、跨应用和跨终端的分布式信任基础体系。
ONT 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系统和行业间的信任问题。
ONT 的产品是为不同业务领域的区块链应用提供底层开发服务,比如基于 ONT 提供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分布式实体管理认证协议、分布式数据交换协议等一系列的协议基础层与应用接口。
方式包括通用技术模块和定制化技术模块,同时所有的基 于ONT 开发的私链之间数据源实现互通互联,达到多链融合的状态。
-
通用技术模块主要针对的是商业场景中的通用性逻辑模块,如身份管理、账户体系、数据交换等。
-
定制化技术模块主要针对不同领域在区块链化时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在松耦合设计、单一模块单一功能、水平扩展等方面差异化设计,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 ONT 定制需求。
-
ONT 希望作为信任生态体系的基础设施,进而成为此生态内的区块链项目的连接器,各个行业、各类场景可以实现数据源的互通和协同。
标准共识分析:
ONT 项目设计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区块链化的通用公链技术,还能定制个性化、定制化的区块链技术产品和服务。相较于其他公链,ONT 还希望实现基于 ONT 开发的区块链项目之间的链链交互、数据源开放、 业务协同。
但这一目标实现起来难度较大。其应用场景包含了对人、财、物、事的认证,涉及金融、支付、物联网 IoT、消费、保险、媒体、软件开发、医疗卫生、资产标的、社会管理等 10 大行业和 50 个左右的细分方向。ONT 不仅支持上述庞大的行业的链化,还支持细分行业的个性化区块链服务,甚至是实现上述各行各业区块链之间的跨链交互。
这对 ONT 团队的技术实力和商业拓展能力都是严峻考验,完成这样的跨行业和系统间的交互也需要较长时间。目前存在较高不确定性风险。
-
技术分析
ONT 应⽤框架提供了⼀系列丰富的应⽤层协议和组件,帮助应⽤开发者快速构建出分布式应⽤,使其不⽤花精⼒关注底层分布式账本交互的复杂性。ONT 应⽤框架具有⾼度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不断进⾏扩展 。
ONT 提出的分布式交换协议 DDEP、数据交易组件 DDM 及⼀系列密码学组件共同构成了完备的分布式数据交易和协作框架,确保满⾜⾯向全球级的交易规模以及跨交易市场的交易需求,⽀持基于 ONT 的服务全球⽤⼾的各类 dApp 应⽤。上层数据交易服务商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类别、各领域的数据交易市场。
标准共识分析:
-
测试网功能评测
ONT 测试网现阶段已上线,但是相关功能十分不完善,可视化程度较低。
测试网区块浏览器实时更新的每一笔交易记录、ONT 实时区块情况。
截至 2018 年 5 月 2 日下午,共产生区块约 132354 块,交易 1500 笔左右,但接入网络的节点却只有 11 个,区块和交易的数字真实性存疑。
标准共识下载了 ONT 发布的可执行程序并配置安装,程序可视化程度极低、操作难度较高,稳定性较差。
程序的 blocks 页面显示实时更新的交易记录和区块记录。区块增长速度较为稳定,约 6 秒一个新的区块就会产生,在每一个区块里面大部分只打包了1个交易。区块信息中包括认证的交易、时间等。
Transactions 页面记录每一笔交易的时间、状态等信息。
ONT ID 页面显示每一个接入网络的 ID 的动态等信息。
综上: ONT 测试网络目前出于较早期的初级阶段。接入网络的节点极少、交易数量不足,数据量甚至不足以判断网络稳定性。
离实现项目的目的(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跨链、跨系统、跨行业和跨应用的分布式基础体系)还有很大的距离,功能远未实现。
2.Github 代码质量评测
ONT 项目在 GitHub 上已完全开源,包括 17 个代码库。其中 ontology 库实现该项目的核心功能,其他代码及文件用来辅助 ontology 的运行。包括测试、文件说明、接口等等。
Ontology 库中提供了相对完善的安装配置说明以及如何将代码运行起来的配置文件和源代码,库中代码预计可实现测试网络中本地节点的建立、与公共测试网络的连接、公共网络中 Token 的流转和共识机制等等基本功能。包含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平台的整体运作流程。
代码思路较为清晰,质量较高,开发者有很好的整体架构思路和编程习惯,且更新频率高。但由于代码发布时间不长,可运行功能完善程度不高。测试网运行时间较短,稳定性存在不确定风险。
更重要的是,该项目致力于营造一个全新的链网结构,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跨链、跨系统、跨行业和跨应用的分布式基础体系。如何解决最核心的「信任问题」,代码上还没有完整清晰的表达,技术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无从判断。
综上,ONT 团队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在区块链领域的成功经验,但项目目标实现难度较大。从目前的产品技术进展来看,存在不确定风险。
-
产品规划履约情况
ONT 的路线图如下所示:
标准共识分析:
依照公布的产品路线图,ONT 项目目前较好地履行了产品规划。
项目信息披露义务
ONT 项目 主要的信息披露渠道包括:官网、 Telegram、Reddit、Facebook、Twitter、Medium、微信公众号。但是并未建立完善的项目周报披露制度。
ONT 项目在官网公布了三份白皮书,分别为:《本体白皮书概览》、《本体生态白皮书》、《本体技术白皮书》。
三份白皮书详细阐述了 ONT 的愿景、生态体系和技术实现。但是缺失 团队成员、Token 经济系统、基金会持币地址、团队持币地址等重要信息。
《技术黄皮书》、《治理白皮书》两份仍未公布,特别是《治理白皮书》,项目信息透明度较低。增加了项目的投资风险。
重要未披露的信息还有:NEO 和 ONT 之间的组织架构关系,并且存在向投资人故意隐瞒现象。
根据首席战略官季宙栋在「区块律动」上回答投资人问题的说法,分布科技与 NEO 并不是一家企业,两者并没关联。
根据标准共识前面的调查,不仅 ONT 前身是分布科技 Onchain 的孵化项目,而且分布科技的仅有 2 位股东为 NEO 的实际控制人达鸿飞和 CTO 张铮文, 存在明显的股东关联关系,存在虚假宣传和故意隐瞒。
-
Token 生态系统设计
官方公布的白皮书中并没有公布 Token 体系。标准共识最终在 ONT 在 Medium 的官方专栏文章中寻找到了 Token 的分布情况。(https://medium.com/ontologynetwork/ontologys-ont-token-distribution-and-circulating-supply-da96d5540827)
ONT 采用双 Token 体系,分别为 ONT 及 ONG,在主网未上线之前是基于 NEO 发行的 ONT,在主网上线之后会在主网上兑换为 ONG。
ONT 总数量 10 亿,没有锁定期的流通 Token 数量占比 53.75%。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注:官方声称 ONT 并没有公开销售,所以并没有预留相应的 Token。
Token 主要用途:
未在白皮书中公布。
共识机制:
ONT 推出全新基于可验证随机函数(VRF)的共识算法 VBFT,VBFT 是一个结合 PoS、VRF(Verifiable Random Function) 和 BFT 的全新共识算法,是 ONT 的核心共识算法。
VBFT 可以支持共识群体的规模性扩展,通过 VRF 保障了共识群体生成的随机性和公平性,同时保证快速地达到状态终局性。
标准共识分析:
ONT 项目在「 Token 生态系统设计」部分存在重大信息缺失。
首先,仅在一个 Medium 渠道公布了 Token 的分配情况,并未在官网公布的白皮书及其他渠道公布;其次,对于 Token 的增发机制、销毁机制、交易费用、挖矿等 Token 经济相关的重大方面均未披露。
共识算法有一定创新性,将传统在联盟链和私链应用较多的 PBFT 拜占庭容错算法,结合 VRF 算法,提出了独创的 VBFT 共识算法。
这一算法的优势在于:原来传统的 PBFT 算法中的节点数量一般比较少,小于 30,并且都属于可信任的固定节点;而 VBFT 是每一个区块都会按照备选的节点进行投票,通过每一轮的投票来确定节点的优先级顺序,从而提高了节点数量和安全性,以适应公链的开放性共识需要。
ONT 官方声称可以将 TPS 提升至 3000 及以上,比传统的 PBFT 性能提高了 3 倍,同时共识节点数量相比会更多,共识形成的时间会因此提高至 5 -10 秒。创新性较高,但这一算法的稳定性还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待主网上线后验证。
-
社区运营分析
-
用户社区
粉丝社群数量较多,活跃度较高,但是社区讨论质量不高,在社群中聊的话题也以炒币居多。
Telegram 群的管理员在群里也不活跃和主动,对于粉丝提出的关于索要团队信息、基金会地址等问题也不回应,群里有用户反映「管理员只看不说话」。
2.开发者社群
官方的 Github 主页有 47 个 Watch、138 个 Star、64 个 Fork、1396 个 Commits、2 个 Branches、3 个 Releases、31 个 Contributors。
标准共识分析:
ONT 开发者社区代码提交比较活跃,在 5 月 4 日 TokenInsight 指数 7 天代码提交次数中排名第 2,一共 115 个 Commits。
开发者社群关注度较高,Watch、Fork 和 Star 的数量都较多;主力开发者数量一般,提交 Commits 数量超过 50 的有 9 位,应该主要是团队的开发人员。
-
治理结构
ONT 生态白皮书中披露的生态治理结构为:本体理事会为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要求每年就 ONT 可持续性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质量、项目进度、项目应用,例如智能合约应用、威胁识别分析,管控措施评估分析,风险界定、处置等阶段。
本体理事会将根据事件特性,例如事件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和发生的概率进行分级,按照优先级进行决策,对于优先级高的事件,尽快组织本体理事会相关委员会进行决策。
事件类型主要分为管理类事务、代码类和应用类事务:
本体理事会普通管理类事务,由本体理事会成员进行会议商讨,最终由财务及人事管理委员会和本体理事会理事长共同决定。
-
开源社区的代码问题和筹集资金的使用问题,决策通常采取成员投票机制。
-
应用类事务,由应用管理委员会进行牵头管理,进行问题及需求分析,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应答和协调。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邀请技术管理委员会进行相应的技术支持。
-
紧急事件(例如影响整个社区的事件、软件安全,系统升级等)的决策,由决策委员会直接处置。
标准共识分析:
ONT 项目并未在白皮书中详细披露 ONT 基金会或者理事会的决策成员极其席位构成、代表任期情况;并未公布 ONT 理事会的持币地址、锁仓情况,也没有设置任何第三方财务审计机制。缺失重要信息,项目透明度低,存在较高的投资风险。
交易模块
-
币值情况
截至 2018 年 5 月 3 日, ONT 的币值如下图所示:
注:数据来源于Coinmarketcap 2018 年 5 月 3 日数据。
-
持币分析
Etherscan上没有 ONT 的持币信息,而在 NEO 的区块浏览器上查询到了 ONT 的 Token 信息,见下表。ONT 总发行量 10 亿,一共有 209,451 个持币地址,创建时间为 2018 年 2 约 26 日。
标准共识分析:
目前 ONT 的总量为 10 亿,前十大持币地址分布如下,合计数量为 934,233,538.75,占比 93.4%,持币数量高度集中。
-
第一大地址为AS7MjVEicEsJ4zjEfm2LoKoYoFsmapD7rT,持币 200,851,862.107 ONT,占比 20.08%,一共发生 61 笔交易,最早一笔转入是 2018年2月26号,转入 2.8亿 ONT,其他 60 笔均为转出,交易频次较低,应该为团队控制的持币地址。
-
前十大持币地址,根据交易频次和交易笔数高低,推测第十名可能为交易所持币地址,每 2 分钟即发生一次交易,且交易笔数高达 18438,持币 1895 万 ONT,占比仅为0.1895%,充分说明目前交易所的流通量是相对较少的。
-
其他 8 个持币地址中有5个地址交易笔数低于 10,其他三个虽然高于 10,但是交易频次不高。
-
二级市场流动性
数据统计来自于5月3日
根据 Coinmarketcap 数据显示,ONT 登陆 10 家交易所,成交主要集中于 4 家交易所。其中 Binance 交易所占比近 60%,Huobi 交易所占比近 20%。
ONT 一共拥有 8 个货币对。其中 ONT/BTC、ONT/USDT 分别占总交易量的 60% 和 25% 左右。ONT/BTC 主要成交区于 Binance 交易所,ONT/USDT 则集中于 Huobi 和 OKEx 交易所。
ONT 近一个月全市场换手率为 20.06%,市场换手率属于高活跃水平。表明涉及 ONT 的交易媒介交易热度高,流通性风险低。
根据 Coinmarketcap 全市场交易走势图观测,ONT 量价配合合理,每次上涨都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而平台期都伴随着成交量的缩量整理。整体走势处于强势上升区间。
由于 ONT 目前还处于上市交易初期,市场关注度以及交易热情较高,可以维持高的换手率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心态将趋向平稳化,预计成交量水平会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并不会影响流通性风险。
价格进入了快速拉升阶段,短线具有回调风险,若未来成交量未能继续放大,价格将再次进入平台期,下跌风险可能提高。
ONT 总供给量为 10 亿 ,流通供给量为 112619658(1 亿),流通供给量仅为总供给量的十分之一。但白皮书中没有披露 Token 的供给分配以及流通量增长方式。而根据查找的资料显示,ONT未锁定的 Token 量为53.75%。据此表明市场存在超40%未明确并不受控的流通盘。此流通盘的大幅进入将对流通性产生巨大挑战,目前具有较高的潜在风险
(非流通盘的释放类似于证券市场的限售股解禁,在合理预期内市场恐慌情绪可自行消化,一旦超预期将引发大面积的恐慌情绪。无论怎样非流通盘的释放,一定会稀释现行币值,从而引发下跌预期。)
具体来看 ONT/BTC 交易对的表现,数据来自 Binance 交易所。
根据 12 小时走势图显示,ONT/BTC 目前已经完成了三波上涨,每一次上涨相较前一次上涨涨幅更大、时间跨度更长。
但对应到成交量来看,成交量呈逐步递减状态,恐做多动能逐渐衰竭。并且在 5 月 2 日价格冲高回落,成交量放大,表明市场多空分歧加剧。预计 ONT/BTC 将进入震荡区间,等待择向。
再看 ONT/USDT 交易对的表现,数据来自 Huobi 交易所。
根据 4 小时走势图显示,ONT/USDT 整体走势处于上升空间,目前处于尝试冲击压力位阶段。若成功突破将展开更大上升空间;若未能有效突破,走势将转入震荡盘整区间,同时会提升下跌风险。
最后来看 ONT/USDT 交易对的表现,数据来自 OKEx 交易所。
根据 6 小时走势图显示,ONT/USDT 整体走势处于上升区间,成交量随同价格的增长不断放大,上升态势良好。并且根据斐波那契回调画线后可以发现,价格仍处于支撑位之上运行。大幅的冲高回落仍表明市场多空分歧的产生,预计将进入震荡区间。
综上:ONT 在二级市场上整体走势运行良好,针对目前流通量而言,流通性风险较低,短期可能存在价格下调风险,并预计将进入震荡区间消化获利筹码。但未明确的大量非流通供给 Token 导致较高的潜在风险。
「C」,该项目属于「较高风险」水平,投资者应该密切跟进观察和监督项目进展。主要依据是:
Ontology DApp 生态发展缓慢;Ontology 从上次评测至今代码保持迭代、功能完成度进一步提升;但目前距离项目希望实现的宏大目标,还有较大距离;ONT 项目信息披露不完善。
免责声明:
-
标准共识提供的「风险评级」服务和其它一切相关评级产品仅是一种投资风险的提示,是标准共识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它并非衡量评级对象本身价值、以及其发行的 token 的价值的工具。
-
标准共识的风险评级仅是对特定风险的提示,而无法展示一个项目或一种虚拟货币的全部风险。
-
任何一个风险评级报告都仅展示某个时间范围内对项目和其 token 生态未来的投资风险预期,而非对未来某个事实确定发生的判断。
-
对任何项目的风险评级不构成投资者作出最终投资决策的全部依据。
-
标准共识仅是金融信息的提供者,评级类产品不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决策及其所导致的结果负责。
-
风险评级不是永久有效的,项目的投资风险等级可能随着时间、环境因素和项目进展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同时,评级标准调整也可能会造成项目风险等级变化。任何调整和原因都会向所有投资者公开。
-
在标准共识的评级体系下,我们按照不同的等级对评级对象的投资风险划分,用「S」「A+」「A」「B+」「B」「C+」「C」「D」等符号,由低到高依次表示其投资风险等级,展示一种相对的风险。
参考标准:「标准共识一般项目投资风险评级标准(初创期)」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Flutter Web 网站之 Jetpack 成型
- PointClickCare收购QuickMAR,北美一站式康复护理平台宣告成型
- 开源代码也会“禁运”?专家:中国开源生态已成型,平台难成贸易战工具 ...
- 局限于算法的“共识”不是“真共识”
- 科普 | 分布式共识的工作原理,Part-3:使用同步假设的共识算法
- 科普 | 分布式共识的工作原理,Part-4:非确定性共识算法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京东平台运营攻略(全彩)
京东商学院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5-5 / 69.00元
2014 年年末,京东POP 开放平台的入驻商家已超过6 万,京东平台被广泛关注和认可的同时,在电商江湖中仍颇具神秘色彩。面对碎片化的信息,京东的店铺经营者及希望入驻京东的准商家们,对于在京东如何利用丰富的各类平台资源,搭建并运营京东店铺,一直很难找到全面而系统的资料。 《京东平台运营攻略(全彩)》由京东官方出品,动员了京东内部涉及第三方店铺业务线的众多部门,由多位业务精英参与撰写,保证了内......一起来看看 《京东平台运营攻略(全彩)》 这本书的介绍吧!